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由于男性和女性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参与程度和生产分工等方面有差异,为了更好地了解这种差异,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更好效果提供政策建议,通过社会性别视角对贵州省黎平县佳所村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男女村民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但由于文化水平、生产分工、主体意识等因素,直接影响了两性参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积极性,尤其是影响了妇女的参与性。在集体林权改革中应重视妇女所起的作用,重视男性和女性在集体林权改革中的公平化,以有利于促进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进而推进贵州集体林权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和经济政策越来越重视和谐社会及均衡发展,尤其是缩小贫富差距。对外开放后,大规模的扶贫开发项目有规模有组织的开展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社会福利的提高,数以百万计的农村人口已经摆脱贫困。这些成果的取得,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边防巩固以及全球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促进两性平等,缓解和消除妇女贫困,已成为中国扶贫和发展计划的基本内容之一。主要通过回顾中国扶贫计划中有关性别平等的国家政策和具体方案,对这些政策方案在支持扶贫工作和促进性别平等中的作用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3.
赵丽 《现代农业》2010,(1):82-84
性别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个性特征等方面予以的归纳、概括和总结,它直接会影响到男性和女性的知觉、归因、动机、行为以及不同职业的选择。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男女社会角色的不合理现实。同时使这种不合理现实合理化,固定化。从性别的视角时学校教育进行认真的审视和省思,揭示和剖析教育领域中阻碍性别平等的性别刻板印象及其产生的影响,努力寻求和探索学校教育促进性别平等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是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果树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性别的差异和分化上的变化,其性别具多样性的特点.近年来,研究果树的性别决定、分化、遗传及其控制已成为植物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关注的热点之一,它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理论上,性别研究是生殖生理学和发育生理学及开花生理的重要内容.实践中,因为同一物种的不同性别类型其应用价值并不相同,所以其性别的研究是一个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的控制问题.例如雌雄异株的银杏,生产上需要雌株,但作为绿化则需要挺拔健壮、美观耐用的雄株;生产上雌雄异株的猕猴桃与两性花的苹果在杂交方案的设计上肯定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5.
互动性问题研究,是孙康宜性别研究的重要内容,但国内外至今没有一部论著,从中西对话的角度或两性互动的层面对这一海外汉学的重大成果进行专门评介、研究。从孙康宜的研究体系来说,其古典诗词研究、性别问题的研究、文学史观的重构都与互动性问题研究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考察,在充分掌握中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做一番详尽的综述,这是了解孙康宜海外性别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也有利于中西性别理论的双向借鉴与互动。  相似文献   

6.
李科  赵惠燕  李振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740-9741,9743
农业科技推广的受体是农民,他们对科技的寻求、接纳和创造受其知识、愿望、特征和能力的制约,在这些方面农村妇女与男性不同。社会性别敏感的参与式科技推广模式关注两性不平等的处境、利益和权力,是提高科技推广效率的新模式。分析了社会性别敏感参与式科技推广模式的特点及应用效果,提出进一步推广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鱼类的性别控制受遗传性别决定和环境性别决定两种机制的影响,对水产养殖具有重要意义。与其他脊椎动物相比,鱼类在性别分化和性腺发育方面可塑性强。硬骨鱼类雌雄个体的大小和生长速度存在显著的两性差异,培育和养殖体型大、生长速度快的单性群体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大刺鳅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淡水养殖鱼类,雄性个体比雌性生长速度更快、体型更大,因此培育全雄大刺鳅的经济效益更高。野生大刺鳅雌雄比例约为1∶1,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易出现高雌性率的现象。目前尚不清楚何种因素引起大刺鳅的雌性化,也未见成功诱导大刺鳅生理雌鱼发生性逆转的报道,这极大制约了大刺鳅养殖产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目前关于大刺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态学、生理学、繁殖生物学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关于大刺鳅性别决定与性别分化的研究较为薄弱,需从其他硬骨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性别调控方式和性别控制育种技术中发掘思路。基于硬骨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综述了硬骨鱼类性别控制的几种方式,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调控(如性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和环境因素调控(如温度、外源激素、饵料等)。旨在为解析人工养殖大刺鳅高雌化的原因及潜在作用机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探讨男女两性关系的一部重要小说, 小说通过描写男女主人公的完美结合表达了他两性理论中理想的男女关系。本文力图展现这种人物性格的双重性, 分析这种双重性的塑造消解了性别的二元对立, 从而达到了这种理想的两性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9.
农村妇女是农村生产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扮演越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农民教育广泛展开的背景下,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女性农民在社会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并尝试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分析现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受教育水平低、时间不充裕和观念上的误导是阻碍农村妇女参与农民教育的三大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我国女性就业问题成因及解决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两性存在着差异,生理的差别任凭"上帝"也不能改变.承认差别的存在,克服人为不平等的因素,建立新的伦理关怀,这是文明至今应该、并且能够开拓的一条道路.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两性的作用犹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1.
苦瓜性别分化程序表达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苦瓜的性别分化过程要先经过一个两性期,再分别向雄性或雌性的方向发育. 对两性期和雄,雌花早期发育的3个典型时期的花蕾进行毛细管电泳分析,结果表明,一种分子量为11 kD的蛋白质在雌花发育的3个时期都存在,并且含量变化很小,很可能是雌花程序表达中的一种"关键蛋白";类似地,一种分子量为30 kD的蛋白质很可能是雄花程序表达中的一种"关键蛋白".此外,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亚胺环己酮抑制离体两性花的体外性别分化,而核酸合成抑制剂3-脱氧腺苷则不影响两性花的体外性别分化.  相似文献   

12.
番木瓜不同性别基因表达cDNA-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番木瓜幼苗期,利用cDNA-AFLP技术鉴定植株性别并分析不同植株性别基因表达的差异;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序列和功能分析,探讨调控番木瓜性别分化的分子机理.结果表明,每次反应扩增获得的稳定条带总数为25~75条,番木瓜3种植株性别基因表达存在明显差异,每种性别植株都有特异性条带,其中雄性株14条、雌性株13条、两性株9条.将获得的部分差异TDFs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所有序列进行Blastx和Blastn比对,其中一部分差异片段为未知功能基因序列,另一部分差异片段序列与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植物甾醇类激素合成相关基因、分裂原活化蛋白酶基因、与端粒相连的核酸序列、杨树叶中克隆的未知功能基因及拟南芥花和花蕾中克隆的未知功能基因等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因此,cDNA-AFLP技术可在幼苗期鉴定番木瓜的植株性别,不同番木瓜植株性别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是其植物体一系列功能基因调控植株性别发育及生长发育的综合反应.  相似文献   

13.
沈桂晴 《甘肃农业》2005,(12):138-138
不同性别在社会经济活动领域当中存在的差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文化背景对不同性别的心理行为、性别角色的形成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不同性别心理特征在经济心理活动当中有不同的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14.
女童问题主要由我国长期的男权中心的性别制度造成,因此改变这种性别制度体系尤为重要,但仅靠这一点并不够,女童问题始终不能等同于性别不平等问题或妇女问题。在以“和谐社会”为口号的科学发展观面前,使我国的弱势女童尤其是农村中的弱势女童问题得到完满解决,是实现以上公平、公正的社会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5.
激素对高等植物性别分化的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冬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352-5354
高等植物的性别表达具有多态性和可塑性,激素在植物的性别分化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一般认为,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影响植物性别分化的主要激素,其他类型的激素通过改变这两种激素的活性而影响性别表达。激素对性别表达的调控作用在生理生化水平上与动物性激素的作用具有相似性,分子水平的研究则表明,植物激素是植物性别分化诱导信号之一,同一激素在不同植物中可能通过信号转导过程的差异而导致不同性别分化程序的表达。调节性别分化的基因的鉴定和研究工作将有助于揭示激素对性别分化的分子调控机理,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6.
高焕清  汪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587-5591
社会性别反应预算(GRB)是整合农村人力资本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工具,GRB并非是公共预算资源在男女中平等分配,而是审视公共预算对男女两性造成不同影响,对公共预算做出社会性别敏感回应,从而满足不同性别与群体的需求,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GRB虽然具有良好的功能价值,但应用在农业现代化中尚无先例可借鉴。鉴于此,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指导,从制度框架设计、组织平台搭建、技术方案选择层面着力构建GRB的"上下来去"推行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栝楼雌雄株的差异,从植株形态、生理、性别相关多态性标记等方面对雌、雄栝楼进行了比较,综述了其他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进展,为雌雄栝楼的性别鉴定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栝楼雌雄株的差异,从植株形态、生理、性别相关多态性标记等方面对雌、雄栝楼进行了比较,综述了其他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进展,为雌雄栝楼的性别鉴定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与性别,作为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一直倍受语言学家的关注,但是到目前为止对语言和性别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英语上。而对相关汉语方面的实证性的研讨却很少。本文从汉语中蒙学读物与经典文学著作反映性别差异的语料出发,承认我国传统文化中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结合国外语言与性别方面的相关理论及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假说。探讨了汉语语言中的性别差异及其根源,同时指出应该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理解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20.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角色深受社会性别的影响。社会性别不同于性,是由社会构建的;而性是由生物因素决定的。社会对两性的期待、要求和评价而构建起来的男女之间的文化差异体现在因性别角色不同而造成的言语差异上。本文拟从英语言语合作原则、英语言语行为及英语语义三方面剖析性格特征及社会化因素影响的性别角色在英语语言中所反应出来的男强女弱的性别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