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选择适宜黑龙江省克山地区育苗移栽的玉米品种,选用5个玉米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合玉17号玉米产量最高,比白单9号增产12.6%。,可作为本地区玉米育苗移栽的适宜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种植密度下,高水肥地块紧凑型玉米掖单13号的高产量超出普通型玉米长单32号8.57%,而干旱丘陵地块的掖单13号最高产量比长单32号降低12.69%,表明在水肥条件下一的地块,应根据地力选择合适株型的玉米品种。种植密度加大,影响玉米群体产量高低的构成因素主要是穗粒数。叶夹角与叶向值都会随密度加大而调节自身受光角度,调节幅度大小为穗下部叶下于穗上部叶,紧凑型大于普通型玉米。  相似文献   

3.
选择吉青6号,吉青7号,掖单5号,掖单12号,龙辐玉3号,红86165号,四早6号,白单9号和东农248,9个青贮玉米品种,在八五三农场(三江平原第三积温带)进行品种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掖单5号,12号同时具备植株高大,公顷生物学产量和果穗产量(干)高的特点,并在收获期可达到腊熟初期,因此,可考虑作为八五三农场的青贮玉米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4.
试验于1996 ̄1998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内进行,供试品种苏玉9号和南玉3号,麦套春玉米乳苗地膜栽与地膜直播,营养钵育苗移栽比较试验结果指出,盘育乳苗地膜栽玉米具有早播早苗,早发壮苗,干物质积累能力哟,植株粗壮,根系发达,穗大穗多粒重,穿杆率低的早熟高产生育优势,比地膜直播早播17d,早苗12d,早熟9d,增产26.9%,比营养钵育苗移栽早播12d,早苗7d,早熟6d,增产36.4%。  相似文献   

5.
大穗玉米品种──单大二号张闻,于哲光“单大二号”是河南省玉米研究中心培育的大穗玉米新品种,1994年12月获全国农业科技博览会金奖。该品种由河南开封县大李庄农科所试验、示范,表现为平展型,生育期95天左右,春夏可种。植株健壮,根系发达,株高2.7米,...  相似文献   

6.
对8个玉米杂交种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动态的研究表明。登海1号和豫玉22号对砂姜黑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主要表现为茎秆较粗;叶面积和根系胡后期衰减辐度较小;干物质积累较多,且向雌穗转运效率高。比当地推广品种掖单12号分别增产17.5%和17.3%。  相似文献   

7.
去果穗玉米秸秆中营养物质变化及最佳青贮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去果穗后不同时期的玉米秸秆中的水分、糖分,粗纤维、粗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测定,得出其变化规律,从而指导农户适时青贮玉米秸秆。实验结果表明:高植株品种四单19号玉米秸秆,在收果穗后第4至20d秸秆中蔗糖的含量比搿穗当天高15.8%,粗蛋白增高264%,水分含量在22d时为62.39%,最佳青贮时间为去果穗后22d之内。矮小植株品质如冀承单3号在去果穗后12d之内青贮为宜。去果穗后的玉米秸秆在植  相似文献   

8.
玉米新品种漯单9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漯单9号是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新育成的优质高产、粮饲兼用型玉米单交种。在河南省2003-2004年玉米区域试验中,平均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2%,位居2年参试品种第1位;在2004年省玉米生产试验中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7%,位居参试品种第3位。2005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豫审玉2005004。  相似文献   

9.
特早熟优质蛋白玉米杂交种新玉10号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新玉10号(原名中南2号)是新疆农科院粮作所选育的特早熟、高产、抗逆性和适应性强的优质蛋白玉米杂交种。1997年10月和1998年7月分别通过巴音郭楞州(以下简称巴州)和阿勒泰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12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玉米的种植效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于2008年引进玉米优良品种丰单3号,丰单3号是由哈尔滨市大田丰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育成的玉米品种,于2006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于2008~2010年进行区域试验和大面积的生产示范试验,从试验结果看,3年平均单产10440kg/hm2,比对照品种克单10号增产10.23%,田间抗病性强,高产稳产,适于齐齐哈尔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栗良婵 《农业科技通讯》2009,(9):170-170,172
近年来。山西省由于感病杂交种的推广和连作玉米的增多.玉米丝黑穗病大有加重的趋势。据原平市2008年调查结果显示.感病品种平均发病率在10%以上,有些品种高达30%以上,推广品种如沈单10号、沈单16、晋单42等,全部表现感病,对玉米产量造成极大影响,农民朋友叫苦不迭。玉米丝黑穗病是1919年在我国东北地区首次报道的,  相似文献   

12.
低酚棉新品种—鲁棉12号该品种由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研制成功并于1993年5月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鲁棉12号属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35天。株高94厘米,铃重5.3克,衣分37.5%,籽指10克,抗枯萎耐黄萎。1992年参加山东省生产试验,皮棉产量...  相似文献   

13.
试验于1996~1998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内进行,供试品种苏玉9号和南玉3号,麦套春玉米盘育乳苗地膜栽(水稻塑盘30cm×60cm,468孔保温育2叶苗,大田地膜覆盖)与地膜直播、营养钵育苗移栽比较试验结果指出,盘育乳苗地膜栽玉米具有早播早苗,早发壮苗,干物质积累能力强,植株粗壮,根系发达,粒叶比高,穗大穗多粒重,空秆率低的早熟高产生育优势。比地膜直播早播17d,早苗12d,早熟9d,增产26.9%;比营养钵育苗移栽早播12d,早苗7d,早熟6d,增产36.4%。  相似文献   

14.
1995~1997年,对从山东11个地市采集的12个夏玉米全蚀病菌株,利用当前大面积推广的11个玉米杂交种、10个玉米自交系,采取盆播接菌寄主鉴定的方法,进行生理小种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478、杂交种西玉3号、掖单12号可作为夏玉米全蚀菌的鉴别寄主,用于夏玉米全蚀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对12个菌株的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12个菌株均为禾顶囊壳菌玉米变种,菌株1号、2号与3号、4号致病力差异显著,10号不侵染小麦,其余为中等致病力,明显区分为4种致病力类型。  相似文献   

15.
经试验、示范,研究出一套适合于淮北地区小麦—夏玉米连作吨粮田栽培技术。小麦品种以博爱7422和西安8号为主,夏玉米以掖单12号、13号为主。单产350kg以上麦田,平均亩基本苗15~18万,冬前总茎蘖数65~80万,每亩穗数35.48万,穗粒数33.6粒,千粒重38.4g。单产620kg以上的夏玉米,平均密度4423株/亩,穗粒数510.3粒,千粒重297.7g。小麦-夏玉米连作吨粮田氮肥应偏施在夏玉米上,玉米田氮肥运筹以苗期施40%、大喇叭口期施50%、吐丝期施10%,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本玉,本高系列杂交玉米辽宁本溪县公路段徐敬堂本玉11号12号杂交玉米新品种,最近已通过市级品种审定。这是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农科所尝到培育粮种甜头后,于今年5月份新研制而成的高产玉米种。该所科研人员在高级农艺师王树功带领下,经过数十年不懈努力,先后培...  相似文献   

17.
国家重点扩繁玉米杂交种90—1的产量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玉米杂交种90—1是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与浚县农业试验站合作,于1986年育成的玉米单交种,1992年被国家农业部定为1992—1994年玉米重点扩繁品种。该杂交种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高产稳产1987—1988年在观察、鉴定试验中,90—1产量分别比豫玉1号增产18.2%和25.4% 1989年在产比试验中比豫玉2号增产14.5%,居首位。1990年在河南省玉米区试中平均亩产521.9kg,比豫玉1号增产15.3%,达极显著水平,居首位。1991年平均亩产537.0kg,比豫玉1号增产14.5%,  相似文献   

18.
龙垦饲1号是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垦丰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极早熟青贮玉米单交种.几年的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比对照品种垦单7号增产10%以上,具有熟期早、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填补了黑龙江省垦区北部极早熟青贮玉米品种的空白.  相似文献   

19.
采用覆膜技术种植超强筋春小麦品种津强1号,复种生育期较长的玉米品种沈单10号,可充分利用本地光热资源,缓解夏玉米连作冬小麦争时矛盾,经济效益比传统的冬小麦京冬8号复种夏玉米郑单958号提高39.1%,  相似文献   

20.
“明玉2号”是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湾新区明育玉米科研所选育的优良玉米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08鲫,粗蛋白含量10.56%,粗脂肪含量4.67%,粗淀粉含量72.63%,赖氨酸含量0.32%,属优质饲料玉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