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新  黄秀丽 《北方园艺》2010,(12):170-171
总结了徐州地区枣树枣瘿蚊、枣尺蠖、枣龟蜡蚧3种主要虫害的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治技术措施,对该地区枣树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枣树是辽西半干旱地区主要的生态-经济型树种之一,研究其生理特征对该地区经济林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辽西朝阳地区不同品种枣树为试材,采用Li-6400P光合测定系统对其气体交换指标及荧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枣树的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气孔限制值(Ls)及叶片光能利用率(LUE)等指差异显著,在枣树的光能利用水平方面,"大铃铛枣"、"大平顶枣"及"金丝王枣"均强于"三星枣"和"金丝蜜枣";各品种枣树荧光特性差异显著,"大铃铛枣"和"大平顶枣"的Fv/Fo和Fv/Fm值均大于"三星枣"、"金丝蜜枣"及"金丝王枣";根据不同品种枣树光化学猝灭(qP)系数及非光化学猝灭(NPQ)系数,判定各枣树品种适应环境进行初级生产的能力由小到大排序为"三星枣""金丝蜜枣""金丝王枣""大铃铛枣""大平顶枣";各品种枣树对强光的适应能力由大到小的排序为"大平顶枣""金丝蜜枣""大铃铛枣""金丝王枣""三星枣"。综合上述判定,"大平顶枣"、"大铃铛枣"及"金丝王枣"光化学性能要强于"金丝蜜枣"和"三星枣"。  相似文献   

3.
陕北枣树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包括延安市和榆林地区,地处黄河中游,是红枣原产中心和主产区之一.1978年以后,枣栽培面积迅速扩大.随着红枣产业的发展,以及近几年密植枣园的大量出现,陕北地区枣树虫害问题日益突出,危害逐渐加重,原有的主要虫害如枣尺蠖、桃小食心虫、枣粘虫、枣芽象甲有继续蔓延加重的趋势,而一些以前的次要虫害如日本龟蜡蚧、枣瘿蚊也有上升为主要虫害的趋势.本文就陕北地区几种虫害的发生动态及防治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从土肥水管理、树形修剪2个方面介绍了蓟县枣树的栽培和管理,并简要介绍了枣疯病、枣锈病2种病害和枣尺蠖、枣黏虫、枣桃小食心虫、枣食芽象甲4种常见虫害的防治技术,对稳定蓟县枣树产量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枣树病虫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重,是造成枣树产量低,质量差的重要原因,当前发生比较严重的虫害主要有:枣步曲、枣黏虫、桃小食心虫,主要病害有:枣疯病、枣锈病、枣裂果病等。防治时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无公害综合防治措施,以达到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与危害的目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总有枣农反映枣树2次萌芽问题。自2003年在全市枣主产区凋查发现,枣树2次萌芽主要发生在管理粗放、虫害较多的果园。直接导致枣树2次萌芽的是枣树食芽类害虫。  相似文献   

7.
枣树的冬季管理枣树的冬季管理,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1耕翻树畦,改善树体立地条件。冬翻树畦是群众性的传统管理措施。一能疏松土壤,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拦蓄雨雪,提高土壤供肥、供水能力。二能破坏枣树害虫(如枣步曲、枣刺蛾等)的地下越冬场所,减轻来年枣树虫害...  相似文献   

8.
《花卉》2017,(22)
枣是人们补充多种维生素的名贵品种之一,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枣以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优势,成为我市果树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热点,为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枣树虫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重,是造成枣树产量低,质量差的重要原因,本文在主要介绍了吕梁市枣产区发生严重,危害大的几种和虫害,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圆铃枣是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朝阳市的优良早熟品种,圆铃枣以其果个大,果肉甜脆,果色浓红、营养丰富而名扬全国。近年来,朝阳市充分依托退耕还林还果、荒山绿化工程等农林项目,大力开发朝阳市优良枣品种圆铃枣,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圆铃枣的亩经济效益都在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朝阳市属半干旱地区,春季雨量少,土壤沙化严重,保水能力差,按常规方法栽植的枣苗成活率极低,通常仅有40%~45%。针对这一特点,我们于2003年开始,在朝阳市燕山湖风景区、朝阳县柳城乡等地试验、推广枣树绿苗栽培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平顶枣、大铃铛枣、三星枣栽后60天成活率均超过90%。2005年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合作,在生态条件更为恶劣的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玉田皋乡(荒漠化半干旱地区)试验此项技术,3个品种栽后60天成活率仍超过90%。试验证明,绿苗栽植技术可保证半干旱地区枣树栽植成活率在90%以上,可在辽西、内蒙古半干旱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问卷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临猗县现代农业鲜枣示范区(庙上)冬枣的主要病虫害情况及影响冬枣好果率的因素进行了初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临猗冬枣虫害主要有枣园桃蛀果蛾、枣园朱砂叶螨,两者皆是危害枣树栽培的主要虫害;病害主要有枣黑斑病,枣炭疽病,枣缩果病、枣裂果症等。其中枣裂果症,虽然是生理性病害,但是临猗冬枣的裂果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冬枣的好果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充分分析临猗冬枣裂果症产生的具体原因以及寻找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对于临猗冬枣健康良好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3~4月份为冬枣萌动期至萌芽期.此期主要虫害为盲蝽象、枣瘿蚊、枣锈壁虱、枣尺蠖、红蜘蛛、枣粘虫等,另外冬枣枝干病害也开始缓慢扩展,尤其是上年冬枣树体营养储备不足、抗逆性降低的枣树枝干病害应进行预防.因此加强冬枣栽培技术管理与病虫害防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2000年秋季.我们对北京市枣资源进行抢救性普查.期间发现栽植在朝阳区北花园村1个农家院中枣树所结的枣果酸味极浓,略带甜味,果个大,果皮赭红色。据这株枣树主人介绍.这株枣树来源不详,树龄已有40余年,年年丰产。枣果成熟早.很受市场欢迎。  相似文献   

14.
张芹 《烟台果树》2006,(4):53-53
1清园 对枣树的干裂树皮,每年冬前应刮除。并烧毁或深埋。对枣疯病,一旦发现病枝,应立即连根刨除,并换新鲜土。枣树落叶后,及时清除树盘周围的枯枝、落叶及杂草,或就地烧毁埋于地下作肥料,消除枣锈病、炭疽病以及枣刺蛾等虫害的越冬场所。  相似文献   

15.
我社是在平县产枣最多的一个公社。近几年来各级领导对我社枣树生产给了很大的支持和关怀。省内外各兄弟单位不断来我社传经送宝;去年八月朝鲜果树考察团的外宾来我社考察大枣生产情况,广大贫下中农深受鼓舞,更大地促进了我社枣粮间作的发展和现有枣树的管理。今年全社扩大枣粮间作面积近1000亩,开沟育苗近10万米(约可培育枣苗15万株),野生苗归圃15亩,为进一步发展枣粮间作创造了条件。 前几年,由于枣虱子(龟甲蜡介壳虫)的为害,严重影响了我社枣树生产。去冬今春以来,在公社党委的领导下,全社开展了两次消灭枣虱子的群众运动,基本控制虫害,…  相似文献   

16.
枣瘿蚊是近年来我国枣树生产中普遍发生的虫害之一,不少枣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成为影响我国枣生产的制约因子.我们从1997~2002年在山东省莘县燕店镇五屯村万通枣园艺研究所的4hm2示范园中对此虫的为窖、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枣瘿蚊是近年来我国枣树生产中普遍发生的虫害之一,不少枣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成为影响我国枣生产的制约因子。我们从1997~2002年在山东省莘县燕店镇五屯村万通枣园艺研究所的4hm~2示范园中对此虫的为害、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枣(Zizyphus Jujuba Mill)是原产中国的果树之一,有7000多年的栽培历史[1],栽培区域非常广泛,北到内蒙古、吉林,南到海南;但是栽培历史最长、面积最大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陕、晋、冀、豫、鲁等地,产量占全国的87%以上。枣树在国外栽培数量还很少,是目前唯一一个原产中国但还没有在国外大面积栽培的果树树种。枣果的营养价值和医药价值很高,是木本粮食,也是保健水果,在国内外有着广阔的市场。枣树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栽培容易,枣果生产具有投  相似文献   

19.
枣树适应性强,枣果营养丰富、结果早。近年来随着果品产业结卡句的凋整,枣树栽植面积迅速扩大,但由于一些群众缺乏科学的管理技术而造成早果不早产、品质差、痫虫害严重等后果。为此我们于1995~1998年对当地主栽品种牛心枣密植乍产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管理措施。 1 试验概况 试验园在河北省迁安市职教中心农业试验基地进  相似文献   

20.
正太行山区是河北省枣生产主要地区,枣生产已成为当地主要经济支柱产业。2008年以来,在抗病性枣优良新品种选育工作开展的同时,对太行山区枣树的主要害虫及其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和无公害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总结。1绿盲蝽近几年来绿盲蝽在枣区发生日趋严重~([1,3-4]),已经成为枣树上第一大害虫,造成枣树减产甚至绝收,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