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梨木虱是梨树上的主要害虫,每年发生4~5代。成虫分冬、夏型,冬型成虫大多在梨树枝干的裂缝内越冬,少部分在杂草、落叶、土壤中越冬。冬季对梨木虱越冬场所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可消灭80%以上的越冬成虫.为来年梨树丰产打下良好基础。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朱广凯 《果农之友》2008,(11):54-54
梨木虱是梨树上的最主要害虫。每年发生4—5代。成虫分冬、夏型两种.冬型成虫大部分在梨树枝干的裂缝内越冬,小部分在杂草、落叶及土壤中越冬。冬季对梨木虱越冬场所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可消灭80%以上的越冬成虫。为来年梨树丰产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梨木虱是梨树上的最主要的害虫,每年发生4—5代。成虫分冬、夏型两种,冬型成虫在梨树枝干的裂缝内越冬,少数在杂草、落叶及土壤中越冬。对其越冬场所进行综合农事操作,可消灭80%以上的越冬成虫。  相似文献   

4.
<正>梨木虱是梨树上的主要害虫,以成虫和若虫危害梨叶和梨果,造成枯斑,使树叶早期脱落,树势衰弱,降低果实品质和产量。梨木虱冬型成虫在梨树枝干裂缝中越冬,少数在杂草、落叶及土壤中越冬。冬季针对其越冬场所综合防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清园及时清理园内和周围的残枝、落叶及杂草,深埋或烧毁,以降低越冬梨木虱基数。  相似文献   

5.
梨小虱是梨树上的最主要害虫.每年发生4~5代。成虫分冬、夏型两种.冬型成虫大部分在梨树枝十的裂缝内越冬.小部分在杂草、落叶及土壤中越冬。冬季对梨木虱越冬场所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可消灭80%以上的越冬成虫。为来年梨树丰产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梨木虱是梨树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虫和若虫危害梨叶片,造成枯斑和早期脱落,树势衰弱,降低果实品质和产量。梨木虱食性专一,主要危害梨树,在河南省太康县每年发生4~5代,成虫分冬型、夏型2种,冬型成虫在梨树枝干的裂缝中越冬,少数在杂草、落叶及土壤中越冬,冬季对其越冬场所进行综合防治。可有效减少越冬虫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1梨木虱1.1发生规律梨木虱1年发生5~6代,以成虫主要在枝干粗皮裂缝内、少数在杂草、落叶及土隙中越冬。越冬成虫于3月上旬(黄冠梨花芽膨大期)开始出蛰  相似文献   

8.
采用梨树枝干缠绕瓦楞纸法、透明胶带法、涂抹粘虫胶环法、振落法、黄板诱捕法、目测法调查研究山西省梨木虱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越冬代梨木虱为成虫态,称为冬型梨木虱,在树干翘皮或枯叶下越冬,发生于10月至翌年4月的梨树休眠期、萌芽期,温度高时,有出离越冬场所活动现象,其基数决定梨木虱的年发生量。梨树生长季发生的梨木虱称为夏型梨木虱,有成虫、若虫、卵3个虫态,发生于3~10月,年发生4~5代,8月为发生高峰期;冬型梨木虱成虫体型较大,体色灰暗,夏型梨木虱成虫个体较小,体色多为黄色和绿色。  相似文献   

9.
王华 《果农之友》2010,(4):46-46
<正>梨木虱是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芽、叶、嫩梢汁液危害梨树,年发生3~5代,成虫在果园地面落叶下、杂草间和树干皮缝内越冬。越冬代成虫2月下旬开始出蛰,盛期在2月末至3月初;产卵初期在3月上中旬,盛期在3月中下旬。梨树发芽前,成虫开始产卵于短果枝、叶痕、芽缝或小枝上;发芽期、展叶期产卵于嫩叶和新梢的茸毛内;坐果后产卵于叶缘锯齿间、叶脉沟内等处。  相似文献   

10.
药剂防治梨木虱的关键时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梨木虱各个时期发生特点及其它因素分析研究,我们认为梨木虱第一代成虫羽化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并且在这一时期采取连续用药效果更好。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梨木虱越冬代成虫出蜇期 黄河故道地区在2月中旬即可见到越冬代梨木虱成虫出蜇,在4月中旬仍有部分越冬代成虫活动。梨木虱出蜇数量主要受气温影响,气温高时,出蜇数量多;气温低时,出蜇数量少。梨木虱出蜇后,即可交配产卵,因而产卵时间也  相似文献   

11.
梨木虱是海城地区梨的主要害虫之一,其以若虫、成虫刺吸芽、叶和嫩梢的汁液进行为害.使叶片发生褐色枯斑,严重时全叶变褐,引起早期落叶;新梢被害后树体发育不良,树势衰弱,影响当年及来年的产量;果实受害后果面呈烟污状,外观品质下降。梨木虱在海城地区每年发生4代,以成虫在主、侧枝基部及树缝中越冬。由于越冬成虫出蛰后体表蜡质层加厚.不沾水和药液,给药物防治带来了很大困难。为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我们于梨木虱越冬成虫出蛰盛期用柴油乳剂进行防治试验,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黄河故道地区梨木虱的发生规律梨木虱在我国不同地区发生的世代不同。在黄河故道地区每年发生6~7代,以成虫在树皮缝隙内、粗翘皮下、机械伤疤里、落叶杂草及土缝隙等处越冬。据多年观察,每年2月上中旬,成虫开始出蛰活动,2月下旬至3月上旬,进入出蛰盛期。出蛰后,成虫多集中在1年生枝条上取食,补充营养,然后进行交配产卵。卵主要产在短果枝叶痕上、花蕾和叶芽的两侧、芽腋和果台轮痕等部位。第1代成虫在5月中旬开始发生,第2代成虫在6月上中旬出现。由于越冬成虫产卵期长,造成了以后世代的重叠。2防治措施根据本地区气候特点,按照梨木虱发生的…  相似文献   

13.
正梨树害虫种类多达数百种,危害最严重的主要害虫之一是梨木虱。成虫、若虫均能在幼叶、果梗、新梢上群集吸食汁液危害,近些年来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其特点是:梨木虱每年发生4~5代,成虫分冬型和夏型2种。冬型成虫在梨树枝干的裂缝内越冬,少数在杂草、落叶及土壤中越冬,在冬季对越冬场所进行综合治理,就能在防治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梨木虱是梨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一般每年发生3~7代,发生代数因地区不同有而差异。普遍存在世代重叠现象。生产中往往对其防治不力,危害较重。 一、梨木虱防治难的原因 1.梨木虱以成虫在树皮缝、杂草、落叶及土壤缝隙中越冬,越冬场所隐蔽,树上喷铲除剂对  相似文献   

15.
梨木虱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技术从1989年以来,梨木虱在我县为害梨树渐趋严重。经过对梨木虱生活习性的观察,基本掌握了发生发展规律,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获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1梨木虱的生活习性梨木虱在我县一年发生5代,2代以后出现世代重叠。以越冬型成虫在...  相似文献   

16.
梨木虱是梨树上的最主要害虫,1年发生4~5代。成虫分冬、夏型2种,以冬型成虫在枝干的裂缝内越冬,少数在杂草、落叶及土壤中越冬,对其越冬场所进行综合农事操作,可消灭80%以上越冬成虫。1清园杂草和落叶是梨木虱的越冬场所之一,每年秋季落叶后,清洁梨园及周边环境,彻底清除杂草、枯枝叶及一切废弃物,深埋或烧毁,能有效降低越冬基数。2刮翘树皮裂缝是梨木虱的主要越冬场所。刮树皮能有效清除越冬的梨木虱,达到降低越冬虫源的效果。在每年冬季天气寒冷时,先在树冠下地面铺一层塑料薄膜或纸板,仔细刮除树干上的粗翘皮,收集起来集中烧毁或深埋。3…  相似文献   

17.
梨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主要为害各种梨树,尤以鸭梨受害最重.近年来在农二师梨果区不同程度发生为害,成为梨树上又一不可忽视和轻防的害虫之一.每年早春树液开始流动梨树发芽前,越冬代成虫刺吸枝条,造成树体伤流,常将枝条湿润.生长季节主要以成虫、若虫吸食梨树的芽、叶及嫩梢汁液,并分泌大量淡黄色呈甜味的粘液,使得相邻叶片相互粘连或粘在果实上,诱发煤病,污染叶和果实面.最终造成枝梢干枯,树势衰弱,产量下降,品质低劣,失去商品性,继而影响我区梨业尤其是库尔勒香梨的稳步发展.笔者从1999年~2000年通过在梨树植保工作中,主要针对梨木虱做进一步的观察,从中了解此害虫的发生规律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冀北地区梨木虱大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大发生原因1.1 梨木虱基数过高 越冬成虫数直接影响来年的发生程度。一般来说 ,梨树萌芽前喷施 1次 3~ 5°Be石硫合剂防治越冬害虫 ,能明显降低越冬成虫基数。而果农为节省资金或过分信赖其它药剂 ,取消了这次用药 ,造成越冬成虫基数过大 ,夏季为害严重。1.2 药剂使用不当 首先是药剂品种使用不合理 ,长期使用单一药剂 ,梨木虱产生抗药性。其次是药剂使用时期不科学 ,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据观察 ,梨木虱越冬成虫出蛰时期长 ,高峰期不明显 ,但成虫产卵期 (花芽膨大至花序分离 )较集中 ,这是药剂防治最有利的时期。部分果农未能抓住…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梨木虱1年发生6~7代,以成虫越冬,越冬的主要场所是果园的落叶下、杂草间,其次为树干皮缝内等。成虫在2月中旬开始出蛰。盛期在2月底3月初.正值鸭梨花芽鳞片节间露白;产卵初期在3月中上旬,盛期在3月中下旬;4月中旬是卵孵化期,第1代若虫集中在4月中上旬至5月上旬,龄期较齐,以后各世代交替,虫龄不齐。  相似文献   

20.
梨木虱是我省梨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据调查,本地以中国梨木虱为主,占80%~90%;辽梨木虱次之,占10%~20%。现将其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发生规律中国梨木虱在我区1 a(年)发生4~5代,均以越冬型成虫在树干主枝翘皮、裂缝中越冬,少量在杂草、落叶以及土缝中越冬。当旬平均气温达-3℃时即可出蛰活动,而气温下降时,又躲入各种隐蔽场所,气温回升时又外出活动。当旬平均气温达3℃时为出蛰盛期,旬平均5.8℃(约3月中旬)大部分越冬成虫已出蛰并产生第1代卵。鸭梨花序分离期为成虫产卵盛期,终花期为第1代若虫盛孵期。成虫产卵部位随梨树物候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