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种不同QTL作图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区间作图法(IM)、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MCIM)和多重区间作图法(MIM)对水稻杂交组合(培矮64S×日本晴)F2群体株高性状进行了QTL作图分析。结果表明,(1)在同一显著水平下(α=0.0023),4种方法共发现10个QTLs,其中IM法7个,CIM法10个,MCIM法3个,MIM法1个。CIM法的发现能力最强。(2)CIM法发现了IM法发现的全部QTLs,和左端标记的距离也基本一致。(3)4种方法检测到了同一QTL,且共同检测到QTL的贡献率最大。(4)4种方法估计的QTL的平均加性效应ā和显性效应 无显著性差异,同一QTL在显性效应的方向上表现一致。(5)建议使用多种作图方法共同作图,并优先标定共同发现的QTL。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秋风对水稻影响评估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更好地对秋风灾害进行监测预警,定量评估秋风对水稻空壳率的影响,利用贵州省多年农业气象试验站水稻观测资料,采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水稻空壳率与各气象影响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并建立空壳率与相关因子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抽穗前10天—抽穗后5天的平均气温对水稻的空壳率影响最大;不同时段,持续时间及水稻抽穗的不同阶段的气温对水稻空壳率的影响存在差异;阴雨天气导致水稻结实率下降。用负积温表征和评估秋风对水稻的影响优于常规秋风指数,通过计算秋风强度和水稻灾损率,建立了基于秋风指数和负积温表示的水稻灾损量气象模型,为贵州秋风的监测预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镉胁迫下不同品种烟草镉化学形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镉胁迫下不同品种烟草积累和忍耐镉的差异及机制问题,以烟草品种‘RG17’、‘贵烟11号’、‘Xanthi’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试验方法对不同品种烟草镉化学形态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草根、茎、叶镉的各形态含量随土壤镉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根部FHAC分配比率最高,占绝对优势,茎FHAC降低,FNaCl增加,而叶片FNaCl分配比率最高,占绝对优势,且随着镉浓度的加大,根、茎、叶镉的各形态分配比率有接近的趋势。同样各形态分配比率因品种而异,根部‘Xanthi’FHAC分配比率最高,而FW、FNaCl分配比率低;叶内FNaCl分配比率‘Xanthi’高于其他品种,而FW分配比率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推断高积累型烟草根内镉形成难溶于水的磷酸盐有利于其对镉的积累,而与蛋白质络合,从细胞质转移到液泡可能是烟草耐性品种忍耐镉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亚高温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及外源物质缓解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毛粉802’、‘春秀A6’和‘铁甲美果’3个番茄品种为材料,探讨夏季33~38℃的亚高温对番茄叶片中色素和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并探索外源物质(硼和亚精胺)对亚高温效应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亚高温可使番茄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下降;果实中的蛋白质、Vc、可溶性糖、酸含量升高,并改变糖酸比。综合硼、亚精胺及两者的混合处理结果,认为50 mmol/L的亚精胺处理作用较好,并认为‘铁甲美果’的硬果型番茄对亚高温的反应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5.
低温处理对东方百合种球成花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东方百合种球冷藏处理(2℃)74天后进行135天的冻藏处理(-1℃),研究其冷藏打破种球休眠以及冻藏抑制种球萌发的适宜时间。从花茎长度、花苞的数量、花期及第一花苞的大小等4个指标综合评价。参试品种为‘西伯利亚’、‘元帅’、‘索蚌’,种球周径选12~14 cm、14~16 cm两种规格,适宜的低温处理天数分别为74~102天、72~87天,42~87天、74天,42~87天、42~87天。‘元帅’周径为14~16 cm的种球冷藏时间不宜少于42天,其他处理的冷藏时间均不宜低于29天。‘索蚌’2种规格的种球,可将其低温贮藏时间延长至102~209天。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乡村区别于城市的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和独特卖点,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指出乡村性的构成元素有地域条件、乡村意象、旅游产业本地化、社区参与和可持续发展5个方面。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农民、旅游者、乡村旅游企业、政府)会不同程度地破坏乡村性,每一个利益主体的意识局限于本部门范围内,主要关心的是自己本部门的利益,为保持乡村性,利益主体的权益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7.
2.水处理 (1)水中剪取将花枝在水中切取或将已切下的花枝基部浸入水中,再重新剪除一段,然后立即制作,避免切口过多地与空气接触。操作应在水面以下3~5厘米深处进行。但含有乳液的植物常不采用此法。  相似文献   

8.
魔芋叶片中4种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分别利用TRIzol法、异硫氰酸胍法、改良的CTAB法及试剂盒这4种方法提取魔芋叶片的总RNA,并用紫外光谱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各个提取效果进行鉴定。反复试验的结果表明:TRIzol法难以提取魔芋叶片总RNA,异硫氰酸胍法提取的总RNA浓度低、杂质较多且有部分降解,这两种方法不适宜用于魔芋叶片总RNA提取;试剂盒方法提取的总RNA产率和纯度较高,但稳定性差、成功率低且成本较高;改良的CTAB法利用PVP和β-巯基乙醇去除酚类物质,水饱和酚-氯仿去除蛋白质,醋酸钾去除多糖,该方法提取得到的总RNA的纯度较高,OD260/OD280值为1.893,而且效果稳定,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因此,我们认为改良的CTAB法是一种简便、快速且经济的提取魔芋叶片总RNA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茶油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制取茶油主要采用4种工艺,分别为压榨法、溶剂法、水酶法及冷榨法。主要介绍了4种工艺提取油脂的机理、流程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1.贮藏条件果皮较厚、果肉致密、心室少、干物质含量高、抗病性强的番茄品种较耐贮藏,不同成熟度的番茄其贮藏期相差较大,以绿熟期或微熟期采收为宜。贮藏适温为11℃~13℃,相对湿度为85%,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均为2%~5%。2.贮藏方法(1)石灰水贮藏法先配好5%的石灰水,并通入二氧化硫气体,使溶液的pH值达到6,然后将番茄全部浸入封闭容器,可贮藏60天,好果率达98%左右,但食用前要用6%的双氧水浸泡24h,清水冲洗干净即可。此法适于小规模贮藏。(2)冷库贮藏法将库温控制在11℃~13℃、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左右为宜。夏季主要是防暑降温,白…  相似文献   

11.
1 贮前准备 (1)采收与包装一般于9月下旬至10月下旬采收.采收标准:果实深红色,果点明显.采收过早,果实小,成熟度差,涩味浓,由于角质未形成,贮藏中容易失水;采收过晚,果肉松软,果实衰老快,缩短贮藏时间,同时,会因大量落果而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2.
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其在农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高通量测序是DNA测序技术发展中的重大突破,它的出现为现代农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总结了以454、Solexa和SOLiD为代表的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原理以及HeliScope和Pacific Biosciences SMRT为代表的单分子测序技术的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归纳了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基因组测序、转录组测序、小分子RNA及数字化基因表达谱等研究领域在农业研究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当前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特点并对其在今后研究中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赵建欣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9):187-192
为促进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笔者利用河北省66家农民合作社的调查数据和8家合作社的访谈资料,对合作社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社较小的规模、狭窄的服务领域、短缺的资金和人才、缺乏积极性的社员、欠完善的制度以及稳定性较差的运行机制是制约合作社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文章对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实践的角度给予了解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盐胁迫对单叶蔓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盐胁迫对单叶蔓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处理单叶蔓荆种子,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指数,并测定盐胁迫下幼苗的保护酶活性等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对照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最高;随着盐胁迫强度的增加,幼苗根系活力先增大后减小,盐胁迫浓度为30%时达到最大值;幼苗中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但是SOD与POD活性在浓度20%时达到最高值,而CAT活性在浓度30%时达到最高值;MDA含量先减少后增加。试验表明,一定浓度的盐胁迫可以促进单叶蔓荆幼苗的生长,但种子萌发以无盐条件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复合拮抗菌发酵液对香蕉植株养分吸收的作用,在盆栽条件下,以麦麸、豆饼、花生饼、菜籽饼、芝麻饼、花椒饼为发酵基质,分别研究添加拮抗菌(4-L-16、T3-G-59)和不添加拮抗菌的发酵液对香蕉幼苗地上部氮、磷、钾、钙、镁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饼肥液体发酵液均可有效提高香蕉对氮、磷、钾、钙、镁的吸收。发酵液中添加拮抗菌可进一步提高香蕉对磷、钾、镁的吸收利用,但对氮、钙的吸收无显著地促进作用。豆饼、菜籽饼、花生饼可作为拮抗菌4-L-16、T3-G-59理想的发酵基质。  相似文献   

16.
一种引起火龙果茎病害的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贵州省西南地区火龙果种植园发生的一种茎病害进行发病率调查,并对其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茎病害的发病率为10%~20%,病原菌显微结构观察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其为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本研究是该病原菌对火龙果危害的初次报道。  相似文献   

17.
利用木耳菌糠栽培元蘑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黑龙江省每年大量木耳菌糠得不到有效利用的实际问题,并积极探索元蘑代料栽培的新技术,以传统栽培种配方CK为对照,以12%的浓度梯度逐渐用菌糠代替木屑设计6个栽培种配方,等量接种生长状况一致的原种,在相同的条件下发菌与出菇。通过采用测定元蘑菌丝的生长势、满袋天数、原基形成时间、成菇状况、子实体的长势及生物学转化效率的方法,研究了栽培料中不同菌糠浓度对元蘑生长周期、生物学效率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种配方为木耳菌糠36%、木屑44%、麦麸17%、黄豆粉1%、玉米面1%、碳酸钙1%,适宜元蘑生长。其菌丝生长浓密健壮,生物学转化效率为81.96%,比对照高出1.74%,试验证明了利用木耳菌糠栽培元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态足迹的湖南农业两型化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姣  徐姣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0):90-95
为了测算和衡量湖南省农业两型化水平,促进农产品种植结构优化,从两型农业的角度出发,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对2009年湖南省主要农产品的生态足迹和产值足迹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湖南省主要农产品的产值足迹各有不同,糖料和烟叶的产值足迹具有很大优势。棉花、稻谷、麻类、豆类、玉米、薯类和油籽的产值足迹处于较低水平,而小麦的产值足迹要远高于其他农作物,生态效益为最低。从效益足迹方面来看,糖料、麻类投入回报高,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小麦的效益足迹为负值,居于经济效益弱势地位。结合此结论以及农产品效益足迹分析湖南农业两型化趋势,提出了以经济、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原则的农产品种植结构优化模型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不同农田施肥方式下土壤碳氮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明确不同农田施肥方式对土壤碳氮变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碳氮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在土壤剖面中呈上高下低趋势,秸秆还田作用主要发生在0~10 cm处的耕层;单施化肥和化肥配施秸秆均能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长期无肥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明显下降,单施化肥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影响不显著,长期化肥配施秸秆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4年内增幅分别达到35.8%和17.3%;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2=0.78, P<0.01),两者含量变化趋势相同;太湖地区土壤C/N比呈下降趋势,现阶段土壤C/N比主要集中在10.0左右,化肥配施秸秆可以增加土壤C/N比,促进土壤碳氮循环。化肥配施秸秆能够改善农田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农田生产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20.
虎榛子愈伤组织对土生空团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研究表明植物不能形成菌根的障碍是缺失一种植物形成菌根的信号物质,这种信号物质可以诱导菌根真菌菌丝的生长和分枝,为下一步研究植物与外生菌根真菌互作的生化机制和互作过程中的信号传导途径提供理论基础,建立虎榛子愈伤组织与其外生菌根菌的共培养体系,在纯培养条件下采用干重法,测定虎榛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匀浆液和愈伤组织分泌物对两株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 Fr. (Cg)]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Cg菌株与宿主的愈伤组织共同培养可以明显地促进菌丝的萌发和生长,而愈伤组织匀浆液和愈伤组织分泌物也可促进菌丝体早期生长,其中共培养法培养促生作用最强,尤为突出,两菌株单菌落的生物量分别达到63.5 mg和45.2 mg。初步研究表明,虎榛子愈伤组织与菌根菌共培养可以明显促进菌丝生长,证明虎榛子愈伤组织细胞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类生化物质对外生菌根真菌菌丝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但究竟有哪些物质在起作用,是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