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旅游是近年来在我国掀起的旅游热中的一个热点,生态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林业的发展,这为提高我省林业生产的水平、档次和效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 我省一些森林植被较好、具有发展生态旅游条件的林业企事业单位,如国有林场苗圃,包括各级各类森林公园等,及时调整了林业生产的结构和布局,开门迎客,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林业生产。然而还有另外一部分林业企事业单位,由于仍然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在  相似文献   

2.
生态旅游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旅游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新概念,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已风靡全球,占据了世界旅游市场份额的30%以上,并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目前,生态旅游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森林是发展生态旅游的主体。森林公园是生态旅游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张家界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森林公园,目前成为我国生态旅游的成功范例。到2004年底,全国森林公园共有1540处,其中国家森林公园达到565处,已成为人们休闲、度假和旅游的首选场所。据统计,我国森林公园门票收入为主的年直接旅游收入超过了50亿元,森林公园所创造的…  相似文献   

3.
甘肃森林旅游现状不容乐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是一个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现有 220个国有林场, 32个自然保护区, 800多个林业站。 1984年,将连城实验林场开辟为吐鲁沟森林风景区,使森林生态旅游在陇原大地上开始起步。 1992年,原林业部把森林公园和森林生态旅游工作作为深化林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该省林业系统以此为契机,依托资源优势,兴建森林公园和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工作。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森林公园 44处,其中国家级 7处,省级 37处,经营总面积达 30万公顷以上。 1999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中国森林公园集粹” 119处森林公园中,甘肃的吐鲁沟、兴…  相似文献   

4.
一、我省森林旅游业的现状 河南自1986年建立第一个森林公园——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以来,到2001年8月底,共批建45处森林公园,总经营面积17.67万公顷。一些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5.
对湖南省58个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在生态旅游与森林康养发展方面进行典型共性分析研究,指出森林公园在基础设施、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建设与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森林公园在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建设方面相互融合发展的建设新模式,以期引导森林公园发展在政策制定、生态旅游与森林康养建设发展管理方面更科学、规范和健康。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生态旅游热”迅速升温,而森林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主力军。据国家林业局统计,近10年来,我国森林旅游人数每年都保持30%的高增长率。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森林旅游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阿山林业局所属各林场都以积极的态度努力开发建设了一批森林公园,有些还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但就总  相似文献   

7.
一、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自20世纪90年代起,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开发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20年来,已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4处,县级森林公园2处,生态旅游开发景区、景点100多处,形成了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的能力,年产值达5000万余元,实现利润500万余元。二、开展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大气受到污染。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旅游设施和交通工具。如取暖和烹饪燃煤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悬浮微粒等,汽车尾气排出的一氧化氮、碳氢化合物等。保护区各景区每年燃烧煤炭约500吨,排放烟尘25吨、二氧化硫6.4吨、二氧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森林公园发展方向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生态旅游的由来和生态旅游的热点,分析我国森林公园的现状,探讨我国森林公园的发展方向,旨在促进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双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旅游概念自提出以来,就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被视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地域辽阔,森林资源丰富,至2006年底,我国国家级森林公园已有660处[1].森林公园已成为我国林业和旅游业中的一支新兴力量[2],是生态旅游的重要载体,具有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1].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是全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发展生态旅游条件优越,日益为社会各界密切关注。 一、发展生态旅游的现实意义(一) 有利于旅游景区优势和潜力的发挥。河北省现有旅游景区(点)450余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处、国家级森林公园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国家级地质公园3处、十大风景名胜2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7家、4A级景区30个,秀美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亟待通过生态旅游提升品位和内涵。  相似文献   

11.
一、广东森林生态旅游的现状广东森林公园发展迅速。1980年,广东省乃至我国第一处森林公园——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成立,拉开了广东森林公园建设的序幕。到2006年底,广东建立各级森林公园377处,总面积93.73万公顷。从2000年到2006年短短7年时间,广东新增各类森林公园197处,森林公园数量增幅和建成总数均居全国前列。森林公园发展带动受益乡镇158个,每年对地方财政贡献约4000万元。  相似文献   

12.
新疆开发利用森林风景资源,发展森林旅游的主要形式是建立森林公园,以及在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以外开展旅游活动。到目前为止,全疆已建森林公园50处,规划总面积78.21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10处,省级森林公园27处,县级森林公园13处。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森林公园建设与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被称为21世纪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森林公园成为人们旅游、观光、避暑、休闲、度假的最佳目的地。河北省自建立秦皇岛海滨森林公园以来到2007年底,全省森林公园总数达到68处,总经营面积约46万公顷。2007年全省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8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1亿元。然而,河北省森林公园在建设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锦华 《热带林业》2000,28(2):68-76
当前,森林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事业发展的新时尚,森林公园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发展森林旅游,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迎合了人们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尖峰岭是海南省六大旅游中心系统之一,而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是该中心系统的核心,其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如何,将直接影响西部生态旅游及至海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不但是公园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海南生态省战略目标的需要,为此,分析尖峰岭旅游发展现状,并提出今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森林旅游可分为:赏景审美、疗养保健、科学考察、消遣娱乐、探险猎奇等类型。四川目前可供森林旅游的资源有自然保护区17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地(市)级自建森林公园10多个;植物园1个,风景名胜区(片)119个景点546处。为发展四川森林旅游业,应加强森林旅游资源的调查、开发规划、保护培育,以及森林旅游区的建设和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态旅游是新兴的高级旅游形式,代表着旅游的发展方向。我国生态旅游还处起步阶段,前景广阔。本文从生态伦理学和可持续利用的观点出发,对我国森林公园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开发和保护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7.
自然公园是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公园是一类重要的自然公园类型,森林公园适度发展生态旅游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践行。以云南云龙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例,在分析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旅游发展的思路和建议,以期为森林公园发展优质旅游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疆林业》2000,(4):11-11
自治区已提出要将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进行培植 ,加快旅游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尽快将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力争在 5年内使旅游业逐步成为我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林业部门拥有森林生态旅游的载体——森林公园 ,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1 突出特色 ,重点开发 ,有序地推进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以天池、照壁山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为龙头 ,以米泉、呼图壁、玛纳斯及沙湾、乌苏等自治区级森林公园为主干 ,以开发一条线 ,丰富多条线 ,带动一大片的工作思路 ,在全区现有森林公园的基础上 ,逐步开发类型多样的新…  相似文献   

19.
正安徽省森林资源丰富,地貌类型多样,自然景观、森林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形成绚丽多姿的森林旅游资源。截至2011年底,全省已建成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60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9处,省级森林公园31处,总面积14.3万多hm2,约占省国土面积的1%。  相似文献   

20.
李斌 《安徽林业》2001,(6):28-28
生态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涵义是,生态旅游是人们为了追求融入大自然的奇特环境所进行的一种生态空间跨越行为和过程,同时对保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人类与生物共同繁荣承担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发展的产物,强调游客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去认识和了解自然.当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迅速,有望成为21世纪旅游业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