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保留了成员国制定和执行国内农业政策的自主权,但是,近年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的农业政策在某些方面逐步走到了一起.尤其突出的是农业收入支持政策的一致性趋向,三个国家都削减了对农业生产者的收入支付,制定了反周期计划.  相似文献   

2.
农业实践与“三才”理论的形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农业实践与“三才”理论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李根蟠中国传统农学的显著特色之一是包含了某种富于哲理性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论述天、地、人关系的“三才”理论。“三才”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种宇宙模式,它把天、地、人看成是宇宙组成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  相似文献   

3.
云南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农业发展及其现代化主要取决于农业技术进步,本文采用了增长速度方程,综合要素生产率指数和总因子生产率指数等三种方法测算了云南省大农业“九五”期间的技术进步贡献率,试图为云南今后的经济增长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实证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知物性之宜与“三才理论”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理论的四大要素。通过对“三才理论”的分析认为,知物性之宜的提出,不仅革新了中国传统农学的认识方法,促进了农学对作物特性的不断认识,而且为近代西方农业科学进入中国创造了环境与条件。  相似文献   

5.
生产力要素重组引起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合理的农业和农村结构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要素的效率.笔者从农业结构的需求条件方面研究了生产力要素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并对宁夏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依据宁夏地区生产力要素的状况调整宁夏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充分发挥生产力要素的功能,才能达到宁夏农业产业升级的目的,提高宁夏农业产业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农业科技成果开发者、应用者和推广者三个要素的客观分析,明确了几个要素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互关系,以及完善各个要素的对策建议。并提出以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基地+农户”为主要模式,创新成果转化载体,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三阶段DEA-Malmquist模型,对2007~2012年间全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基本是增长的且与农业经济增长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农业技术进步是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最主要推动力;外部环境因素的存在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确实会产生影响。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后,有更多的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三阶段DEA-Malmquist模型,对20072012年间全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基本是增长的且与农业经济增长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农业技术进步是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最主要推动力;外部环境因素的存在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确实会产生影响。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后,有更多的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南农业高速发展的现象及其得以发生的三个要素:稀缺的热带气候资源,膨胀的国内市场需求,初步形成和市场经济新体制,并展望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海南农业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农业信息技术体系分类及应用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三种农业信息技术体系分类架构:按信息科学原理和方法分类、按农业信息流的传输周期分类和建立在信息农业基础上的体系分类,并着重介绍了当今农业信息技术领域的重点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一世纪将是信息农业的时代。信息作为农业生产科技知识的载体,不仅在农业生产诸要素,如资金、土地、气候、种肥药、劳动力等传统要素中地位不断上升,在农产品价值构成中份量不断增大,更重要的是它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的战略性资源,联结着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三个市场主体,反映了市场供求以及国家宏观政策信息两个方面,贯穿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引导着新世纪农业的发展方向,进而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纽带。1我区农业信息工作的现状1.1优势信息资源得天独厚 江宁地处省城,从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生产的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严峻,继续靠增加自然资源和要素投入来提高农业产出的余地已越来越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对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更具有研究意义.作者搜集整理了1989-2009年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的文章,着重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增长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4种:生产函数法、增长核算指数法、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曼奎斯特(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和随机前沿法.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演变特征表现为:技术进步是主要源泉,省际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逐渐扩大.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主要有农村制度变迁等.最后针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评估各种因素对省际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影响,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生产的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严峻,继续靠增加自然资源和要素投入来提高农业产出的余地已越来越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对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更具有研究意义。作者搜集整理了1989-2009 年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的文章,着重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增长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4种:生产函数法、增长核算指数法、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曼奎斯特(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和随机前沿法。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演变特征表现为:技术进步是主要源泉,省际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逐渐扩大。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主要有农村制度变迁等。最后针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评估各种因素对省际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影响,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表2 参36  相似文献   

14.
在统计力学中 ,信息熵是概率或混乱度的度量。农业技术系统中各种技术要素的随机杂乱分布有碍生产力的提高 ,必须通过技术控制使要素分布集中到概率极小的选择上去 ,这是一个降低系统信息熵的过程 ,随之会伴随系统热力学熵的降低。在信息约定条件下 ,信息熵有评价技术系统整体性质的作用 ,并可用于系统中某些技术要素与其效果相关性的分析 ,因而有指示技术改革方向的意义。信息熵的研究也推动了人们从传统的消耗物质能量的物理农业的概念向信息农业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将非期望产出纳入考量,并剥离外部环境的影响,利用改进的三阶段DEA模型测算2015—2019年全国农业生产效率,并分析地区分异。结果表明,外部环境因素显著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土地和灌溉要素的配置,城镇化水平促进机械、劳动力和化肥等投入的生产效率,地方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的过度投资不利于农业生产效率提高,较高的教育水平可提升农户对机械、土地等要素的管控能力,工业化发展带动农业机械作业。剥离外部环境干扰后,全国农业生产效率发生了显著变化,5年内的综合效率均值提高了0.07,纯技术效率提高了0.05,规模效率降低了0.01。将第三阶段全国农业生产效率分为4个类型,中部的效率“高高型”居多且分布均衡;东部次之,但存在轻微的发展失衡现象,部分地区长期为“低低型”;西部的效率分布极度不均衡,“高高型”和“低低型”间两极分化严重。基于此,从外部环境和地域特征两个角度提出推进农业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农业保险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表明:第一,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第二,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第三,机制检验表明,农业保险通过扩大农业经营规模、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促进农业技术创新间接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后,从农业保险发展视角提出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智慧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加强智慧农业的应用对于突破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瓶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全要素分析法从主客体要素、基础要素、特征要素、保障要素4个方面对智慧农业进行系统、深入地剖析,同时以苏州市为例针对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各要素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发展路径,为智慧农业在全国的推广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8.
农业综合生产力系统论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前人对生产力构成要素和农业综合生产力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农业综合生产力包括资源力、物质装备的投入、经济力、科技力、文教力、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农业政策等七个要素,并根据协同学中的支配原理将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分为硬变量、软变量。协同变量三类,同时将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分解为27个评价指标,根据协调发展原则对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宏观调控作了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19.
设施农业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通过汇集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以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为主要特征的集约高效型产业。这些基本特征,使设施农业具有高投资、高产出、高效益、节水节能、可持续发展、周期供应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20.
农业传感器技术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和关键支撑之一。首先,本文在总结农业传感器技术在智能农机装备、农用无人机遥感及农业物联网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传感器技术需求和市场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通过技术产业调研分析,对农业传感器产业化、市场化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最后,凝练了农业传感器产业领域的16项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德尔菲法专家问卷调查,阐明了农业传感器最重要的属性是通用性,明确了相关技术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基础理论和研发投入,提出了农业传感器技术将朝着低成本化、高稳定性、高智能化、可移植性、可操作性方向发展。本文可为我国农业传感器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