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仔猪腹泻的病因及中草药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腹泻是指四月龄以内的仔猪尤其指哺乳仔猪,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肠道疾病。该病是目前规模化养猪生产中较严重的一种常见多发病。据调查,有的猪场仔猪腹泻率高达50%以上,死亡率15%~20%。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因多种多样,而且往往是多种疾病并发或继发感染,导致临床诊断与防治困难。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仔猪腹泻.提高仔猪成活率是当前养猪生产中一项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正仔猪腹泻是仔猪生产中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在实际生产中,仔猪由于受到环境、饲养管理、疾病感染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许多猪场(户)发生仔猪腹泻现象,不仅影响仔猪的成活率,而且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笔者多年调查了解,在当前生猪生产中,仔猪腹泻仍然是最严重的仔猪疾病之一,并且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很多,在生产中只有详细掌握仔猪腹泻的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取得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前,仔猪腹泻是仔猪生产中最常见,也是仔猪生产中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王放银1998),仔猪腹泻不仅是影响断奶仔猪的生长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实际生产中,仔猪由于受到疾病感染、饲粮、环境、饲养管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许多猪场和养猪户发生仔猪腹泻现象  相似文献   

4.
在规模养殖过程中,断奶诱发仔猪肠道疾病进而导致生产性能下降,益生菌可降低肠道病原菌感染,提高仔猪生产性能和降低腹泻的发生率。该文主要从益生菌对仔猪胃肠道微生物群、机体免疫系统、炎症调控、抗氧化调控、肠道发育和营养消化调控等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旨在为益生菌在仔猪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断奶仔猪黏膜免疫的营养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免疫在断奶仔猪肠道黏膜防御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断奶仔猪无法从母乳中获得母源抗体,同时其自身的主动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健全,因而极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导致腹泻等疾病的发生,给养猪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大部分病原微生物的入侵都是通过黏附在断  相似文献   

6.
1仔猪腹泻的类型1.1病毒性腹泻1.1.1传染性肠胃炎(TGE)。本病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病原体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1.1.2流行性腹泻(PED)。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以水样腹泻、呕吐、脱水和新生仔猪的高死亡率为特征。流行性腹泻是独立的猪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7.
邱宗邦 《养猪》2003,(6):35-35
猪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引起的一种仔猪肠道疾病,等孢球虫病是仔猪球虫病最重要的原虫病。该病以引起仔猪严重腹泻、脱水和迅速死亡为主要特征。2003年3月,某规模化猪场32~50日龄断奶仔猪(该场仔猪28~30日龄断奶)发生因腹泻死亡的病例,通过尸体剖检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等孢子球虫病,后采取紧急措施,疫情得到控制。该病持续了3个月,共死亡91头断奶仔猪,发病率100%,死亡率8.6%。1流行情况2003年3月份在保育舍发生少数断奶4~10天的仔猪出现腹泻,开始误认为是细菌性疾病,先后用过土霉素、痢菌净、氟哌酸、恩诺沙星、泰乐菌素等注射或拌料给…  相似文献   

8.
仔猪腹泻的病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腹泻是目前最严重的仔猪疾病之一,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常给养猪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由于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复杂,临床表现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交叉混合感染,给诊断和防治带来困难,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治疗仔猪腹泻,提高仔猪成活率,已成为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1病因引起仔猪腹泻的因素较多,一般将其分为传染性腹泻和非传染性腹泻两大类。1.1传染性腹泻引起传染性腹泻的病因主要有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性。1.1.1病毒性(1)传染性胃肠炎(TGE)。该病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乳酸菌素与包膜丁酸钠共添加对仔猪肠道菌群、生产性能、肠道结构及腹泻情况的影响,将90头体重7.53kg±0.49kg的28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为乳酸菌素组,饲喂基础日粮+1.5g/kg乳酸菌素;C组为共添加组,饲喂基础日粮+0.3g/kg包膜丁酸钠1.5g/kg乳酸菌素,试验期28d。试验期间,检测断奶仔猪肠道中菌群种类及数量的变化,同时监测并记录各试验组仔猪的日采食量、日增重及仔猪的腹泻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仔猪肠道有害菌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两个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呈现共添加组乳酸菌素组对照组的趋势;并且乳酸菌素组、共添组的料肉比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仔猪基础日粮中同时添加乳酸菌素和包膜丁酸钠后,腹泻率与腹泻指数分别降低42.72%与46.15%。观察试验后仔猪肠道形态,发现共添加组仔猪肠道形态更为完整,绒毛更长更粗壮。表明仔猪基础日粮中同时添加乳酸菌素与包膜丁酸钠,能够显著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保护肠道益生菌的含量,维持肠道完整形态,并降低仔猪腹泻率。  相似文献   

10.
正肠道菌群的平衡有助于断奶仔猪保持健康,维持生长。本研究分析了分别饲喂益生菌、菊粉或两者混合物时仔猪肠道菌群受到的影响。众所周知,断奶后仔猪的日粮会从液态转变为固态,同时仔猪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多样性也将发生改变。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仔猪对肠道疾病高度敏感,如断奶后腹泻,这种高度敏感将导致胃肠道(Gastrointestinal,GI)中  相似文献   

11.
正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以仔猪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性疫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迅速、仔猪死亡率高等特征。2006年、2011—2012年,该病先后多次在我国多地出现爆发流行,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仔猪发病死亡率极高,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损失。为此,广大养猪户需要正确认识,高度重视对该病的防控。一、发病情况2012—2013年,浙江省海盐县启动了为期一年的仔猪流行性腹泻调查工作和免疫监测工作。从调查的100多个场点(含规模场和散养户)发现,30日龄以内仔猪的死亡率达82.70%,31~60日龄死亡率为32.55%,60日龄以上死亡率低于10%,其中有近10个场点死亡率达到100%。个别万头猪场和部分规模场也难以幸免,出现圈舍内母猪数远大于仔猪数的窘境。  相似文献   

12.
<正>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以仔猪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性疫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迅速、仔猪死亡率高等特征。2006年、2011—2012年,该病先后多次在我国多地出现爆发流行,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仔猪发病死亡率极高,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损失。为此,广大养猪户需要正确认识,高度重视对该病的防控。一、发病情况2012—2013年,浙江省海盐县启动了为期一年的仔猪流行性腹泻调查工作和免疫监测工作。从调查的100多个场点(含规模场和散养户)发现,30日龄以内仔猪的死亡率达82.70%,31~60日龄死亡率为32.55%,60日龄以上死亡率低于10%,其中有近10个场点死亡率达到100%。个别万头猪场和部分规模场也难以幸免,出现圈舍内母猪数远大于仔猪数的窘境。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钩吻生物碱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以及对腹泻仔猪治疗效果的影响,本试验选取64头健康仔猪和32头腹泻仔猪,各随机分成4个组。对照组饲喂未添加钩吻生物碱的基础饲粮;剂量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 mg/(kg·bw)(低剂量)、50 mg/(kg·bw)(中剂量)、100 mg/(kg·bw)(高剂量)的钩吻生物碱,健康仔猪喂养28 d,腹泻仔猪喂养7 d。试验结束后,对于健康仔猪,统计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计算仔猪各段肠道长度与肠道全长的比值,以及小肠重、大肠重分别与肠道总重、体重的比值,测量各肠段的圆周、管壁厚度,观察肠道组织形态测定肌层厚度、绒毛高度(V)、隐窝深度(C),并计算V/C;对于腹泻仔猪,测定每天的腹泻指数和腹泻率。结果显示:在健康仔猪日粮中添加钩吻生物碱可提高其ADG、降低F/G(P<0.05);与对照组相比,剂量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均显著增加(P<0.05),绒毛整齐、密集,且高剂量组的空肠隐窝深度、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也显著增加(P<0.05);而各组间...  相似文献   

14.
仔猪腹泻是3月龄以内仔猪的常见群发病,尤以1~3日龄、7~20日龄的乳猪和断奶后3~10d的仔猪多发。仔猪腹泻后可发生营养衰竭、脱水和中毒,最后往往继发其他肠道疾病。仔猪腹泻的实质是消化不良引起的一种多因素疾病。  相似文献   

15.
陈维  谭涛 《猪业科学》2021,38(8):42-45
为了促进食品安全和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禁止在饲料中使用促生长抗生素势在必行。随着我国的饲料禁抗相关法规的推行,饲料企业被严格禁止在饲料生产过程中加入抗生素,这也导致了猪场疾病尤其是肠道疾病的高发,而仔猪肠道发育未完全,免疫系统未发育成熟,更容易发生严重的腹泻甚至死亡。文章对几种常见的仔猪细菌性腹泻疾病进行了回顾,病原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讨论了它们的临床症状与防控措施,为猪场在防控这些细菌性腹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仔猪腹泻的发病率日益增加,给养猪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仔猪腹泻只是一个征候群,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导致发病的因素很多,包括饲养管理、疾病、营养、气候等方面,以及多种病原的混合感染。仔猪腹泻主要发生在3个年龄群:出生后1-3日龄仔猪、7-14日龄仔猪和刚断奶的仔猪。仔猪腹泻最常见的传染性病原是大肠杆菌、轮状病毒、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等。  相似文献   

17.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可以感染各个年龄段的猪只,但更易感染刚出生的仔猪。仔猪流行性腹泻是猪场一种较为普遍的疾病,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文章通过调查连云港某猪场新生仔猪(2019年4—5月期间56头母猪产下的全部641头活仔猪)发生腹泻及其死亡情况,结果发现哺乳期共死亡仔猪94头(其中疾病死亡共42头,约占45%),其中流行性腹泻死亡21头,占疾病死亡的50%,占总死亡的22%。另外,结合走访当地一些养猪户了解到目前仔猪流行性腹泻的危害仍然较大。最后,分析了仔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生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为降低仔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生率以及为猪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或借鉴。  相似文献   

18.
早期断奶仔猪的营养需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怎样加强管理 ,断奶都会影响仔猪肠道 ,造成仔猪消化功能混乱 ,腹泻和食欲下降。如何使仔猪从母乳平稳过度到干粉料 ,满足此生长阶段仔猪的特殊营养需要 ,对猪群以后的生长表现至关重要。本文综述最近有关早期断奶仔猪的营养需要及如何配合仔猪日粮的研究 ,为早期断奶仔猪日粮配制提供参考。近年来 ,异地早期隔离断奶 ( SEW)在南美及世界各地逐步推行。其优点是将仔猪与其主要疾病传染源 (母体 )分开 ,因而提高仔猪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 ( Dritz,1 996) ,缩短上市时间 5%~1 5%。因此许多养猪生产者开始采用 1 8日龄断奶或更早 ,甚至 1 …  相似文献   

19.
腹泻尤其是乳仔猪腹泻在规模化猪场为常见的疾病,它会显著影响猪生产性能。抗生素用于治疗仔猪、大猪腹泻时易造成细菌耐药性和对猪肠道内其他益生菌错杀,以及抗生素的滥用对养殖行业健康发展有着严重的危害。酵母作为无毒、无残留和无抗药性的饲料添加剂,能够有效预的防仔猪腹泻。本文旨在阐述酵母的生产来源,其抗腹泻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0.
完整的肠道黏膜结构是其功能实现的基础,也是畜禽健康生长的重要保障。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是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ETEC及其代谢产物可引起肠道上皮细胞代谢紊乱,破坏黏膜结构,导致功能失调,进而损害畜禽肠道健康。本文就ETEC对仔猪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损伤修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养猪生产中预防和治疗仔猪细菌性腹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