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柑桔红蜘蛛猖獗原因探讨及其防治意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1950年以前,柑桔红蜘蛛Panonychus citri McG虽然在某些年份曾发生灾害,但是并不是一种年年为害的主要害螨;这种螨类上升为主要害螨是50年代后期在有机农药大量使用后才引起的。 近20年来,各地已先后使用了近20种农药来对付这种害虫,除柴油乳剂、洗衣粉及松脂合剂外,红蜘蛛都产生了抗性;到目前为止在四川、广东仍有些地区极少使用农药,红蜘蛛也很少有大发生的记录。 实验证明,红蜘蛛的大发生是由于滥施农药杀伤天敌引起的。 在广东及四川,植绥螨已被证明是红蜘蛛的主要天敌,常见的种类有德氏钝绥螨(Amblyseius deleoni M.et D),短毛钝绥螨(A.okinawanus E.),拉戈钟绥螨〔A.largocnsis(M.)〕纽氏钝绥螨〔A.newsami(E.)〕卵形钝绥螨〔A.ovalis(E.)〕四会钝绥螨(A.obtuserellus W.et B.),尼氏钝绥螨(Amblyseius nicholsi(E.et L.)及一种植绥螨(Phytoseius hawaiiensis P.),德氏钝绥螨是最常见的重要种类。由于世代历期短及繁殖快,在田间对红蜘蛛的控制能力很明显。 干旱对植绥螨及致病真菌芽枝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的发生不利,因此对红蜘蛛的猖獗有利。 作者建议在果园边植林及间种绿肥以增加果园湿度,使有利于植绥螨及致病真菌的繁殖;使用对植绥螨杀伤力较小的选择性农药进行挑治;在有条件  相似文献   

2.
通过探讨了柑桔始叶螨及其重要天故尼氏钝绥螨的田间消长规律,发现柑桔始叶螨在4月下旬-5月上旬形成高峰,之后数量剧减。尼氏钝绥螨种高峰期相对滞后,一般在6月份形成高峰,此后种群数量一直较高。根据室内饲养资料,组建了柑桔始叶螨和尼氏钝绥螨的种群繁殖特征生命表,求出了内禀增长率等重要生命参数,并研究了它们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柑桔始叶螨和尼氏钝绥螨均属聚集分布,尼氏钝绥螨具有繁殖快、捕食量大、  相似文献   

3.
据初步调查,捕食红蜘蛛的主要天敌有:深点食螨瓢虫(小黑点瓢虫),植绥螨科中的德氏钝绥螨、尼氏钝绥螨、东方钝绥螨、拟长刺钝绥螨,以及赤螨、大赤螨、巨须螨、囊螨、草蛉等。其中,德氏钝绥螨和尼氏饨绥螨具有分布广、生活周期短、生活力强、繁殖快、捕食量大等优点,因此是本地柑桔红蜘蛛的天敌优势种。尤其德氏钝绥螨在东山桔区分布广、数量多、适应性强。 据在东山桔区初步调查,凡树荫郁闭枝叶茂密、喷药次数少的桔园内,都可以找到德氏钝绥螨和尼氏钝绥螨。尤其在果园间作的茶叶丛内,益螨的种类及发生的数量均多。  相似文献   

4.
胡瓜钝绥螨以苹果与石松混合花粉为食料,研究对其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在取食花粉时,胡瓜钝绥螨前若螨期的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对照,而且可以明显延长成螨的寿命,但雄成螨寿命与对照没有明显区别;只供给水时,胡瓜钝绥螨雌成螨不产卵,但取食混合花粉时胡瓜钝绥螨产卵量也很低.  相似文献   

5.
胡瓜钝绥螨捕食茶黄蓟马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目 的】 明 确 胡 瓜 钝 绥 螨(Amblyseius cucumeris Oudemans) 以 茶 黄 蓟 马(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为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获得其种群增长参数,为利用胡瓜钝绥螨防治茶黄蓟马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采用传统的生物学观察方法,在室内观测以茶黄蓟马为食物的胡瓜钝绥螨的各虫态发育历期、存活率、 成虫寿命和产卵量,并组建实验种群生命表,分析种群生命表参数。【结果】胡瓜钝绥螨雌成螨对茶黄蓟马的 取食量最大,每天可达 122 头,其次为若螨,幼螨不取食;以茶黄蓟马为食物的胡瓜钝绥螨世代发育历期为 9.98 d,存活率为 94%;雌成螨平均寿命为 24 d,平均单雌产卵量为 28 粒,成虫的大量死亡出现在产卵高峰之后。 胡瓜钝绥螨的净增殖力为 26.95,内禀增长率为 0.15,世代平均周期为 22.32 d,周限增长率为 1.16,种群倍增 所需时间为 4.70 d。【结论】以茶黄蓟马为猎物,胡瓜钝绥螨可完成其世代生长发育和繁殖,可作为茶黄蓟马 的捕食性天敌进行其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获得饲养繁殖斯氏钝绥螨的方法。【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板饲养法,在室内测定了斯氏钝绥螨取食油菜、玉米、丝瓜、黄瓜、玫瑰、桉树和大豆花粉后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结果】用油菜、玉米、丝瓜、黄瓜、玫瑰、桉树和大豆花粉饲养斯氏钝绥螨后,其卵的历期无明显差异(F=0.34,P0.05),而其幼螨、第1和第2若螨的发育历期不同,其中取食桉树花粉后幼螨、第1若螨、第2若螨的发育历期最短。从各螨态的存活率来看,幼螨的存活率最大,而卵、第1和第2若螨的存活率略低于幼螨。取食玉米、黄瓜和丝瓜花粉的斯氏钝绥螨的繁殖力明显高于油菜、大豆和桉树花粉。斯氏钝绥螨取食不同的花粉其后代雌虫比例无明显的差异,均占总数的46.54%~56.45%。取食玉米、黄瓜和丝瓜花粉的种群具有较大的净增殖率(R_0)、内禀增长率(r_m)和周限增长率(λ),同时具有较短的种群倍增时间(t)和世代平均周期(T),分别为5.39~5.60 d和25.54~26.59 d。而取食桉树花粉后,斯氏钝绥螨世代平均周期(T)及种群倍增时间(t)长于取食其他花粉,净增殖率(R_0)、内禀增长率(r_m)和周限增长率(λ)短于取食其他花粉。【结论】油菜、玉米、丝瓜、黄瓜、玫瑰和大豆花粉可用于斯氏钝绥螨的替代食物进行繁殖,而桉树花粉不适合繁殖斯氏钝绥螨。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以螨治螨”生防技术与病虫害综合治理中的其他防治方法合理结合,通过用玻片浸渍法对不同阿维菌素产品进行了毒力测定,确定了阿维菌素类农药对胡瓜钝绥螨具有中等毒性后,用在室内繁殖的多年未接触过任何农药的胡瓜钝绥螨敏感品系为材料,在实验室内用阿维菌素原粉进行胡瓜钝绥螨抗阿维菌素品系的汰选,并对筛选出的抗性品系进行抗性衰退...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31℃条件下伪钝绥螨取食二斑叶螨时的发育和繁殖情况,建立了伪钝绥螨试验种群生命表,以期为利用该螨进行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31℃时伪钝绥螨的净增殖率17.8594,世代平均周期11.6375d,内禀增长率0.2477,周限增长率1.2811,种群倍增所需时间2.7983d,日平均产卵量2.5974粒/d,总产卵量27~65粒/雌,平均40.1250粒/雌.  相似文献   

9.
钝绥螨属拉戈群的不少种类是叶螨、跗线螨和瘿螨的重要天敌。分清种类是利用它们的前提。拉戈群中的种间形态差异不大,鉴定时容易混淆。本试验用采自江苏和四川茶树的两种钝绥螨进行杂交和形态、生物学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种存在着明显的生殖隔离。二者胸板后缘形态差异显著,前者为江原钝绥螨(Amblyseius eharai Amitai et Swirski);后者为草栖钝绥螨[A.herbicolus(Chant)],德氏钝绥螨(A.deleoni Muma et Denmark)是它的同物异名。比较二者的发育速度、产卵量及分布地区,可看出江原钝绥螨更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是重要的农业害虫,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是西花蓟马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对西花蓟马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花粉对害虫西花蓟马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花粉是天敌胡瓜钝绥螨的替代饲料,能增加胡瓜钝绥螨种群数量.文中总结了花粉在胡瓜钝绥螨控制西花蓟马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强花粉的增效作用和提高捕食性天敌的利用效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德氏钝绥螨在我国遍布十几个省市,在桃、梨等多种果树及部分禾本科作物上都有发生。它具有对环境适应性强、繁殖快、捕食量大、捕食能力强等生物学特性.德氏钝绥螨、为一种有效的天敌,能捕食多种害螨,对害螨的种群数量能起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2.
贵州植绥螨及其优势种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植绥螨是许多害螨和小型有害昆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农业生产中极具利用价值。本文名录了贵州已知的植绥螨5属27种,并对优势种尼氏钝绥螨、草栖钝绥螨和尼氏真绥螨形态学和生物学特征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德氏钝绥螨发育速率、繁殖率与温度的关系以及德氏钝绥螨对桔全爪螨的功能反应、数值反应及不同螨态的选择捕食作用。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德氏钝绥螨—桔全爪螨种群数量变动的模拟模型,并在四种不同释放钝绥螨的条件下,进行了桔全爪螨种群数量变动的模拟实验,从而得出了最佳的释放钝绥螨时间、数量、频率及螨态。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斯氏钝绥螨Ambl yseius swirskii (Athias-Henriot)以截形叶螨Tetran ychus truncatus(Ehara)为猎物在15、18、20、25、30和35℃下的发育和繁殖情况,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15℃时斯氏钝绥螨能完成发育,但存活率仅43.33%,且产卵不正常;...  相似文献   

15.
植绥螨是捕食螨类中重要类群之一,它们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防治农林植物的害螨,是重要的天敌资源。本文初步报道了辽宁省内调查到的12种植绥螨,其中有6种为国内新纪录。即巴氏盲走螨、苏氏盲走螨、罗氏钝绥螨、双钩钝绥螨、双尾钝绥螨和网纹钝绥螨,有5种已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农林业上,即苏氏盲走螨、双钩钝绥螨、东方钝绥螨、长毛钝绥螨和拉哥钝绥螨。这对植绥螨的进一步饲养、释放和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巴氏钝绥螨对腐食酪螨的捕食作用并评价其控螨效果。[方法]研究了巴氏钝绥螨雌成螨在(25±1)℃、RH(80±5)%、光暗周期为16∶8 h的试验条件下对腐食酪螨各螨态的取食选择作用和捕食功能反应。[结果]巴氏钝绥螨对腐食酪螨不同螨态的嗜食性显著不同,对腐食酪螨的卵和幼螨都有较强的取食选择性,选择系数分别为1.20和1.36;而对成螨的捕食选择性较小,选择系数为0.44。在一定的腐食酪螨密度范围内,巴氏钝绥螨雌成螨的捕食量随猎物密度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巴氏钝绥螨雌成螨对腐食酪螨的捕食功能反应方程为:1/Nα=2.260×(1/Nt)+0.069,属于HollingⅡ型。[结论]为巴氏钝绥螨的保护利用及害螨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胡瓜钝绥螨体积小、与粉螨相似、难以分类计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4胡瓜钝绥螨自动检测计数方案。在多时间段、分批次拍摄螨虫照片制作数据集,通过构建YOLOv4深度学习模型对螨虫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高精度分类检测。结果表明,基于YOLOv4的螨虫识别模型能在图像存在杂质且螨虫相连情况下准确检测胡瓜钝绥螨,平均检测单幅图片耗时约0.137 s。在测试集中对胡瓜钝绥螨检测精度达到99.45%,粉螨检测精度达到93.94%。对胡瓜钝绥螨和粉螨检测精度均值(mAP)达到96.69%,分别比YOLOv4-Tiny、YOLOv3、Faster-RCNN、EfficientDet模型高14.85、2.12、35.77、27.18百分点。设计螨虫GUI(图形用户界面)品质监控界面,方便检测人员操作。本研究提出的检测方案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能够精准、快速识别胡瓜钝绥螨,可为胡瓜钝绥螨养殖质量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采用捕食功能反应研究法,在室内人工气候箱内于16,20,24,28和32℃,RH(85±5)%条件下,研究了斯氏钝绥螨对马铃薯腐食酪螨的捕食效应。结果表明:斯氏钝绥螨对马铃薯腐食酪螨具有良好的捕食作用,其雌成螨对马铃薯腐食螨若螨具有较强的嗜食性,对马铃薯腐食螨雌成螨却未表现出明显的嗜食性;捕食功能模拟结果显示:斯氏钝绥螨对马铃薯腐食酪螨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II型;16~28℃条件下,斯氏钝绥螨对马铃薯腐食酪螨的捕食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但当温度高于32℃时,其对腐食酪螨的捕食量逐渐降低;在相同温、湿度条件下,斯氏钝绥螨对马铃薯腐食螨若螨的捕食作用强于对雌成螨;斯氏钝绥螨在捕食腐食酪螨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竞争和密度干扰效应,表现为当腐食螨密度一定时,其日均捕食量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该研究结果将为利用斯氏钝绥螨防治马铃薯腐食酪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山东省寿光市的蔬菜基地开展利用胡瓜钝绥螨控制日光大棚甜椒烟粉虱的研究.结果表明:(1)胡瓜钝绥螨能够捕食烟粉虱卵、成虫、若虫和伪蛹.在(25±1)℃、(30±1)℃、(35±1)℃下胡瓜钝绥螨以烟粉虱为猎物的发育历期与其取食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Mc Gregor)和二斑叶螨Tetranyc...  相似文献   

20.
为烤烟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采用室内毒力测定法研究3种生防制剂和2种化学农药对蓟马捕食性天敌胡瓜钝绥螨和斯氏钝绥螨的安全性。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对胡瓜钝绥螨和斯氏钝绥螨毒性最低,毒力指数均为1,施药24 h安全系数均大于2.5,为中、低风险性;阿维菌素对2种植绥螨毒力最大,对胡瓜钝绥螨和斯氏钝绥螨的毒力指数分别为756.93和665.20,啶虫脒和绿僵菌对2种植绥螨安全性最低,均为中、高风险性。斯氏钝绥螨的耐药性强,5种药剂对其安全系数均大于胡瓜钝绥螨。生产上球孢白僵菌搭载斯氏钝绥螨在充分发挥球孢白僵菌防效的同时,不影响捕食螨的自然捕食能力,能够有效提升蓟马防治效果,实现环境友好型防虫防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