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根据《FloraofChina》voL7的新分类系统,对贵州原生木兰科植物的种类资源进行了整理,结果是:贵州有原生木兰科植物9属44种,分别占中国原生木兰科植物属和种的75%和39.3%,属和种的资源在全国仅次于云南省。  相似文献   

2.
沙棘属植物起源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廉永善  于倬德 《沙棘》1997,10(2):1-7
采用分支分类学中同源性状状态分析方法,在对沙棘属的20个同源性状进行状态分析和计算各类群演化指数的基础上,找出沙棘属的原始类群——中国沙棘和柳叶沙棘;结合对沙棘属各类群植物的经度、纬度和海拔三度空间的地理分布研究,对沙棘属原始类群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生态因子最适量图的分析,以及果实中V—C含量变化的对比分析等,探讨沙棘属植物的起源。认为沙棘属植物的起源地在东喜马拉雅至横断山之间。  相似文献   

3.
沙棘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13,他引:14  
沙棘属(Hippophae L.)为胡颓子科(elaeagnaceae)植物,分布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寒温带及亚热带高山区.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是沙棘属植物的主要分布区.四川大学张泽荣教授将我国沙棘属植物分为4个种5个变种.廉永善等将我国的沙棘属植物分成两个组6个种12个亚种.由于沙棘属植物具有极强的生态适应性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已引起了各国科技工作者的广泛重视.沙棘果既可食用,又可药用,为营养价值颇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的天然药物.国内外学者对沙棘进行了命题广泛的研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沙棘属(Hippophae Linn)我国共有四种,五亚种。其中以中国沙棘(H.rhamn-oides Linn.subsp.sinensis Rousi)、西藏沙棘(H.thibetana Schlechtend)、肋果沙棘(H.neurocarpa S.W.Lin et T.N.He)分布较广,价值较大。沙棘属植物为我国西北、华北、西南的重要水土保持树种。果实及种子富含维生素C、A、P 及多种矿质营养,可制作高级饮料其它食品,目前各地竞相发展。  相似文献   

5.
沙棘属植物的分布格局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陈学林  廉永善 《沙棘》1996,9(2):15-21
从植物类型、分布地域和生趣分布角度分别论述了沙棘属植物的地理分布概况;指出沙棘属在植物区系地理上,属旧世界温带分布区类型;在区系成分上,是森林--草原过渡带的成员,横断山及其毗邻的喜马拉雅地区,是该属植物的类群分布中心、类群分化中心和原始类群中心。对类群分布的地理替代现象,该属植物成林的丛片性特征以及果实中植物化组成分与类群分布,类群进化间的相互关系也进行了论述。并对该属植物分布区格局的形成与该属  相似文献   

6.
一、概要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隶属于胡颓子科沙棘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该植物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10℃等温线以北地区,是一种多型性植物。近年来,苏联等西欧国家以及中国掀起了一股沙棘热;沙棘以其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份迎  相似文献   

7.
论沙棘植物生物学研究与沙棘引种育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廉永善  陈学林 《沙棘》1994,7(1):13-16
引种育种是加速野生经济植物由野生变栽培并不断提高其经济效益的一项中心工作.通过分析沙棘属植物的种质资源本底,对引种育种有关的种质资源特征,包括种下类型的数量和分布与类群进化的相互关系,以及枝刺数量、果实大小、植株高矮,果实中V—C含量、胡萝卜素含量和油含量等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进行探讨,并从沙棘属植物种质资源本底和对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的认识出发,对沙棘属植物引种育种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8.
《沙棘》1994,(3)
古中国沙煎*中亚沙棘O$古沙棘@云甫抄棘。江孜沙棘~西藏沙棘《肋果沙赦口柳叶沙棘回高加祟沙棘八溪生沙殃A海滨沙棘沙棘属植物的主要分布及传播示意图  相似文献   

9.
湖南杜鹃花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杜鹃属植物的分类、分布、演化及开发利用历史,着重探讨了湖南的自然生态环境及其与杜鹃属植物分布繁衍的关系,分析了杜鹃属植物的利用前景.结果表明:杜鹃属植物是全球广布的木本植物,历经一千多年的繁衍,形成了种数达1000种的种群;中国是名副其实的杜鹃花王国,约分布有570种,目前,仅新疆和青海两省未见野生杜鹃踪迹,全国绝大部分省区均有原生杜鹃生长,中国喜马拉雅地区,即以四川·西藏为核心的区域是中国杜鹃花的多度中心和多样化中心.经考证,湖南产野生杜鹃53种1亚种1变种,隶属于4个亚属,湘西南·湘南·湘西北是湖南杜鹃的主要分布区.同时,提出了开发利用野生杜鹃的思路,建议引种驯化先行,以杜鹃的种植创新为目标.  相似文献   

10.
沙棘属植物的种质资源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属植物种质资源非常丰富。这一属植物共有15个种和亚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和亚洲。其中只有4个亚种被研究和开发。本文综述了沙棘属植物种质资源利用的现状和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沙棘》2002,15(3):9-9
河北神兴经贸发展有限公司与美国太平洋企业集团联合开发出“爱丁”天然沙棘果汁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是新一代澄清果汁型沙棘饮料 ,它解决了以往沙棘果汁“馊醒”味不易去除、易产生褐变以及果汁中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不稳定的难题。中国是沙棘属植物的发源地 ,也是应用沙棘最早的国家。在世界沙棘属植物分布中 ,中国沙棘资源量丰富 ,全世界约 95 %的沙棘林生长在中国。近 2 0年研究发展 ,沙棘果实和沙棘枝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果酸类、黄酮类、花青素类、高级脂肪醇类、游离氨基酸、蛋白质、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生物碱、微量元素等…  相似文献   

12.
海桑属(Sonneratia)6种红树植物的木材解剖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光镜及扫描电镜对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 6种海桑属红树植物的次生木质部进行了解剖学研究表明 :海桑属 6种红树植物的次生木质部具有导管直径小 ,导管分布频率高 ,复孔率高 ,导管壁厚和纤维壁较厚且具次生加厚 ,木薄壁组织缺乏或稀少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海桑属 6种红树植物的数量特征还表明 :海桑、无瓣海桑、卵叶海桑的木材可能适合造纸。  相似文献   

13.
沙棘属植物的分布格局及其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学林  廉永善 《沙棘》2007,20(4):1-5
从植物类群、分布地域和垂直分布角度分别论述了沙棘属植物的地理分布概况,指出沙棘属在植物区系地理上,属旧大陆温带分布区类型;在区系成分上,是森林-草原过度带的成员,横断山及其毗邻的喜马拉雅地区,是该属植物的类群分化中心和原始类群中心.对类群分布的地理替代现象、该属植物成林的丛片性特征以及果实中植化成分与类群分布、类群进化间的相互关系也进行了论述.并对该属植物分布格局的形成与该属植物起源的生态地理环境、散布的时间、路线以及繁育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沙棘属植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沙棘属植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较全面、系统地整理了沙棘果油、沙棘籽油、沙棘汁等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情况,对沙棘属植物的深入研究、综合开发利用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分布着很丰富的兰花资源的国家。从目前花卉市场上中国兰的交易情况来看,除国内私人自行交易外,在国际上,中国兰的栽培种和引进的栽培种(指原生的种和品种),均未有走上正常的贸易管理轨道,使我国兰科中的兰属(Cymbidium)和拖鞋兰属(PaPhiopedium)植物中的珍奇种和品种流失相当严重。鉴于这种情况,为了保护我国的物种资源和经济利益,我国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法》。兰科植物由于商业价值高而引起山民和爱好者的过度采集与经营,成为兰花物种濒危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由于人为的开发山区,如原生热带雨林的砍伐等,引起生态环境的破坏;再加上兰科植物属、种的分布带狭窄,及其自身繁殖不易,对生存环境要求比其他植物苛刻,就使它成为世界生物保护组织注意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6.
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经刀耕火种撩荒后形成的次生山乌桕林进行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在250cm~2的固定样地上,有维管束植物79种,隶属42科71属。由于受人为干扰较少,群落的层次分化比较明显,在结构上可分为乔木层(Ⅰ,Ⅱ),灌木层、草本层及层间植物,按(?)aunkiae生活型谱统计,以中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地面芽和地下芽植物很少。与该地区的季节性雨林相一致。对这些次生林采取封山育林措施。群落的恢复和发展较快,并将按着原生植被类型方向发展。封山育林是使这些次生植被尽快恢复成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沙棘(Hoppophae rhamnoides)又名黑刺,醋柳等,为胡颓子科沙棘属的落叶灌木或乔木,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寒温带及亚热带高山区。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是沙棘属植物的主要分布区,共有4个种和5个变种。现代研究表明,沙棘富含多种营养  相似文献   

18.
西双版纳西南桦人工林幼林期的植物群落学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在西双版纳普文试验林场所营造的2种13年生西南桦人工林及与当地原生植被山地雨林的植物群落学特征比较性的研究,得出:(1)13年生(幼林期)的西南桦人工林的植物物种组成丰富,计有维管束植物60~109种,分属于33~59科、56~92属,在山地雨林采伐迹地上经炼山整地后营造的西南桦人工林1,其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超过了当地地带性植被山地雨林(48科、76属、83种);(2)2种13年生西南桦人工林以高位芽植物(占75.00 %~76.14 %)、中型叶植物(占71.67 %~74.31 %)、单叶植物(占78.90 %~83.33 %)、全缘叶植物(占77.06 %~78.33 %)、中生植物为主;(3)西南桦人工林的植物物种组成和外貌特征与原生植被和次生裸地状况密切相关;(4)利用先锋树种采用近自然的人工林经营方式可加速其向地带性植被演替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2001年10-12月对漾濞县老和尚山的次生元江栲林进行调查,以元江栲为中心设置5个样地,面积为100m^2,分析了次生元江栲林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次生元江栲林中植物种类为30种,其中乔木9种,灌木11种,草本10种,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最高,表明原生的元江栲林遭到破坏后正处于恢复发展阶段,从而强调了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20 0 1年 10 12月对漾濞县老和尚山中的次生元江栲林进行调查 ,以元江栲为中心设置 5个样地 ,面积为10 0m2 ,分析了次生元江栲林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 :次生元江栲林中植物种类为 30种 ,其中乔木 9种 ,灌木11种 ,草本 10种 ,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最高 ,表明原生的元江栲林遭到破坏后正处于恢复发展阶段 ,从而强调了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