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祁阳县横江桥乡培子湾村村民桂木荣承包了一口8亩水面的池塘,2年来以米糠拌酒糟为主用来喂鱼,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今年初投放了0.45kg的草鱼种1240尾,0.15kg左右的白鲢2168尾,0.3kg的鳙鱼102尾,端午节起水草鱼48尾,总重65.52kg,个体平均重为1.36kg,平均净增重为0.91kg,起水白鲢216尾,共185.75kg,个体平均重0.86kg,净增重为0.71kg,预计年终还可起水鲜鱼达6500kg,总产量达6751.28kg,亩平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通县宋庄乡小杨各庄渔场在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和通县水产局帮助下,1986年6月1日,从福州市水产研究所引进规格为4公分左右革胡子鲶鱼种一万六千尾,放入水面为3.5亩、水深1.6米的五号池进行饲养。鲶鱼种入塘前在四月初该塘放养平均尾重为200克白鲢老口鱼种1000尾,重200公斤。平均亩放鲶鱼4571尾,白鲢286尾。  相似文献   

3.
为了示范利用大豆最大化全植物蛋白饲料进行草鱼从鱼种至成鱼的养殖性能,在中国广州地区进行了养殖示范试验。试验将杂交罗非鱼种放养在3口4.7亩(0.31公顷)大小的池塘内,放养密度为800尾/亩,并搭配放养白鲢鱼种100尾/亩(即罗非鱼12000尾/公顷和鲢鱼1500尾/公顷)。经124天饲养,杂交罗非鱼从79g/尾长至平均497g/尾。达到商品规格的平均毛产量为杂交罗非鱼390kg/亩(5851 kg/公顷)和白鲢32kg/亩(476 kg/公顷)。估算的杂交罗非鱼的平均饲料转化率为1.63:1。养殖的低鱼产量和差饲料转化率是源于3口鱼池中罗非鱼的自然繁殖,这表明放养的杂交罗非鱼雄性率较低。由于罗非鱼的过度繁殖问题,在其达到6 00 g商品规格之前结束了该试验。  相似文献   

4.
以平均尾重1.37g的二令鲂寸片为试验对象,每hm^2放养鲂寸片105000尾,花、白鲢夏花22500尾,试验历时150天。试验结果表明,鲂鱼净增重53倍,出池平均规格74.0g,平均每hm^2产7840.5kg,每hm^2纯利润50910元。投入产出比1:2,32。  相似文献   

5.
在5块面积均为0.467ha的中稻田中,每块稻田分别放养6~8cm的全雄太阳鲈5000尾以及白鲢、花鲢和红鲤鱼种300尾、80尾和200尾.经过5个多月的养殖,全雄太阳鲈的平均规格达183.4g,成活率为87.92%~94.20%,平均成活率为90.73%,平均每亩产全雄太阳鲈114.12kg.另外平均每亩还产白鲢18.8kg,花鲢5.81kg和虹鲤11.01kg,稻谷546.5kg.平均每亩稻田总产值2631元,平均毛利1662元,投入和产出比为1: 2.71.  相似文献   

6.
池塘主养白须公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0.27 hm2土池进行了主养红白须公秋片鱼种试验,放养红白须公夏花33855尾,白鲢夏花6000尾,花鲢夏花2000尾。经97 d饲养,出塘红白须公秋片17360尾,1675.24 kg,平均体重96.5 g,成活率51.2%,花、白鲢秋片580 kg,平均产鱼8457.15 kg/hm2,其中红白须公占77.3%,产值达108 750元/hm2。  相似文献   

7.
我市小南海地区(小南海渔场、技术推广中心、民政局渔场)4口精养鱼池,面积10.5hm2,发生建国以来首例血居吸虫病造成大批死鱼,异育银鲫其规格200—350g/尾,死鱼510kg;鲤鱼400—650g/尾,死亡56okg,团头鲂250一350g/尾,死亡310kg;草鱼2kg/尾,死亡200kg;白鲢400—700g/尾,死亡2400kg;鳙鱼400—20009/尾,死亡2200kg;死亡总量5870kg,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6680元。笔者采用内服外浸治愈血居吸虫病的试验过程如下:1鱼池条件及饲养管理1.l鱼池条件面积5hm’、0.8hm’养鱼池两口(承包户余振华),5hm’方形,0.8hm’长方形…  相似文献   

8.
曹和清 《水利渔业》2000,20(2):18-19
133只网箱,面积1330m^2,共投放黄鳝苗种26.6万尾、789kg,平均每箱放养2000尾、6.0kg,经过215d的饲养,共起水黄鳝23.08万尾,产量28496kg,平均规格为123g/尾,成活率87%,平均每箱产量214.25kg,产值5359元,纯收益3144元,投入产出比为1:2.42。  相似文献   

9.
在家鱼池塘中分别进行了套养丁鱼鱼种和商品鱼的试验。①鱼种混养 :在三个塘中分别进行丁鱼的鱼种单养、与白鲢鱼种混养和与草鱼鱼种混养 ,每个塘中平均每 6 6 7m2 放养的总鱼数为 3万尾。到年底时 ,三个塘中的收获结果如下 :成活率次序是草鱼塘 >白鲢塘 >单养塘 ( 90 .55% >88.1% >83.95% ) ;规格大小依次为草鱼塘 >白鲢塘 >单养塘 ( 41.8g>38.15g>32 .0 g)。②成鱼混养 :在白鲢主养塘和草鱼主养塘两种类型的池塘中平均每 6 6 7m2 放养 52 g左右的丁鱼 4 0 0尾 ,经 12个月的饲养 ,在上述两种类型的池塘中混养丁鱼的产量的高低次序依次是草鱼塘 >白鲢塘 ( 2 2 2 >198.3kg/亩 ) ;成活率次序为草鱼塘 >白鲢塘 ( 97.9% >95% ) ,平均规格大小的次序依次是草鱼塘 >白鲢塘 ( 0 .6 2kg>0 .599kg)。  相似文献   

10.
池塘高密度单养乌鳢高产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7年在新跃、牛洲两村进行了21口池塘,面积5602.8m~2的《池塘高密度单养乌鳢高产技术研究》的试验,共投放乌鳢鱼种14707尾,1054.1kg,平均每亩放养1750尾,125.5kg,经过218天饲养,共起水鳢13640尾,产量16061kg,平均规格1.18kg/尾,成活率92.7%,平均每亩产量1912kg,产值36328元,纯收益20195元,投入产出比1:2.25。  相似文献   

11.
赵金奎 《河北渔业》2000,(6):22-22,33
<正> 1 材料与方法1.1 池塘条件:试验池塘4口:包括白鲢1、2号亲鱼池,草鱼1、2号亲鱼池;对照池2口;白鲢3号和草鱼3号亲鱼池。每口池塘面积0.27hm~2,水深2.2m左右,池底淤泥厚10~20cm,注、排水管道配套。水源为陡河水库天然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二类标准。1.2 亲鱼放养:白鲢亲鱼池667m~2放养亲鱼46尾,平均体重4.3kg,搭配花鲢亲鱼5尾。草鱼亲鱼池667m~2放养亲鱼32尾,平均体重10.4kg,搭配白鲢亲鱼6尾,花鲢亲鱼1~2  相似文献   

12.
开县温泉镇东坪村6组一养殖户新建一口1.33hm^2池塘,2006年4月投放草鱼种5000尾(200g/尾)、鳊鱼2000尾(250g/尾)、鲫鱼400尾(25g/尾)、花鲢80尾(200g/尾)、白鲢500尾(150g/尾)。6月中旬发病死鱼,开初死鲫鱼、鳊鱼,过后陆续死白鲢和草鱼,连续一周总计死鱼425kg。经诊断是细菌性败血症引起的死亡。  相似文献   

13.
水库网箱投饵养湘云鲫,2000年网箱养殖鱼种,放养尾重为6.3g,经123d饲养,平均尾重达到128g,在水库网箱中越冬;于2001年进行成鱼养殖,网箱面积为353.4m^2,投入鱼种75000尾,重量为9602kg,经180余d喂养,共产成鱼32496.5kg,单产91.9kg/m^2,平均尾重448g;网箱最高单产124.1kg/m^2,最大个体850g;成活率为96.7%,投入产出比1:1.72。  相似文献   

14.
朱周林  张艳庆 《水利渔业》2005,25(3):37-37,83
试验长吻鮠鱼种4000尾,规格75-100g/尾,分5只网箱放养。经过151~232d的饲养,共收获长吻鮠3852尾,总产3192.5kg,平均单产26.61kg/m^3,平均体质量0.829kg/尾,成活率96.3%,平均利润439元/m^3,投入产出比1:2.2。  相似文献   

15.
水库形状不规则,面积10ha,水体为汇集雨水,原处于闲置状态,2003年开始进行人工养殖,水库平均水深2.8m.最深4~5m。2003年养殖淡水白鲳,水质清瘦,透明度达60~80cm,2003年冬季,排干水,清整库底,修整堤岸,2004年,水库不缝消毒即回水施化肥,每1/15ha施碳酸氢氨7kg、磷肥40kg,5月上旬,每1/15ha放养35~50g罗非鱼鱼种1700尾,花鲢130尾,白鲢20尾。  相似文献   

16.
叶荣和 《内陆水产》2006,31(5):54-54
2005年垦利县海洋与渔业局和永安镇人民政府在永安镇。一村共同实施了“斑点又尾鮰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技术”试验项目。4月3日放养鱼种.10月28日测产验收,13340m。池塘共计产鱼10117kg,其中斑点叉尾鮰7160kg、平均规格0.50kg/尾.鲢鱼2957kg,规格0.62kg/尾。每667m^2产斑点又尾鮰358kg,产鲢鱼147.85kg:每667m^2产值6318.6元.纯收入3298.6元,投入产出比1:2,经济效益明显。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7.
池塘规模化养殖罗非鱼效益显著,值得推广。本文报道了罗非鱼规模化养殖的技术和方法。从2004年5月19日放养8-9cm单性尼罗罗非鱼种27万尾,经过7个月养殖试验测定共存活24.84万尾,成活率92%,平均体重0.75kg/尾,最大体重0.81kg/尾。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郊进行了示范养殖试验,旨在对利用豆粕型饲料生产大于2.5千克商品规格草鱼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作出评价。试验将2龄草鱼种放养在三口5亩(0.33公顷)大小的池塘内,放养密度为 160尾/亩,并搭配放养白鲢鱼种100尾/亩(即草鱼2400尾/公顷和鲢鱼1500尾/公顷)。用豆粕型饲料养殖146天,草鱼从平均775克/尾长至平均2777 克/尾,平均饲料系数为1.74:1。养殖的平均毛  相似文献   

19.
1995年5月下旬在四个相同面积(均为1亩)的池塘中,投放规格为0.8—1厘米淡化罗氏沼虾虾苗共12万尾,放养量分别为1^#、2^#塘3.5万尾,3^#、4^#塘2.5万尾,另放白鲢夏花每池2000尾,经过4个多月精心喂养,最高亩产罗氏沼虾189公斤,平均规格20克,折合每公顷产值达195050元,纯收入120300元,投入产出比1:2.4。  相似文献   

20.
大弹涂鱼池塘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一口面积为0.1ha的池塘,投放全长为2.5~3.0cm的大弹涂鱼鱼苗6000尾,养殖密度为6尾/m^2。经过一年的养殖,共收获成鱼116kg,单位面积产量为1160kg/ha,全长10.80~17.20cm,平均全长13.81cm;体长9.00~14.10cm,平均体长11.46cm;体重11.0~37.9g,平均体重21.77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