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银杏脱壳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银杏是广东南雄的著名特产,有很高的医用和食用价值,为了开发出各种银杏深加工产品,首先必须解决脱壳的问题。为此,研究分析了国内外各种银杏脱壳设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轧辊—直板机构的脱壳技术。银杏经干燥后分类,按大小不同进入银杏脱壳机,通过轧辊—直板的挤压破碎,达到脱壳的目的。经过大量的试验及测定,证明该技术脱壳率高、破碎率低,能适用于实际的生产。  相似文献   

2.
辊板式银杏脱壳装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辊板式脱壳装置的银杏脱壳试验,找出影响其脱壳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确定最佳轧距和最佳轧辊线速度的方法,为银杏脱壳机的改进设计以及脱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设计一种立锥式化生脱壳装置,其关键部件主要由脱壳锥滚筒和锥筒凹板筛组成,锥滚筒与锥筒凹板筛以一定的角度配合作用以达到脱壳的目的。对该脱壳装置的锥滚筒、锥筒凹板筛、传动系统和附件进行详细设计,得出各部件的参数方案,并对整机关键部件及附件进行加工。为花生脱壳机的进一步研制和参数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打击揉搓式花生脱壳设备作业质量制约因素与提升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打击揉搓式花生脱壳设备脱壳效果为主控目标,分析花生荚果物理特性、脱壳设备结构参数及运动参数、脱壳工艺对脱壳效果的影响,并结合花生脱壳生产实际,从品种、机具及工艺方面提出提高花生脱壳机脱壳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橡胶果脱壳机械存在脱壳率低和整仁率低的问题,利用挤压、搓擦原理,设计了一种脱壳间隙可调的小型滚压式橡胶果脱壳机,并阐述了机器整体结构的设计方案和主要部件结构。设计的脱壳装置与脱壳间隙调节装置能够适应不同品种与外形的橡胶果,很好地解决了橡胶果脱壳率低和整仁率低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当脱壳间隙为14mm时,脱壳率和整仁率分别为88%与78%,满足了实际生产的要求。小型滚压式橡胶果脱壳机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可对橡胶果脱壳机械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水平碾搓式银杏脱壳机理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动定碾盘间距调整的合理数值范围,进而对银杏在动定碾盘间处于不同接触状态下的应力分布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获得了水平碾搓式银杏脱壳的数值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油茶成熟鲜果在脱壳过程中存在脱净率低、茶籽破损率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四通道全自动油茶成熟鲜果脱壳机。通过对油茶果进行四通道分级,使不同大小的油茶果进入相应的脱壳滚筒内,通过油茶果与脱壳套筒的相互撞击以及油茶果之间碰撞、挤压、搓擦的综合作用实现脱壳。选取油茶成熟鲜果为研究对象,以茶果脱净率、茶籽破损率为评价指标,以茶果喂入量、脱壳杆扭度和脱壳杆直径为试验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差分析和加权综合评分法对油茶成熟鲜果脱壳机的脱壳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茶果喂入量1500kg/h、脱壳杆扭度30°、脱壳杆直径23mm时,该脱壳机脱壳效果最佳。对脱壳机进行3次最佳参数组合下的脱壳试验,取3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油茶成熟鲜果脱壳机最终的脱净率和茶籽破损率,计算得出该脱壳机的脱净率为98.85%、茶籽破损率为3.24%,研究表明,该四通道全自动油茶成熟鲜果脱壳机达到预期设计目标,能够较好地完成油茶果脱壳作业。  相似文献   

8.
直立锥滚筒式小区花生脱壳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育种和栽培等科研用小区花生脱壳而言,不但要求脱壳机适应小量脱壳,而且要求脱壳过程中损伤小、清种快捷方便。目前小区试验的花生脱壳主要靠人工作业,脱壳效率低下,容易出现清种不便和不净,造成每个小区处理之间的"混杂"等现象。为此在对现有卧式花生脱壳机特点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直立式锥滚筒花生脱壳方案,进行了脱壳机总体结构设计;在花生荚果脱壳受力分析基础上,确定了锥滚筒脱壳结构及其参数范围;最后以四粒红花生为研究对象,以锥滚筒转速、锥滚筒半锥角、最小脱壳间隙为因素进行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锥滚筒转速为340 r/min、锥滚筒半锥角为40°、最小脱壳间隙为10 mm时脱壳综合指标最优,脱净率为97. 84%,损伤率为2. 97%,较好地满足了小区花生脱壳要求。  相似文献   

9.
油菜籽脱壳机脱壳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油菜籽脱壳机上对影响油菜籽脱壳的主要参数进行了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生产率对脱壳机的脱壳率和粉末率有一定的影响;甩盘转速增加使脱壳机的脱壳率和粉末率增大;采用合理的打板数可提高脱壳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低花生果在脱壳过程中的机械损伤,通过对国内外花生脱壳机械的调研与资料检索,对国内外花生脱壳装置的主要类型进行了结构技术剖析,主要分析了各种花生脱壳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工作性能等方面,该研究将为进一步研究花生脱壳机理、脱壳方法及设计新型花生脱壳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核桃破壳取仁工艺及关键设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核桃栽培面积大,产量高,但是加工技术落后,没有成熟的核桃破壳机械。针对上述问题,确定了核桃破壳取仁工艺,介绍了常见核桃破壳取仁方法及核桃破壳装置,并设计开发了6PK-400核桃破壳机,对其结构和原理做了介绍。该机选用平板挤压破壳方法,采用了一对端面呈倾斜、上宽下窄的破壳板作为核桃破壳工作部件,可对核桃进行破壳取仁。通过对核桃破壳试验及影响核桃破壳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表明:该机具结构设计合理,为破壳装置的改进设计与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Pro/E的采棉机水平摘锭的三维建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摘锭是采棉机的主要工作部件,传统研究方法是以二维平面图来表示其结构,非常抽象且不便于修改。为此,利用Pro/E对水平摘锭各零件进行三维建模、虚拟装配、模型分析和动态仿真。结果表明,研究人员可以充分利用Pro/E单一数据库管理技术,通过改变尺寸参数来方便地修改和更新零件,还可以观察零件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运动状态和进行应力分析,为后期的材料分析提供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除草部件作为甘薯中耕除草机的关键作业部件,其结构与性能将直接影响到机具的作业效果。目前的除草部件结构只能实现沟底除草,但无法实现垄侧除草。根据甘薯种植的垄体参数和实际作业需求,设计一种锥体除草部件,该结构的设计能够增大作业区域,在原有的沟底除草基础上,增加垄侧中耕除草功能,提高机具作业性能。对锥体除草部件的工作参数和结构参数进行理论分析计算,并采用离散元法进行仿真验证试验。与传统除草部件相比较,碎土率提升11.31%,功率提升4.73%,作业覆盖面积增加133.33%,充分验证该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依据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棚室联合整地机,并对该机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主要工作部件和田间试验的设计进行了阐述。该机具与棚室专用拖拉机配套使用,一次整地能够完成旋耕碎土和起垄两项联合整地作业,土壤田面可达到待播状态。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新疆常规联合整地机对黏重土壤播前整地作业耙深稳定性差、碎土率低及地表平整度低等问题,在结合新疆农业对播前整地作业要求、土壤特性等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立旋式驱动型联合整地机,并完成整机的加工试制.通过对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及理论分析,确定了传动系统、平土杠和钉齿镇压辊等零部件的结构参数,并通过运动分析确定耙齿转速为4...  相似文献   

16.
余冰清 《农机化研究》2021,43(3):152-157
为进一步提高智能插秧机的结构布局协调性与感染力水平,利用3DMAX应用平台进行插秧机外观优化研究。考虑土壤湿润程度对插秧刀具的影响等因素,结合插秧机分插机构传动部件与插植臂等执行部件的相互关系与约束条件,以偏心齿轮啮合传动特性,建立用于智能插秧机外观优化的数学模型,得到关键部件与机构的三维物理模型与无缝装配模型。从结构细化设计与外观造型设计两大角度分别对插秧机体、驾驶座、车轮、插秧装置等曲线参数优化,插秧作业场景与插秧特征提取及组件元素3D建模等操作进行3DMAX场景下智能插秧机的外观呈现与界面设计布局,实现了智能插秧机的3D可视化管理与动画效果展示,且动作一致性较好,设计合理可行。农机三维建模技术对准确实现结构优化有很好的预知功能,对大型农机设备结构设计搭建人机交互虚拟平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新型玉米灭茬旋耕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茬还田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于调节土壤有机质的平衡、改善土壤腐殖质的组成状况和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设计了一种新型玉米灭茬旋耕机,介绍了其整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主要工作部件的参数进行了设计和计算。该机一次进地可完成灭茬、旋耕和覆盖多项作业,既可降低作业成本,又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黄伟  张云  何雄奎  包祥 《农机化研究》2012,34(9):154-158
在JDT-654式拖拉机背负式草原灭鼠毒饵喷撒机[1]的结构设计中,三点悬挂架的结构性能试验是验证结构设计合理性、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的重要环节。为此,从动力学理论出发,采用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生产的田间机械动力学参数遥测仪采集背负式草原灭鼠毒饵喷撒机在草原灭鼠作用时进行了试验,采集的数据为草原灭鼠毒饵喷撒机三点悬挂架的优化设计和强度校核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