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通过添加魔芋粉、马铃薯淀粉、豌豆淀粉等改善红苕粉条的品质及增加其营养价值,确定其最优加工工艺.[方法]研究在无矾粉条生产工艺中,添加魔芋粉、马铃薯淀粉及豌豆淀粉对粉条品质的影响,采用显著性分析对比确定魔芋粉、马铃薯淀粉及豌豆淀粉的最优添加量.[结果]试验表明,添加魔芋粉、马铃薯淀粉及豌豆淀粉可提高红苕粉条的品质并提高其营养价值,并得出最佳配比为:红苕淀粉5 000 g、魔芋粉1 500 g、马铃薯淀粉1 000 g、豌豆淀粉1 000 g,黄豆浆添加量1 500 g.[结论]研究可为无铝粉条的工业化生产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香椿为原料,研制了一款藤椒味香椿酱.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先确定复合调味剂配比,再优化香椿酱配料使用量.结果表明,藤椒味香椿酱的最佳配料配比为:原料100g香椿中,食盐1.2g/100g、芝麻2.0g/100g、藤椒粉0.8g/100g、植物油120g/100g、复合调味剂0.4g/100g(其中味精86%、呈味核苷酸9%、柠檬酸5%).产品的总酸为0.119±0.003g/100g,氨基态氮为0.264±0.018g/100g,Vc为19.00±0.56mg/100g.以此优化的配方所得产品呈浓绿色,色泽鲜亮,无杂物;具有浓郁的香椿香味和适中的麻香味,味道纯正,无异味.  相似文献   

3.
为使桂枝汤加工成片剂,提高其利用价值,以桂枝汤为主要原料,运用正交试验优化辅料配比。结果表明:确定桂枝汤片辅料的最佳最配方为微晶纤维素14g、70%乙醇70mL、硬脂酸镁0.175g、交联聚维酮2.1g,制得的素片片重0.12g,并对桂枝汤片进行了质量检查。表明桂枝汤片工艺稳定,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交设计确定了魔芋组合胶的配比以及魔芋红枣果冻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复配胶最佳组合为魔芋胶0.35g/100g、黄原胶0.15g/100g、卡拉胶0.25g/100g、琼脂0.35g/100g;魔芋红枣果冻的最佳配方为:红枣汁8g/100g、氯化钾0.08g/100g、白砂糖10g/100g、柠檬酸0.25g/100g,其最终产品具有红枣特有的风味,且感官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5.
芜菁酱菜制作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芜菁为原料、甜面酱为辅料,研究了芜菁酱菜的腌制工艺条件,以酱菜可溶性蛋白、硬度、色泽等为评价指标,分析了菜坯含水量、酱汁浓度配比、酱渍时间对芜菁酱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酱渍时间的延长,酱菜的硬度变化不明显(P0.05),a*、b*值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P 0.05),可溶性蛋白含量在酱渍第3天开始出现缓慢下降趋势;酱渍过程中,随着菜坯水分含量的增加,芜菁酱菜的硬度、可溶性蛋白、a*值、b*值不断降低;随着酱汁浓度配比的改变,酱菜的a*值、b*值变化显著(P 0.01),而其他品质差异不显著。通过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优化得出菜坯水分含量为60%,酱汁浓度配比为1∶0.5,酱渍时间为4d时,芜菁酱菜综合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6.
以几种中草药为原料,研究了不同提取方法对其抑菌效果的影响以及几种中草药复合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中草药醇提液的抑菌作用较水提液强烈,各中草药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荧光假单孢菌次之,植物乳杆菌最小;中草药复合抑菌作用优于单个因素的作用。四种中草药最佳配比为:0.125g/mL黄芩+0.25g/mL肉桂+0.5g/mL金银花+O.125g/mL连翘;三种香辛料的最佳配比为:0.25g/mL肉桂+O.125g/mL迷迭香+O.25%丁香油。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添加魔芋粉、马铃薯淀粉、豌豆淀粉等改善红苕粉条的品质及增加其营养价值,确定其最优加工工艺。[方法]研究在无矾粉条生产工艺中,添加魔芋粉、马铃薯淀粉及豌豆淀粉对粉条品质的影响,采用显著性分析对比确定魔芋粉、马铃薯淀粉及豌豆淀粉的最优添加量。[结果]试验表明,添加魔芋粉、马铃薯淀粉及豌豆淀粉可提高红苕粉条的品质并提高其营养价值,并得出最佳配比为:红苕淀粉5 000 g、魔芋粉1 500 g、马铃薯淀粉1 000 g、豌豆淀粉1 000 g,黄豆浆添加量1 500 g。[结论]研究可为无铝粉条的工业化生产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普通食醋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出枸杞籽辅料与主料的最佳配比,研究出添加枸杞辅料的方式及枸杞香醋生产工艺过程和条件.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 ASⅢ型菌株,由中科院北微所购.  相似文献   

9.
利用太空诱变获得的优良菌种黑曲霉ZM-8及啤酒酵母YB-6和白地霉、热带假丝酵母配制成的复合菌,固态发酵苹果渣玉米秸秆混合料.结果表明,苹果渣玉米秸秆混合料各成分最适宜的配比为:苹果渣70%,玉米秸秆10%,麸皮15%,辅料5%.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适辅料配方为:尿素2 g,硫铵2 g,食盐1g.复合菌的最佳配方为:黑...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病死猪辅热好氧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以病死猪为发酵原料,木屑为辅料,选取辅料配比、发酵温度和通风速率为试验因素,以碳氮损失和总臭气强度为试验指标,开展病死猪辅热好氧发酵正交试验,分析尾气中的有机恶臭物质组分并测定其排放质量浓度,同时测定尾气中氨气和二氧化碳质量浓度;采用极差和贡献率分析方法分析辅料配比、发酵温度和通风速率3因素对碳氮损失和恶臭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以木屑为辅料的病死猪辅热好氧发酵尾气中能准确定性和定量检测的共有18种恶臭物质:芳香烃类12种、硫醇硫醚类3种、烷烃类1种、酚类1种、无机物1种,其中对甲酚、甲硫醇、二甲基硫醚、二甲基二硫醚和氨气被认定是好氧发酵过程中恶臭气味的主要来源;影响碳氮损失的因素依次为:辅料配比>通风速率>温度,影响总臭气强度的因素依次为:温度>辅料配比>通风速率。综合考虑碳氮损失和总臭气强度,病死猪辅热好氧发酵最佳工艺参数为:辅料配比1∶5.5,发酵温度55 ℃,通风速率14 L/(L· min)。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对稻瘟病菌的生防效果,并对发酵配方及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为500 mL水中含麸皮10.0 g,玉米芯粉15.0 g,硫酸铵1.0 g,磷酸二氢钾1.0 g,氯化钙0.15 g,硫酸镁0.25 g。最适发酵条件:初始pH值5.5,每250 mL三角瓶加培养基60 mL,发酵温度29℃,发酵时间8 d。在此最适的发酵条件下,其相对抑菌率达75.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寻林木最佳栽培方法是切实提高森林生产力的重要举措。由于毛白杨是杂种起源,其种内无性系间施肥响应特性差异显著。为保证人工林建设的速生丰产特性,同时减轻环境保护压力,应该大量推广毛白杨良种配制最佳施肥配比。方法以3个毛白杨良种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施肥处理探明影响其重要生长性状的最佳施肥配比,并对高产优质毛白杨良种施肥响应特性相关的候选基因表达模式进行系统解析。结果‘毅杨1号’最佳施肥配比为N(3 g) + P2O5(2. 25 g) + K2O(1 g);‘毅杨2号’最佳施肥配比为N(3 g) + P2O5(2. 25 g) + K2O(0.5 g);‘毅杨3号’最佳施肥配比为N(7 g) + P2O5(2. 25 g) + K2O(0.5 g)。其中,氮元素是影响毛白杨毅杨良种的苗高、地径以及生物量最为显著的营养元素。为进一步解析其遗传调控基础,对与氮素运输、同化、代谢相关的16个重要候选基因在不同氮肥施肥水平下在叶片以及根系中的表达模式进行了解析。候选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毛白杨良种氮素相关候选基因在叶片以及根中聚类成不同的模块,并且无性系之间表达模式差异显著。结论本研究阐明了毅杨毛白杨良种的施肥响应特性,系统分析其转录调控特异性将有利于解析其氮肥响应特性形成的分子机制,并对进一步针对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开展遗传改良的分子设计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用黄色隐球酵母发酵生产辅酶Q10最佳条件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黄色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uteolus L3302中提取辅酶Q10,经过对氮源、碳源、初始pH、发酵温度等的研究分析,得到最佳的发酵条件。通过最优化试验,确定培养基的碳源为蔗糖和葡萄糖各1.25g/L;氮源为酵母膏和玉米浆,各0.3g/L;pH值6.5,温度28℃,接种量5%,500mL锥形瓶中的装液量为50mL;生长因子以蛋白水解液为优。按此发酵条件上罐发酵,发酵液中菌体生长量为13.4g/L,辅酶Q10的产量为18.2mg/L。  相似文献   

14.
对氢氧化钠预处理牛粪中纤维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各因素较优的水平组合为处理温度95℃、时间3 h、碱浓度3%、固液比1∶12.5。氢氧化钠预处理后,纤维素在总体中所占比例有较大提高,而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则有所降低。之后经纤维素酶处理,各因素较优的水平组合为温度55℃、酶液浓度10g/L、底物浓度25 g/L、pH值4.4。  相似文献   

15.
紫心甘薯高产优质栽培调控优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紫心甘薯高产优质栽培条件,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施肥、生长调节剂、种植密度、收获期和薄膜覆盖5个因素对紫心甘薯产量以及花青素含量、烘干率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尿素150kg/hm^2和氯化钾150kg/hm^2,施用多效唑浓度900g/hm^2,栽后150d收获,密度控制在6.75万株/hm^2的畦沟盖膜条件下,可获得最高产量;在施氯化钾150kg/hm^2,用膨大素浓度165g/hm^2,栽后150d收获,种植密度5.25万株/hm^2和畦沟覆膜的条件下,可获得最高花青素含量;在施尿素150kg/hm^2+过磷酸钙150kg/hm^2+氯化钾150kg/hm^2,多效唑浓度900g/hm^2,栽后150d收获,种植密度3.75万株/hm^2和畦沟覆膜的条件下可使干率和淀粉含量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6.
肥料运筹对优质稻湘晚籼13号整精米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提高优质稻整精米率,寻找其最佳的肥料运筹技术,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施氮量、有机肥施用比例与基肥施用比例三因素对优质稻湘晚籼13号整精米率的影响.寻优结果表明:该品种高整精米率的最优肥料运筹方案是施纯氮180 kg/hm2,有机肥施用比例为66%,基肥施用比例为53%.  相似文献   

17.
虫草菌液体悬浮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虫草菌的液体悬浮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虫草菌的最优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4℃,培养基初始pH值6.0,500 mL摇瓶装液150 mL,摇床转速150 r/min。在此条件下培养96 h,菌体干重最高达到10.43 g/L。  相似文献   

18.
育苗基质中氮磷钾配比对番茄穴盘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含有不同氮磷钾养分的育苗基质(草炭∶蛭石=2V∶1V)中,进行番茄穴盘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基质中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番茄幼苗生长及质量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在氮用量为500 g/m3、磷(P2O5)为1 000 g/m3、钾(K2O)为1 000 g/m3的育苗基质中,番茄幼苗茎粗、地下干重的增加明显加快,根系活力和根系吸收面积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的幼苗。在本试验条件下,培育优质番茄穴盘苗的育苗基质中氮磷钾养分比例为N∶P2O5∶K2O=1∶2∶2,养分量为N 500 g/m3,P2O51 000 g/m3,K2O 1 000 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