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黄翅菜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又名油菜叶蜂、芜菁叶蜂,菜农称作黑虫子、菜黑虫,分布广泛,主要为害白菜、萝卜、甘蓝、花椰菜、油菜、芜菁、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以及芹菜等其他蔬菜,以白菜、萝卜受害较重。近年来在反季节春大白菜生产中为害呈现上升趋势,局部地区爆发成灾。  相似文献   

2.
白菜类蔬菜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0个随机引物对21份白菜类蔬菜种质资源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了扩增,研究了它们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有22个随机引物可得到稳定的RAPD谱带,扩增带总数为135条,其中多态性带为125条,多态性比例为92.6%。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距离(D)=0.25处,可将供试材料分为2类10组,其中第1类包括5个甘蓝品种,另外还包括芜菁;而第2类包括白菜和芥菜2个亚类。这表明芜菁和白菜的亲缘关系较远。芜菁和散白菜的杂交后代与芜菁和其他白菜的杂交后代形态相似,不能从形态学上为李家文的杂交起源假说提供佐证。推测白菜可能起源于野生小白菜的原始类型,在向北方传播的过程中相互杂交,经过长期的自然环境选择,优胜劣汰逐渐演化才终于出现了结球结实的大白菜。  相似文献   

3.
<正>白菜病毒病又称"孤丁病"、"抽风病",与霜霉病、软腐病并称大白菜三大病害,一般流行年份可造成10%左右的产量损失,部分重发年份可减产30%以上,严重地区甚至绝收,严重影响大白菜的产量和质量。发病原因:白菜病毒病可由线条状的芜青花叶病毒(图1)、球状的黄瓜花叶病毒(CMV、图2)和杆状RNA的烟草花叶病毒(TMV、图3)等多种病毒引起。这些病毒可在白菜、甘蓝、萝卜等采种植株上越冬,也可在宿根作  相似文献   

4.
白菜类几种蔬菜花粉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白菜类6种蔬菜花粉及甘蓝花粉进行了观察:白菜类蔬菜不同类型的花粉其大小、形态、花粉外壁纹饰存在差异.芜菁、卵圆型大白菜、苔菜属大花粉类型,直筒型大白菜、白菜型油菜、小白菜属小花粉类型.形状大部分为长椭球形.萌发孔形式为三孔沟状.表面纹饰为穴状网.分析比较结果为鉴定和识别这些蔬菜类型,研究其起源、进化及分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我国白菜蔬菜的起源及遗传多样性,克隆、测序白菜类蔬菜不同变种的Chs基因序列。结果表明,白菜类蔬菜Chs基因序列没有大于3 bp的插入/缺失,白菜类蔬菜Chs基因是一个非常保守的基因,揭示出白菜类蔬菜之间遗传差异较小,亲缘关系较近。系统发育树将白菜类蔬菜分成2个分支:第1分支包括山东白菜、塌棵菜、雅安白菜、紫菜苔、重庆白菜和伊犁野生油菜,相对较进化;第2分支包括广西菜心、青菜、雅安黄油菜、芜菁和涪陵野生油菜,相对较原始。网状支系分析没有显示明显的星状结构,说明所选材料中没有白菜类蔬菜进化的共同祖先。网状进化式样分析表明供试的白菜类蔬菜间不仅存在树状的进化关系,还存在大量的非树状进化史。研究结果支持白菜起源的"分化起源"假说,认为现代栽培的白菜类蔬菜是由更加原始的祖先进化而来,在白菜类蔬菜进化史上存在较多的网状进化事件。  相似文献   

6.
温州盘菜(即芜菁)是十字花科云薹属的一种根菜类作物,其肉质根风味独特可口,营养丰富,是我国少有的珍稀地方蔬菜良种,近年来病毒病为害猖獗,产、质量逐年下降.受害植株轻者呈花叶、矮化、肉质根变小质差;重则肉质根畸形或不能成形.为了解决生产上这一突出难题,1999年开展了防虫网覆盖栽培预防盘菜病毒病的试验.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夏播蔬菜基本罢园,秋播主要有秋黄瓜、茄果类(茄子、辣椒、番茄),豆类,十字花科(萝卜、白菜、花椰菜、甘蓝、红菜苔)、莴苣等。8月以来,湖北省大部分地区降雨减少,气温较高,对虫害发生有利,虫害重于病害。  相似文献   

8.
<正>黄瓜病毒病又叫黄瓜花叶病,在各蔬菜产区均有发生,是黄瓜生产中极其重要的一种常见性病害,在黄瓜生长过程中可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危害。不同年份以及不同地区之间发生程度有所差异,春季保护地栽培和秋季露地栽培黄瓜发生较重,病株率达30%以上,对黄瓜产量和品质均有明显影响。发病原因:黄瓜病毒病主要由颗粒状的黄瓜花叶病毒(图1)、甜瓜花叶病毒和杆状RNA类的烟草花叶病毒(图2)等三种病毒引起。黄瓜花叶病毒有很宽的寄主范围,可侵染1000多种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甜瓜  相似文献   

9.
天津郊区青椒病毒种群与CMV株系分化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7—1988年在天津郊区青椒上发现了4种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占77.0%)、烟草花叶病毒(占42.5%)、马铃薯X病毒(占63.1%)和马铃薯Y病毒(占38.1%),未发现蚕豆萎蔫病毒和苜蓿花叶病毒.根据鉴别寄主的症状反应,天津青椒上黄瓜花叶病毒可分为4类,定名为第Ⅰ、Ⅱ、Ⅲ和Ⅳ株系.  相似文献   

10.
结球白菜产量高,耐存储,供应期长,对黑龙江省秋、冬、春季的蔬菜供应起着重要作用。现阶段结球白菜的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用量增速过快,施用结构不合理,带来了环境污染、生产成本增加、产品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1施基肥与整地白菜的前茬以茄果类、瓜类、葱蒜类为宜,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措施。清洁田园,集中防治前茬蔬菜上的蚜虫、菜青虫等,彻底清除菜田杂草,把拉秧的植株集中处理,以减少菌源和虫  相似文献   

11.
为了检测和鉴定山东地区葫芦科蔬菜上病毒病种类,从山东诸地11个蔬菜种植区采集了867个葫芦科蔬菜疑似感病样品。利用黄瓜花叶病毒、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西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南瓜花叶病毒、甜瓜黄斑病毒、瓜类褪绿黄化病毒、李属坏死环斑病毒及甜瓜坏死斑点病毒等特异性引物对疑似感病样品分别进行RT-PCR检测,各病毒检出率分别为34.8%,10.4%,20.0%,41.7%,27.0%,7.8%,2.6%,1.7%,0,0.9%。表明除PNRSV外,其他9种病毒在山东各地均有发生,且CMV和TMV发病率较高,2种或2种以上病毒复合侵染也很普遍。同时为明确山东地区CMV分离物的株系分化状况,选取11个地区有代表性的CMV阳性样品,测定其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和RNA3核苷酸序列并进行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侵染山东地区葫芦科蔬菜的CMV分离物均属于IB亚组,与韩国分离物As(AF013291)相似性最高,未发现其他株系。  相似文献   

12.
利用RT-PCR对黄瓜病毒病毒原种类进行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黄瓜花叶病毒(CMV)的复制酶序列和西瓜花叶病毒2号(WMV-2)、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绿斑花叶病毒(CGMMV)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以及南瓜花叶病毒(SQMV)的运动蛋白序列设计、合成引物,以感病组织和健康组织总RNA为模板,进行cDNA合成和PCR扩增。对2002~2003年采集的98份黄瓜病毒病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天津地区黄瓜主要毒原种类有CMV,WMV-2和TMV,感染率分别为样本数的96.94%,77.55%和38.67%,CMV和WMV-2 2种病毒的复合感染率为76.53%,3种病毒的复合感染率达到14.67%。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用量生物质炭对土壤性质、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索生物质炭对小白菜和大蒜种植的最佳用量,为生物质炭在蔬菜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盆栽试验共设4个生物质炭用量处理,包括CK、C1、C2、C3,分别以0、1%、2%、3%的添加量施入,每个处理5次重复,监测小白菜和大蒜生长季数据。结果表明,生物质炭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增幅为23.86%~93.54%;施用3%的生物质炭处理显著增加了小白菜和大蒜生长季土壤全氮11.33%和23.09%;生物质炭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幅分别为18.77%~80.04%和80.19%~396.18%;生物质炭显著增加土壤pH值,增幅为6.03%~17.19%。生物质炭能够显著增加小白菜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增幅分别为60.11%~86.11%和57.89%~76.32%;施用3%的生物质炭显著增加了大蒜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增幅分别为36.89%、32.00%和61.56%。施用2%和3%的生物质炭显著增加了小白菜可溶性蛋白含量9.07%和9.37%,同时,生物质炭能够显著降低小白菜可溶性糖和硝酸盐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6.72%~7.00%和38.62%~93.20%;施用2%和3%的生物质炭显著增加了大蒜可溶性蛋白含量9.83%和9.56%,而施用3%的生物质炭显著降低了大蒜可溶性糖和硝酸盐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17.98%和39.27%。综上所述,生物质炭能够显著改善土壤化学性质,对小白菜和大蒜起到稳产增产效果,同时还能显著提高蔬菜品质。同时,小白菜和大蒜最佳的生物质炭用量为1%和3%。  相似文献   

14.
大白菜抗芜菁花叶病毒(TuMV)EST-SSR信息分析与引物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大白菜抗芜菁花叶病毒(TuMV),对大白菜及芸薹属中与抗性有关的EST序列进行了搜索和SSR筛选,并根据SSR两端的序列设计引物,以1对大白菜TuMV抗、感材料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对上述引物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在132条大白菜EST和895条芸薹属抗性EST序列中,共筛选出166个符合条件的SSR(16.2%)。其中包含6种核苷酸重复基元,占主导地位的分别是二核苷酸重复(33.7%)和三核苷酸重复(50.0%),其余重复类型所占比例较小。根据上述SSR两翼的序列,共设计引物196对。引物筛选结果表明,能够进行成功扩增的有156对,占79.6%,其中35对引物在2份材料中具有多态性。因此,利用芸薹属中抗性有关的EST序列设计SSR引物,可用于大白菜TuMV抗性有关基因的标记。  相似文献   

15.
大白菜抗源“8407”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高抗芜菁花叶病毒(TuMV)的抗源材料.1985年经国家专家组验收为国家大白菜抗源.1987年鉴定,“8407”对全国十个省市19个TuMV分离物中的17个表现免疫,两个有轻微症状,因此被确认为我国大白菜对TuMV垂直抗性最好的抗源材料.该材料是1978至1983年从青麻叶系统内蒙古长炮弹品种,经连续6代自交选育而成.在逐年自交的同时,进行了亲和指数和配合力的测定.1983年用“8407”抗源和另一自交系,育成高抗TuMV兼抗霜霉病和软腐病的多抗型“8361”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北京地区设施蔬菜上常见病毒的发生情况,利用ELISA和RT-PCR方法对京郊设施蔬菜中的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进行检测。共采集设施栽培的芹菜、观赏南瓜、结球生菜、大南瓜、辣椒、抱子甘蓝、番茄(‘大红袍’和‘红罗马’品种)、四棱豆、茄子共10个蔬菜作物样品的叶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芹菜、观赏南瓜、结球生菜、辣椒、茄子和番茄‘大红袍’品种的样品含有CMV,大南瓜、抱子甘蓝、四棱豆和番茄‘红罗马’品种的样品未检测到CMV。ELISA和RT-PCR检测结果一致,将检测结果为阳性样品的RT-PCR产物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分析,验证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陈延阳  姜明  赵越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2):160-164
摘要:本文简述了甘蓝TuMV抗性种质资源的现状和各种分子生物技术应用发展的前景,从TuMV的发生、甘蓝抗TuMV种质资源的挖掘,甘蓝对TuMV的抗性规律,植-病互作分子机制,甘蓝抗TuMV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和基因工程技术在甘蓝抗TuMV育种中的应用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甘蓝抗性育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菜心采后生理及贮运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心产品集绿叶、嫩茎、花薹于一体,其采后生理和保鲜技术具有特殊性。随着菜心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和栽培面积的日益增多,菜心的贮运保鲜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本文结合目前有关菜心产品的研究情况,对其采后生理与贮运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9.
洪权春  杨红超 《种子》2012,31(5):40-42,49
以番茄、菠菜、青菜、茼蒿、生菜、和白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植物源蜕皮激素对几种蔬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羟基蜕皮酮(20E)对供试种子的萌发没有明显的影响,番茄、生菜和白菜幼苗对20E处理表现出幼苗生长形态发生变化,地上部分芽生长受抑制,促进了地下部分根伸长,20E这种效应类似于乙烯的三重反应.  相似文献   

20.
不同品种芸薹属蔬菜吸收累积镉的差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温室土培盆栽试验方法,研究北京地区普遍种植的18种十字花科芸薹属蔬菜在模拟镉污染土壤上吸收累积镉的特征,结果表明:在土壤镉浓度为20mg/kg时,芸薹属不同类蔬菜及同类蔬菜的不同品种之间吸收和累积镉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大白菜北京小杂55地上部镉含量最高,达61.4mg/kg,而芥蓝香港白花中只有18.6 mg/kg,两者之间相差3倍以上;不同品种蔬菜地上部吸镉量和对土壤镉的富积系数也差异显著,最高吸镉量是最低吸镉量的5倍,大白菜北京小杂55的富积系数高达3.07,而芥蓝香港白花和菜薹金秋红2号只有0.93和0.97,均小于1。在镉污染的蔬菜地上选择种植低积累镉的蔬菜品种是生产符合食品安全农产品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