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收集了6个来自不同地方中国历史流行的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型(Mycoplasma mycoides subsp.MycoidesSC,MmmSC)毒株与PG1、Y—goat进行分子特征比较。全茵体蛋白电泳与PG1完全相同,而与Y-goat不同;PCR结果显示6个中国分离株与PG1、Y-goat都没有缺失8.84kb片段;LppB全基因序列比较发现与PG1同源性达99%,而与Y—goat同源性很低;多位点基因序列类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es,MST)分析显示与非洲澳大利亚群完全相同。以上证据显示中国CBPP流行株应归属于非洲澳大利亚群。  相似文献   

2.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传染胸膜肺炎(CBPP)又称牛肺疫,是一种由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型引起的牛的一种传染病,被国际兽医局(OIE)列为A类疾病。1995年国际兽医局报道了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在非洲牛群中导致的经济损失比牛瘟严重。CBPP在大多数撒哈拉地区以及1970年已经宣布消灭了的地区如安哥拉、肯尼亚已重新感染,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很多年已经无CBPP的国家也受到感染。1990年在坦桑尼亚、1995年在卢旺达重新爆发[1]。在欧洲,CBPP一直受到关注,保持静止已有很多年,但在1960年于西班牙、1993年于葡萄牙、1990年于意大利重新出现[2]。1流行历史和流行病学C…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淋巴管炎又称假性皮疽,是由皮疽组织胞浆菌引起马属动物的慢性、接触性、创伤性的传染病。首次报道见于14世纪,19世纪中期已广泛流行于地中海地区,但在非洲流行最严重,故有非洲鼻疽之称。第1、2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流行欧洲、美洲、亚洲,在亚洲以日本流行最剧烈。我国该病呈散在发生,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仅有个别省区有零星发生。  相似文献   

4.
该病在一些欧洲国家、南美以及远东呈显现地方流行,在德国、意大利的撒丁岛等欧洲国家,野猪常常带毒呈地方流行。2000年在保加利亚和泰国爆发了猪CSF。1999年阿根廷、哥伦比亚、德国、意大利、卢森堡爆发了该病。撒丁岛在1998年至1999年6月爆发了17起经典型猪瘟。非洲猪瘟在撒丁岛也呈地方性流行。1999年3  相似文献   

5.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Contagious bovine pleuroopneumonia CBPP)又名“牛肺疫”是由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生物型(Mycoplas mamycoides subsp.Mycoides SC MmmSC)引起的一种亚急性或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纤维素性肺炎和浆液性纤维素性胸膜炎,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传染病。该病在20世纪20年代传入我国,流行历史较久,分布甚广,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6.
1878年意大利鸡群暴发了一种严重疾病,当时称为欧洲鸡瘟。现已知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所致。此后到20世纪30年代,禽流感在意大利一直流行。德国1890年首次报道了禽流感。文献记载表明,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高致病性禽流感在欧洲如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在东亚如中国、日本;在美洲如美国、巴西、阿根廷等都有流行。如美国在1924—1925年发生了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疫情遍及到美国的东海岸9个州,1929年再次暴发。此后禽流感在非洲、亚洲、东欧时有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7.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亚种引起的严重牛科动物传染性疾病,是WOAH规定必须报道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属我国一类动物疫病。该病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并在我国多个地区暴发流行,导致大量牛只死亡,相关产品的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经济损失惨重。1996年我国宣布消灭该疾病,但直至2011年才获WOAH认可为无CBPP国家。目前该病在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频发,严重影响当地农牧业发展,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周边国家仍有报道,具有再次传入我国的风险。我国对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研究分析工作与国外相比较晚、较少,该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特点、致病机制、临床特征、检测与诊断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并结合疫病发病机理和流行特点提出了防控建议,以期为我国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深入研究、监测防控及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具有极强传染性的急性疾病症状,非洲猪瘟主要表现为皮肤发红、高烧、内脏器官出血、淋巴结出血等症状,非洲猪瘟急性感染,死亡率高达100%.非洲猪瘟的症状与猪瘟较为相似,然而两种病症的病原存在差异性.早在20世纪20年代,首次在肯尼亚第一次发现非洲猪瘟以后,之后相继在诸多国家发现非洲猪瘟,表现为流行发生的趋势.我国作...  相似文献   

9.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性、出血性以及高死亡率的传染病。20世纪中期以来,已在非洲、欧洲和美洲等数十个国家流行,并在近几年内蔓延至欧亚两洲接壤处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以及俄罗斯境内,其一旦侵入我国,将会给我国养猪业带来极大的危害。非洲猪瘟病原学研究以及制备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对非洲猪瘟病毒快速诊断技术研究和疫苗研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主要从病原学和单克隆抗体制备方面对非洲猪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1 非洲猪瘟是怎样发生的 非洲猪瘟(ASF)是一种多系统疾病,因其常以急性和亚急性型出血性症状出现,而被归入出血性疾病. 目前,非洲猪瘟仅发生于非洲、意大利撒丁岛、俄罗斯和高加索地区.自1978年非洲猪瘟出现以来,撒丁岛是目前唯一一个仍呈地方流行的地区,除了20世纪80年代曾在意大利北部出现小规模爆发以外,其他地区并未爆发.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检测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Mmm)的间接ELISA方法,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Mmm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分析,选定大小为540bp的0584基因,该基因是编码分子量为35ku的脂蛋白,并对其免疫反应原性进行研究。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获得了0584基因的重组蛋白rP35,以牛传染性胸膜肺炎(CBPP)阳性血清为一抗进行western blot分析,试验结果为阴性,但Dot-blot试验结果为阳性,证明该蛋白可能是Mmm特有的一种构象依赖性免疫相关蛋白且具有反应原性。以rP35蛋白为包被抗原,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初步建立了检测CBPP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特异性为88.0%,敏感性为89.8%,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与商品化试剂盒符合率为84.8%。本研究为研制CBPP血清检测试剂盒提供了一种候选蛋白。  相似文献   

12.
正1 引言非洲猪瘟是养猪业的毁灭性传染病,致死率可高达100%,至今没有有效的商品疫苗可使用。非洲猪瘟最早是在20世纪20年代在非洲肯尼亚发现[1],直到上个世纪中期蔓延到欧洲,后来扩展到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区。20世纪90年代,通过严格的控制和根除计划,从欧洲消灭了这种疾病,然而在2007年,该疾病再次从非洲蔓延到高加索地区,特别是格鲁吉亚,并在2014年到达欧盟东部的领土。由于我国与国外的贸易往来,2018年8月传入我国,截止目前,对  相似文献   

13.
非洲猪瘟在20世纪20年代初首次发生在肯尼亚,在20世纪扩散至欧洲,并传播到拉丁美洲地区.2005年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暴发过非洲猪瘟.2018年非洲猪瘟传入中国,虽暴发过数次但均被有效控制.只要发现非洲猪瘟,各地政府将紧急指导兽医部门确定疫点、疫区,并进行封锁.在封禁范围内设置消毒站和安检人员,对人员、运输工具和货...  相似文献   

14.
旨在制备抗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Mmm)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为牛传染性胸膜肺炎(CBPP)病原诊断的免疫学方法提供特异性抗体。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了Mmm国内分离株Ben-1不同传代株的全基因组序列,选取M0071蛋白作为研究对象。将原核表达的可溶性重组蛋白M0071(rM0071)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有限稀释法和间接ELISA方法筛选得到能稳定分泌抗rM007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进一步制备单抗腹水并纯化,利用Western blot方法对该单抗进行特异性鉴定,同时测定其抗体效价和抗体亚类。随后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评价该单抗对细胞感染Mmm的检测能力。结果表明成功获得1株单克隆细胞株3C4A1,将其分泌抗体命名为MAb 3C4A1。特异性结果表明,MAb 3C4A1能与Mmm的分离株和标准株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不与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牛鼻支原体、无乳支原体、牛支原体、leachii支原体和牛A型巴氏杆菌等发生反应。抗体亚类鉴定MAb 3C4A1属于IgG1亚类、轻链为κ链。经间接ELISA测定其抗体效价为1∶256 000。IFA试验结果表明,MAb 3C4A1仅与感染EBL细胞的Mmm发生绿色荧光反应,而与牛鼻支原体、无乳支原体、牛支原体感染的细胞不发生荧光反应,特异性良好。本研究制备的MAb 3C4A1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免疫反应性,可作为CBPP病原免疫学诊断的工具,为进一步研制CBPP病原鉴别诊断试剂盒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就几种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口蹄疫疫苗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1口蹄疫新型疫苗研发的必要性(1)口蹄疫灭活疫苗自诞生以来使用70多年,实践证明灭活疫苗可以有效地限制口蹄疫的流行范围。与严格的政府防控结合时,甚至可以根除地方性口蹄疫。口蹄疫在亚洲、非洲、欧洲及美洲的许多国家都有发生,经过20世纪后半叶有效的疫苗预防接种,欧洲大多数国  相似文献   

16.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型 (牛致病性 )所致牛的一种特殊传染性肺炎。本病最早于 1 6世纪末在欧洲发生 ,此后蔓延到世界各地。欧洲、非洲、美洲和亚洲部分地区曾经多次发生 ,其中以非洲流行最为严重。本病在欧洲从未能真正扑灭过。 2 0世纪 90年代在尼日利亚、坦桑尼亚、意大利等国先后暴发 ,损失惨重。一些原本根除了本病的国家也再次暴发 ,而许多年来从未发生本病的国家也发生感染。本病于2 0世纪 2 0年代从国外传入我国 ,在西北、东北等地广泛流行。随着牛只的移动 ,将本病传向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 ,使我国养牛业遭…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兽药杂志》2010,44(5):20-20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发热传染性很高的病毒性猪病,其特征是发病过程短,但死亡率高达100%,目前已在非洲、欧洲和美洲等数十个国家有过流行,并且有继续向世界各国蔓延的趋势,与我国接壤的俄罗斯去年就发生了大面积的流行和扩散。  相似文献   

18.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CBPP)由霉形体引起,以肺小叶淋巴结缔组织和肺泡组织发生浆液纤维素性炎症和发生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为特征.由于其引起的经济损失非常重大,国际兽疫局(OIE)将其定为A类疾病.该病目前在非洲的撒哈拉地区许多国家流行,在乌干达、肯尼亚等70年代已消灭了此病的国家又重新出现,对其他国家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9.
非洲猪瘟,一种外来的传染性猪病,目前在欧洲变得越来越引人关注。那么非洲猪瘟是什么?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关注?现在欧洲的流行情况怎么样?本文旨在回答这些问题和其他有关此疾病的实际情况、辨别点、进入欧盟的潜在风险以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加以预防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西尼罗河热及我国防控该病传入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尼罗河热是一种蚊子携带的黄病毒感染,在非洲、中东、欧洲的部分地区和亚洲的脊椎动物和各种库蚊媒介中传播。从澳大利亚和美国都分离到了病毒。人类和马感染后会发病,但病毒不会进一步增殖。虽然该病被认为是非洲的一种地方流行性疾病,但成千上百病例的大流行已在非洲和以色列发生。人和马发病的流行爆发已在印度、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中欧和南欧、法国的Camargue地区和美国等获得报道。特别是在美国,于2002年发生了暴发流行,有40个州报告有该病发生,感染人数为4156,有284人死亡。截至2003年6月初,美国已从24个州的马、鸟类和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