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以枫香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下种子活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枫香种子的贮藏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枫香种子阴干至含水量为10.54%,然后分别贮藏于室温(25±2)℃、4℃、-20℃和-70℃的温度条件下,于贮藏0、60、180、300、360、520、730 d分别测定种子的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并将种子于室内播种,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及播种1个月后萌发幼苗的苗高和根长。[结果]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4种温度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幼苗苗高与根长均逐渐降低,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贮藏至360 d时,4种温度均能较好地保持种子活力,相互之间差异不明显;至730 d时,4℃、-20℃和-70℃的贮藏效果明显优于室温,-70℃的贮藏效果最佳。[结论]枫香种子在含水量10.54%时,若贮藏时间在360d以内,则室温贮藏即可有效保持种子活力;若贮藏时间进一步延长,则需要采用低温进行贮藏;贮藏730d时,4℃、-20℃和-70℃均可有效保持种子活力,其中,-70℃的贮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桢楠主要通过播种的方式进行繁殖。种子贮藏方法与活力保持是播种育苗非常重要的环节。本试验以桢楠种子为材料,设置不同温度进行贮藏试验,通过研究种子发芽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等,初步探讨了桢楠种子的耐贮性。结果表明,桢楠种子的含水量为27.33%±1.52%。贮藏0 d时种子的发芽率为79.5%;贮藏至60 d时,25℃、4℃、-20℃、-70℃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已经分别降低到17.5%、20%、0和0;贮藏至180 d时,4个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全部降低为0。贮藏期间,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变化亦明显不同,25℃与4℃条件下的上升幅度显著小于-20℃、-70℃条件下的上升幅度,与种子发芽率的变化规律一致。可见,桢楠种子含水量为27%左右时,贮藏期间容易丧失活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究贮藏温度对南京椴种子耐贮性的影响,揭示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旨在探寻种子适宜贮藏温度,为南京椴种子贮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含水量为9.80%的南京椴种子为试验材料,存放在室温(23~27℃)、4、-5和-40℃等4种温度条件下开展种子贮藏,对贮藏0、180、360、540、720 d的种子分别测定种子绝对发芽率和相对电导率、SOD活性、POD活性、 O2-·含量、OH·产生能力与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协同影响南京椴种子活力。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各贮藏温度条件的种子发芽率均下降;随着贮藏温度的下降,种子发芽率显著上升;至720 d贮藏试验结束时,在室温、4、-5和-40℃贮藏条件下的种子绝对发芽率分别为43%、49%、60%、62%。贮藏时间延长导致种子发生不同程度的劣变,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的种子相对电导率均呈上升趋势;在贮藏前期,种子SOD和POD活性升高,后期均有所下降;种子O2-·含量、OH·产生能力和MDA含量整体均呈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结论】室温贮藏180 d时,南京椴种子仍可保持较高的活力水平;...  相似文献   

4.
不同贮藏条件对米老排种子含水率和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置真空铝箔袋、瓦罐和布袋3种封装材料和-20、-5、4、10℃和室温5种贮藏温度等15个组合,研究不同贮藏条件对贮藏6个月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 Lecomte)种子含水率和萌发特性的影响,以筛选最佳种子贮藏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封装材料和贮藏温度对米老排种子含水率和萌发特性具有显著影响。布袋封装时,5种贮藏温度的种子含水率平均为9.61%,发芽率平均为21.5%;瓦罐封装时,种子含水率为11.48%,发芽率为15.8%;而真空铝箔袋封装时,种子含水率高达16.90%,发芽率基本为0。对于贮藏温度,4℃和10℃贮藏的种子发芽效果较好,-20℃和-5℃的效果一般,而常温贮藏的效果最差。不同封装材料和贮藏温度对种子含水率和种子萌发特性具有一定的交互作用,采用布袋或瓦罐封装在4℃和10℃进行冷藏的贮藏条件最佳,其贮藏6个月的种子发芽率约为30%,为新鲜种子发芽率的40%左右。种子含水率与种子发芽率具有较强的关联,其关系大致呈尖峰状分布,适宜的种子含水率有利于保持种子活力,从而促进种子发芽。综合分析,采用布袋或瓦罐封装在4℃和10℃进行冷藏的贮藏条件最佳,其贮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种子的发芽率除受树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影响外 ,还受贮藏条件 (温度、温度、通气状况 )和贮藏年限的影响 ,贮藏期间种子的含水量也是影响种子发芽率的重要因子。白榆、桑树种子适宜随采随播 ,否则 ,会降低发芽率。不能及时播种应密封干藏。为探讨白榆和桑树种子在密闭、低温条件下长期贮藏 ,种子含水量对发芽率的影响 ,做了以下试验。1 材料与方法试验用的白榆和桑树种子于 1 995年装入小广口瓶 ,封蜡密封后放在温度为 1~ 4℃的冰箱冷藏室贮藏 ,种子装瓶时含水量 :白榆种子分别为 6 .8%、4 .1 %、2 .7%、,桑树种子分别为 4 .9%、3.4 %、2 .0…  相似文献   

6.
3种不同贮藏温度下川滇桤木种子发芽试验的结果表明:川滇桤木种子采收后冷藏(4±1℃)贮藏是最适宜的贮藏方法,对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最小;冷冻(- 18±1℃)贮藏的种子发芽率与冷藏的种子没有显著差异,但发芽势随着贮藏时间的推移与冷藏的种子存在显著差异;常温贮藏下的种子发芽率与冷藏的种子差异显著,发芽势和高峰值差异极显著。用冷藏和冷冻的方法贮藏种子可以较好的保持其发芽率,但贮藏时间过长种子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腐坏霉变。  相似文献   

7.
以成熟的垂柳种子为材料,测定了不同贮藏温度和不同贮藏时间下垂柳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等生活力指标的变化,以探索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对垂柳种子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低温-10℃、-5℃、4℃可以延缓垂柳种子的劣变,延长其贮藏时间;常温20℃与极低温-20℃条件下会降低种子的生活力,表现为活力指数降低;随贮藏天数的增加,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发芽速则是先降低后升高。常温20℃贮藏7天种子发芽率显著下降,在-5℃贮藏3天的条件下种子生活力最强,可应用于垂柳种子萌发及人工种苗培育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香果树种子沙藏、5℃低温贮藏、-5°冷冻贮藏、对照(CK)贮藏试验,结果显示在5℃低温环境中贮藏,种子发芽率最高,达66.8%;不同贮藏方式对香果树种子发芽势和种子发芽时间有明显影响。种子贮藏时间试验表明贮藏时间对香果树种子萌发影响较大,在5℃低温贮藏下种子可长期贮藏并且能够保持较高发芽能力。  相似文献   

9.
合欢种子不同温度的发芽试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试验研究了不同发芽温度对合欢种子发芽的影响,主要试验了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三个重要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20℃)相比较,不同发芽温度对合欢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的影响均达极显著,而对发芽率的影响不显著。其中15℃~25℃的变温处理是合欢种子发芽的最佳温度。  相似文献   

10.
利用木棉 Bombax ceiba 和美丽异木棉Chorisia speciosa混合种子,在0、4、和8℃条件下贮藏135d,每隔45 d测定一次种子场圃发芽率和活力指标,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法(TTC法)测定种子的初始和贮藏135 d的生活力。结果如下:木棉种子在相同贮藏温度条件下,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种子活力逐渐下降,贮藏135 d后种子发芽率在8.33%以下,基本失去发芽能力;美丽异木棉种子在不同温度下,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没有显著差异,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种子发芽率为新鲜种子发芽率的67.46%以上;利用TTC染色法(1.0%浓度)能反映出木棉的种子生活力;木棉种子0℃贮藏90 d发芽率好于4和8℃,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TTC染色法检测木棉的种子生活力;美丽异木棉种子0、4、8℃贮藏135 d的发芽率差异很小,0℃贮藏发芽率和活力指数较优。  相似文献   

11.
在信丰林区连续2 a研究了营林措施对萧氏松茎象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2010~2011年试验区萧氏松茎象当年虫口密度平均分别下降85.3%%和85.0%;相对防治效果平均分别为85.9%和86.0%;而对照区当年虫口密度分别上升4.4%和29.4%。这说明营林措施能明显抑制萧氏松茎象种群的上升。  相似文献   

12.
ENSO对黑龙江省森林火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黑龙江省1980—1999年森林火灾数据,以及NINO3.4指数和SOI指数,分别对其进行谱分析,得出其波动周期分别为:火灾次数的周期为10.00年;火灾面积的周期为6.67年;La Nin~a和El Nin~o在这20年中的基本周期为5.00年。进而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a Nin~a和El Ni~no与森林火灾面积和次数的相关性极为显著,NI-NO3.4指数与森林火灾年发生面积与次数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3 1和-0.659 4,SOI指数与森林火灾年发生次数与面积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5 4和0.536 3。La Ni~na对森林火灾的影响较El Nin~o的影响要小。由于受遥相关二次效应的影响,森林火灾的发生相对于El Nin~o事件的高峰有一定的滞后。在ENSO暖事件间期,通常火灾面积、次数会异常增高。  相似文献   

13.
以2008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为基础,以科学性和实用性兼备的原则,采用综合多因子途径、多级序的方法,对景宁畲族自治县的森林立地类型进行划分。以植被类型、地貌、海拔、土壤、坡度、土层厚度等因子为主要依据划分3个立地类型组,17个立地类型。立地质量为优、中、差分别占林地面积的19.90%、69.11%、10.99%。  相似文献   

14.
紫茎泽兰茎秆中的10种物质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非木质造纸原料成分分析法对紫茎泽兰茎秆中的10种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其茎秆中水分含量为10.00%~11.60%,灰分含量为3.54%,冷水抽提物含量为28.25%,热水抽提物含量为32.40%,苯醇抽提物含量为12.50%,1%氢氧化钠抽提物含量为52.40%,酸不溶木素的含量为17.84%,聚戊糖的含量为13.14%,综纤维素含量为51.81%,纤维素含量为26.45%。与松树、玉米等木本和草本植物相比,紫茎泽兰与之有着类似的物质组成特征。  相似文献   

15.
降低彩色马蹄莲初代培养污染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黄色马蹄莲球茎为外植体,采用杀菌剂预处理和培养基中附加抗生素等方法,以降低初代培养污染率,结果表明:使用浓度3g/L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浸泡黄色马蹄莲球茎24~36h,而后用70%酒精漂洗15s,再用0.1%升汞浸泡20min进行外植体的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初生代的无菌率达83.33%~90.00%,与常规灭菌相比降低污染率38%~45%;而在培养基中附加青霉素20mg/L+制霉菌素20mg/L的处理,初代无菌率可达93.33%,与常规灭菌比较污染率降低了48.3%,比用杀菌剂的处理污染率降低了3.33%~10.00%。  相似文献   

16.
Setting monitoring transect in the middle and shallow water area(altitude 156-172 m)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hydro-fluctuation belt to research the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ents of N, P,K,pH and organic matter of the soil which experienced the influence of fluctuation the first tim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y the influence of water level fluctuating,contents of soil N,P,K,pH and organic matter had reduced in different soil layers in hydro-fluctuation belt.The available N decreased by 41.53%-59.87%,available P decreased by 5.26%- 36.76%,available K decreased by 3.55%-45.56%, total N decreased by 9.52%-40.00%,total P had no change generally,total K had decreased a little, content of organic material decreased by 7.62%- 37.83%%,pH value turned to neutral,changed by 1.73%-9.58%.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氮磷钾、pH值和有机质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三峡库区消落带设置固定监测样地,研究消落带首次经历水库水位涨落后土壤氮磷钾含量、pH值和有机质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受三峡水库水位涨落影响,消落带0~10,10~20和20~30cm土层的速效氮含量下降41.53%~59.87%,速效磷含量下降5.26%~36.76%,速效钾含量下降3.55%~45.56%,全氮含量下降9.52%~40.00%,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7.62%~37.83%,全磷和全钾含量基本上没有变化,土壤pH值略有变化,变幅为1.73%~9.58%.  相似文献   

18.
对黑荆树48个家系的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家系大叶栎林木的生长差异显著,由此根据林木速生、单宁产量两方面综合初步选择出11个优良家系。所评选出优良家系其幼林3.5年生时林木的生长量与最差家系相比,其黑荆树林木的平均树高增加9.39%~21.01%,平均胸径增加13.51%~24.18%,单株材积增加35.70%~67.08%。树皮气干重量增加37.53%~68.11%,单宁产量增加63.83%~108.00%;与其他未选中的33个家系的平均数相比较,平均树高增加0.14%~11.39%,平均胸径增加4.59%~14.42%,单株材积增加15.35%~42.04%。树皮气干重量增加12.61%~37.66%,单宁产量增加13.53%~50.72%。  相似文献   

19.
在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化土地种植菊芋,不仅能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而且还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从而提高土壤的生产力。试验结果表明,种植菊芋3年,0~202、0~404、0~60和60~80 cm土壤含水量分别比1~2年低5.3%1、3.1%9、.4%和14.5%;种植菊芋2年和3年,0~20、20~40、40~60cm土壤全盐量分别下降了3.78%和12.78%、16.84%和22.46%1、1.24%和20.73%,土壤容重0~20、20~40、40~60 cm分别下降了5.04%和7.35%、4.11%和7.04%、5.67%和7.19%,土壤孔隙度平均增高了4.03%5、.02%和5.1%;菊芋种植土壤中0,~20 cm范围内1~0.5 mm、0.5~0.1 mm的粒径种植3年的分别要比1年的下降7.43%和3.67%;而粒径0.1~0.05 mm的增加5.84%;土壤有机质0~202、0~40 cm种植3年的分别比1年的高19.8%和29.7%。  相似文献   

20.
系统采集了10个龄级和12个地理种源的云南红豆杉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树皮、3年生小枝和当年生叶的紫杉醇含量,其平均值分别为0.0048%、0.0040%和0.0151%,3年生枝和叶的紫杉醇含量相近,差异不显著。树皮的紫杉醇含量与年龄存在回归关系:Y=0.0316×e0.0067x;3年生小枝和当年生叶的紫杉醇含量与树龄不相关,但树龄小于72a时其含量随树龄增加而递增,树龄超过72a和114a后,3年生小枝和当年生叶的紫杉醇含量逐渐减少。12个云南红豆杉地理种源中,新平、宁蒗和泸水种源当年生叶的紫杉醇含量最高,在0.0077%~0.0098%间;兰坪、宁蒗和新平种源3年生小枝紫杉醇的含量最高,在0.0059%~0.0076%间;景东、木里和宁蒗种源树皮的含量最高,在0.0243%~0.0331%间。主成分分析表明,“温度因子”、“营养因子”和“光照因子”对云南红豆杉紫杉醇含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