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指出了农业废弃物排放量日益增加但综合利用率较低是我国农业生产现状,利用数据计算了我国农业废弃物的营养物质含量和近年农业废弃物秸秆排放量,充分说明我国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利用在减少化肥、缓解土地约束力、提高作物产量和实现农业经济循环4方面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对比好氧发酵和炭化技术两种基质化途径,得出了我国目前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应用中原料来源参差不齐、重复利用率低、产品缺乏创新和缺乏与新技术手段融合等的5方面问题,为此,提出了未来农业废弃物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我国无土栽培发展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搜集大量的文献资料及调查研究 ,论述了我国无土栽培的发展状况 ,分析了我国无土栽培发展的方向。结果表明 ,我国无土栽培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果蔬、花卉及观赏绿化植物 ;研究方法以基质培为主 ,研究基质的选择与配方 ,基质的温度、含水量及其各种元素对作物的影响 ,以及利用废弃物进行的有机生态无土栽培 ,从而为开展作物的无土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农林业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有机废弃物。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废弃物,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推进乡村振兴,成为当前农林业一项亟需解决的研究课题。研究发现,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回收堆肥处理是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文中回顾了好氧堆肥影响因子研究现状,并对堆肥腐熟度评价指标及基质化利用进行了评述,以期为农林有机废弃物堆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花卉无土栽培泥炭基质的替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花卉无土栽培中泥炭基质的替代需求,概述了泥炭基质替代研究的进展。并结合我国国情,详细介绍了近20a国内利用几种典型的有机废弃物(菇渣、园林绿化废弃物、城市污泥、秸秆、生物质炭)开发花卉固体基质的研究成果与发展前景,并进一步指出影响国内泥炭替代基质发展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植物内生菌多样性受宿主植物、外界环境及宿主与环境之间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协同作用影响,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竹类资源丰富,竹子内生菌是在竹林生态系统开发利用过程中最珍贵的资源之一。挖掘竹类内生菌资源并应用于竹林培育和药物开发有助于提高我国竹产业生产经营水平,并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文中综述了竹子内生菌资源及其生物学作用的研究概况,总结和概述了竹子内生菌种类、多样性及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竹子内生菌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将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开发,寻求其利用的潜力和相关技术,变废为宝研究,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废弃物再生与艺术设计结合,通过艺术手法能赋予废弃物新的价值。探究了废弃物与资源的联系及其材料化的方式,结合当代艺术的案例,分析了艺术设计中废弃物再生的过程及价值。  相似文献   

7.
麻竹废弃物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竹加工废弃物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可用生物转化技术转化为食用菌栽培基质或牲畜饲料,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文章介绍了重庆荣昌县多年来在麻竹废弃物循环利用方面开展的研究项目、取得的科技成果以及推广应用情况。麻竹废弃物循环利用方面取得的成就为重庆荣昌"国家麻竹生物产业基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使用农林废弃物进行了有氧堆肥试验,应用结果表明:采用好氧性微生物接种能够强化有氧堆肥进程,其堆肥产品可作为生产绿色蔬菜和珍稀花木的优质育苗基质或农家有机肥使用,有氧堆肥方式可以快速实现农林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农村清洁化。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团城湖调节池中产生的园林废弃物资源化、景观化、功能化3种不同的再利用方式,提出了不同方式均可充分消纳园林废弃物,充分发挥园区生态效益。分析了3种不同再利用方式的优缺点,为其他园区开展园林废弃物再利用提供参考,也为园林废弃物再利用继续深化探索打下基础,以探究更经济、更高效的园林废弃物再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从我国竹子开花现象、开花竹株形态、花期、花器构造、结实、竹子实生苗等方面对竹子有性生殖的多样性进行了评述,并探讨竹类资源有性生殖多样性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我国竹类资源多样性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当前城市化背景对传统村落人文特色与地域景观的保留及延续提出了 新要求 。 以浙江省丽水市高坪乡箍桶丘 村为研究对象 ,通过构建箍桶丘村景观基因指标体系 ,识别村落景观基因特征 ,并针对基因特征提出村落活化路径 。识别 结果显示:村落环境特征基因为"山水村田景”的自然式村落 ,环境资源丰富:布局特征基因中聚落形态和街巷布局方式多 样 ,需进 一步梳理:建筑特征基因反映明清建筑与建筑平面形态特征保留较好 ,整体村落风貌遭受侵蚀:文化特征基因仍有 延续 ,需继续挖掘突出 。 因此 ,对箍桶丘村活化提出四条路径:利用环境 ,协同资源:激活聚落 ,喜溢邻里:重塑立面 ,风貌管 控:延续经典 ,文脉传承。  相似文献   

12.
洞道是甘肃鼢鼠活动的主要场所,营建洞道是改变土壤微生态的重要途径 。为 了解甘肃鼢鼠生存环境的特点以 及其与周边土壤环境的差异,本研究以陕西省彬州市韩家镇白皮松样地和永乐镇花椒样地为对象,对比分析了甘肃鼢鼠洞 道区和非洞道区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养分特征 。结果表明:甘肃鼢鼠的活动使洞道土壤的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增 加,对土壤的速效磷含量存在着显著性的影响,对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和最小持水量、铵态氮和速效钾的影响存在着地 点差异 。这些结果表明甘肃鼢鼠的生命活动可以影响洞道环境土壤环境,可为甘肃鼢鼠的管理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 了解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鞘翅 目 昆虫的多样性)2021年 7~8月 )利用灯诱法结合网捕法对八大公山斗篷山地 区鞘翅 目 昆虫进行调查)并分析了该地区的鞘翅 目 昆虫种类、区系分布以及多样性情况 。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集标本 1 969份)共收集到鞘翅 目 昆虫种类 104种)分别隶属于 28科 93属)其中新记录属 7个)新记录种 8 种 。 区系分析表明该地 区东洋种占优势)广布种次之)古北种最少)其所占比例分别为 60.58%、34.61%、4.81% 。 而多样性分析则表明该地区鞘 翅 目 昆虫群落稳定)在时间分布上 7月 的生物多样性普遍要高于 8月  相似文献   

14.
以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7~12 a杉木短周期小径级速生材培育模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用96株解析木数据构建该模式树干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平均单木树干生物量为18.64 kg,其中62.5%的样本树干生物量在10~20 kg,而主伐年龄9~10 a的平均单木生物量为20 kg左右;以胸径为变量的一元方程和以胸径、树高为变量的二元方程均达到了较好的拟合效果(R2>0.9),但二元方程拟合精度更高;经检验,最优一元方程(W=0.104×D2.123)和最优二元方程(W=0.02×D1.486×H1.362)的预估精度分别为92.25%和94.75%,均能满足生产应用需求和标准,为该栽培模式木材生物量估算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乳源木莲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乳源木莲叶中的挥发油,经过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成分,共分离出16个峰,通过与软件中的质谱标准谱图库比较确定出其中14种化合物,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分析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含量较高的物质有:反-橙花叔醇(38.831%)、二环基丙二腈(13.892%)、δ-杜松烯(7.814%)、香叶醇(6.367%)。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该挥发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制作用,对红酵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Alamarblue法测定乳源木莲的挥发油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的抑制作用很强,浓度为100μg/mL达到100%。    相似文献   

16.
选取6 种常用的限制性内切酶(Acc I、Ban II、EcoR I、Hind III、Sac I、Sca I)用于检测其直接在PCR 缓冲液中完全酶切DNA 的活性。结果表明:在PCR 缓冲液中,需要加入MgCl2作为激活因子的前提条件下,除了EcoR I 表现出星状活性外,其他酶均能完全酶切无甲基化λDNA,其结果与在酶生产厂商推荐的反应缓冲液中进行的酶切反应结果一致;在完成PCR 扩增的PCR 缓冲液中,所有酶(包括RcoR I)均能功能正常地对PCR 产物完全酶切,表明可在PCR 扩增完毕后的反应体系中直接加入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反应,无需对PCR 产物进行预先纯化;镁离子浓度在2.5 mmol·L-1至10 mmol·L-1范围内对PCR 缓冲液中的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无显著影响。上述方法可用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以及单链构像多态(SSCP)研究中,但能否用于分子克隆有待进一步实验。图3 表1 参7。  相似文献   

17.
杉苗移植成活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杉苗出圃定植过程苗木失水、剪根与发根关系的试验分析表明:杉苗水分是定植成活的要素;苗根中1-2mm粗根对发根最重要;细根失水较快,长途运输杉苗宜剪去部分细根;杉苗失水率在35%以下可以发根。  相似文献   

18.
摘要:近年人们对虎的起源历史、亚种分化和现状愈加关注 。为全面了解全球虎的各个亚种的历史和现状,结合国内 外研究资料,总结了虎的历史分布、亚种分化及分布、已灭绝亚种种群的历史和现存种群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对杉木采穗圃中不同无性系和杉木林分中不同家系的树高生长、遗传力以及采穗母株不同栽培管理方法对采穗量的影响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采穗圃中各无性系的树高生长有极显著差异,林分中不同家系的树高生长无显著差异,不同栽培管理方法对采穗母株的采穗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马尾松4种造林密度的定位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造林密度对胸径、单株村积生长的影响达到显著性差异,对树高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密度林分径级分布差异明显,密度为2500株/hm2和1250株/hm2的林分,其胸径≤6cm径阶的株数占57.2%和45.9%,≥8cm径阶的株数占42.8%和54.1%;而密度为10000株/hm2和5000株/hm2的林分,其胸径≤6cm径阶的株数占89.6%和76%,≥8cm径阶的株数占10.4%和24%;不同径级林分的合理密度通过胸径与树冠面积的相关关系,用回归直线方程y=a+bx分别求得各胸径最低保留株数,作为间伐强度、间伐开始期和间伐重复期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