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美国白蛾性信息素在园林上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美国白蛾性信息素诱捕美国白蛾可有效监测成虫发生期 ,调查成虫虫口密度 ,为防治下一代白蛾提供准确的防治时间。文章介绍了该诱捕器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是国际性检疫害虫,本研究连续4年通过野外观察以及性诱捕器诱捕准确掌握了美国白蛾在枣庄地区的生活史以及各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具体时间。研究表明:美国白蛾在枣庄地区一年发生3代,3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分别为4月29-5月3日、7月4-10日、8月13-21日。同时雨天等环境因素对美国白蛾发生规律影响较大,这为科学指导飞机防治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2005年9月美国白蛾传入北京密云县的东绍渠、河南寨、巨各庄3个乡镇,在23棵树上发现美国白蛾幼虫。到2006年5月10日首次在城区密西公园一棵黄栌树上发现美国白蛾越冬代雄成虫,2006年密云城区共发现美国白蛾成虫226头。2007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美国白蛾的习性的介绍,对其在颐和园内的发生危害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其动态规律,总结出了防治美国白蛾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建立长期的美国白蛾防控监测机制和有效的人工普查监测网络;进一步加强植物检疫:采取黑光灯、诱捕器、剪除网幕、喷施药剂、树干捆草把等物理防治方法和周氏啮小蜂等生物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松材线虫病发生区松墨天牛的种群发生规律,在闽侯县马尾松林内连续3 a使用APF-I型引诱剂诱捕器诱捕松墨天牛成虫,结果显示,闽侯县松墨天牛成虫种群数量高峰集中在5—7月,APF-I型引诱剂诱捕器对青口镇、南通镇和鸿尾乡的松墨天牛具有较好引诱效果。根据松墨天牛成虫活动规律,在松材线虫疫情防控工作中,松墨天牛诱捕器适宜在5—11月布设,其中5—7月为最佳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有效地防治美国白蛾,该文通过对兴城市2016年美国白蛾发生现状进行调查,根据美国白蛾在兴城地区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发生情况等,提出加强检疫和监测、联防联治提高防治效率,以及人工剪网、悬挂性诱捕器、围草诱蛹、人工捕蛾、释放周氏啮小蜂、病毒复合微生物杀虫剂、灭幼脲3号胶悬剂防治美国白蛾的7种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美国白蛾是一种外来有害生物,2016年该虫害开始扩散到湖北省,当前已发展到包括枣阳、襄州、广水等11个县(市、区)。美国白蛾危害性极大,它所到之处,树叶被啃噬一光,农作物减产,对疫区生态环境、自然景观、林业经济、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结合湖北省美国白蛾发生实际情况,从美国白蛾的分布现状、主要危害、生活习性、发生特点、传播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针对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结合枣阳市在美国白蛾防治过程中的经验,提出了检疫防控、人工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为科学开展美国白蛾监测预报和疫情防控提供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美国白蛾综合防控技术及治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白蛾是国际性检疫害虫。自2006年7月首次传入淄博市高青县、桓台县以来,疫情已经扩散蔓延至全市8个区县(除沂源县),77个乡镇(办),疫情严重时达到92个乡镇(办)。通过调查美国白蛾在山东省淄博市的发生、危害及防控现状,分析了在防控美国白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当前综合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美国白蛾是重要的世界性检疫害虫,近年来逐步向我国南方扩散传播,给江苏省苏南地区的防控造成了巨大压力。为明确美国白蛾能否在长江以南地区定殖、爆发危害及其发生规律等问题,该文通过野外随机调查、定点观测、室内观察和灯诱、性诱监测相结合等调查研究,发现美国白蛾在芜湖地区1 a发生3代,泡桐、臭椿、桃树、枫杨等寄主植物受害偏重;夏季高温对美国白蛾幼虫发育进度、蛹羽化率和成虫寿命有显著影响;美国白蛾天敌资源较为丰富。夏季高温和丰富的天敌资源是制约当地美国白蛾虫口密度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野外的天敌资源需加以合理利用,以此可有效防控美国白蛾虫口密度和种群数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1月23日讯:1月11日,国家林业局发布2017年第2号、第3号公告,公布2017年全国美国白蛾疫区和撤销的美国白蛾疫区。美国白蛾疫区涉及11个省(区、市)的558个县级行政区,撤销的美国白蛾疫区涉及1个省的2个县级行政区。2017年美国白蛾疫区为:北京市15个区;天津市16个区;河北省10个地级市126个县(市、区)及2个省直管县级市;内蒙古自治区1个县级行政区;辽宁省  相似文献   

11.
通过比较评价怀化城市公园与郊野公园密林的质量,从物种组成、植物多样性、层次结构及三维绿量密度等方面 查找城市公园密林植物配置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优化措施,旨在为怀化及周边地区在城市公园绿地新建或改建过程中构建 生态型密林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选取怀化城市公园和郊野公园 40个有代表性的密林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功能和视 觉效果为准则层建立公园密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指数法计算综合得 分和评价等级 。结果表明:综合评价为 I级的密林 9个,其中郊野公园 7个、城市公园 2个 。 与郊野公园相比较,城市公园 密林主要存在植物种类单 一、乡土植物比例低、乔木植物数量组成不合理:层次结构简单、郁闭度值小:乔木、灌木株数密度 小,总三维绿量密度小等不足 。针对城市公园密林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控制部分植物过多种植、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植物、合 理引进外来植物、科学合理配置植物等总体优化策略,并对城市各公园的密林提出了具体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当前城市化背景对传统村落人文特色与地域景观的保留及延续提出了 新要求 。 以浙江省丽水市高坪乡箍桶丘 村为研究对象 ,通过构建箍桶丘村景观基因指标体系 ,识别村落景观基因特征 ,并针对基因特征提出村落活化路径 。识别 结果显示:村落环境特征基因为"山水村田景”的自然式村落 ,环境资源丰富:布局特征基因中聚落形态和街巷布局方式多 样 ,需进 一步梳理:建筑特征基因反映明清建筑与建筑平面形态特征保留较好 ,整体村落风貌遭受侵蚀:文化特征基因仍有 延续 ,需继续挖掘突出 。 因此 ,对箍桶丘村活化提出四条路径:利用环境 ,协同资源:激活聚落 ,喜溢邻里:重塑立面 ,风貌管 控:延续经典 ,文脉传承。  相似文献   

13.
我国竹子种类丰富、产量大,但综合利用率较低,每年均会产生大量竹子废弃物 。利用竹子废弃物开发园艺基 质,既可缓解竹子废弃物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又可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本研究从竹子废弃物基质化 利用角度,综述了竹子废弃物(包括竹炭基质、竹屑基质、竹纤维基质以及竹醋液基质改良剂)基质化利用工艺手段及其性 能,并阐明了竹子废弃物基质化利用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建议,以期为其绿色、低碳、环保化再利用提供借鉴,促进我国园 艺基质栽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使用无人机和智能手机分别从空中和地面拍摄的样地林分影像构建三维点云模型,并从三维点云模型中获取样地内单木树高和胸径参数。本研究以池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PhotoScan Agisoft软件对无人机倾斜摄影和智能手机近景摄影的样地影像进行三维重建,通过对齐照片、控制点刺点、对齐优化、建立密集点云等步骤,构建出与样地实景相符的三维点云模型;通过LiDAR 360软件从样地三维点云模型中获取单木的树高和胸径参数,将其与实地测量获取的单木树高和胸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利用无人机和智能手机影像构建的三维模型可以满足《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测图规范》的精度要求。通过实测数据和点云数据获取的树高和胸径的平均差值分别为-0.9 m和-0.8 cm,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4%和7.1%。以实测数据作为自变量x,以点云数据作为因变量y,树高和胸径回归模型的R2分别为0.809 5和0.918 4。将倾斜摄影和近景摄影的点云模型统一在同一空间参考基准下可构建出与样地实景相匹配的三维点云模型,从样地三维点云模型中获取的单木树高和胸径与实地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本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可以代...  相似文献   

15.
洞道是甘肃鼢鼠活动的主要场所,营建洞道是改变土壤微生态的重要途径 。为 了解甘肃鼢鼠生存环境的特点以 及其与周边土壤环境的差异,本研究以陕西省彬州市韩家镇白皮松样地和永乐镇花椒样地为对象,对比分析了甘肃鼢鼠洞 道区和非洞道区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养分特征 。结果表明:甘肃鼢鼠的活动使洞道土壤的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增 加,对土壤的速效磷含量存在着显著性的影响,对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和最小持水量、铵态氮和速效钾的影响存在着地 点差异 。这些结果表明甘肃鼢鼠的生命活动可以影响洞道环境土壤环境,可为甘肃鼢鼠的管理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桉树人工林规模的扩大,桉树林的生态价值成为国内外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焦点,对研究和推动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有科学的指导意义。以廉江林场3 574.17 hm2桉树人工林作为研究主体,选择碳汇功能、空气净化、森林景观效益等指标来评估该桉树人工林森林康养价值。廉江林场桉树人工林在2021年固碳释氧、净化空气、森林景观、杀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济价值分别为2 056.01、1 574.85、42.89、96.50、3 574.18万元。廉江林场的桉树人工林具有很高的生态效益,营仔林队的康养价值最高,且其价值与面积、蓄积具呈现正相关关系。估算结果为合理开发运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经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推进落实自然保护地优化工作,健全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的方法对武汉大雾 山森林公园内植物资源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森林公园内有维管束植物 723种,其中蕨类植物 29种,裸子植物 8种,被子 植物 687种(含栽培种) 。基于调查结果,系统分析了大雾山植被类型及群落特征、植物种类、珍稀濒危及特有植物、植物资 源特色,对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湖北省11个重要茶用菊花材料为研究对象,分析测试后比较其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还原糖、可溶性总糖以及维生素C等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差异;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神农香菊’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滴定法等方法对11个茶用菊花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采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1个茶用菊花主要营养成分中,蛋白质5.307~10.983 mg·g-1,其中‘黄金菊’最高;游离氨基酸5.724~24.238 mg·g-1,其中‘神农香菊1’最高;还原糖49.659~142.406 mg·g-1,其中‘福白菊1’最高;可溶性总糖36.240~159.756 mg·g-1,其中‘黄金菊’最高;维生素C 2.087~4.001 mg·g-1,其中‘福白菊2’最高。所选的湖北11个重要茶用菊花的游离氨基酸、可溶性总糖以及维生素C含量较高,推荐菊花茶作为功能菊花饮品。  相似文献   

19.
湿地公园是中国 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植物多样性及主要群系组成可以为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 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本研究通过样方调查法 ,研究了湖北省钟祥市莫愁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多样性与主要植物群系类 型 。结果表明:钟祥市莫愁湖国家湿地公园内共计调查到维管束植物 139科 357属 510种;可被分为 2个植被型组 3个植 被型 10个群系 。湿地公园内主要分布 10种植物群系 ,分别为:菱群系、芦苇群系、莲群系、菰群系、喜旱莲子草群系、美人 蕉群系、香蒲群系、金鸡菊群系、意大利 214杨群系、狗尾草群系 。湿地公园内分布有外来入侵种凤眼蓝和喜旱莲子草 。该 研究结果可为莫愁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寻水杉种子贮藏的适宜含水量、温度和时长,以期为水杉种子的科学贮藏提供参考。本研究以水杉原产地湖北省利川市忠路镇小河村的原生水杉母树上采收的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种子含水量、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长试验,比较了入库和出库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种子含水量在10.00%~10.99%时,贮藏期间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的降低值最小,贮藏效果最佳。种子含水量为10.00%~10.99%,在-5℃贮藏1 a时,发芽率、发芽势降低值最小,贮藏效果最佳;-5℃贮藏1 a、2 a、3 a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无显著性差异。因此,水杉种子贮藏入库含水量应控制在10.00%~10.99%,贮藏温度推荐-5℃,在-5℃条件下可以贮藏3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