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品牌的翻译,既是从一种语言到另外一种语言的转换,也是文化的传递。从顺应论的视角出发,从语境顺应和语言结构顺应两个层面对食品品牌翻译进行举例与分析,从而指出品牌翻译是一个不断选择与顺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涉及到两种语言和文化的转换,必然涉及到语用问题。本文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差异,探讨了语用等效翻译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求得语用等效以避免翻译中的语用失误,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从顺应论看翻译中意义的缺失与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翻译活动涉及语言、文化、思维以及翻译的主客体等因素,翻译过程中意义的缺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意义的补偿成了关键。在补偿过程中,译者可以以顺应理论为指导,顺应于源发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双方的认知方式及其思维模式,通过增添词语、词义引申、语句结构调整等手段,将语言转换过程中的意义丢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4.
写作本身是对思维的整合,双语写作更大程度上是隐藏在两种语言背后的思维转换的过程。翻译的本质之一就是思维的转换,所以双语写作作为一种训练思维转换的形式,是一种很好的提高翻译水平的训练途径。首先探讨了双语写作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提出双语写作可以作为翻译教学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一项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而且是反映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转换过程。在英语和汉语的互译过程中,初学者总是感觉找不到恰如其分的表达方式,不能自如地把其中一种语言翻译成地道纯正的另一种语言。  相似文献   

6.
翻译本质上是两种不同文化间的转换,由于文化受到地域及历史传统的限制,无论是表现形式或者是实质内容上都具有差异性,因此把握好文化间的差异是语言翻译过程中的关键。在翻译中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力求"信""达""雅",这就要求在翻译教学中克服对字句的一一对应式翻译,同时将独特的语言文化背景融合在翻译的文本中,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准确传递信息,表达情感。  相似文献   

7.
一个合格的翻译人员,不仅要掌握两种语言,还应熟悉两种不同语言所反映的文化.由于这种跨文化的差异,在两种语言符号的转换过程中必须考虑语言的表达方式(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和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因素及文化取向.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把源语表达的信息移植到目的语中去。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及文化背景存在差异,要传译这一信息,有时须把源语的表达形式转换成目的语的表达方式。因此翻译中的形式变换是难以避免的,有时甚至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片名是影片跨向国际化市场的重要一步,而电影片名的翻译是翻译领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从翻译的生态环境和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度层面对这一跨语际、跨文化转换活动的翻译实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受到英语和汉语语言生成文化环境差异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对英汉翻译问题产生了特定的影响。基于此,英汉翻译工作者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只有正视这一差异,基于英汉语言差异对翻译策略进行优化调整,逐步解决英汉翻译问题,才能够提升英汉翻译质量,让翻译结果得到受众群体的普遍认同,进而促使英汉翻译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根据顺应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连续选择语言的过程,同一切语言交际活动一样,翻译活动也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做出顺应的过程。翻译中的顺应是多层次的,多角度的,译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灵活动态的顺应,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避免翻译腔的出现,减少过载翻译,使译文真正生动全面地表达原文的意义,再现原文的文体和风格以及原作者的真正意图。  相似文献   

12.
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有助于增强双语转换意识,培养思维转换能力。汉语文化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翻译转换在两个语言文本之间的通达转意上作为一定的媒介,影响中国文化的外推。本文主要通过对比分析英汉区别,结合翻译实践平台的具体实例进行分析,在源语和目标语的相应转换中,体会译者思维,提高转换能力,从而得出英汉转换能力培养的翻译策略,提高中国文化的外推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语言的土壤,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语言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在沟通交流、丰富人类文化、促进文化趋同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语际间的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翻译不仅是单纯的语义层面的转换,还包括文化内涵的转移。在这一过程中,文化意象的保留、替换、中性化处理都涉及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的选择。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本文对文化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策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以后的翻译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既有共同的思想和概念 ,又存在不同的表达形式。因此 ,译文既要准确地传达原文的信息 ,又要使读者 (听者 )在理解时不会遇到障碍 ,就会涉及到形象转换与保留问题。为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结合例句分析了形象保留的一般方法 ,以及形象的部分转换和完全转换。为了强化该问题 ,还通过欠佳翻译实例分析 ,使这一问题具体化 ,从而提高译者在处理该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语料库语言学是根据语料库提供的素材进行语言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发展对语言研究以及与语言研究相关的翻译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90年代,语料库翻译研究作为一种全新的翻译研究形式开始兴起。与翻译有关的平行语料库、可比语料库以及多语语料库在探索翻译规范、验证翻译普遍性以及翻译教学及实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 要不要使用母语,如何使用母语,教学法上的两大派历来争论激烈。语法翻译法主张依靠母语,充分使用翻译;直接法则完全排除母语,认为翻译只是在高级阶段需要研究的艺术;视听法虽主张在母语与外语两种语言结构对比的基础上选出典型句型作为教材中心,但它不赞成引导学生进行母语与外语两种语言的比较,也不主张使用翻译。以上几种教学法对待母语的态度都有失偏颇。他们片面强调母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这不利于公外英语教学中科学地把握母语的使用。  相似文献   

17.
英语习语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典型的文化特征。不能只按字面意义翻译,而应本着"翻译是文化"的宗旨,考虑文化因素。翻译过程不仅是语言的转换,也是文化移植与再现。  相似文献   

18.
译学理论与实践之文化转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译学理论与实践注重的是源语与宿语在语言层面的转换且以源语为中心。自从20世纪80、90年代西方译学研究发生“文化转向”以来,翻译界已展现出一幅全新的画面.翻译本身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转向”背景下的翻译观以及应和时代需要的“通变原则”对指导译者在两种异质文化框架内进行再创造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发现,造成翻译水平低下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对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没有系统的认识。本文提出了在课堂上引入基础的汉英对比理论,从而促进学生双语转换能力的观点,并对创新翻译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联络口译指的是联络口译译员同时用两种语言为讲不同语言的两者进行轮回翻译并 帮助双方交流,因此在口译实践过程中,联络口译译员需要承担多重角色进行各方之间的互动, 这具有相当的难度。本文通过分析联络口译译员的各种角色以及译员角色的研究及其发展探 讨了联络口译译员角色转换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