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江苏省仪征市刘集镇217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转出农地的意愿总体上较强烈,影响农户转出农地意愿的显著性因素为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承包土地面积、从众心理、对租金的满意程度;其他因素对农户转出农地意愿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显著。为了增强农户转出农地的意愿,促进农地流转的有序进行,需要增强农户的土地政策意识,建立完善的农地流转中介组织,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建立农地流转价格指导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分析农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因素,对解决生产经营零散,实现全面小康、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依据云南省砚山县的问卷调查数据,采取统计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受教育年限、承包地块的面积、承包地块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农户所在区位对农地转出有显著性影响。(2)年龄、职业类别、承包地距离、家庭总人口数以及务农人口数对农地转出意愿影响不显著。农地转出意愿是受到承包地块特征等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的。结合实证分析结果,为增强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盘活农地承包流转,提高农户耕地利用效率,需要加大农村科技、教育投入,立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和服务水平,制定优惠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确保农村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土地合理有效的可持续流转,稳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专业大户的土地供给,利用对陕西子长县492名农户进行调查获得的数据,构建农户土地再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的 logistic 模型,分别就农地已转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专业大户两类农户的土地再流转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农地已转入合作社的农户,其土地再流转意愿与农户文化程度和转出农地的租金呈正相关,而与农业收入、农地的转出期限和经营现状以及转出自发性呈负相关;对于农地已转入专业大户的农户,其土地再流转意愿与农户所从事职业的农业属性和土地租金呈正相关,而与农户年龄、家庭实际经营土地面积和农业劳动力人数以及转出农地的经营现状呈负相关。农户是否为村干部、农户家庭总人口、土地转出面积、协议形式、转出形式均对农户的土地再流转意愿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土地流转是提高农村土地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徽省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现状,并通过对农户的抽样调查对影响农户流转农地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农户转入土地意愿的显著性因子为农业收入、农业劳动人数、是否参加农村社保;影响农户转出土地意愿的显著性因子为农业收入、农业劳动人数、家庭耕地面积、是否参加农村社保;其他因子对农户转入、转出土地意愿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钟菲  刘秀华  曹蕾  孙芬 《江西农业学报》2012,(8):148-150,158
从农户微观角度着手,选取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为研究区域,通过走访调查基层农户了解研究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农地转出与转入意愿的影响因素存在较明显差异,农地重要性、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以及家庭农业收入对转出意愿影响较显著;而家庭农业收入、非农收入与家庭劳动力数量对转入意愿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6.
流转价格是实现承包地经营权流转的重要因素,农户作为耕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充分了解农户对耕地流转意愿价格,对促进经营权流转和保障农户流转收益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江西省587份调查数据,探讨农户的耕地转出意愿价格与转入意愿价格,并运用Oprobit模型分析农户转出意愿价格和转入意愿价格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流转双方的流转意愿价格都不高,但转出意愿价格要高于转入意愿价格,平均值分别为9 808.05、7 488.45元/hm~2;(2)非农化程度、家庭总人口、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比重、人均耕地面积、田块规模对流转双方的意愿价格具有相同的显著影响,其中农业收入比重与田块规模呈正相关,非农化程度、家庭总人口、家庭总收入、人均耕地面积之间呈负相关,另外,文化程度、离县城的距离对转入意愿价格具有显著影响,文化程度表现为正影响,离县城的距离表现为负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存适应能力视角,构建农地流转中农户转出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通过实地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检验相关因素对其转出农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出农地农户占比较低;在反映农民当下生存能力的变量中,农民受教育水平、职业类型、家庭非农收入水平、家庭非农劳动力数对农民转出农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承包地面积则有显著负向影响;在反映农民未来适应能力的变量中,农民在城镇落户以及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了解程度对其转出农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民年龄及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情况则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河南省小农户农地经营权转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农地经营权流转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小农户农地经营权转出意愿调查问卷获取相关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小农户农地经营权转出的主要因素.[结果]小农户经营规模小,户均耕种面积0.37 ha;种植结构单一,主要为小麦、玉米等省时省力作物;兼业化较重,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65.5%.小农户农地经营权转出意愿较强,68.9%的农户愿意转出农地经营权,农地流转潜力较大.小农户农地经营权转出影响显著的因素主要为非农收入、耕种面积和农机数量,其中,非农收入和耕种面积对小农户农地经营权转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分别达5%和1%的显著水平;农机数量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达10%的显著水平;非农收入影响较大,估计系数为1.105,发生比率为3.020.[建议]为促进河南省农地经营权流转,建议创造更多非农就业机会,提高农户非农收入水平;调整农机补贴政策,实行与农地经营规模挂钩的农机补贴政策;弱化农地社会保障功能,建立土地退出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
农村非农创业的稳步发展在提高农户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推动了农户对土地资源的配置与利用,进而对农地转出产生影响。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的微观农户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家庭非农创业对农地转出的影响,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农户家庭保险所发挥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比例不高,仅为14.6%,农地转出行为参与率和转出规模平均比重均呈现出较低水平,分别为17.4%和14.4%。非农创业对农户的农地转出行为和转出规模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非农创业在青壮年农户中的影响强度要显著高于老年农户。非农创业通过促进农户家庭参与保险,进一步推动了农户的农地转出行为和转出规模,家庭保险参与在非农创业对农地转出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因此,提出有序推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基于农户发展特征实施差异化的政策扶持和就业引导,通过完善农村保障制度提高农户保险参与率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农户层面的调查数据,采用模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分析农地保障功能被替代程度的地区差异,探讨农地保障功能被替代程度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农地保障功能被替代程度具有显著的差异;在无锡和南通,农地就业保障被替代程度和经济保障被替代程度愈大,农户愈是愿意转出农地。经济发展水平愈高,这种影响程度就愈大;在无锡农地基本生活保障被替代程度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有微弱的负影响,南通农地基本生活保障功能被替代程度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提高农民收入多元化的程度,是加快农地流转,实现农地规模化经营的根本途径。在农地流转制度设计过程中要尊重农民的农地流转意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农民农地流转行为和规模的影响因素,为推进粮食主产区农地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政策依据。【方法】基于河南省8县(市)问卷调研数据,选取户主特征、家庭经营特征、区域经济特征3个方面11个具体变量,构建Logit模型分析变量对农户转出和转入行为的影响,再利用Tobit模型对转出和转入实际规模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影响农户农地转入和转出的因素不尽相同,影响流转行为和流转规模的影响因素基本相同,但显著水平有比较明显的差别。对农地转出呈正向显著影响的主要因素有非农收入比重、流转期限、本村土地租金及村集体是否组织流转等,其中非农收入比重、流转期限对转出行为和转出规模均在5%统计水平下显著。对农地转入呈负向显著影响的主要因素有非农收入比重、本村土地租金,呈正向显著影响的有流转期限、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家庭是否拥有大中型农业机械、地区类型等,其中非农收入比重、流转期限、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等变量对转入行为和转入规模均在5%统计水平下显著。【建议】从农地流转主要影响因素着力,推动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政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等中介组织中介、合同管理作用,适时合理调整租金水平,从而促进农地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0):148-149
基于吉林省通化市10镇20村351份农户实地调研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山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文化程度高、男性、政府信任度高、家庭非农收入比重高、有社会保障的农户农地流转意愿较高;年龄大、家庭耕地面积多的农户农地流转意愿较低;家庭总人口数和家庭人均年收入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正向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基于山西省沿黄地区5个县539份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实证检验了山西沿黄地区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1%的农户在调研区内进行了土地转出活动,但土地转出积极性较低;(2)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比重、农业补贴比重、户主年龄、经营耕地面积、耕地质量、所在地区等7个因素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极显著,其中,与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比重、农业补贴比重呈负相关,与户主年龄、经营耕地面积、耕地质量、所在地区呈正相关;(3)农户是否缴纳医疗保险、是否参与农业保险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提出了应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强化农业补贴配套措施,积极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强化生态保护的农业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俊宇  刘芳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509-10512
以湖南省11县(市、区)11个村的254份调查问卷为基础,将所选样本分为大都市郊区、县城郊区、一般农区、边远山区等4个区域,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文化程度、土地流转历史及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与这4个区域的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均显著相关,而农业收入比重对除大都市郊区以外的其他3个区域的农户的流转意愿有显著影响;但在总体模型中年龄、文化程度、土地流转历史、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及农业收入比重这5个因素均与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在不同水平上显著相关.为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地规模经营,提出了加快培养新一代青年农民、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农业投入及政策扶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内蒙古包头市调研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对农户转出耕地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转出耕地的行为与农户年龄、家庭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和农户的非农收入有密切关系。农户年龄和家庭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与转出耕地行为呈负相关,非农收入与转出耕地行为呈正相关关系。从三者之间影响的显著程度看,农户非农收入较家庭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农户的年龄更为显著,而农户年龄对转出耕地的影响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16.
运用扩展计划行为理论(TPB)分析信任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的影响,之后利用吉林省10个市(县)的526份农户调查数据,结合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农地转出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社会信任、流转对象信任、政府信任均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社会信任、流转对象信任和政府信任的提升将有助于提高其农地转出的意愿。加大国家农地流转政策的宣传、扩宽农村社会网络边际、加强农村信用制度建设、加强政府对农地流转的服务和保障能有效提高农户的农地转出意愿。  相似文献   

17.
基于哈密市伊州区6个乡镇485位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农户风险规避态度对其农地转出行为及转出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信息识别能力、非农就业率、周围平级群体数量、转出户对交易对象的了解、家庭特殊事件经历等控制变量也有助于提高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质量和效率;由于拖欠土地租金、分期支付的出现使更多的农户对土地流转交易没有安全感,农户的风险规避行为增多,其土地转出意愿减弱。因此,加大农产品价格市场机制的形成力度,规范农地流转双方的保障项目,鼓励农地不集中、规模较小的农户从事非农生产是有效推进农地流转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安徽农业科学》2019,(24):250-253
[目的]以农户是否参与土地流转为研究对象,抽取新疆386份农户为样本获取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新疆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因素。[方法]从户主基本特征、家庭基本特征、土地流转基本特征和农户自身特征4个方面选取了10个影响因素,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选取因素的显著性。[结果]影响农户土地转入的显著性因素有户主年龄、对农业风险的感知、耕地面积、年流转租金、流转年限和对土地流转政策的满意程度;影响农户土地转出的显著性影响因素有受教育程度、农业风险的感知、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年流转租金和流转年限。[结论]根据研究结果,在维护家庭经营稳定、维持农民耕种积极性的基础上,提出充分尊重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以及拓宽农民非农就业渠道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等方面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对湖北省10个县区645户农户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转入土地、转出土地和不流转土地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在研究区域内,农户的土地流转现象较为活跃,调查者中有58.5%的农户表示有流转意愿,同时有53.9%的受访农户已经参与过土地流转,但流转形式仍较为单一,以出租给亲朋近邻为主,租金低,效果较差。②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相比于土地转出,年龄小、对未来农业期望高、家庭农业收入占比高、办理了养老保险的农户更愿意转入土地;而家庭承包土地质量较好、农业收入占比高、没有参与过农地流转、不知道"三权分置"的农户更不愿意流转土地。③"三权分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户对农地流转的意愿认知和行为决策。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建立更加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加强"三权分置"政策宣传,制定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等建议,以保障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顺利运行,促进农地有序流转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相似文献   

20.
《吉林农业科学》2017,(6):69-72
农地流转是实现农业规模化与集约化经营的前提,农地流转的最主要参与者是农民,土地流转能否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因此本文以吉林省中部地区6个市(县)为研究区域,以340户农户的走访调研为基础,构建logit模型,探究农户土地流出意愿的微观动因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吉林省农户土地流出意愿不强,农地交易费用、农地制度完善程度、外部就业条件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水平等外部因素对农户土地流出意愿影响显著,并根据上述结果对农村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