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苦参碱灌根防治山药根结线虫病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药根结线虫可引起块茎长成瘤状畸形,俗称根茎瘤病,轻者减产,重者绝产,重病田于6月中下旬幼山药形成初期开始发病.发病初期用生物农药1.1%苦参碱(康绿功臣)灌根,大大减轻了发病指数,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平凉山药"为试材,研究了8种不同施肥方案下西北半干旱地区山药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OPT处理是山药比较合理的施肥方法,N、P、K无论哪种养分匮缺,均能影响山药块根单重,进而影响到群体产量。各施肥处理以OPT处理产量最高,OPT-N、OPT-1/2N处理较OPT处理减产率分别为33.19%、28.79%,较其它施肥处理减产明显,说明在西北半干旱地区N是山药高产栽培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山药栽培面积的扩大,山药根结线虫病的发生蔓延逐渐加重,轻者减产20%~30%,重者减产70%以上,并且山药品质明显下降,降低了山药的商品价值;严重制约着山药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现将其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山药线虫病是山药上新发生的一种病害,江苏省的沛县、丰县和铜山县的山药产区普遍发生,田间发病率一般为30%~80%,严重的田块达100%,减产30%~50%。通过4年的调查研究基本搞清了山药线虫病致病线虫的种类,线虫的传播途径、传播方式、越冬场所及虫态,采用了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症状 山药线虫病病原线虫为害山药的地下部分,使受害部位形成黑褐色斑点。初期为害山药种茎、根系和新块茎,后期主要为害山药块茎,使地上部藤蔓显著矮化,叶片变小,严重的田块蔓叶变黄,甚至提前枯死。主根上受害,首先表现为水渍状,暗黄色损伤,不久受害处变…  相似文献   

5.
山药炭疽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药为一年或多年生藤本植物,肉质块茎口感细爽,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滋补药用价值,是药、食两用的高档保健蔬菜.近10 a(年)来,江苏省丰县山药种植面积稳定在3 000 hm2左右,最高达到7 000 hm2.生产上炭疽病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病田减产10%~30%,重病田植株叶片基本全部脱落,严重影响了山药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山药炭疽病的危害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山药为特种经济作物,适应性强,产量高,效益好,近几年在我市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随着夏季来临,降水的增大,山药炭疽病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并呈逐年加重趋势;一般病田减产10%  相似文献   

7.
山药自古以来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滋补、保健性蔬菜。其食用部分为地下块茎,很少被农药污染,因此是很有发展前景的绿色无公害蔬菜之一,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但随着山药种植年限的增加和种植面积的扩大,病虫为害逐年加重。2006年山东省邹城市中心镇西章村山药生产基地因为病虫为害,山药平均减产40%。因此,合理有效地防治病虫害,是山药稳产、增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淮北地区山药炭疽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鲁皖接壤地区的丰县、沛县、铜山、肖县、砀山、单县地势平坦 ,土层深厚、松软肥沃 ,一般年份春天气温回升快 ,干旱少雨 ,夏天气温高、降水集中 ,秋天气候温和少雨 ,适宜种植山药。近几年山药在国内外市场畅销不衰 ,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2 0 0 1年丰县扩大到 6 0 0 0hm2 ,但山药炭疽病 (Colletotrichumcapsici)呈逐年加重趋势 ,一般病田减产 10 %~2 0 %,重病田块植株叶片落光 ,减产 5 0 %以上。为了有效控制其为害 ,笔者通过近几年的调查研究 ,初步掌握了该病发生特点及其防治技术。1 发生特点1.1 症状表现 一般先从植株下部发病 ,叶片…  相似文献   

9.
导读:种植山药产值高,产品在消费市场上备受欢迎。在山东寿光地区种植面积较大,但山药根茎腐病的发生导致山药茎蔓干枯死亡,减产30%~50%,极大地挫伤了菜农种植山药的积极性,找出该病的发生原因及对该病的正确识别和防治,对种植山药的菜农增产增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雅安山药炭疽病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学君  杨力 《长江蔬菜》2003,(12):26-26
山药营养丰富,口感细爽,具有很高的滋补药用价值,受到人们欢迎。近年来,雅安市的芦山、天全、雨城、宝兴、荣经等山区,发挥自然条件的优势,把扩大山药种植作为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山药生产过程中受到的炭疽病危害,是优质高产的最大障碍,病田提早枯叶、死蔓,品质降低,减产20%~30%,重病田甚至绝收。1症状观察炭疽病主要为害山药的叶和茎蔓,一般先从山药植株下部发病,叶发病多是从叶尖或叶缘处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大成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椭圆形至不定型大斑,病斑中部灰褐或灰白色,往往出现很不清晰的同心…  相似文献   

11.
薯蓣,俗名山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几年,由于受线虫为害,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笔者于1987~1990年对此进行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一、发生为害概况 对鄄城县11处乡镇,34个自然村148块田进行调查,其中发病的有116块,占78.4%,发病株率一般在30%左右。山药受害后可减产24%~40%,重者可达60%~80%,甚至块茎完全不能食用。山药发病轻重与重茬有关(表1)。另外,采用上年健壮个大的“山药豆”繁殖,比连续用有芽的山药块茎顶端繁殖的发病轻,而且产量高。 二、症状 被根结线虫侵害的植株,地上部叶片变小,植株长势弱。茎蔓生长不良。而地下部块茎…  相似文献   

12.
山药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及发病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结线虫病是山药(Dioscorea quinqueloba Thumb)的重要病害,山药受害后可减产24%~40%,重者可达60%~80%,甚至块茎完全不能食用。为此,笔者自1993年起对山药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观察,并对发病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山药栽培面积的扩大,山药根结线虫病的发生蔓延逐渐加重,轻者减产20%~30%,重者减产70%以上,并且商品品质明显下降,严重制约着我县山药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现将其为害特点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山药根结线虫病主要发生在地下块茎部位,地上部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发病严重者,地上部表现叶色淡、生长弱、植株繁茂性差。山药地下块茎感染根结线虫病后,在块茎的表皮上产生许多大小不等的近似馒头形的瘤状物,瘤状物相互愈合、重叠形成更大的瘤状物(俗称大疙瘩),在瘤状物上产生少量粗短的…  相似文献   

14.
淮北地区山药炭疽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鲁皖接壤地区的丰县、沛县、铜山、肖县、砀山、单县等地属黄泛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沙壤为主的沙土面积大,且土层深厚、松软肥沃。该地一般年份春季气温回升快,干旱少雨,夏天雨热同季(气温高、降水集中),秋天气候温和少雨,适宜的土壤及气候条件使该地区种植山药有较长的历史。近几年由于开沟机的推广普及和山药在国内外市场的畅销不衰,山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因夏季降水集中(丰县6月下旬~7月份的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1/3),使山药炭疽病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并呈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影响了山药生产的发展,—般病田减产l0%…  相似文献   

15.
吴云 《蔬菜》2004,(10):23-24
近几年,山药在鄂西南地区已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但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诸多不利因素也纷纷涌现出来,尤其是病害的发生逐年加剧,特别是山药炭疽病的危害更是突出,常年减产20%左右,严重年份达到50%。给广大药农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因而笔者从2001年开始对山药炭疽病在鄂西南地区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  相似文献   

16.
山药块茎生长畸形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慧  赵冰  刘戬  宋生印 《中国蔬菜》2006,1(7):14-15
对农大长山药1号、怀山药、太谷山药块茎生长过程中产生畸形块茎的情况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及土壤湿度正常的情况下,农大长山药1号、怀山药、太谷山药的块茎畸形率分别为5.30%、6.00%和5.70%,三者无显著差异;当农大长山药1号和怀山药块茎质量500~600g,长度50~60cm时,出现的畸形株数最多,比例最大;而太谷山药在块茎质量400~500g,长度30~40cm时出现的畸形株数最多;在施用半腐熟有机肥及土壤过湿的情况下,山药畸形率最高,太谷山药达59.00%,怀山药57.00%,农大长山药1号55.00%。  相似文献   

17.
山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药用功能和较高的经济价值。传统山药栽培多用山药栽子作为繁殖材料进行栽培,但每株山药顶芽只有1个,也只有1个山药栽子,采用山药零余子(山药豆)繁种,周期较长,限制山药的大面积发展。山药段用1%硫脲浸种10 min苗床催芽,覆地膜栽培,较对照早出苗14 d,增产15%。  相似文献   

18.
山药又名薯蓣和长芋,属于薯蓣科。山药块茎含蛋白质1.5%、碳水化合物14.4%,并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山药有风水山药、河南淮山药、济宁米山药等品种,灌南县种植的淮山药即是其中  相似文献   

19.
花卉杂志     
山药又名大薯、佛掌薯,薯蓣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藤本植物,肥大的肉质块茎为主要食用器官。沛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黄泛冲积物发育形成的砂壤土、壤土土层深厚疏松、养分丰富,加之独特的温光资源非常适宜山药的生长发育,沛县种植山药历史久、面积大、产量高、品质优,畅销苏、鲁、豫、皖周边地区,出口日本、韩国,成为当地主要的创汇特菜。然而,随着山药栽培面积的扩大,山药根结线虫病的发生蔓延逐渐加重,一般造成减产15%~20%,重者达80%以上,商品品质下降,严重影响了我县山药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为掌握山药根结线虫病在本地的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近几年来,笔者做了大量的田间调查和试验、示范,现将其发生危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菜用春大豆营养丰富,无公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毒病是其主要病害,一般发病年份减产15%左右,重发年份减产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