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7 毫秒
1.
橙点石斑鱼驯养与水泥池集约化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进光 《水产养殖》2010,31(10):1-3
<正>橙点石斑鱼(Epinephelus bleekeri)俗称芝麻斑属鲈形目,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具有肉质好,生长快,个体大,对环境适应性强,适应于海水网箱、池塘和水泥池集约化养殖,是我国东南沿海近年来  相似文献   

2.
点带石斑鱼不同养殖方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属鲈形目(Perciformes)、科(Serranidae)、石斑鱼亚科(Epinephelinac)、石斑鱼属(Epinephelus),俗称青斑,具有雌雄同体、先雌后雄性逆转现象,属一年一次分批产卵类型、暖水性、礁穴栖息、肉食性的凶猛鱼  相似文献   

3.
<正>石斑鱼是鲈形目(Perciformes)、科、石斑鱼属(Epinephelus)鱼类的总称,在全世界亚热带和热带海区均有分布,是我国最重要的海水养殖高档鱼类之一。国内养殖的种类主要有:斜带石斑鱼  相似文献   

4.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石斑鱼(Epinephelussp.)隶属于脊索动物门(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鲈形目(Perciformes)、鮨科(Serranidae)、石斑鱼亚科(Epinephelinae)、石斑鱼属  相似文献   

5.
石斑鱼(Epinephelus)属鲈形目、鮨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约100种,具有分布广、生长快、个体大和肉质鲜美等特点.石斑鱼是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大型鱼类,少数种类在温带水域也可遇见.  相似文献   

6.
5种常见石斑鱼的线粒体DNA酶切物理图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识别5、6碱基序列的17种限制性内切酶,即BamHⅠ、BglⅠ、BglⅡ、DraⅠ、EcoRⅠ、EcoRⅤ、HindⅢ、KpnⅠ、MluⅠ、PstⅠ、PvuⅡ、SalⅠ、ScaⅠ、SmaⅠ、StyⅠ、XbaⅠ和XhoⅠ,对南海海域石斑鱼属(EpinephelusBloch)野生蜂巢石斑鱼(E.merra)、鲑点石斑鱼(E.fario)、青石斑鱼(E.awoara)、赤点石斑鱼(E.akaara)和七带石斑鱼(E.septem-fasciatus)的线粒体DNA(mtDNA)进行RFLP分析。测算出蜂巢石斑鱼、鲑点石斑鱼、青石斑鱼、赤点石斑鱼和七带石斑鱼的mtDNA分子大小分别为(18.52±0.21)kb、(18.44±0.21)kb(、18.56±0.18)kb、(18.57±0.19)kb和(18.36±0.11)kb。通过单、双酶切分析,分别构建了蜂巢石斑鱼10种酶共20个酶切位点、鲑点石斑鱼9种酶共17个酶切位点、青石斑鱼8种酶共16个酶切位点、赤点石斑鱼7种酶共12个酶切位点和七带石斑鱼7种酶共13个酶切位点的酶切物理图谱。BglⅡ和XhoⅠ两种内切酶的酶切谱带可作为鉴别这5种石斑鱼的RFLP标记。  相似文献   

7.
<正>作者从淡水石斑鱼亲鱼繁殖技术、淡水石斑鱼苗种培育技术和淡水石斑鱼苗种培育技术这三方面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了北方地区淡水石斑鱼苗种生产技术。淡水石斑鱼,学名马拉瓜丽体鱼(Cichlasoma rnanaguense),又称花老虎、美洲虎鲷等,属鲈形目(Perciformes),隆头鱼亚目(Labroidei),慈鲷科(Cichlidae),丽体鱼属(Cichlasoma),原产于中美洲的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等地的河流及湖泊中。  相似文献   

8.
斜带石斑鱼(俗称老虎斑)(Epinephelus coioides)属于鮨科(Serranidae),石斑鱼属(Epinephelus),英文名为orange-spotted grouper,近两三年取代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eus)成为台湾、广东、福建、海南四省的重要养殖鱼类.  相似文献   

9.
青石斑鱼隶属于鲈形目、箱科、石斑鱼属。青石斑鱼属暖水性鱼类,其生存的适应水温为15~35℃,适盐范围为11‰~41‰,青石斑鱼具有营养丰富,肉质鲜嫩、色泽艳丽等特点,是宴席上的名贵海鲜,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青石斑鱼还具有生长快、适应能力强,饲养成活率高,经济价值高等养殖特性。  相似文献   

10.
老虎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又称褐点石斑鱼、棕点石斑鱼,俗称虎头斑,在分类学上录属于鲈形目、鲈亚目、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亚属,为暖水性岛礁鱼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海和南海,资源  相似文献   

11.
薄治礼  周婉霞 《海洋渔业》1992,14(4):151-152
<正> 石斑鱼(Epinephelus)属鲻科石斑鱼属,是一种创汇率高的岛礁鱼类,又是海水鱼中理想的增养殖品种。随着生产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捕捞强度不断增大,有限的石斑鱼资源已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为了保护好这些优良品种,防止其资源衰退,通过对浙江近海石斑鱼资源动态进行监测,及时掌握其资源动向,以便采取必要的对策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薄治礼  周婉霞 《海洋渔业》1989,11(5):214-216
<正> 石斑鱼(Ephinephelus spp)属鮨科石斑鱼属,是一种创汇率很高的沿岸岛礁鱼类,又是海水鱼中理想的增养殖品种.随着生产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近年来捕捞强度逐渐增大,为了保护好该优良鱼种防止其资源衰退,以免重蹈大、小黄鱼的覆辙,本文通过对石斑鱼的生态习性、资源生物学特性及其资源利用现状的论述,探讨石斑鱼资源增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实施石斑鱼资源增殖的意见.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不当之处,祈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3.
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俗称草斑、油斑,属鲈形目、石斑鱼属,为冷暖水性(适应水温5~32℃)礁栖鱼类,其肉味鲜美、是海水石斑鱼类中的极品。它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适应于池塘、网箱和室内水泥池工厂化等养殖。近年来已成为我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东南沿海的重要发展养殖对象。有关云纹石斑鱼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至今尚未见到报道。近年来,我们进行了云纹石斑鱼工厂化健康育苗技术的试验探索,取得显著的成效。现将主要技术措施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七带石斑鱼染色体核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PHA体内直接注射法制备了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头肾组织染色体标本并分析其核型。结果表明,七带石斑鱼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8,24对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染色体臂数(NF)为48,核型公式为:2n=48t,NF=48。未发现与性别相关的异型染色体,第24对染色体长度明显小于其他染色体。通过与其他22种石斑鱼染色体核型进行比较,发现七带石斑鱼具有石斑鱼属鱼类的原始核型特征,属于石斑鱼属鱼类的原始类群。  相似文献   

15.
赤点石斑鱼人工繁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a kaara)隶属鲈形目、鲈亚目、鮨科、石斑鱼属,俗称红斑、鲙鱼,是一种名贵的岛礁性经济鱼类,分布于我国东海、南海以及印度、日本和朝鲜沿岸。该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6.
玛拉巴石斑鱼(Epinephelusmalabaricus)俗称青斑、黑点青斑、过鱼,隶属于鲈形目、石斑鱼属,是我国东南沿海香港、台湾养殖最多的一种石斑鱼。玛拉巴石斑鱼体型颜色与点带石斑鱼十分接近,两者最容易混淆。与点带石斑鱼不同的是,玛拉巴石斑鱼前鳃盖的下角无膨大的棘齿,头及身体的  相似文献   

17.
点带石斑鱼肌肉中氨基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鮨科(Serranidae)、石斑鱼属(Epinephelus),主要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海区,是一种凶猛性、暖水性及广盐性的中下层鱼类。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鞍带石斑鱼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科(Serranidae),石斑鱼亚科(Epinephelinae),石斑鱼属(Epinephelus),俗称龙胆石斑。它是石斑鱼中体型最大的种类之一。  相似文献   

19.
青石斑鱼隶属于鲈形日、脂科、青石斑鱼属。属暖水性鱼类,其生存的盐度范围11‰~40‰,适应水温15—35℃,5℃以下则死亡。青石斑鱼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是名贵海水鱼类,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笔者参与了钦州市丰信蚝业有限公司2007年承担广西区科技厅下达的“青石斑鱼池塘标准化养殖技术”项目,现将其养殖生产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工厂化养殖斜带石斑鱼生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俗称青斑,属鲈形目(Perciformes),鮨科(Serranidae),石斑鱼亚科(Epinephelinae),石斑鱼属(Epinephelus),分布热带、亚热带暧水海域,经济价值甚高.斜带石斑鱼为广东省海水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但近年来海水污染日益严重,赤潮灾害频发,使海水网箱养殖的发展面临严峻的局面,而陆上工厂化养殖可防止海区环境变化对养殖动物的不良影响,同时也可减少养殖自身污染对海洋生态造成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