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种复配杀虫剂防治小麦穗蚜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7.5%氯氟·吡虫啉悬浮剂、7.5%氯氟·啶虫脒微乳剂、20%联苯·三唑磷微乳剂、22%氯氟·噻虫微囊悬浮-悬浮剂、25%氰戊·乐果乳油、30%氰戊·辛硫磷乳油6种对小麦穗蚜有防治作用的杀虫剂进行试验,比较不同药剂对小麦穗蚜的防效。结果表明:6种复配杀虫剂对小麦穗蚜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从对小麦穗蚜的持效性和长效性看,7.5%氯氟·吡虫啉悬浮剂、7.5%氯氟·啶虫脒微乳剂和22%氯氟·噻虫微囊悬浮-悬浮剂为首选用药;药后15 d,20%联苯·三唑磷微乳剂、25%氰戊·乐果乳油和30%氰戊·辛硫磷乳油对小麦穗蚜的防效明显下降,但这3种药剂可作为小麦穗蚜防治的补充药剂。  相似文献   

2.
9 35%杀铃威乳油 35%杀铃威乳油是由河南农业大学康拓科贸公司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农药复配制剂,通用名为35%甲·氯乳油。9.1 理化性状 35%杀铃威乳油外观为淡黄色无可见的悬浮物和沉淀。酸度(以H_2SO_4计),水份含量≤0.5%。稀释500倍乳液稳定性合格。  相似文献   

3.
通过15%氟铃·唑磷乳油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表明15%氟铃·唑磷乳油(有效成分)180g/hm2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效果显著,施药14d后调查保叶效果达90.38%,杀虫效果达99.24%,好于对照处理20%三唑磷乳油(有效成分)360g/hm2,明显好于对照处理5%氟铃脲乳油(有效成分)75g/hm2。15%氟铃·唑磷乳油(有效成分)180g/hm2对高龄幼虫的防效有待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20%氟铃脲·辛硫磷乳油防治棉铃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氟铃脲·辛硫磷乳油防治棉铃虫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10%溴氟菊酯乳油防治甘蓝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10%溴氟菊酯乳油对甘蓝蚜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0%溴氟菊酯乳油对甘蓝蚜的室内触杀LC50为11.7420mg/kg,而对比药剂20%甲氰菊酯乳油的LC50为22.1208mg/kg,可见,10%溴氟菊酯乳油的触杀作用明显高于20%甲氰菊酯乳油。10%溴氟菊酯乳油1000×,2000×稀释液,药后3天,5天对甘蓝蚜的防效均达到90%以上,明显高于20%甲氰菊酯乳油2000x稀释液84.1%和85.1%的防效。因此,建议田间使用10%溴氟菊酯乳油2000×稀释液防治甘蓝蚜为宜  相似文献   

6.
12 50%辛·氰乳油 5O%辛·氰乳油是由滑县农药总厂和北京农业大学共同研制开发的复配杀虫剂,其它名称有“新光一号”。12.1 理化性状 50%辛·氰乳油外观为棕色油状液体,无可见悬浮物或沉淀,比重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防治十字花科蔬菜斜纹夜蛾高效药荆,用4%甲维盐·氟铃脲乳油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W维盐·氟铃脲乳油对十字花科蔬菜斜纹夜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十字花科蔬菜安全。  相似文献   

8.
25%辛·氰乳油防治栗大蚜与铜绿色金龟子效果研究表明,25%辛·氰乳油对这2种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用25%辛·氰乳油1000倍液、1500倍液、2000倍液防治栗大蚜和铜绿金龟子,施药后1、3、10d调查防效均明显高于常规有机磷农药乐果和敌敌畏。  相似文献   

9.
小菜蛾是我地蔬菜种植中主要且较难防治的害虫之一.10.5%甲维盐·氟铃脲水分散粒剂,5%氟铃脲乳油等药剂防治选收期甘蓝小菜蛾试验表明,在小菜蛾低龄幼虫发生高峰期,10.5%甲维盐·氟铃脲水分散粒剂防治效果好,且对作物和环境安全.使用剂量一般为0.30~0.45kg/hm2.  相似文献   

10.
2003~2004年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氟铃·辛乳油对蔬菜上常发生的小菜蛾、菜青虫、甘蓝夜蛾、斜纹夜蛾及棉铃虫为有效药剂。有效使用浓度为2000~3000倍液,防效达70%~90%以上。与当地常用有效药剂40%毒死蜱乳油相比较,氟铃·辛的2000、2500~3000倍液大体分别相当于毒死蜱1000、2000倍液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18 25%灭虫星 25%灭虫星的通用名为25%氯·灭·甲乳油,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针对棉花害虫产生抗药性,难于防治而研究开发的最新三元杀虫混剂,由荥阳农药制剂厂生产。18.1 理化性状 25%灭虫星制剂外观为浅棕色或棕色单相液体,无可见悬浮物或沉淀。总有效成分含量≥25%,水分含量≤0.4%,酸度(以H_2SO_4计)≤0.5%,乳液稳定性(稀  相似文献   

12.
新复配农药及其应用技术40%久效·硫磷乳油40%久效·硫磷乳油是久效磷和马拉硫磷两种单剂复配而成的杀虫剂,由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农药厂生产。1理化性状该制剂为棕色油状液体,总有效成分含量40%,水分含量≤5%,酸度(H2SO4)≤08%,有效成分处亚...  相似文献   

13.
常用化学药剂防治棉铃虫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防治棉铃虫的常用药剂50%辛硫磷乳油,50%甲基对硫磷乳油,5%高效氯氰菊48乳油,混配剂40%久敌乳油,40%辛·甲·高氯乳油在淮北二代棉铃虫上进行了药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辛·甲·高氯乳油亩用50~60ml防效达90%以上,残效期5天,可以在我省淮北棉区推广使用;40%久敌乳油亩用50ml,5%高效氯氰菊酯亩用40ml,防治棉铃虫效果70%~85%,可根据虫情选择使用;50%辛硫磷乳油和50%甲基对硫磷乳油亩施50ml单用效果不理想。氯氰菊酯在我省淮北棉区的抗药性水平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510g/L氟铃.毒死蜱乳油防治棉花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10g/L氟铃·毒死蜱乳油是防治棉花棉铃虫的较好药剂,对棉花安全,持效期在7d左右。建议其使用剂量1.500~1.955kg/hm2,即有效成分剂量765~1 020g/hm2,按用药量对水900L/hm2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5.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药效评估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有一定防治效果,对天敌等非靶标生物影响不大;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20g/hm2和150g/hm2、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mL/hm2、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600mL/hm2、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150g/hm25个处理防效在90.30%~100.00%,防效较好;2.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750mL/hm2、20%甲维盐·毒死蜱可湿性粉剂900g/hm2、24%氰氟虫腙乳油450mL/hm2、5%丁烯氟虫腈乳油900mL/hm24个处理防效在80.33%~85.86%,防效中等;其他药剂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16.
几种药剂防治菜青虫药效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8%高氯·氟啶脲乳油、5%抑太保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等3种药剂在田间对菜青虫幼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8%高氯.氟啶脲乳油防治菜青虫,施药量在17.400~34.875g/hm2,一般在幼虫孵化盛期至3龄幼虫前用药效果最佳;速效性较好,优于抑太保;对菜青虫的持效期优于高效氯氰菊酯。  相似文献   

17.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和西安硫酸厂合作进行的“高效棉铃虫防治剂研究”课题 ,日前通过陕西省石化局和省教委组织的成果鉴定 ,复配农药新品种“3 2 %辛硫·异丙乳油”随之问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从 1 990年开始陕西棉花害虫的抗药性监测及治理研究 ,先后研究出 3 0 %胺·西·氯氰乳油等混配药剂。在此基础上 ,科研人员在前期对棉铃虫等害虫抗药性系统监测和大量生物活性测试的基础上 ,选定害虫敏感的杀虫剂异丙威 ,与杀虫机制不同的杀虫剂辛硫磷以科学方法混配 ,经过 2年多努力 ,终于研制出复配…  相似文献   

18.
1.8%阿维菌素、5%氟铃脲乳油、30%乙酰甲胺磷乳油、1.1%甲氨基阿维菌素四种生物农药对棉蚜均有较好的防效.药后4d,30%乙酰甲胺磷乳油的防效为83.5%,1.8%阿维菌素为75%,5%氟铃脲乳油和1.1%甲氨基阿维菌素的防效分别为68.4%、68%.药后12 d防效均在90%以上.从速效性、持续性及对天敌的影响等方面总体考虑:5%氟铃脲乳油和30%乙酰甲胺磷乳油是防治棉蚜的较理想的药剂,可以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甘薯小象甲防治药剂田间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小象甲是甘薯生长期和储藏期最重要的害虫,严重影响甘薯品质和产量。为探寻防治甘薯小象甲的高效低毒药剂,连续两年共开展了14种药剂筛选试验,筛选出48%毒死蜱乳油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两个单剂对甘薯小象甲的防治效果较好,使用55%氯氰·毒死蜱乳油复配剂可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11%氰·唑酮乳油(蚜粉克星)兼治小麦穗蚜、白粉病的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一次用药11%氰·唑酮乳油1200~1350mL/hm2可以有效兼治小麦穗蚜和白粉病,并显著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