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农业科技》2016,(12):348-349
基于速冻食品安全信息消费者调查问卷,分析了当前我国速冻食品安全信息供给及消费者对速冻食品安全信息的需求状况。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消费者对速冻食品安全信息的关注逐渐增强,网络平台正在成为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但消费者安全维权意识仍需进一步提升。据此,提出加强速冻食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以及提高政府监管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消费者角度检视我国食品安全信息的缺失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消费者视角对我国食品安全信息缺失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消费者的需求偏好、收入约束、认知水平以及商家对消费者的过度竞争,从需求层面上对安全信息的缺失产生影响。提出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应实行疏导式管理,引导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需求,完善食品安全信息显示与甄别机制,建立消费者获取安全信息的渠道,加强食品安全教育与培训,帮助消费者提高利用食品安全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消费领域的矛盾凸现,这实质上是消费者对农产品满意度的问题.从消费者购买心理角度出发,构建农产品满意度的结构方程模型,以天津市223个蔬菜水果消费者为样本,实证分析农产品消费者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购买渠道规范程度对满意度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且对满意度各要素的影响程度不同;消费者认知条件和相关信息关注度对满意度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赣州市茶制品市场的消费者行为,并提出营销对策,为该地区茶产业的结构调整及升级转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分析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得到赣州茶制品消费者相关数据,运用回归模型对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消费行为及其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受消费者人口统计学特征、消费动机、茶制品认知、产品要素、参照群体、企业营销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消费意愿与消费行为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TPB模型对赣州消费者茶制品消费行为具有很好的解释力.[建议]组合多种营销方式,提升市场扩散效果;打造企业形象名片,提升企业内在竞争力;普及茶制品知识,提高消费者认知;完善茶制品信息,提高消费者认可度;畅通有效信息渠道,赢得消费者口碑;购买渠道多样化,培育"互联网+".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几年食品安全事故的频发,食品企业和经营商的信用遭到严重冲击,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的权威性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消费者是食品安全流通过程中的终端目标,消费者在食品安全上所体现的态度和消费倾向会对食品生产者、加工及经销企业的行为主体产生深刻影响。采用最优尺度回归方法,对影响北京市朝阳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评价的主要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如消费者的个人特征、是否常去街边摊贩采购、对新鲜程度和销售环境的满意度,以及对下架食品信息关注度等,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几年食品安全事故的频发,食品企业和经营商的信用遭到严重冲击,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的权威性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消费者是食品安全流通过程中的终端目标,消费者在食品安全上所体现的态度和消费倾向会对食品生产者、加工及经销企业的行为主体产生深刻影响。采用最优尺度回归方法,对影响北京市朝阳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评价的主要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如消费者的个人特征、是否常去街边摊贩采购、对新鲜程度和销售环境的满意度,以及对下架食品信息关注度等,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媒体监督作为政府监管的重要补充,是披露食品安全事件,缓解食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皮革奶”事件为例,通过对北京、山东聊城和吉林德惠3市的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消费者对该事件的认知水平、评价态度及消费行为.结果表明,城市消费者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的整体满意度不高,虽然媒体监督是披露食品安全信息的重要途径,能够产生一定的消费导向作用,但是城市居民对其关注度不足,评价态度正反参半.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打破食品安全信息壁垒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由此,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居民食品安全信息行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对提高居民食品安全信息利用效率,建立安全消费行为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该研究对现有国内外消费者食品安全信息行为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主要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者和相关法规对食品安全信息内容的界定,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消费者食品安全信息行为的研究内容,对其中可完善和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分析,为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刘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995-10997
[目的]在卷烟的内质方面获得开发新产品的思路。[方法]通过模拟消费者吸烟前对卷烟的处理行为和吸烟时的不同方式,对相关的卷烟进行感官评价及分析。[结果]消费者不同吸烟行为下的卷烟内在品质的差异较大,各有特点。[结论]可以通过强化卷烟的舒适度、满足感、健康和香气的方法,进行卷烟新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根据对全国10个省、自治区的城市消费者有关食品安全现状满意度调查的2 163份有效问卷数据,发现消费者对当前市场上的食品安全表现出中等偏下的满意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满意度的因素,提出了一系列相应建议,有利于政府、消费者、企业等联手共治促成我国食品安全新常态。  相似文献   

11.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日益加强。农产品认证制度业已成为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从实践看,有效的农产品认证对于从源头上改善农产品质量、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具有重要作用。文献检索显示,国内外研究人员已经针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需求作了大量研究。具体包括消费者对其风险的认识.消费者取得食品安全信息的途径、经济收入和食品安全风险性的关系及食品需求行为。  相似文献   

12.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以商洛市580个农民为调查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信息需求类型、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获取渠道、信息获取程度和信息服务满意度5个方面进行定量调查,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并与2010—2018年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农民信息需求和信息获取渠道发生了较大变化,现阶段农民信息需求的热点是食品安全和医疗健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业者对农业生产信息关注度仍然较高,总体对农业生产和政策法规信息需求逐步减弱;多数农民可以自己获得信息,但获得有利用价值信息较少,邻里互通和手机咨询是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技术培训和电视节目获取信息依然重要但明显减少;农民对信息服务总体评价是满意的,对农业生产和子女教育的信息服务满意度较高,对医疗健康和食品安全信息服务基本满意,对社会服务、市场信息和村务管理信息服务满意度较低。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农民信息服务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了解消费者对获得质量安全认证食品的购买意愿,准确把握影响消费者高价支付意愿的因素对未来我国食品安全市场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城市居民鲜食苹果消费者为例,在把握城市消费者鲜食苹果消费情况和消费者对果品类食品安全问题态度基础上,应用因子分析法和Probit模型,对影响消费者高价购买获得质量安全认证果品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鲜食苹果的女性消费者占比较高,主要消费群体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脑力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较高,个人月收入较高的男性消费群体的高价支付意愿较高;在进行果品购买时,消费者最关注的是果品的口味、色泽、新鲜程度等感官特征,以及果品价格,而对果品品牌和促销情况并不敏感;对果品产地、果品营养成分和果品购买便利性重视程度越高的消费者,其高价支付意愿越强烈;对质量安全标识认知度和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关注度较高的消费者,更愿意高价购买获得质量安全认证的果品。为提高消费者的高价支付意愿,建议发挥食品安全机构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教育的作用,提高消费者对质量安全认证信息的了解程度;食品质量监管部门加强安全检测,保证获得质量安全认证果品的质量安全;建设食品质量信用体系,加强消费者对获得质量安全认证食品的信任度;强化对食品检测部门的监督和惩罚力度,恢复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信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江苏省淮安、扬州和无锡的消费者对猪肉安全信息的搜寻行为展开调查,研究了消费者搜寻猪肉食品安全信息行为的基本规律。结果表明消费者对猪肉安全信息需求强烈,但信息获取程度不高;消费者主要通过购买经验、电视和网络等渠道获取安全信息,比较信任来自政府和专业机构的信息。消费者搜寻猪肉安全信息行为主要受到性别、对猪肉安全的关注度、对猪肉质量安全评价、购买频率、对家人身体健康的关注度、获取信息的便利程度及时间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提升鸡肉消费信心,促进鸡肉消费量,促进肉鸡产业发展。【方法】利用消费者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分析消费者鸡肉消费信心与个人特征、对供应链成员信任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消费者对加工企业的信任是影响消费满意度和消费预期最重要的因素,有孩子的消费者消费信心更差,女性比男性对鸡肉的消费满意度和消费预期更强,目前的消费满意度严重影响消费预期。【结论】加强政府食品安全管理力度、强化鸡肉加工企业的诚信道德和社会责任、提高农户安全生产认知可以提升消费信心。  相似文献   

16.
研究基于ELM理论和多元有序Logit回归模型,考察消费者食品安全信息的需求偏好现状并分析其食品安全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主要通过社交媒体、亲友同事间耳口相传、搜索引擎或门户网站获取食安信息,对政府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主流新闻媒体信任程度较高,消费者性别、婚姻状况、收入水平、购买频率等个体特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消费者对猪肉供应链安全风险的关注程度和信息获取渠道,对韶关市不同人群随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对猪肉的总体安全问题普遍关注,但对猪肉供应链各环节的安全风险关注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别;消费者获取猪肉供应链安全风险信息的来源虽多,但信息的主要渠道并不是消费者最信任的渠道;指出当前相关部门应改善信息宣传和沟通渠道,引导消费者全面关注猪肉供应链的安全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8.
韩大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694-8697
利用德州市397名消费者的问卷调查资料,就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查询机的认知和使用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德州消费者在总体上对食品安全查询机的使用及其功能认知程度较低,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查询机了解程度的主要因素是年龄、职业、性别和学历。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查询机接受程度的主要因素是个体特征因素和风险意识相关因素。消费者没听说过、不了解食品安全查询机以及食品安全查询机所能查到的食品安全项目太少起不到安全防范的作用是人们对食品安全查询机缺乏认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消费者日常饮茶习惯,为人们科学健康地饮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青岛市为调查地域,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方法,对消费者的饮茶习惯进行了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消费者日常泡茶器具主要以玻璃杯和瓷壶为主;泡茶水质以山泉水和纯净水居多;茶叶在壶中开水浸泡后再倒入茶碗饮用的人数占66%,茶叶直接放入茶杯中边浸泡边喝的人数占28%;喝茶时间主要选择在下午,一般在饭后饮茶;在对喝茶环境的选择上,主要以朋友一起喝茶的人数居多;消费者对茶叶的风味和香气关注度较高,认为茶叶的主要功效为消食化腻。[结论]消费者在饮茶上存在一些不良习惯,对茶叶的保健功效认识不足,应该提倡科学健康的饮茶观念。  相似文献   

20.
研究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有利于增强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和建立规范的转基因市场体系。而信息传播渠道对消费者了解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对此,主要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南京市消费者对转基因的认知程度,问卷的分析主要运用方差分析进行显著性检验,得出结论:目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为听说过但不了解或者了解一点,主要的了解渠道是电视或广播,而可信度最高的传播渠道是食品监管机制或消费者协会等部门,而且不同信息传播渠道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最后,从信息传播渠道及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的角度对政府正确宣传转基因提出了一系列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