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旱直播深度和氮肥施用量对金两优33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金两优33的最适播种深度和N肥施用量。[方法]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N肥施用量(纯N150.0(CK)、187.5、225.0、262.5 kg/hm2)和不同直播深度(2.0(CK)、4.0、6.0 cm)对金两优33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N肥施用量的增加,金两优33的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实收产量先增加后减少,N肥施用量为225.0 kg/hm2时,有效穗数最多;N肥施用量为187.5 kg/hm2,每穗实粒数最多,实收产量最高。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金两优33的有效穗数、成穗率、千粒重、实收产量均降低,播种深度为2.0 cm(CK)的处理分别比播种深度为4.0、6.0 cm的处理增产20.77%和257.10%。[结论]金两优33的最适播种深度为2.0 cm,最适N肥施用量为187.5 kg/hm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春大豆优化施肥方案。[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分析N、P2O5、K2O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效应,并建立产量优化模型,提出N、P、K肥的适宜取值区间。[结果]产量优化模型为Y(kg/hm2)=3 671.36-107.58X1+160.64X2+144.90X3-276.50X21-140.14X22-183.15X23-184.33X1X3,该模型对试验点的拟合程度较好。当N、P2O5、K2O施用量分别小于36.11、61.46和35.93 kg/hm2时,大豆产量随施用量增加而逐渐提高,反之,产量逐渐降低。在大豆生产过程中,应适当增施N、P、K肥。由于N肥的负效应较大,须严格控制施用量。获得产量大于3 600 kg/hm2的施肥方案为:纯N 25.78~40.88 kg/hm2,P2O552.0~68.0 kg/hm2,K2O34.34~45.66 kg/hm2。[结论]该研究可为建立春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香蕉N、P、K肥施用量,为建立香蕉平衡施肥指标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香蕉进行N、P、K肥料"3414"试验,并对结果进行肥料效应回归分析,拟合建立产量三元二次、一元二次和二元二次肥料效应回归模型。[结果]适量的N、P、K肥料对香蕉的增产效应明显,过量施肥造成肥料利用率下降,在生产中N、P、K肥宜选择适宜的用量。建议采用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计算推荐施肥量,试验土壤的香蕉最佳产量为44.193~45.904t/hm2时,对应的N、P2O5、K2O最佳经济施用量分别为795.1、262.3、1236.9kg/hm2,其N、P、K施肥比例为1∶0.33∶1.55。[结论]试验结果可供与试验地(黏壤土)相类似的土壤类型区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4.
香蕉氮·磷·钾施肥效应模型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香蕉N、P、K肥施用量,为建立香蕉平衡施肥指标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香蕉进行N、P、K肥料"3414"试验,并对结果进行肥料效应回归分析,拟合建立产量三元二次、一元二次和二元二次肥料效应回归模型。[结果]适量的N、P、K肥料对香蕉的增产效应明显,过量施肥造成肥料利用率下降,在生产中N、P、K肥宜选择适宜的用量。建议采用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计算推荐施肥量,试验土壤的香蕉最佳产量为44.193~45.904t/hm2时,对应的N、P2O5、K2O最佳经济施用量分别为795.1、262.3、1236.9kg/hm2,其N、P、K施肥比例为1∶0.33∶1.55。[结论]试验结果可供与试验地(黏壤土)相类似的土壤类型区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5.
双季早稻“3414”测土配方施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选择适合庐江县的水稻施肥配方。[方法]通过对早稻进行"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探索双季水稻高产栽培的N、P、K肥料效应函数模型,选择最佳的水稻施肥配方。[结果]早稻产量与N、P、K施用量有明显关系,得到的最佳产量施肥量为纯氮159 kg/hm2、五氧化二磷81 kg/hm2、氧化钾174 kg/hm2。估算出最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为202.50 kg/hm2、磷肥施用量为90.00 kg/hm2,钾肥施用量为135.00 kg/hm2,对比不施肥料的田块,产量增长74.43%,增长显著。[结论]研究结果为庐江县双季早稻的科学合理施肥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病虫害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414"设计方案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病虫害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病虫对水稻的危害也随之增加.不施肥的处理1,其病虫害的发生率最低,处理11施肥量最多,病虫害的发生率最高.在经济性状方面,施N肥增产效应最明显,K肥、P肥次之,处理6的产量构成因素最优.在产量方面,N0P0K0的产量最低(5742.10 kg/hm2),N2P2K2产量最高(8945.60 kg/hm2),增产55.79 %,差异性显著.本试验条件下,氮肥的最佳施用量为190 kg/hm2,磷肥的最佳施用量为55 kg/hm2,钾肥为135 kg/hm2,N、P、K的最佳配比是1∶ 0.3∶ 0.7.  相似文献   

7.
玄参高产栽培优化配方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获得玄参的最佳施肥方案。【方法】采用N、P、K三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方案,在陕西省镇坪县进行了玄参的N、P、K肥施用量及配比试验。【结果】求得玄参的N、P、K肥效反应数学模型,通过模拟选优,提出了玄参目标产量为8000~9000 kg/hm2时,纯N施用量为196.2138~337.0852 kg/hm2,P2O5施用量为97.92685~189.9207 kg/hm2,K2O施用量为152.7422~325.0003 kg/hm2。【结论】玄参对N肥和K肥的耐受力差,施用P肥对其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低热地区早春番茄平衡施肥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了研究贵州省低热地区N、P、K施用量与产量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3414"二次回归设计,以N、P、K为供试因子,番茄产量为目标函数,对贵州省低热地区早熟番茄施肥数学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获得优化施肥技术方案:N、P、K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04.55、112.95、502.95 kg/hm2,产量可达115 719.00 kg/hm2。[结论]该研究为优化N、P、K肥施用量,制定番茄专家系统的施肥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氮磷肥施用量对岷山红三叶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岷山红三叶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施氮肥为主区,设4个水平(0、50、100、150 kg/hm2),施磷肥为副区,设4个水平(0、120、240、360 kg/hm2),分别测定不同氮磷肥料及其组合处理的红三叶草的分枝数、茎叶比(LSR)、干鲜比(DFR)、鲜草和干草的产量。[结果]A2B4(N50 kg/hm2、P2O5360 kg/hm2)处理的红三叶草分枝数最多。获得较高LSR和DFR的N、P肥最佳配比分别为A3B4(N100 kg/hm2、P2O5360 kg/hm2)和A3B1(N 100 kg/hm2、P2O50kg/hm2)。施肥量分别为A2B4(N50 kg/hm2、P2O5360 kg/hm2)和A2B2(N50 kg/hm2、P2O5120 kg/hm2)时,鲜草和干草的产量最高。[结论]P肥施用量对岷山红三叶的草产量和品质无显著影响,N肥施用量对岷山红三叶草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肥水平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为冬作马铃薯高效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N∶P2O5∶K2O为1∶0.5∶2的肥料配比,氮素基准设4个水平:90、1351、80和225 kg/hm2,不施N肥为CK,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马铃薯主茎数、株高、块茎数量与产量的差异。[结果]不同施肥水平下马铃薯主茎数、株高、块茎数量与产量差异显著。主茎数与施肥量在一定范围内呈负相关;随着施肥量增加,株高表现出"U"形变化趋势,N肥水平为180 kg/hm2时植株最矮;N肥水平为135 kg/hm2时增产效果最好,比对照增产64.9%。其次是90 kg/hm2,增产8.0%。[结论]该配方肥中N肥水平为90~135 kg/hm2时,对马铃薯有较好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豇豆(Vigna unguiculata)为材料,采用椰糠有机肥、生物酵素·活性菌肥和化肥作基肥,研究不同种类肥料和不同施用量对土壤养分、豇豆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椰糠有机肥对土壤质量的改善效果更明显,尤其施用量在14 286 kg·hm~(-2)(B2)时,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p H值较种植前(CK0)及施用化肥的处理(CK)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且均达显著性差异;(2)椰糠有机肥总体表现出优于化肥及生物酵素·活性菌肥的良好效果,其中施用量为9 524 kg·hm~(-2)(B1)时,产量最高,B2次之,但B1,B2之间差异不显著;(3)B2处理豇豆表现出最好的综合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2.
氮磷钾肥配施对紫花苜蓿饲草产量及微量元素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氮、磷、钾肥配施对紫花苜蓿饲草产量及微量元素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饲草产量,与未施肥处理相比,施肥处理饲草产量增幅为5.45%~15.01%,且氮、磷、钾肥配施效果显著优于单施;能提高紫花苜蓿铁、锰、铜、锌、钼、硼、钴、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和累积量,且氮、磷、钾肥配施效果优于单施;NPK处理最优,显著高于未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3.
有机肥和无机肥联合施用,不仅能保持黄瓜产量,提高品质和风味,而且还能保护生态环境。复合肥料可以减少因施肥过量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田土壤质量。复合肥料结合有机肥和无机肥的优点,根据黄瓜需肥特点和养分的合理配置,既能满足黄瓜生长的要求,又克服了有机肥效率低的缺点。因此,有机无机复合肥的联合应用将是黄瓜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生物有机肥(BF)、枯草芽孢杆菌(BS)、缓释氮肥(SRN)对木薯生长和土壤养分、酶活性等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不同生物有机肥(BF)施用量(BF1,5 t/hm2;BF2,10 t/hm2)、不同枯草芽孢杆菌菌剂(BS)浓度(BS100,100 倍稀释;BS200,200 倍稀释)、SRN 及减肥处理(75%CF)、尿素处理(1 次施用,UN1;2 次施用,UN2)等组合共 13 个处理。【结果】BF2+75%CF 处理比BF2+SRN 处理显著(P<0.05)降低了土壤碱解氮含量;在施用 SRN 情况下,BS100 处理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BF2 在施尿素时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BF2+75%CF 处理比 SRN 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BS+SRN、BF+SRN、BF2+75%CF 处理均比 SRN 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在施用 SRN 的情况下,BS100、BF2 处理显著提高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SRN、UN2 处理木薯产量分别比 UN1 处理显著提高 20.5% 和 21.7%,BS 和 BF处理在施尿素或 SRN 情况下均能显著提高木薯产量。相比常规施肥,BF 和 BS 配合减肥或缓释氮肥可提高氮肥利用率(10.9%~21.5%)和钾肥利用率(11.4%~28.9%)。【结论】缓释氮肥 1 次施用与尿素 2 次施用的增产效果相当。在施用 SRN 的情况下,BF 提高了土壤蔗糖酶活性、BS 提高了土壤速效钾含量,二者均提高 SMBC、酸性磷酸酶活性、木薯产量。在减施化肥的情况下,BF 可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SMBC、木薯鲜薯产量。BF、BS 处理均可提高木薯氮、钾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水溶性肥料的优势,包括肥效快速明显,利用率高;养分含量高且全面,配方可灵活调整;施用方便且经济安全。介绍了水溶性肥料的施用方式,包括灌溉施肥、无土栽培、叶面施肥。针对水溶性肥料产品研发低,质量参差不齐,各环节利润高,灌溉设备不配套,尚未形成有效推广等问题,从加强产品开发,规范水溶性肥料市场,配套灌溉设备,合理利用政府补贴几方面,提出了水溶性肥料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近年来在华南地区主要蔬菜生产区进行的田间试验结果,分析了施磷钾肥对叶菜、瓜类、豆类蔬菜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及目前条件下华南地区蔬菜磷钾肥的偏生产力、农学效率、肥料表观利用率、生理利用率、肥料贡献率和地力贡献率。结果表明,叶菜、瓜类和豆类蔬菜施用磷钾肥均能促进蔬菜产量的增加和磷钾养分的吸收。叶菜、瓜类、豆类蔬菜磷肥偏生产力分别为781.9 kg/kg、257.6 kg/kg、211.9 kg/kg,农学效率为30.5 kg/kg、64.1 kg/kg、23.1 kg/kg,表观利用率为17.2%、9.7%、6.1%,生理利用率为222.3 kg/kg、370.6 kg/kg、292.7kg/kg,肥料贡献率为16.4 %、19.4%、12.9%,地力贡献率为83.6 %、80.4%、87.1%。叶菜、瓜类、豆类蔬菜钾肥偏生产力分别为298.8 kg/kg、164.3 kg/kg、165.8 kg/kg,农学效率为29.5 kg/kg、39.5 kg/kg、25.8 kg/kg,表观利用率为24.8%、24.3%、13.0%,生理利用率为152.3 kg/kg、218.6 kg/kg、229.1kg/kg,肥料贡献率为13.8 %、21.6%、17.4%,地力贡献率为86.2 %、78.3%、82.6%。分析肥料利用率分布频率可以看出,磷肥表观利用率<20%的试验样本和钾肥表观利用率<30%的试验样本均占总样本的80%以上,表明目前试验条件下各类蔬菜的磷钾肥利用率较低,生产上需同时解决蔬菜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提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精准施肥对小白菜产量、品质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蔬菜精准施肥推荐系统小白菜的推荐施肥量,在田间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推荐施肥量处理的小白菜产量最高,达36868.5kg.hm-2,小白菜硝酸盐含量较低,肥料利用率在所有施肥处理中最高,种植者纯收益最大,达54271.65元.hm-2,并且种植后土壤养分变化以及酸碱度、电导度、有机质含量等多个指标的变化趋势都优于其他处理,不会造成土壤中盐分累积,因此说明该系统用于推荐露地小白菜生产的施肥量是准确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以花椰菜“厦雪100天”品种为试材,采用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田间试验,对氮、磷、钾肥用量与花椰菜产量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了花椰菜产量函数模型;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均能显著地影响花椰菜产量,其作用大小依次为氮肥>钾肥>磷肥;在此项试验条件下,施肥量为N:319.58-371.48kg/hm2,P2O5:202.20-261.45kg/hm2,K2O:288.15-339.15kg/hm2时,花椰菜产量可达57000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田间试验将沼渣与复合肥和有机肥施用效果对比,结果表明不同用量的沼渣对植物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最大叶宽和长势.沼渣能显著提高产量.沼渣处理1、2、3与空白处理相比,产量分别提高704、1 057和1 481 kg/hm2;复合肥对小青菜的生长性状和产量促进作用最大,其中产量提高4 756 kg/hm2.沼渣、有机肥和复合肥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中各组分的含量.本研究为沼渣农田施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概述采用包膜缓释氮肥与有机无机复混肥掺混创制养分释放可调控型作物专用肥的工艺流程及产品的技术性能,探讨了包膜缓释氮肥及控释型有机无机掺混肥在土壤中的氮素释放特性及当季作物的利用效率,阐述了主要经济作物专用肥筛选的依据、系列产品的推荐配方及应用效果,提出了本项技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