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雏鸡和火鸡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雏鸡和火鸡,2-3周龄内雏鸡发病率、死亡率最高,中鸡亦可爆发高死亡率的疫情,成鸡主要是呈隐性或慢性感染。但是近年来,成鸡白痢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多发生于成年产蛋鸡开产前和产蛋高峰期,患病蛋鸡产蛋率下降,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下降并发生卵巢炎。1临床症状处于产蛋高峰期的鸡群突然出现产蛋下降,且下降幅度比较大,  相似文献   

2.
雏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鸡和火鸡等禽类的传染病。雏鸡患病呈急性败血性经过,以白痢为主要症状,在成鸡多呈慢性经过或无症状感染。雏鸡白痢一般发生在3周龄内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是阻碍养鸡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雏痢净是一种纯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用于防治雏鸡白痢,为了客观评价其对雏鸡白痢的防治效果,特组织进行了本次雏鸡人工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治疗试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雏鸡白痢是由沙门氏杆菌属中的鸡白痢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鸡和带菌鸡为主要传染源。除鸡可感染外,火鸡、珍鸡、野鸡和多种鸟类也可感染。本病主要发生在1~3周龄的雏鸡,尤其是10周龄以前的雏鸡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较多。  相似文献   

4.
鸡白痢(pullorum disease,PD)是由鸡白痢沙门菌引起雏鸡和火鸡的一种危害极为严重的传染病。该病主要经卵传播,也可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2-3周龄的雏鸡发病死亡率最高。近年,我国鸡白痢在蛋鸡群和肉鸡的父母代感染有上升势头,部分地区鸡白痢沙门菌阳性率甚至高于70%。目前,国内控制鸡白痢的主要措施是定期进行鸡群检疫,淘汰阳性鸡,净化培育无白痢鸡群。  相似文献   

5.
<正>鸡白痢(pullorum disease,PD)是由鸡白痢沙门菌引起雏鸡和火鸡的一种危害极为严重的传染病。该病主要经卵传播,也可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2~3周龄的雏鸡发病死亡率最高。近年,我国鸡白痢在蛋鸡群和肉鸡的父母代感染有上升势头,部分地区鸡白痢沙门菌阳性率甚至高于70%。目前,国内控制鸡白痢的主要措施是定期进行鸡群检疫,淘汰阳性鸡,净化培育无白痢鸡群。采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和控制也是控制乃至净化本病的  相似文献   

6.
鸡白痢是雏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以3周龄内死亡最多。成年鸡多为慢性或隐性感染,一般不表现明显症状。 流行病学:本病在雏鸡中流行最为广泛,多发生于孵出不久的雏鸡。成年种鸡的感染,常局限于卵巢和输卵管等处。除鸡以外,也见于火鸡。  相似文献   

7.
正雏鸡白痢主要是对雏鸡生长危害较大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对3周龄以内的雏鸡感染性较强,死亡率也很高。20~45日龄发病多呈亚急性,如果能及时治疗,死亡率会降低,但影响雏鸡生长发育。雏鸡白痢病原体为白痢沙门氏杆菌,雏鸡以下痢和内脏器官灶性坏死为主要症状,成鸡多为隐形感染。腹泻为本病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正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鸡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患病雏鸡排白色糊状稀便。1)流行特点。雏鸡的易感性明显高于成年鸡,急性白痢主要发生于雏鸡3周龄以前,可造成大批死亡,病程有时可延续到3周龄以后。当饲养管理条件差,雏鸡拥挤,温度过低,通风不良,饲料品质差,以及有其他疫病感染时,都可成为促进鸡白痢或增加死亡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3周龄以内的雏鸡,以白色浆糊下痢和败血症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随着日龄的增长,鸡的抵抗力也增强,成年  相似文献   

10.
雏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所致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严重影响雏鸡的成活率。该病侵害3周龄以内的雏鸡,以7~21日龄幼雏常发,发病率40%~100%,大多呈急性败血症过程。2~3周龄死亡达高峰,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日龄、品种、营养、鸡群  相似文献   

11.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Salmonella pullorum)引起的鸡的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2~3周龄的鸡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以白痢、衰竭和败血症过程为特征,常导致大批死亡。成年鸡感染呈慢性或隐性经过,病变主要局限于生殖系统。  相似文献   

12.
肉鸡白痢是由于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而发生的一种常见传染病,鸡和火鸡都可感染,且全世界范围内都可发生。主要是2~3周龄的雏鸡易感,但小于15日龄的雏鸡具有更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一般常发病的鸡场内雏鸡发病率可达到大约20%~40%。成年鸡也可感染,但往往呈隐性或者慢性带菌,可经由粪便排出病菌,是该病重要的传播者。该病传播面积大,感染数量多,是危害养鸡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  相似文献   

13.
雏鸡白痢病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雏鸡常见传染病,雏鸡多发病于2~3周龄,死亡率较高,病鸡拉白色糊状的稀样便,糊肛为其主要表现特征,可采用西药法、中药法、土方法对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4.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各品种的鸡对该病均有易感性,以2~3周龄以内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呈流行性,临床表现以雏鸡拉糊状稀粪为特征.  相似文献   

15.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Salmonella pullorum)引起的鸡的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2~3周龄的鸡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以白痢、衰竭和败血症过程为特征,常导致大批死亡。成年鸡感染呈慢性或隐性经过,病变主要局限于生殖系统。1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16.
正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各种年龄鸡均可发生,其中雏鸡呈急性败血症经过,发病率及死亡率高;成年鸡主要为隐性感染,常常导致生产能力下降,严重影响鸡群健康;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对雏鸡造成严重危害,主要发生于2~15周龄鸡,其中4周龄左  相似文献   

17.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鸡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其特征是雏鸡呈败血症经过,表现急性下痢,排出白色糊状粪便,故名雏鸡白痢。雏鸡发生白痢死亡率高,而成年鸡则为无症状的带菌者。本病严重危害雏鸡的成活率,给养鸡业造成很大的损失。1临床症状7~10日龄发病增多。2~3周龄  相似文献   

18.
雏鸡白痢是一种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严重影响雏鸡的成活率.该病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的雏鸡,以7日龄的幼雏多发,发病鸡多数呈急性败血症经过,一般2~3周龄达到死亡高峰,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日龄、品种、营养、鸡群营养等密切相关,一般在20日龄后死亡逐渐停止.2008年11月,南宁市某鸡场送检三批以早期死亡为主要症状的雏鸡,经实验室诊断确认为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现将其诊断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鸡白痢”是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也是常见病和多发病 ,常易引起暴发流行。病原体为革兰氏阴性沙门氏杆菌。以雏鸡发病为主 ,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3周龄以下的雏鸡死亡率高达 40 %~ 80 % ,可明显降低雏鸡的成活率、增重率和饲料报酬。目前国内外多用呋喃唑酮 (痢特灵 )、磺胺类等化学药品或土霉素 (包括金霉素和四环素 )、青霉素等抗生素防治鸡白痢。这些药物有一定疗效 ,但多数已产生耐药性 ,而且因在鸡体内有一定残留 ,使鸡肉品质下降 ,有害人体健康 ,影响出口创汇。国内已有的防治鸡白痢的中兽药 ,一般疗效较差 ,而且大…  相似文献   

20.
白痢病是雏鸡生长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疾病,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探讨了一例雏鸡白痢的诊断以及防治,在科学诊断的基础上采用防治结合的方法,将雏鸡发病率以及死亡率最小化,同时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在新形势下,养鸡业深化发展的同时疾病发生率明显提高。雏鸡白痢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雏鸡多发病于2~3周龄[1],发病率、死亡率高,发病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