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对枣树采用花期避雨、疏蕾、疏果、枣吊摘心及对照等 5 种处理,研究了5 种处理对枣树落花落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枣树落花高峰是在开花后第 2,3 周,落果有 2 次高峰;花期避雨以及适度的疏蕾、疏果可减少落花落果,大大提高果吊比;枣吊摘心能抑制落花落果,但不能提高果吊比  相似文献   

2.
1枣树的落花落果及原因在北方枣区,由于枣树根系活动晚,生长期短,开花量大,花期长,再加上营养分配不平衡,导致枣树落花落果严重。明显的落花落果有两次。第一次在盛花期后1周左右,第二次在盛花末期10d左右。落花落果高峰大约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此次落花落果量约占落花落果总  相似文献   

3.
枣树落花落果机理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枣树开花多,但落花落果十分严重,极大地影响了枣树的丰产稳产,通过对枣树落花落果机理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枣树落花从开花后5-7d开始,第2-3周达到高峰,总落花率因品种而异,从63.72%-93.36%不等。生理落果有2次高峰,第1次是在座果后第2-4周,占全部落果率的50%-90%,第2次出现在采收前的第2周,占1.5%-3.0%,总的落花落果率为99.15%-99.97%。落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枣树落花落果原因及提高坐果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枣树花量虽然很大,但落花落果非常严重,自然坐果率一般仅为1%左右。据近几年对海兴县张王文、坨里、范庄3个试点调查,铃枣的自然坐果率为0.13%~0.36%,金丝小枣为0.4%~1.6%,婆枣为1%~2%,冬枣为1.39%。落花落果高峰大约出现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此次落花落果量约占落花落果总量的50%以上。现就近几  相似文献   

5.
哈密大枣落花落果高峰一般在盛花期后。在哈密地区,哈密大枣第一次落花落果高峰大约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此次落花落花落果量约占落花落果总量的50%以上。到7月中、下旬仍有落果,但逐渐减少。约在7月下旬有一个较小的落果高峰,主要是由于枣头二次枝成花需要大量营养,此次落果数量较少。至此,生理落果基本停止。但由于病虫害等引起的落果仍在继续,一直到采前,仍有少量落果。  相似文献   

6.
萘乙酸在防治樱桃采前落果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樱桃尤其是中国樱桃,都或轻或重的存在落果问题,这种落果发生在整个果实发育期,采前15~20d达到高峰。从落花后一周开始统计,到完全成熟采收时止,中国樱桃落果率约为15%~20%,严重时可以达到40%。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选用了果树上常用防生理落果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经过多次实验,确定出采用萘乙酸有效减少生理落果的喷洒时期及用药浓度。  相似文献   

7.
李树花果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李的栽培品种多自交不亲合,而且还有异交不亲合现象,因此李树常常开花很多,但落花落果相当严重。一般有3个高峰:第1次自开花完成后开始,主要是花器发育不全,失去受精能力或未受精造成的,据1986年沈阳农业大学调查,朱砂李花蕊败育率92.3%。第2次从花后2~4周开始,果实似大米粒大小时幼果和果梗变黄脱落,主要是授粉受精不良造成。如授粉树不足,缺传粉昆虫,花期低温,花粉管不能正常伸长等。第3次是在第2次落果后3周左右开始,主要是因为营养供应不足,胚发育中途停止造成落果。因此要获得丰产稳产需进行保花保果,坐果后还要根据坐果的多少进行疏果,主要措施有:  相似文献   

8.
梨枣枣吊生长与结果习性观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枣吊是枣树结果的基本单位。我们对嫁接后的第3年幼龄枣树,结合夏季管理,对主枝上新发出的枣头和二次冬季修剪后新发的枣头,按不同的用途和要求进行了摘心,发现摘心后的枣头上及二次枝上长出的枣吊生长较快,长度和粗度均大于已形成枣股上发出的脱落性枣吊,且叶片肥...  相似文献   

9.
枣树的坐果率较低,从幼果期至硬核前,落果现象严重,而后期落果却较轻。枣的落果高峰出现在6月中旬,7月下旬后落果逐渐减少。8月上旬趋于稳定。经笔者多年摸索,初步掌握了提高枣树坐果率的一些技术:  相似文献   

10.
对南方鲜食枣中秋酥脆枣的木质化枣吊与非木质化枣吊的开花结果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木质化枣吊花芽分化质量优于非木质化枣吊;木质枣吊花粉的平均萌发率高于非木质枣吊花粉;木质化枣吊花朵的各项形态指标和花粉量均大于非木质化枣吊花朵;木质化枣吊每吊总花量为非木质化枣吊的4.2倍;木质化枣吊盛花期持续时间为非木质化枣吊的2倍;木质化枣吊的每吊结果数显著大于非木质化枣吊,木质化枣吊的坐果率显著小于非木质化枣吊。  相似文献   

11.
浅谈提高果树坐果率的几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果树,普遍存在有落花落果的自然现象。其中可分为花后落花、6月落果、采前落果3次高峰。也就是在谢花后,子房未膨大时,就因花器发育不全和授粉受精不充分而引起大量脱落:花后两周左右、幼果已膨大时,因授粉受精不充分,子房产生激素不足,不能调运充足的营养供给子房发育而出现第1次落果;花后6周左右,又因为贮藏营养不足,再加上生长过旺、  相似文献   

12.
枣树花期如何保花保果温素卿枣树的花量极大,每枣吊30 ̄90朵不等,最多可达130朵;但落花落果严重,通常坐果率仅为1 ̄2%。对产量影响很大。为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除加强土、肥、水和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外,在开花期还可采取以下措施:一、环状剥皮对生长...  相似文献   

13.
枣树是重要果树之一,枣果营养丰富,是很好的滋补食品,但枣树落花落果严重,影响其产量。枣树为虫媒花,枣花有效授粉期短,是枣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骏枣果实中的内源激素含量与其生理落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枣花果管理和生长期调控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骏枣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其正常果与脱落果中内源激素赤霉素(GA3)、生长素(IAA)、玉米素(ZT)和脱落酸(ABA)的含量,并结合骏枣生理落果规律探讨了骏枣果实中的内源激素含量与其生理落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后期,骏枣分别出现了2个落果高峰期,第1次生理落果高峰的形成与枣果中GA3、IAA含量的过低有关;第2次落果高峰发生在果实膨大后期,此期枣果即将成熟,枣果中的GA3、IAA和ZT已大量减少,而ABA却急剧上升;文中比较分析了正常果与脱落果中促进与抑制生长两类激素比值的变化曲线,结果发现,在枣果的整个发育时期,其抑制生长激素ABA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上,脱落果中的含量相对较多,正常发育果中ABA/(GA3+IAA+ZT)之值则始终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中,枣果中抑制生长与促进生长两类激素的比值,对骏枣生理落果有着调控作用,当其ABA/(GA3+IAA+ZT)的比值不平衡时,ABA含量过高,而促进生长物质(GA3+IAA+ZT)的含量降低,这也会导致骏枣生理落果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薛福连 《云南林业》2006,27(1):20-20
枣树落花落果较为严重的情况,第1次发生在盛花期开始后14d左右。主要原因是:枣树生长期短,根系活动较晚,开花量大而花期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养分分配不平衡所造成。生产实践证明,抓住开花期管理,有利于保花保果,提高枣果的质量和产量,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红枣树的最佳摘心强度,以密植骏枣为试验材料,采取7种不同强度的枣头摘心处理,测定了各处理的枣头、枣吊生长量、花序量、果实数量与果实性状指标,分析了新生枣头不同强度的摘心处理对枣树枝条生长、花量及产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摘心处理的枣头枝生长量均极显著短于CK,7种枣头摘心处理的枣头枝生长量由小到大依次为T1T2T3T4T5T6CK。摘心促进了木质化枣吊、枣股枣吊和枣头枝枣吊的增长,增加了各类枣吊的花序数与花朵数;T1处理的木质化枣吊生长量、花序数、花朵数极显著高于其他摘心处理,摘心强度越大则其效果越明显。枣头摘心增加了坐果数,T1处理的木质化枣吊上的坐果数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新生枣头枣吊的坐果数随摘心程度的增强而增加。T4处理的单株坐果数与产量均最高,均极显著高于CK;而T1处理的单株坐果数与产量均最低;各处理的单株产量从大到小依次为T4T3T5T2CKT6T1。不同强度枣头摘心处理的单株产量的构成不同,T1处理的木质化枣吊坐果数占全树坐果总数的81.42%,T2处理的占17.19%,其他处理的均占3.65%;T3、T4、T5、T6、CK的枣头枝枣吊坐果数占全树坐果总数的比例平均为93.78%。同一摘心处理的枣拐生长量、枣吊生长量、枣吊花序量、单果质量从下往上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金丝小枣浆烂病发病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多年大量室内和田间试验与调查,研究了金丝小枣浆烂病病原菌仁果囊孢壳菌Physalospora obtuse对金丝小枣各器官和枣果的侵染、孢子萌发、越冬寄主、子实体形成规律和侵染率与降水量关系.结果表明,病原菌于6月上旬侵染枣吊、果柄,7月上旬开始侵染枣果,8月下旬为侵染高峰期,9月中旬为田间发病高峰期,前期侵染呈潜伏侵染状态.金丝小枣树皮、枣头、枣股及落果、落叶、落吊均为病原菌越冬场所,其中以落果为主.枣园周围杨树、榆树、刺槐、苹果、梨树、桃树亦为病原菌越冬寄主并传播病原菌造成危害.病原菌在越冬病枣果上可形成有性和无性繁殖体;当年病枣果形成分生孢子发生再侵染.8月中旬、下旬雨量大,是造成金丝小枣浆烂病大发生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仁用杏花期喷施不同药剂进行提高坐果率试验,分析不同植物调节剂对仁用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黄金、硼砂均可有效提高仁用杏的坐果率,GGR6号生根粉对完全花、坐果率影响不太明显,植物黄金使仁用杏落果率降低了23.1%。0.3%的硼砂喷施后比对照坐果率提高了14.6%,同时发现:阿司匹林可延长开花天数1~2d,减少落花落果,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9.
环剥与环割处理对冬枣生长结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年生冬枣为试材,研究不同时期环剥与环割对冬枣生长结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改进枣树的栽培技术和提高枣树的产量与枣果质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主干环剥及主枝环割适宜在盛花期即开花30%~50%时进行,可明显提高冬枣果实及花序坐果率,提高产量;环剥与环割后果实的维生素C、总酸、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环剥处理后的枣果总糖含量较环割处理高,硬度较环割处理低,果实品质更好;盛花后期即开花60%~80%进行环剥与环割,可提高枣果纵横径及单果质量,促使果实膨大,所以在栽培中可结合盛花期进行环剥、环割后,在盛花后期根据树势情况进行2次环剥、环割处理;木质化枣吊的坐果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纵横径和单果质量均高于脱落性枣吊,说明在生产中应注意培养木质化枣吊,这是提升枣果产量及品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连续3a采用花期综合技术措施提高枣吊结果密度、结果枣吊率和产量质量,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枣吊结果密度和结果枣吊率。其效果为:开甲+GA310mg L+RE(稀土)300mg L+尿素0 3%>开甲+NAA10mg L+RE300mg L+尿素0 3%>开甲+GA310mg L>开甲+NAA10mg L>GA310mg L,以开甲+GA310mg L+RE300mg L+尿素0 3%处理表现突出较对照枣吊结果密度提高了0 5个,结果枣吊率提高了85 5%,增产46 3%,单果重≥30g果提高了24 8%。根据以上结果认为,花期多项技术措施并用提高枣吊结果密度、结果枣吊率和产量质量较使用2种和1种措施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