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对亚种间杂交稻、品种间杂交稻和常规稻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组合)的干物质生产和光合特性及其籽粒充实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发育前期,亚种间杂交稻比品种间杂交稻和常规稻个有更强的干物质生产优势。但生长发育后期,干物质生产能力较差。群体净同化率和群体生长率较低。干物质分配不协调,库容量大,早衰,导致亚种间杂交稻的籽粒充实度差。并根据研究结果对如何提高籽粒充实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穗颈维管束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穗颈维管束特征及籽粒充实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种间重穗型组合的维管束数目、单个维管束面积、维管束总面积、韧皮部总面积、木质部总面积均明显高于品种间杂交稻汕优63,从而促进了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籽粒数的大量增加,这是其大穗的生物学基础;亚种间重穗型组合的维管束颖花负荷量及韧皮部的籽粒充实物的日流量的负荷量均低于汕优63,因而不仅其穗大,而且籽粒充实良好,单穗重提高,克服了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穗大而流不畅导致籽粒充实度差这一主要生理障碍;结果证明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选育方法为籼粳亚种间超高产育种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中性状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品种间及亚种间组合的单株产量及其他主要经济性状都还有很大的改良潜力。选育强优势的品种间组合仍是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产量的一条有效途径。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指出了选育品种间及亚种间强优势超高产组合的性状选择关键,并对亲本选配进行了讨论。杂交水稻超高产组合的选育,利用亚种间优势目前以主攻籼爪交为宜。待籼粳杂种的籽粒充实较差这一难题解决之后,再主攻籼粳交选育优势更强的超高产组合。本文还提出通过株型育种、生理育种提高籼粳杂种植株体内“源”和“流”的水平,是解决亚种间组合籽粒充实度差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4.
采用徒手切片结合直观对应调查法研究了籼粳亚种间杂种F_1雏管束性状及其与籽粒充实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伸长节间与穗颈维管束数目和大小,亚种间杂交稻>品种间杂交稻>常规稻。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度差主要与其输导组织的颖花负荷量过重有关。2.籽粒充实度差的亚种间杂交稻穗基部一次枝梗维管束性状优于穗项部,与对照表现一致;但其单个大维管束的韧皮部横切面积穗基部的远小于穗顶部。3.亚种间杂交稻伸长节间的大维管束数目,上部<下部,与品种问杂交稻相同但与常规稻相反。  相似文献   

5.
水稻亚种间杂交组合的单位叶面积有效生产量随着单位叶面积负荷量的增力。而提高,表明其产量库容具有主动调节叶片光合生产的能力,较大的叶面积负载具有强源畅流作用。但如库容过大,而“源”不能供给所有籽粒灌浆的物质时,籽粒充实度差。亚种杂一代孕穗期贮藏的光合产物向穗部转运的量,比汕优63低,此期如适当限源控库,组成合理的苗株穗粒结构.可改善贮藏物质向籽粒的转运,亚种间杂种一代属“源限制型”,“开源畅流”是提高其籽粒充实度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对“玉米——水稻”新熟制中地膜春玉米栽培试验表明,可选用鲜食型特早熟(或早熟)品种及收籽粒和鲜穗兼用型中早熟品种,以后者产量高。决定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为穗粒数。对目前生产中应用的春玉米品种,提出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1品种 影响灌浆的因素较复杂,水稻籽粒的灌浆首先受品种本身的特性影响。依据其灌浆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同步灌浆型和异步灌浆型品种。王建林(2004)通过比较不同穗型品种不同行距和插秧量的籽粒灌浆特性,认为对水稻籽粒灌浆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品种。  相似文献   

8.
以5个粳型不育系和5个广亲和品种为亲本,按p×q模式配制25个亚种间杂交稻组合,进行了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度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籽粒充实度差具有全穗性,并以上位〉中位〉下位依次递减。(2)在亚种间杂交稻的籽粒充实度遗传中,遗传力在0.82以上,以加性基因作用为主。(3)籽粒充实度与其它性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作用。通径分析表明饱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和受精粒数对籽粒充实度有着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率表现及其配合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5个典型的粳型广亲和材料和5个典型籼稻品种为亲本,按p×q模式配组出25个亚种间杂交组合,分析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率和受精率,结果表明:(1)亚种间杂交稻不同基因型籽粒充实率和受精率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是2个独立表现的性状。(2)籽粒充实不良的表现具有全穗性,但籽粒充实率在不同粒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上位>中位>下位。(3)供试各父母本的籽粒充实率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具有显著差异,各供试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亦达显著水平。在亚种间杂交稻的籽粒充实率的遗传中,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相互独立,共同决定其性状表现。试验证明通过遗传改良提高亚种间杂交稻的籽粒充实率是完全可能的,选配得当可得到籽粒充实率和受精率俱高的优良亚杂组合。  相似文献   

10.
为综合评价黑龙江省不同积温条件下水稻品种产量及品质现状,选取32个代表不同积温带的黑龙江省水稻品种,测定产量及构成因素和品质特性等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供试水稻品种综合评价结果,并进一步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稻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和品质特性中提取1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百分率为88.602%,分别归纳为产量因子、营养品质因子、穗部性状与粒形结合因子和穗部性状及籽粒充实度因子四大模块;龙粳25号、垦稻13、东农425、绥粳9号和龙粳26号为高产优质类品种,此类品种综合得分为0.7294~0.7959,且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多集中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和第三积温带。  相似文献   

11.
水稻(Oryza satiua L.)亚种间杂种一代籽粒充实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亚种间杂交组合的单位叶面积有效生产量随着单位叶面积负荷量的增加而提高,表明其产量库容具有主动调节叶片光合生产的能力,较大的叶面积负载具有强源畅流作用。但如库容过大,而“源”不能供给所有籽粒灌浆的物质时,籽粒充实度差。亚种杂一代孕穗期贮藏的光合产物向穗部转运的量,比汕优63低,此期如适当限源控库,组成合理的苗株穗粒结构,可改善贮藏物质向籽粒的转运。亚种间杂种一代属“源限制型”,“开源畅流”是提高  相似文献   

12.
对亚种间杂交稻与品种间杂交稻汕优63籽粒充实度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亚种间杂交稻的籽粒充实度较汕优63低;特别是二次枝梗籽粒尤为明显。一次枝梗的籽粒充实度大于二次枝梗。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度差与其源库矛盾大、后期早衰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不同生育阶段遮阴对水稻籽粒充实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Ⅱ优498、川香9838等16个杂交稻组合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生育阶段(分蘖期、拔节孕穗期、灌浆期)弱光对水稻籽粒充实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阶段遮阴对水稻籽粒充实和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分蘖期遮阴主要使水稻有效穗大幅度降低,并使籽粒充实度和充实率分别减少3.00%和4.03%,减产17.34%;拔节孕穗期遮阴主要减弱水稻中期的营养生长和穗分化程度,使充实度和充实率增加3.84%、9.94%,但产量降低41.35%;灌浆期遮阴严重影响了水稻的授粉、结实及籽粒充实,使其充实度和充实率分别降低了7.41%和16.64%,产量降低53.9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一丰8号和冈优906等组合较耐弱光。  相似文献   

14.
根据促分蘖早生快发创造高产群体结构、促穗足穗大籽粒充实优化产量结构因素等水稻高产栽培原理,从品种选择、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平衡施肥、科学管水、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各个生产环节总结了山区中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辽宁省水稻品种的籽粒允实状况,以最新育成的13个新晶系和1个对照品种为试材,根据糙米厚度分级对籽粒充实程度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糙米千粒重与糙米厚度的变化趋势相同,可以由籽粒厚度代表充实程度.新育成品系的籽粒充实度分前布在77.60%~93.03%之间,品种间差异显著.新品系充实度与平均千粒重呈极显著正偏相关,与其他产量性状相关不显著.充实程度与产量水平不完全一致,高产品种多具有较高的有效穗数、着粒密度,实粒数·m~(-2)和中等的充实度.  相似文献   

16.
超级稻籽粒灌浆特性及其生理生化基础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大穗型的3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组合)NPT-22、培矮64S/E32、Ⅱ优86为材料,研究水稻籽粒灌浆特性及其有关生理生化活性变化。结果表明,3个水稻品种(组合)的强势粒都因为起始生长势高、进入灌浆盛期早、籽粒灌浆前期ADPG焦磷酸化酶及淀粉合成酶活性强、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而使得其籽粒灌浆强于弱势粒。在3个水稻品种(组合)中,NPT-22的弱势粒因生理生化活性较低,其籽粒充实最差、结实率最低。  相似文献   

17.
增粒增重剂对稻麦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稻品种汕优63、小麦品种8504为材料,在水稻抽穗始期、小麦齐穗期喷施增粒增重剂(简称双增剂),清水做对照,研究其对稻麦的生物学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双增剂能明显提高籽粒充实度、结实率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18.
水稻生育中后期,特别是在幼穗分化开始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间,如果养分供应不足会导致稻株成穗率降低,穗粒数减少,籽粒充实度差,严重影响产量;而养分(特别是氮素)过多,则容易造成禾苗贪青、披雾,诱发病虫害,降低结实率,籽粒产量降低,俗称“好禾无好谷”。现介绍二种简易诊断与施氮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亚种间杂交稻干物质生产积累及转换与籽粒充实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亚种间、品种间杂交稻和常规稻的干物质生产积累、运转和籽粒充实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亚种间杂交稻穗大粒多,增产潜力大。在整个生育过程中,一直具有较强的干物质生产优势;在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运转率高,其干重颖花比值小;籽粒充实度差的主要原因是“库大源不足”。  相似文献   

20.
不同缓释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不同缓释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供试缓释肥品种均能使水稻产量达到9 000 kg/hm2以上,不同缓释肥品种之间水稻籽粒产量有显著差异,缓释生态肥和玖功TM水稻控释肥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余缓释肥。5种缓释肥产量排名为缓释生态肥玖功TM水稻控释肥硫包衣尿素稳定性肥料缓释BB肥2。籽粒产量较高的缓释肥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中每穗粒数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