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业》2006,(12):19-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已于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将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的利益。该法律规定,禁止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区域生产、捕捞、采集食用农产品和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禁止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农产品产地排放或倾倒废水  相似文献   

2.
张文骐 《油气储运》2006,(12):24-25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于今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该法第33条规定,五种不符合法定情形的农产品不能上市销售: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或者其他化学物质的。农药、兽药等化学物质残留或者含有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含有的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生物毒素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不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的;其他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  相似文献   

3.
《广西热带农业》2007,(2):46-46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将于2006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有5种农产品被禁止进入市场,分别是: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或者其他化学物质的;农药、兽药等化学物质残留或者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不符合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生物毒素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不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的;其他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  相似文献   

4.
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源于良好生态环境,经检验认定无有害物质残留或者有害物质残留未超过国家标准限量的农产品.我国AA级绿色食品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准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化肥、农药、激素)",在现有农业生产水平条件下不容易做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只能达到或者接近绿色食品A级的要求,即允许限量使用某些化肥、低毒农药和激素等,但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体内的有毒有害残留物质不超过国家相关规定标准.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通过划定禁产区,力图从产地环节切断有毒有害物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危害。规定,环境不符合要求、不适宜特定农产品生产的区域,将被划为"禁产区",不准种菜养鱼。农产品产地有毒有害物质不符合安  相似文献   

6.
<正>《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有下列之一的农产品,不得销售:①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或者其他化学物质的;②农药、兽药等化学物质残留或者含有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③含有的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生物毒素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④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不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的;  相似文献   

7.
<正>在7月28日召开的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上,省政府首次向各设区市政府、各省直管试点县(市)政府下达了201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明确各级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建立健全责任体系。责任书明确了主要责任: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属地管理责任制。明确了责任目标:确保本辖区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在食用农产品生产、养殖过程中,禁止使用国家禁用农药、兽药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农产品生产企业、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全部实现生产有记录,  相似文献   

8.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明确指出:农产品生产者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规定,防止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禁止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民以食为天",农产品质量涉及千家  相似文献   

9.
化肥、农药、兽药等化学制剂的滥用会对农产品生产所依赖的环境及农产品本身造成污染,致使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诱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在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质量安全     
《福建农业》2007,(6):1-1
国家要推行哪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法,为什么要推广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何谓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何谓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当前,由于环境对农业生产的污染、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不当,致使农产品中残留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农畜产品疫病较多。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它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收入,也关系到城乡人民生活和健康。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刻不容缓。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涉及政府管理、农户生产、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资料生产与流通、农产品流通等各个环节。1完善政府管理体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涉及各级农业、卫生等部门,对农产品的安全卫生、农作物种子种苗、农产品进出口检疫检验、农产品标签标志、肥料质量、农药兽药…  相似文献   

12.
<正>生产者应如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下简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农产品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对于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有基本义务。⑴农产品生产者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规定,防止危及农产品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是检测农产品是否残留有毒有害物质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就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现状进行阐述,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期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答:《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于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的规定主要包括: (1)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的农产品。按照规定应当包装或者附加标识的,须经包装或者附加标识后方可销售。包装物或者标识上应当按照规定标明产品的品名、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质量等级等内容;使用添加剂的,还应当按照规定标明添加剂的名称。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准入是一项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人民消费安全的民心工程,是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必由之路。当前推行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已成为各级政府重视的工作重点。特别是2006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以来,我区农产品市场准入显得尤为紧迫。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是指经有资质的认证机构或权威部门认证(认定)的安全农产品(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或经检验证明其质量安全指标符合国家安全卫生、无公害或检疫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质量安全方面规定的农产品准予上市交易和销售。对未经认证(认定)或检测(检疫)不合格的农产品,不准上市交易和销售。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也是“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从源头防止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农产品进入市场和遏止食用农产品急性中毒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是促进我国农产品安全标准化生产、无公害消费和全面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与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通过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流动工作站建设,实行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达到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源头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是解决我国农产品基本质量安全问题,实施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完成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控管理必要而基本的环节,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农业机械、化肥、农药和良种等生产资料集约化投入,特别是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物质,在土壤和水体中残留,生产活动中不科学的投入品使用,造成有毒、有害物质富集,并通过物质循环进入农作物、牲畜体内,一部份延伸到食品加工环节,最终损害人体健康。本文就此展开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将于今年11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今后,伪造有机、绿色等食品认证的企业、个人,最高将被处罚10万元。食用问题农产品的消费者将获得赔偿。为了防止造假,《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一旦发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伪造检测结果的,除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外,还将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明确规定了5种农产品要坚决杜绝在市场外。它们是: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或者其他化学物质的;农药、兽药等化学物质残留或者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生物毒素的产品;…  相似文献   

19.
刘贺丽 《河南农业》2014,(11):20-20
<正>一、整治目标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为主题,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实行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强化执法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使用农业投入品和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等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能力进一步提升,案件查处率达到100%,举报受理率达到100%,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民参与、社会共治的良好局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减少有害物质残留,2002年以来,海南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经严格按标准检查验收,至目前,全省已有10.67万hm^2达标,占全省水旱田面积的3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