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禽业》2021,(9)
农村散养鸡病害防治与饲养管理,对于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该根据家庭散养鸡的病害特点,针对性完成病害预防,加强饲养管理,确保农村散养鸡养殖产量和质量提升。简要阐述平果市海城乡散养鸡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散养鸡病害防治以及饲养管理的重要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叶敬礼 《畜禽业》2013,(2):27-28
<正>宿迁市宿豫区是一个家禽饲养以散养鸡为主的地区,春、秋两季农户多从家禽市场购入数量不等的雏鸡。由于缺乏合理的饲养管理,鸡易发生各类疾病,而鸡发病后,又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导致养殖效益很低。根据多年对病死鸡解剖、诊断和对农户散养鸡饲养管理及疾病预防方面的调查,分析农村散养鸡病死原因并提出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何建斌 《畜禽业》2007,(9):36-37
<正>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出现了大批的养殖企业,但农村还是没有大规模的养殖企业,存在着少量的"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大量的养殖模式还是农户的散养,冬季保温,夏季防暑的性能都比较差。鸡舍简陋,设备匮乏,饲养管理水平差,卫生消毒几乎没有进行,疾病防治观念落后。传染病,饲养管理性疾病连续不断,有时鸡舍内没有1只健康鸡,严重影响鸡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21,(9)
散养鸡由于有着独特的饲养模式,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散养环境中的野虫和杂草,降低饲养成本,同时也有利于鸡群的生长,使其肉质更加鲜美,营养更加丰富,提高养殖收益。但散养鸡会受到一些寄生虫病的威胁,例如体内寄生的组织滴虫病、球虫病、线虫,体外寄生的螨、虱等,导致鸡群死亡率升高,造成经济损失严重。基于此,对散养鸡常见的寄生虫病的病因、发病特点以及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给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21,(7)
防疫工作是预防散养鸡疫病发生、抑制散养鸡疫病扩散、提高散养鸡养殖效益的重要举措,但是当前散养鸡防疫工作依旧存在许多问题,从而严重抑制了其应有效力的发挥。基于此,主要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就散养鸡防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7,(3)
<正>羊作为我国农民的主要养殖种类之一。近年来和其它养殖业一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笔者在最近的下乡调研中发现,农村对于羊的饲养方式仍然以传统的散养散放为主,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1散养散放存在的问题1.1难以产生规模效应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猪、鸡养殖基本上已实现了圈养规模化发展,养鸡户每户都以几万只至几十万只、养猪户都以几千头至几万头进行规模化、工厂化养殖,产生的效益十  相似文献   

7.
祁万顺 《畜禽业》2007,(12):24-24
<正>林地散养鸡能够提供鸡生长的自然环境,鸡肉、鸡蛋风味独特、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同时林地散养鸡由于林地面积大、位置偏僻,有利于防疫安全,适宜专业养禽大户规模饲养。此外,林地散养鸡还能适当利用一定量的林地生物,节约饲养成本,最为重要的是体现了生态效果,促进了无公害家禽生产,增加了林地收入。因此,林地养鸡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生态饲养模式。但是,在采用这种模式养鸡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21,(8)
散养鸡具有免疫力强、肉质鲜美、觅食能力强等优点,散养鸡的鸡蛋营养价值也比较高,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散养鸡的成活率相对较低。结合散养经验,对散养鸡的病虫害防治和饲养管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7,(5):54-55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规模化散养逐渐成为养殖业一个新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商南县10个规模化散养鸡的走访调查,得出选购优质雏鸡、选择合适的鸡场、选择合适的育雏时间、抓好雏鸡的围养训练、散养鸡后期的饲养管理是林坡散养鸡管理五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4,(4)
<正>云南省德宏州至今畜牧业生产方式仍以传统的家庭养殖为主。就养鸡而言,除在院落里养殖外,过去一直以饲养本地鸡为主,繁殖和生长慢,经济效益低。近年来,随着鸡及鸡肉产品市场需求增大,向外购买鸡苗的农户越来越多,但鸡苗育成率低是困扰广大农村散养户养鸡生产发展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雏鸡育成率低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以供借鉴。1雏鸡育成率低的原因分析1.1鸡苗自身因素目前德宏州内没有种鸡场,所饲养鸡苗要从600多公里的省城昆明和更远的地方由贩卖鸡苗商运来,大多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4,(6)
实验通过对黑康鸡、青脚白羽鸡、凤凰鸡和绿壳蛋鸡的生长性能进行对比,并进行林下饲养和风味对比。实验表明:青脚白羽鸡生长速度最快,但料肉比高,肉质细嫩。绿壳蛋鸡生长最慢,但料肉比低,且环境适应性强,综合品味评分高。林地散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大环境的控制,避免自然环境和不可预知的意外对养殖造成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7,(11)
养殖户利用山林、闲田等地散养的鸡,味美肉丰,鸡蛋营养丰富,是典型的绿色生态产品,在市场上一直非常畅销,这种散养的方式也省工省力,而创造的经济价值很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加入其中,但是由于散养鸡活动范围大,感染病原菌的几率大大增加,为了保证散养鸡的质量,在养殖工程中也有很多的放养注意事项及防疫要点需要养殖户掌握。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种鸡饲养方式大多是网上平养或地面散养,依靠本交来生产种蛋,这种饲养方式,公鸡饲养数量多,特别是肉种鸡饲养,公母比例需保持1:8-1:10比例,严重地影响了种鸡场的经济效益。种鸡散养不便防疫,种蛋卫生难以保障,容易导致鸡白痢、马立克氏等传染病的垂直传播,给养鸡业带来重大损失。鸡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几种常见的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禽业不断从散养向规模化发展,许多养禽户盲目地增加养殖量,造成养殖环境恶化,使鸡病呈地方流行,特别是鸡大肠杆菌病呈现流行上升趋势,给养殖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此,笔者将生产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林蛙野放散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所谓野放散养就是利用池塘、水库、泉子等水域为林蛙越冬和产卵、蝌蚪饲养和变态、成蛙登陆自由采食提供生态环境,直至利用林蛙入水冬眠的特性在水中捕捞商品蛙的养殖方式。野放散养的特点是省劳力、省投资、陆地养殖面积大,利用小水面,能获较大效益,最适合山区养殖。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20,(9)
养鸡业是我国规模化程度最高的畜禽养殖产业,在规模化养殖条件下鸡的养殖技术已经发展成熟,针对鸡的饲养管理、营养调控、疫病预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但由于饲养人员的的技能水平不同,造成对鸡的非正常行为的发现能力也不同。特别是在雏鸡养殖中,及时从鸡的行为中发现疾病问题,对于预防疾病的暴发,提高鸡的成活率至关重要。就鸡雏早期的疾病行为表现进行介绍,为饲养人员在饲养中提供快速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7,(7):78-79
优质鸡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肉鸡,提高优质鸡的养殖技术,提高鸡的品质和产量,是促进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主要从饲养肉鸡前期准备工作、饲养方法、防疾病预防以及鸡群管理四个角度对于优质鸡的养殖技术进行探讨,为优质鸡的养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4,(6)
贵妃鸡散养有利于降低养殖成本和提高营养价值,文章综述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如何抓好场地建设、牧草种植、环境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在养猪行业整个养殖过程中,仔猪饲养是关键,仔猪养殖期是关系到生猪是否能顺利成活的关键时期。对于散养类的生猪,其仔猪阶段没有特别严格的养殖流程,养殖的成活率和生长阶段的生长性能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就散养仔猪养殖技术进行介绍,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周运强 《畜禽业》2011,(12):12-13
<正>农村散养鸡因为是一家一户饲养的,涉及面广,疫病控制难度大,特别是一些易发的传染病,如不及时防控,一旦发生疫情,将会迅速传播,给周边一些较大的养鸡场或专业户也带来了许多疫情隐患。1农村散养鸡的养鸡现状近几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规模养鸡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表现为养鸡场户的增加和养鸡专业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