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民生农业科技的含义、基本内容、特点和功能,以及发展民生农业科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对发展民生农业科技的投入和建立完善民生农业科技创新信息平台、民生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多维民生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以及提高民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加强农村青年科技培训等发展民生农业科技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刘福益 《广东茶业》2000,(4):18-19,22
一、田峰山名茶科技示范基地的建立与建设一提起田峰山 ,国内外茶人与茶界业士便不陌生 ,它座落于饶平县的西北部 ,既有一定海拔高度 (3 5 0— 690米 ) ,又是坡度小 ,可造永久性梯级高标准茶园的一座独立大山 ,面积 40 0 0亩。田峰山名茶科技示范基地的前身是新丰镇办集体茶场 ,名曰田峰山茶场 ,它位于东经 1 1 6°47′48″,北纬 2 4°3′2 0″,山地土质属黄壤、赤黄壤 ,土层深厚肥沃 ,空气湿润 ,常年云雾缭绕 ,白天日照时间长 ,日夜温差超过 1 0°以上。它所处的地理位置为名茶的种植与加工创造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同时也吸引了日本、台湾、…  相似文献   

3.
2010年8月23日由贵州省农业厅、省农技总站、省植保站、遵义市农委农技站、务川县农业局、茅天镇政府、红星村村委的专家、领导及农民代表组成的测产验收小组,按照贵州省制定项目测产验收方法,对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10年在务川县茅天镇红星村开展实施的"贵州省粮食高产创建科技示范工程"进行了临田实测验收。  相似文献   

4.
一、科技示范园建设现状 2001年,陕西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茶技站会同南郑县牟家坝镇马仙坝村委,决定在该村建立茶叶科技示范园,为全市茶叶生产树立样板。示范园功能以茶树无性系良种引进、良种繁育及中高档名茶加工示范为主。当年引进龙井长叶、平阳特早茶、翠峰、舒茶早共11.5万株;第2年除补苗外,又引进乌牛早7.2万株,两年共建茶树母本园45亩。从2003年开始,示范园春季采制高档名茶,夏季培育穗条,秋季育苗。目前,示范园占地面积已达100亩,累计出圃良种茶苗1000多万株,加工中高档名茶1万kg。  相似文献   

5.
田峰山AA级绿色食品单丛茶生产开发的做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饶平县田峰山名茶科技示范基地,位于海拔350—700米,总面积280公顷,茶园面积80公顷。基地原是新丰镇1958年创办的社队茶场,曾是省内外较有名声的乌龙茶出口生产基地之一,后因种种原因,九十年代初起茶园失管,丢荒多年。1998年在县委、县政府和省有关单位的支持下,县茶叶服务公司对田峰山茶园进行复耕使之重生。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建设成为生态茶园、生产绿色产品的名茶科技示范基地,可为再创饶平茶叶生产发展新优势,树立新样板。田峰山AA级绿色食品岭头单丛茶在2002年3月通过认证。现将田峰山自然环境、质量状况和绿色茶生产开发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加强对台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是福建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一大优势,应以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为契机,充分发挥闽台农业科技合作的示范、辐射作用,加强对台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简要阐述了福建省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从成立至今,闽台农业科技合作的发展概况和成效,并重点分析了闽台农业科技合作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今后闽台农业科技合作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产业现状 陕西商南县自1961年开始试种茶叶,1970年实现南茶北移在山上引种,到2011年全县茶叶基地总面积达到20万亩,其中无性系茶园2000亩,良种选育示范园200亩,无公害茶园10万亩。主要品牌有"泉茗、仙茗、乌龙茶、金丝翠芽、金丝泉、珍眉、秦眉、清泉毛峰、茯砖茶"等秦岭泉茗系列20多个品种。县茶叶联营公司的"双山"牌商标获陕西省著名商标,"双山"牌商南泉茗1992年在中西部茶促会上获"陆羽杯"奖,商南仙茗2007年获省茶博会二等奖,  相似文献   

8.
吴海燕 《中国茶叶》2009,31(10):27-27
2009年9月2日,中国茶叶学会、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中心茶叶专业分中心、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组到云南省普洱市开展"茶叶科技下乡培训暨专家咨询活动",为以云南思茅茶树良种场为龙头企业的"中国茶叶学会茶叶科技示范基地"提供培训和现场咨询等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9.
《中国茶叶》2014,(11):44-45
岳西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1936年1月,由民国政府析潜山、太湖、霍山、舒城4县部分地域设立。茶业是本县最具特色、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全县茶园15.45万亩,产茶4450吨,产值7亿余元,其中名优茶2200吨,产值3.8亿元。自全国名茶岳西翠兰创立以来,岳西县做大做强茶业经济,使之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第一主线,农民增收的第一渠道和农村经济的第一产业,积极响应中国茶叶学会"名乡产名茶,名茶创名牌,名牌显名茶"的品牌战略号召,按"生态优先、加速崛起、富民兴县"发展要求,努力提升茶叶基地、品牌、食业的内在素质,着力实施品牌战略、品质战略和产业化战略,取得显著成效,新晋“中国名茶之乡”。  相似文献   

10.
梅州市华顺农林发展有限公司是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面积2600余亩。公司长期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梅州市农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密切合作,是华农校外实习基地和茶苗果苗良种育苗基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科技示范基地。公司茶场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资源。公司茶场严格按省农科院制定的生态茶园标准建设,配套建设现代茶叶加工设备生产线和茶文化生态旅游设施。  相似文献   

11.
浙江茶情(2)     
金晶  陆德彪  刁学刚 《茶叶》2015,(2):119-121
<正>1浙江茶界首摘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月15日上午,2015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召开。浙江大学茶学系屠幼英教授主持完成的"生物催化技术重组并强化茶深加工制品的功能及其产业化"项目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此成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省茶叶界获得的第一个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是茶界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示范。该研究成果已在浙江茗皇天然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上虞健茗茶业有限公司、浙大  相似文献   

12.
数字大米示范基地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是科技创新和智慧农业展示的重要平台,如何将数字大米示范基地高效运维与管理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焦点。文章对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智慧农业(数字大米)科研示范基地建设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了贺家山智慧农业(数字大米)科研示范建设“十四五”发展的战略目标与重点任务,并从加强领导、打造创新联盟、重视标准规范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智慧农业(数字大米)科研示范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成县地处浙南山区,自然生态条件优越,产茶环境良好。近年来,我们立足文成山区实际,通过建基地、扶龙头、创品牌、拓市场,名优早茶开发取得显著成效。建立了早茶良种茶园11000亩,改造低产茶园3800亩;建立良种茶苗圃基地120亩;其中有机茶示范基地3个,面积3000多亩,文成日省名茶公司的700亩有机茶示范基地于2002年11月通过国家级有机茶认证。开发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生态名茶——文成刘基贡茶和文成半天香,  相似文献   

14.
徐晓新 《福建热作科技》2005,30(2):i005-i005
根据农业部《关于组织开展2004年大型农业科技下乡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在全省开展大型农业科技下乡活动,12月4—5日,由省农业厅叶恩发副厅长率省农业科技下乡团在漳浦县石榴镇石榴村,举行2004年福建省大型农业科技下乡活动暨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试点县启动仪式等系列活动,向当地农民赠送了5000多册实用技术图书,技术光盘300多盘和一批新良种,6500多农民参加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15.
安哲 《中国茶叶》2008,30(10):30-31
湖北省英山县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生产的“团黄”、“蕲门”和安徽的“黄芽”并称淮南三茗,被列为贡品。多年来,英山县委、县政府坚持“农业抓产业、产业抓特色、特色抓茶叶、茶叶抓质效”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英山云雾茶”品牌。目前,全县茶叶产业规模在全国产茶县中位居第四,在湖北产茶县中列第一,被授予“中国绿茶(名茶)之乡”、“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和“中国茶产业发展政府贡献奖”称号。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6月11日,湖南省委副书记梅克保在常德市委书记卿渐伟、市委副书记宋冬春、石门县委书记熊大顺、县长杨琦明、石门县白云山国有林场场长黄安凯等省、市、县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下,来到国家级有机茶基地、科技示范企业——石门县白云山国有林场,考察指导"石门银峰"系列——白云银毫有机茶的生产、经营工作。石门县委书记熊大顺、县长杨琦明向梅克保一行汇报了石门县茶叶产业建设情况。石门是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湖南有机茶第一县,现有茶园12万亩,年产  相似文献   

17.
11月22—24日,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在新建成的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展览馆——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广东农垦上茗轩茶叶有限公司的“上茗轩”名茶被指定为本次大会的专用茶,在江畔万人品茶盛会上,“上茗轩”名茶的良好质量和“上茗轩”茶艺小姐的优质服务,赢得了来宾的好评,客人常常把上茗轩茶艺展示区围得水泄不通。20多名“上茗轩”茶艺小姐热情大方地向来宾冲泡名茶,讲解茶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8.
位于苏北灌溉总渠、淮河人海水道两岸的江苏省淮海农场,为省属国有大型农场。全场现有人口8670人,职工2890人,耕地面积0.54万hm2。2006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被省发改委授予“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农业立场,科技强场,和谐兴场”,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以资源为依托,按照合理布局、设施配套、科学管理、良性运行的要求,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计划,依托基地稳定、技术先进、产品优质、机制灵活等诸多优势,不断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积极探索农业标准化工作,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我县向农业部申请“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县”示范工程项目,得到了农业部和福建省农业厅的批准。根据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和42005年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试点行动方案》精神,我县制定了《安溪县2006年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示范县实施方案》,按照“突出重点,示范带动,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在全县组织实施了以“百村千户”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入户工程。2007年,我们在顺利完成2006年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抓早抓实,继续实施该工程,按“一定三年不变,实行动态管理”的原则,培育示范户推广新技术,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形成以户带户,  相似文献   

20.
阐述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和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人文化,总结提高示范基地管理水平的因素和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力措施,提出充分发挥示范基地功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