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五峰县位于鄂西南山区,皆为丘陵山地,平均海拔1000m左右,全年平均光照时数l554.5h,日平均气温13.1℃,年降雨量1406.6mm,可谓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是国内唯一的马里兰烟生产基地县,全县马里兰烟叶适宜种植面积达5333hm^2。马里兰烟株高较高,叶片簿、长椭圆形,叶色深绿,生长势强,产量适宜,产值较高。由于连年种植,各种病害发生普遍,严重影响了五峰烟叶的产量和品质,制约着五峰烟叶的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是我国重要的烟叶产区,年产烟叶230万担,烟叶生产主要分布于4个区域,根据地域特点,一般将湖北省烟叶种植区域分为鄂西南烟区(恩施州)和鄂北烟区(宜昌市、襄樊市、十堰市)。目前,湖北省调查发现的烟草侵染性病害有25种,其中真菌病害16种、病毒病害5种、细菌病害3种、线虫病害1种。本研究调查了湖北省主要烟草病害(烟草病毒病、赤星病、黑胫病)的发生情况,并分析了影响烟草病害发生的因素,以期为烟草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闽北属于长江中下游烟区,气侯温暖湿润,无霜期长,全年光温条件好,雨量充沛,适宜种植烤烟。从1992年开始在邵武、松溪两地试验示范春烟——单季中稻或晚稻轮作栽培模式,通过连续多年的示范推广,到2000年闽北烤烟种植面积达到0.67万hm2,收购烟叶26.3万担,2001年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到0.78万hm2。收购烟叶30万担左右。  相似文献   

4.
上部第4~6片烟叶带茎砍收烘烤工艺的探讨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分试验、示范、推广三个阶段,对上部第4~6片烟叶带茎砍收烘烤工艺进行探讨。2012年试验结果表明,上部叶上等烟比例提高12个百分点,中等烟比例提高24个百分点,青黄烟比例降低2.4个百分点,杂色烟比例降低0.19个百分点,上部叶均价提高1.2元/kg。2013年为示范阶段,示范面积320 hm2,示范区每667 m2烟叶产量平均提高36 kg以上,上等烟和上中等烟比例分别提高7.1个百分点和14.1个百分  相似文献   

5.
吴铭 《湖北植保》2005,(2):35-35
烟叶采收过程中 ,应注意 5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采收时间。采收工作宜选在早上和上午进行 ,以便识别烟叶的成熟度。旱天采露水烟 ,以利烟叶保湿变黄 ;烟叶成熟后若遇阵雨可立即采收 ,以防返青。若出现返青烟 ,应等其重新落黄后再采收。二是对后发晚熟或贪青晚熟的烟叶 ,应根据其叶龄、叶片弯曲程度适时采收。三是下部叶片采收标准宜低 ,中上部叶片采收标准宜高 ,顶部 3~ 5片烟叶应在充分成熟后一次采收。四是采收时要注意不要采收没有成熟的叶片 ,同时也不要让烟叶过度成熟。此外 ,烟叶采收后不要暴晒和挤压 ,以保证鲜烟叶的质量。五是注意采…  相似文献   

6.
从施肥技术和栽培措施两者相结合角度,通过大田试验对不同移栽深度结合一次性双层施肥对烤烟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壮苗一次性双层施肥9叶移栽能够促进烤烟生长发育,提高前期根系活力,增加根系一级侧根数目、根系干物质、烟株株高、茎围、有效叶片效、单株有效叶面积、地上部烟株干重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速率.与对照相比,壮苗一次性双层施肥9叶移栽烟叶产量增加145.5 kg/hm2,产值增加2 130元/hm2,烟叶均价增加0.46元/kg;同时,烟碱和总氮含量比对照下降了0.41%,总糖含量提高了1.57%,总糖/蛋白质和氮/碱比更趋协调.  相似文献   

7.
抗旱保水剂对烤烟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保水剂对烤烟生长及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的施用在烟草生长前期抑制了烟草的生长,但随生长期的延长,抑制作用有所缓解;低剂量保水剂(15 kg/hm2)的施用提高了烟叶中还原糖、钾的含量,并能显著地降低淀粉、烟碱和氯离子的含量,有利于烟叶品质的改善.保水剂的施用量为15 kg/hm2和30 kg/hm2时能明显提高烟叶的经济性状,增加烤烟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适宜豫西旱地烤烟高质量发展的烟薯产业综合体模式,以烤烟‘LY1306’和鲜食甘薯‘普薯32’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烟垄栽薯”2∶2间作模式下烤烟不同株距(65、60 cm和55 cm)配置对烟株生长及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株移栽后90 d,与烤烟单作相比,烤烟株距为65 cm时,烟薯间作烟叶的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分别提高5.09%~5.12%和5.17%~8.17%,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提高4.90%~6.81%,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分别提高16.39%~21.50%、23.82%~27.72%和36.21%~45.31%,土传根茎病害发病率降低74.38%~78.42%;烤烟株距为60 cm时,烟薯间作烟叶的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分别提高3.71%~4.79%和4.69%~7.61%,SPAD值提高3.80%~5.55%,PnGsTr分别提高14.03%~19.77%、15.68%~22.49%和29.83%~35.78%,土传根茎病害发病率降低75.30%~78.11%;两种株距下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配比较烤烟单作更为合理。随着烤烟株距的减小,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LER)、总产值及烤烟感官评吸总分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当烤烟株距为60 cm时,烟薯间作的总产值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别达82 855.40 CNY·hm-2和81 654.55 CNY·hm-2,较烤烟单作提高15.85%和22.43%。综上,豫西旱地采用“烟垄栽薯”2∶2间作模式的LER>1,具有间作优势,且烤烟株距调整为60 cm时(烤烟单作株距65 cm),烟株生长较好,产量质量指标最优,综合效益最大。  相似文献   

9.
烟草病毒病在我国各烟区普遍发生,局部地区为害较为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烟叶的产量和品质.在我国烟区,危害严重的主要是普通花叶病毒病、黄瓜花叶病毒病、马铃薯Y病毒病和蚀纹病毒病.识别这4类病毒病,配以合理的防治措施,对于烟叶生产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烟草苗期的健康生长对后期病虫害的防控、烟叶的优质稳产具有重要意义。烟草在苗期易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和周围一些有害微生物的侵染、为害.并且随着漂浮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苗期病虫害呈现较大的变化.对烟苗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一些地方常常出现严重缺苗情况。保证烟苗的健壮、提高烟苗自身的抗逆性.是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多年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总结了烟草保健育苗的关键性植保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兴山县是全国烟草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烟叶是半高山、高山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2014年全县种植烟叶1 466.7hm2,产量2 545t,产值6095万元。烟草野火病是烟草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病害,兴山县烟草生产30余年的历史,这段时期除了2000年属于中等发生,其他年份都属于轻发生。2014年烟草野火病在部分烟田偏重发生,根据调查病田率64%,病株率3%~  相似文献   

12.
以壳寡糖喷施处理感染烟草花叶病毒的心叶烟和普通烟NC89,结果表明壳寡糖对烟草具有一定的体外保护作用。利用浓度为40μg/ml壳寡糖对烟草进行处理,以接种烟草花叶病毒前10d喷施的处理效果最好,对心叶烟的枯斑抑制率为78.0%;对普通烟NC89的防治效果为32.4%,均与药剂对照好普相当。而在病毒侵染植株的前4d内喷洒,对植株几乎没有防护作用。以壳寡糖处理烟叶,可提高其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4种防御酶的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正>烟叶生产是光泽县农业经济的一项传统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多年来,烟叶生产中的草害一直是制约烟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杂草不仅与烟苗争光争肥,还是病菌及虫害的重要滋生场所。过去,光泽县烟田除草主要采取人工除草和使用灭生性除草剂。人工除草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高、除草效率低。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在烟田揭膜后使用。用草甘膦除草,虽然加了定向罩,但时有发生药液飘移现象,引起烟株黄化死苗,造成烟叶损失。近些年,烟  相似文献   

14.
施氮调控豫中烟区烤烟品质及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草氮肥施用量不当仍是影响河南中部烟区浓香型烟叶品质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大田试验,开展了豫中烟区施氮量调控烤烟农艺性状、化学成分、香气物质含量及经济效益的研究。试验在钾肥和磷肥施用量相同的基础上,设计5个施氮量水平(0,22.5,37.5,52.5,67.5 kg·hm~(-2)),在烟株生长关键时期测定其农艺性状,并分析烤后烟叶的品质指标和香气物质含量。结果表明,在豫中烟区施氮水平为52.5 kg·hm~(-2)(N3处理)烟株长势最佳,该处理烟株的株高、叶数、最大叶等指标最高,且上部烟叶开片较好,能够适时落黄;所测定的上部叶(B2F)和中部叶(C3F)的钾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上部叶氯含量也最低,并明显提高了钾/氯的比值,化学成分较协调;同时,该处理烤后中部叶(C3F)香气总量最高,达860.08μg·g-1,且其烟叶的均价、中上等烟叶比例、产量、产值等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氮肥农学利用效率也达到最高。施氮量与烟叶均价、中上等烟叶比例、产量、产值之间在0~52.5 kg·hm~(-2)时随施氮量增加显著增加,但超过52.5 kg·hm~(-2)时则呈下降趋势。综上所述,在豫中烟区52.5kg·hm~(-2)可视为当地高产、优质烟叶生产的最佳施氮量。  相似文献   

15.
有机酸对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酸与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密切相关,它们是生物体内能量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介质,参与能量、酸碱平衡等一系列重要代谢过程,与气孔开放、离子运输以及逆境生理等密切相关[1]。烟草中的有机酸主要指除了氨基酸以外的有机酸,其种类繁多,含量差异大,占烟叶干物质总含量的12%~16%,占烟叶鲜重的2.1%~2.4%[2]。有机酸广泛存在于烟草中,对烟草生长过程中的生理代谢起着重要作用[3]。有机酸主要通过改善土壤及烟株根系微生态环境,为土壤微生物提供碳源,提高根际微生物的活性,有利于土壤中物质的转化,促进烟株生长[1],同时许多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是烟草香味的主要成分[4]。它们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又是合成糖类、氨基酸和脂类的中间产物[5-7],直接影响烟叶及其制品的质量。有机酸是烟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7],烤烟中还原糖与多元有机酸总量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不同烟区烤烟的香气风格和香气品质,同时糖酸比也可以反映出生态环境对烤烟中的还原糖及其转化产物多元有机酸的影响。糖酸比可以衡量烤烟中和碱性化合物的强度。树立生态、营养调控理念,研究有机酸对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意义重大。笔者对烟草中有机酸的种类和作用、施用有机酸对烟草生长发育、烟叶品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明烟草有机酸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6.
为烟叶生产中二氯喹啉酸对烟草药害的微生物修复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以“云烟87”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模拟二氯喹啉酸残留浓度0.02 mg/kg,研究富必来微生物酶制剂、格芙微生物菌剂、仙丰168和腊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 LY05对二氯喹啉酸致害烟株生长情况、生理生化指标、烟叶化学成分和烟叶及其土壤二氯喹啉酸残留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微生物菌剂对烟草二氯喹啉酸药害症状均有一定修复效果,其中以富必来微生物酶制剂(1:500倍液灌根,500 mL菌液量)对药害烟株修复效果最佳,烟苗移栽30和60 d后,对致害烟株叶长、叶宽、株高和茎围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显著增加了致害烟株地上和地下部鲜、干重,烟株主根长度最长且显著高出药剂对照41.65%;与药剂对照相比,增加了致害烟叶SOD、CAT、GSH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幅分别为56.51%、42.42%、24.47%和0.50%;显著降低了致害烟叶MDA含量,并改善了烟叶的化学成分,其两糖比、糖碱比和氮碱比分别为3.39、6.99和1.06,基本恢复至优质烟叶的品质范围;同时烟叶旺长期致害烟叶及其土壤二氯喹啉酸残留最低,分别为0.0356和0.0135 mg/kg,比药剂对照分别下降了63.31%和71.56%。腊状芽胞杆菌LY05对致害烟株有较好的修复作用,加快了二氯喹啉酸降解速率,对致害烟叶叶宽修复效果显著,有效舒缓了烟叶皱缩状,为二氯喹啉酸污染土壤及其致害烟株修复和复合微生物菌剂研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7.
烟叶仓储害虫及检疫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蒋樟法 《植物检疫》2001,15(3):181-182
烟叶是我国大宗出口商品 ,在农产品国际贸易、出口创汇中占有重要地位。自中国烟草进出口总公司 1 985年成立以来 ,我国累计出口烟叶 80多万t,1 999年实现出口烟叶 1 1 3万t ,出口创汇约 5亿美元 ,创历史最高水平。然而 ,烟叶在田间生长、收购、初烤、复烤、储存和运输等过程中 ,病虫害危害非常严重。烟叶病虫害为世界各烟叶生产国所特别关注。各烟叶进口国为防止国外烟叶病虫害传入 ,保护本国烟叶的生产 ,对进口烟叶都有非常严格的检疫措施。我国检验检疫机关为烟叶的顺利出口 ,保驾护航 ,发挥了应有作用。本文对出口烟叶检验检疫中截获…  相似文献   

18.
为给崇仁县烟农适度种植规模提供理论参考,对崇仁县2013年烟农的种植规模和烤后烟叶经济性状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种植规模和经济性状在烟农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变异。单户烟农种植规模与上等烟比例呈显著正相关,与中等烟比例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与单位面积产值、单位面积产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和均价呈正相关。在崇仁县现阶段的生产水平下,烟农种植规模集中在2.334~2.413 hm 2范围内,烟农的种烟综合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9.
以‘云烟87’为供试品种,研究了11种植物诱导剂对烤烟病毒病的防控作用以及对烟株的农艺性状和烟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阿泰灵、碧护、烟望素和抗病丰等4种药剂对病毒病的相对防效超过35%,其余7种植物诱导剂对病毒的防效稍差。各种植物诱导剂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烟株生长,烤烟农艺性状指标均有所提高,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总体较好,部分诱导剂能够提高烟叶上中等烟比例和产量,提高了收购均价和产值。同时,烟叶成分有所改变,除融地美、阿泰灵外,其余9种植物诱导剂处理后中部叶片烟碱含量均低于清水对照,其中彩特美细胞酶叶面营养剂处理的中部叶片烟碱含量最低,为3.27%,糖碱比均优于清水对照,烟叶的钾、氯含量均较适宜。研究结果表明,对烤烟喷施植物诱导剂能够抗病、增产、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20.
针对陇东烤烟主要品质中钾含量偏低和烟碱含量过高的问题,于2008年在庆阳市正宁县布置大田试验,研究了打顶后涂抹7种不同外源激素对烟叶钾和烟碱含量及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明显降低了烟叶含钾量,提高了烟碱含量;而打顶后涂抹7种外源激素均能提高烟叶含钾量,降低烟碱含量,但7种外源激素效果明显不同,其中以GA效果最好,与打顶相比,GA使上、中和下部叶钾含量分别提高了42.2%、46.5%和56.4%,烟叶含钾量达到3%以上,中上部和下部烟叶烟碱含量分别下降到最佳值2.5%和1.8%左右;2,4-D效果最差。打顶后涂抹7种外源激素可以显著提高烟叶产量、均价、中上等烟比例和产值,以GA、CTK和CEPA效果较好;而打顶后涂抹2,4-D使烤烟产量、均价和产值比打顶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由此可见,选择合适的外源激素能够解决陇东烤烟钾含量低和烟碱含量高的问题,可以大大提高陇东烤烟的品质、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