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省太湖农区地处苏锡常经济发达区,丘陵、沿江农区地处宁镇扬经济次发达区.据1990年统计资料,苏锡常和宁镇扬通地区,人口占全省57%,耕地占全省47.9%,农业总产值占全省54.9%,粮食占全省51.8%,畜禽水产品占全省55%;工农业总产值占全省77.5%,农村社会总产值占全省75.1%.研究探讨这—地区种植制度发展方向,不仅对本区有现实指导意义,对其它地区亦可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利用Ward聚类法将长江干流10个省(市)分为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然后分别利用这2个地区内省(市)农民收入的面板数据构建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模型研究土地对农民总收入、农民务工收入和农民农业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经济发达地区土地会促进农民农业收入的获得,但是会阻碍农民务工收入增长,对农民总收入增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经济不发达地区土地不仅会促进农民农业收入增长,也会促进务工收入增长,对农民总收入增长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因此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发达地区应该加速土地流转,不发达地区在推进土地流转时应该适度合理、谨慎推进。  相似文献   

3.
丁静 《甘肃农业》2008,(7):24-25
从农民收入各构成要素占农民收入的比重看,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农民收入各构成要素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看,工资性收入逐渐成为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的主导力量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成为经济发达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源,并且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地区从实际出发,选择了跨地区的劳务输出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使农村劳务输出成为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据统计,?2005年全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人均收入达到7390元,当年农民工务工总收入已超过9300亿元.不少地区农村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已占农村人均增收部分的50%以上,成为农村人口增收的主要来源.实践证明,劳务输出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无疑是一条投资少、见效快,能够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成为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饲料博览》1999,(6):32
据报道,畜牧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增长点.据农业部初步估算,在近年农民增收的因素中,畜牧业的贡献已达30%以上,一些欠发达地区,养殖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6.
收入多样化是农村家庭平滑消费和分散风险的重要手段,在保障家庭生计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数据,构建辛普森多样性指数作为收入多样化的代理变量,考察社会网络对农户收入多样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以亲缘网络、工作网络为代表的社会网络规模和以政治网络、血缘网络为代表的社会网络强度均对农户收入多样化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社会网络对农户收入多样化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具体而言,在经济中等发达地区,社会网络对农户收入多样化的促进作用最大,而在欠发达和发达地区之间,这种促进作用不存在显著差异且均小于中等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7.
<正>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我省人口的大部分,因此,农民的经济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省经济的发达程度,而农业生产又是农村经济收入的主体。所以,如何发展农业经济,对改善我省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事关重大。显然,在我省广大农村,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这对孙吴地区贫困农村经济发展事关重大,在文中提出了一些问题,以供同行参考。一、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改革开放35年来,我省农村的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在  相似文献   

8.
<正>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我省人口的大部分,因此,农民的经济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省经济的发达程度,而农业生产又是农村经济收入的主体。所以,如何发展农业经济,对改善我省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事关重大。显然,在我省广大农村,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这对孙吴地区贫困农村经济发展事关重大,在文中提出了一些问题,以供同行参考。一、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改革开放35年来,我省农村的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在  相似文献   

9.
<正>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我省人口的大部分,因此,农民的经济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省经济的发达程度,而农业生产又是农村经济收入的主体。所以,如何发展农业经济,对改善我省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事关重大。显然,在我省广大农村,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这对孙吴地区贫困农村经济发展事关重大,在文中提出了一些问题,以供同行参考。一、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改革开放35年来,我省农村的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在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包括陕、甘、宁、青、新、云、贵、川、藏、渝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6.3%,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2.8%,GDP占全国的14%.这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较少,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远离海洋,生态环境脆弱,科技和经济不发达,社会文化事业落后,整个经济中素质效益最差,结构也很不合理.从发展的角度看,如果西部没有大的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首先是扩大内需,如果西部还很穷的话,怎么扩大内需?所以要扩大内需必须加快西部发展.另外一个大问题就是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西部地区生态脆弱,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长江流域的大洪水和西北地区日益严重的沙漠化等许多重大灾害的根治与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王宇露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408-5409,5411
分析了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总体构成和主产区农民总收入及各部分收入的纵向变化,比较了粮食主产区与发达地区农民的收入,以及主产区内东部发达省份与中西部欠发达省份农民的收入,并指出了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迪庆是一个畜牧业大州,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0%,但畜牧业经济产值仅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0%,畜牧业收入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与省内外一些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相比差距十分明显.差距预示潜力,落后预示着奋起.近年来,香格里拉旅游品牌兴旺,迪庆州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为畜牧业经济发展展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上升空间.面对机遇,迪庆州畜牧业将如何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笔者有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顺义区农民收入实现了稳步的增长,但是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相比,差距很大,且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收入差距较大.今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是:大力发展区域二三产业;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村级经济竞争力;加快农村各项改革;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及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本文分析了新疆农民收入现状,对未来的收入趋势进行预测,提出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和障碍,以期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林霞 《农民致富之友》2013,(10):187+116
我县地处广东省东北山区,是比较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近年来,随着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畜牧业由发达地区向山区方向转移,我县畜牧业得以快速发展,畜牧业逐渐以家庭散养、家庭副业模式向规模化、专业化的产业化方向发展,畜牧业已的发展成为我县农业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12年我县牧业总产值为4.8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32%,畜禽养殖业已成为当前农村、农民相当部份家庭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畜禽养殖家庭农场模式已  相似文献   

16.
运用我国的数据,引入外生变量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并运用各省份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新形势下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对我国城乡收入不平衡性的影响,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城乡居民要素禀赋的差异和城镇倾向性财政支出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平衡性。城乡收入不平衡性的加剧在中、短期内进一步加剧自身的不平衡性,并对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较长期则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经济增长会使城乡收入不平衡性发生短期波动;财政支出的冲击在短期会对城乡收入不平衡性产生同向影响;城乡收入不平衡性在短期内对财政支出的影响并不显著,在中期会使得财政支出大幅度增加。经济增长和财政支出本身并不会导致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性,导致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性的原因在于经济增长在城乡之间的速度差异以及财政支出的倾向性在城乡之间的差异;城乡收入不平衡性的加剧会使得农村居民无力进行生产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引起经济增长速度在城乡之间的差异和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剧。城乡收入不平衡性对自身的贡献度超过70%;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别略高于21%和8%。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的不平衡性影响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最小的省份大多是经济不够发达的内陆地区。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不平衡性影响最大的为一些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地区,影响小的一类是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一类是欠发达省份,还有些省份是农业大省。因此,解决城乡收入不平衡性问题,主要在于搞活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其次要改变城镇倾向性财政支出政策,提高农村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尤其是提高落后地区的农村经济增长支持力度;再次,经济增长要考虑到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相对剥夺感产生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春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180-6181,6184
阐述农民工为了改善自身经济状况来到经济发达地区,但与流入地居民相比,农民工在福利待遇、工作及收入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同时,还会受到流入地居民的歧视,因而会产生严重的相对剥夺感,由此可能会产生犯罪心理,甚至会实施犯罪。  相似文献   

18.
<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红很大变化.这些变化通过许多方面体现出来,其中尤为明显的是农民在新时期所形成的新的消费模式.从我国当前实际状况看,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社会生产力仍不发达.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在农民的收入中,除一部分用来维持农业再生产外,大部分用于生活消费,其中食物消费所占比例最高.我国一般农村地区的恩格尔系殓(人均食物支出占人均收入的比重系数)在50~60%左右.当前,农民的生活消费呈现出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蒿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240-6242
通过对陕西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分析发现,陕西省农村居民收入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更远远低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在低收入的背后是各收入组、各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事实。在此基础上,从文化差异、地区经济差异和产业结构差异3个方面阐述了陕西省农村居明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缩小收入差距,增加陕西农民收入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对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无锡市锡山区农业科技创新与品牌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总体思路及主要措施进行了综述与分析,以期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品牌创建工作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