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比分析了我国和俄罗斯在油气长输管道站场安全方面的相关标准规定,指出了俄罗斯标准值得借鉴及我国标准比较先进的内容.俄罗斯标准在自动化消防系统、声光报警装置、储罐防火堤设计、输油泵房通风系统等诸多方面的技术水平均高于我国现行标准,我国标准在接地安全方面比俄罗斯标准规定的更为详细、要求更高,在周界安防方面,我国更是基于自主攻关,集成开发了先进的光纤周界安防技术,可以有效保障输油站场的安全,但相关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油气管道站场电类传感技术(振动电缆、对射类等)误报率较高,且由于其前端采用有源传感(需要供电),存在电磁干扰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迈克尔逊的振动光缆技术:利用迈克尔逊干涉原理,测量微小变化,针对人为入侵的特点,通过匹配连续振动点的相似性来区分正常干扰和非正常入侵。基于迈克尔逊的振动光缆周界报警系统由传输光缆、传感光缆、始端防区模块、终端防区模块、信号处理单元、周界报警主机等组成。该系统针对人为入侵的特点设计,能有效区分正常干扰和非正常入侵,大大降低误报率,同时前端采用光传感器,无需供电,不存在干扰问题,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油气站场完整性管理技术思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基于对管道系统相关的安全评价方法和资产完整性管理(AIM)技术的总结分析,指出AIM技术是开展油气站场完整性管理的技术基础.通过分析油气站场完整性管理的内涵和特征,提出了开展油气站场完整性管理的技术方法和基本体系框架的设想,其核心思想是在资产完整性管理技术系统集成的基础上,实施基于风险管理的以流程单元和设备关键部件为对象的深层次的完整性管理模式,开展与生产管理过程紧密结合的体系和平台建设,最终建立与管道完整性管理理念和方法相一致的油气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第三方施工造成的管道破坏事件频频发生,管道安全防护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急需长距离油气管道实时安全防护技术从而保障管道安全运行。管道安全预警技术可通过埋设在土壤中的传感器采集信号,实现对人为活动的识别和判断。目前,常用的管道安全预警技术主要包括光纤传感和地震波检测。根据采用的光学原理的不同,光纤传感类管道安全预警技术可分为MachZehnder型、Sagnac型、Bragg光纤光栅型及Φ-OTDR型4类。在此对光纤传感类管道安全预警技术和地震波检测类安全预警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从技术原理、占用光纤数量、监测距离、灵敏度和识别效果等几个方面对各项技术进行了比较,给出了各项技术的优缺点,可为今后油气管道安全预警技术的选择和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油气站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运行及安全管理的要求日益严苛,但目前管道及站场实体可视化应用及综合展示非常匮乏,无法以三维场景查看站场内各区域分布及运行数据,尚未建立与实际情况高度一致的设施设备模型。为此,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油气站场系统化解决方案:在数字孪生理论的基础上,以ArcGIS系统为基础平台,运用3Ds Max软件建立等比例、高精度的站场模型,搭建真实映射物理站场的数字孪生站场,辅以先进传感、大数据分析及人机交互技术,形成智慧化的输油气站场信息物理系统。以陕西某压气站为例进行了系统设计与开发示范,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站场全要素的三维展示、站场状态的实时监测、站场管理的统筹决策,有利于全方位提升站场安全生产的宏观监管、重点监管、精准监管水平。(图3,参22)  相似文献   

6.
定量风险评价在成品油管道站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定量风险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评价指标和模型,介绍了定量风险评价的基本过程.分析讨论了定量风险评价在成品油管道站场应用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危害识别、失效概率估算、后果模拟及风险可接受指标.在某成品油管道站场进行定量风险评价的结果表明,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对油气管道站场土地使用安全规划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仍存在诸多局限性,有待于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越来越复杂的工艺流程和管网分布,输油气站场的故障问题逐渐趋于多元化,为提高站场故障诊断、安全管理和信息管理能力,以站场等比例、高精度的3Ds Max 软件模型为载体集成现有数据,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ArcGIS 开发技术的基础上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及网页前端交互技术有机结合,形成能够动态实时掌控站场设备安全状态的系统平台,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的宏观监控、精准监管水平,从而推动信息化背景下“智慧站场”的建设,促进站场向数字信息化、管理可视化、目标智能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油气管道站场为非独立核算单位的特点,以及站场会计与统计人员不重视对运营费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职能的现状,介绍了油气管道站场运营费用统计分析的必要性、原则和基本程序,并结合实例研究了静态比较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统计分析方法在油气管道站场运营费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我国油气管道安全保护的多维防护体系存在的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分析了美国和加拿大在油气管道安全保护方面的法规制度、标准规范及两国石油企业在管道安全保护的相关规定.指出我国标准在规范人防、物防、技防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介绍了美国和加拿大管道安全保护的实例和先进理念,结合国内当前在油气管道安全保卫的通常做法,对改进和加强我国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即从建立监管机构、明确分工职责、建设安全防护技术体系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0.
陈鹏  李永缙  张伟 《油气储运》2014,(11):1244-1249
中国石油油气管道SCADA系统存在安全防护及管理相关标准缺失,安全防护技术措施不足等问题,严重威胁国家的能源安全。为此,在充分调研油气调控业务流程、油气管道SCADA系统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电力行业电力二次防护方案及美国石油协会(API)的相关安全标准,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相关标准要求,进一步细化了系统安全区域的划分,明确了各安全区域的防护方法,加强了重点安全区内的安全防护能力,形成了多层防护手段。提出了油气调控领域“分区分域,物理隔离,多层防护,纵向加密”的安全防护方针,从而强化了油气管道SCADA系统的边界安全,提升了系统内部的安全防护能力,确保了核心数据、控制指令、机密信息不被攻击者窃取或破坏。  相似文献   

11.
徐晓楠  陈爱平  杨娜 《油气储运》2004,23(11):53-57
利用防火涂料对油气管道、储罐进行防火保护是一种经济、易行、方便的火灾防护方法.以传热学原理为基础,分析了防火涂料的防火保护原理,讨论了防火涂料在油气管道、储罐中的使用要求和应用设计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系统地提出了油气管道、储罐防火涂料的选用原则、选型的指标要求以及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安全"人-机"工程原理,指出了针对事故突发时人的不安全行为宜采取的工程技术、教育和法制的3E原则.通过对雷击高发区老城站的工艺流程分析,由3E原则在老城站"人-机"系统中的应用实践,表明"人-机"系统与3E原则在输油气站场可以形成一个良性闭环管理系统,能达到有效保证输油场站安全运行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证输气管道站场SCADA系统网络的本质安全及可靠运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在输气管道SCADA控制系统建设过程中,设计并实施了网络安全防护方案,从边界隔离、站场网络审计、防火墙阻断、网闸控制、态势感知平台综合分析等方面进行安全管控。利用相关设备的网络流量审计、隔离、分析功能,结合失陷分析、威胁情报分析、异常行为分析、未知威胁分析、网络异常分析、域名异常分析、攻击威胁特征分析、隐蔽通道分析以及丰富的整体安全分析报告功能,可有效检测外部攻击、外连威胁、内部非法连接、网络会话模式异常等安全威胁,是对传统安全防御系统的完善与提升。该策略为从站场到控制中心一体化的网络安全监控方案,系统采用独立网络传输,满足了不同系统之间数据通信的防护和监测要求,实现了跨国控制系统之间的访问控制,同时满足国家等保测评、网络安全法及行业安全规范的管理规定。(图3,参30)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油气管道沿线无人值守手动阀室安全建设困难的现状,分析了手动阀室在通信、电力和征地改造方面的问题,提出一种满足手动阀室安防建设要求、具有实时高清视频功能的一体化新型安防系统.介绍了该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与手动阀室的供电及通信改造费用相比,其建设成本低,且具有功耗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在兰郑长成品油管道多处手动阀室的现场应用情况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满足了手动阀室的安防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露天天然气站场的运行安全,及时发现站场工艺区的天然气泄漏,基于激光会吸收甲烷光谱的原理,设计了应用于天然气站场工艺区的天然气泄漏激光监测系统,探究出一种高可靠性、高实时性的适用于西气东输天然气站场的泄漏监测方法.在长期跟踪现场使用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比试验和运行观测的方法探究了该系统应用推广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天...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护油气管道安全,完善油气管道现行标准体系,综合研究了油气管道领域及地铁建设领域现行相关技术标准,分析了中国地铁工程建设和防护经验,调研了邻近区域内地铁与管道相互关系,从全生命周期角度系统分析了地铁施工阶段与运行阶段对管道建设和运行的影响,从油气管道安全运行角度提出了油气管道与地铁相互关系标准的制修订建议。研究表明:油气管道领域缺少邻近地铁时管道与地铁相互关系及防护措施的标准,无法对管道安全进行有效保护,应该从地铁施工时沉降及位移量的控制、地铁与管道安全间距、防护措施、沉降及位移监测、杂散电流防护等方面研究制定相关标准条款。  相似文献   

17.
油气管道站场设备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从油气管道站场设备数量利用率、时间利用率、能力利用率角度,分析了站场设备利用状况.介绍了设备寿命周期费用体系的构成和计算方法,提出在实际选择设备时,可采用设备综合效率、系统效率、费用效率三项指标对设备的技术经济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随着智能管道建设与区域化管理的推进,对输油气站场的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目前输油气站场以人工巡检为主,各监控系统相互独立的问题,设计了输油气站场智能巡检系统。通过三维建模技术,建立站场实景三维模型,将站场的视频实时监控画面拼接融合至三维模型,实现对站场全景的一张图管理。梳理站场巡检需求,开发视频智能识别算法,实现对站场不安全事件的智能识别;设置巡检路线制定、历史视频回溯等模块,实现对站场全景的自动巡检。将该系统应用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黑河首站,测试效果表明:该系统可根据巡检路线自动巡检,对典型威胁事件智能识别并报警,其应用提升了站场的智能化水平,为智能管道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李明  董列武  马云修  刘洋  王晓霖 《油气储运》2017,(10):1168-1172
油气管道实施监测预警有助于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的发生。基于油气管道危害因素分析,提出对新建油气管道实施安全监测预警可以从源头做好风险防控和失效防护,并提高监测精度和预警效率。分析了光纤、声波、视频、音波等多种安全监测预警技术对新建油气管道风险防控的适用性、可行性、经济性,探讨了基于多元传感的新建油气管道全维度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出有必要开展管道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及规范建设,建立涵盖监测预警技术选择、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与管道工程建设配套施工、全维度监测运行、安全评价预警的综合标准体系和机制,并有效纳入完整性管理体系范畴。  相似文献   

20.
油气管道实施监测预警有助于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的发生。基于油气管道危害因素分析,提出对新建油气管道实施安全监测预警可以从源头做好风险防控和失效防护,并提高监测精度和预警效率。分析了光纤、声波、视频、音波等多种安全监测预警技术对新建油气管道风险防控的适用性、可行性、经济性,探讨了基于多元传感的新建油气管道全维度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出有必要开展管道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及规范建设,建立涵盖监测预警技术选择、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与管道工程建设配套施工、全维度监测运行、安全评价预警的综合标准体系和机制,并有效纳入完整性管理体系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