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西畴县2012-2013年、2013-2014年、2014-2015年榨季甘蔗生产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了甘蔗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制定切合甘蔗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加快甘蔗品种更新,优化品种布局,提高山地机械化种植水平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甘蔗糖业是广西支柱产业之一。文章概括总结了广西甘蔗产业和技术创新发展的历程、主要成果和经验,阐明了甘蔗种质创新和优良新品种选育应用、旱地甘蔗高产高糖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为广西甘蔗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并指出了当前广西甘蔗产业及甘蔗育种和栽培技术研发应用上存在的问题。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引进国内外甘蔗品种和种质资源,以及野生甘蔗种质资源的收集、研究与利用,创制创新性种质用于杂交育种,同时加强杂交技术和选种技术研究,提高甘蔗育种效率;加强农机农艺配合研究,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利用甘蔗的生物固氮特性,减少氮肥施用量;加快甘蔗健康种苗生产技术的应用来提高种苗质量;选用宿根性强的甘蔗品种及加强管理,延长甘蔗宿根年限,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蔗糖产业是西盟县特色传统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和财政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带动了诸多产业的兴起,为边疆的社会稳定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多年来甘蔗单产和蔗糖糖分低一直制约着全县甘蔗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分析西盟县蔗糖产业发展现状、市场及存在问题,提出加快新品种的引进与扩繁,抓好蔗区结构调整与布局;狠抓技术培训,提高种植农户的科技素质;积极探索甘蔗生产机械化,建立健全甘蔗产业保障制度等对策措施,旨在为西盟县甘蔗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食糖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糖产业发展关系着国家食糖供给安全。提高甘蔗机械化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能大大增强中国食糖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但是目前国内食糖生产成本较高,远高于市场食糖进口价格,不利于中国食糖产业安全。广西作为全国最大的甘蔗主产区,机械化生产效率低下制约着糖产业发展。为了提高中国食糖产业国际竞争力,保证中国食糖产业安全,必须加快实现甘蔗产业全机械化发展。通过对比广西甘蔗机械化作业和一般习惯作业的生产成本及生产效率,发现全机械化作业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但是在机械化作业中还存在道路不平整、产业链不完善、机收效率低、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机价格高等问题。最后,从加快土地流转、推进"收获—搬运"一体化、加强机械研发力度、加快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强化补贴力度等方面提出了不断提高甘蔗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建议,并对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促进广西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并结合当前国家及地方层面出台的相关政策,对广西甘蔗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糖业生产基地,目前,共有56个县(市、区)2000万农民从事甘蔗生产,制糖企业和糖厂共138家,平均日榨蔗能力60多万t,糖业的税收收入占全区财政收入的10%以上。存在甘蔗蔗区生产条件差;甘蔗单产比较低;甘蔗优良新品种推广速度慢;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比较低;制糖产品单一等问题。【建议】必须牢固树立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全新理念;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必须探索和构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的创新机制;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甘蔗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必须加快推进甘蔗产业的科技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6.
中国甘蔗生产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2000/2001至2015/2016榨季中国甘蔗生产数据,分析了我国甘蔗生产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6年来,我国甘蔗生产处于快速发展态势,甘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单产明显提高;敏感性分析表明,甘蔗种植面积是造成中国甘蔗总产量出现较大波动的主要因素;比较优势分析表明,广西具有绝对的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适合大力发展甘蔗产业,但单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云南、广东和海南也具有明显的甘蔗生产比较优势,应加强甘蔗产业发展;福建甘蔗面积不断缩小,比较优势处于劣势,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甘蔗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甘蔗是穿山镇的经济支柱产业,是广西"甘蔗之乡",创建持续健康发展的甘蔗产业,是加快促进穿山镇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重要举措和迫切需要。文章从当前穿山镇甘蔗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甘蔗产业发展措施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广西蔗糖产业中的育种、高产栽培技术、生产机械化、制糖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 述,提出要加大甘蔗种质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力度,不断丰富亲本材料;将常规育种技术与分子技术相结合,提高高 糖、高产、抗性强的甘蔗品种的育种效率;加大糖能兼用型甘蔗品种的选育力度;研发适合广西各种地理类型的中小 型甘蔗收割机,同时提高现有甘蔗收割机的适应性、灵活性,提高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蔗糖澄清提纯技术;加 大蔗糖产业废弃物的利用力度,以促进广西蔗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竞争力,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广西蔗糖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方法]以2002~2013年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和统计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甘蔗种植、生产及食糖市场竞争力3方面对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竞争力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广西甘蔗种植无论与区外甘蔗主产区相比还是与区内其他农作物相比,均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但由于受效率优势影响,其虽具有综合优势,但与规模优势相比差距较大;广西甘蔗相对出糖率及蔗糖分均未能位列全国首位,虽然高于广东和海南两省,但均低于云南省;广西蔗糖产业发展区位优势突出,蔗糖生产与运输综合成本在国内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广西蔗糖产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市场的双重冲击逐步加大.[建议]应推进甘蔗规模经营,提高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甘蔗蔗糖分和出糖率,加强蔗糖产业宏观调控,以巩固广西蔗糖产业大区地位.  相似文献   

10.
甘蔗糖业是贵州省的一项特色区域产业,分析了制约贵州省蔗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加快甘蔗良种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根据蔗区生产布局规划、加快良种基地建设的对策,以促进蔗糖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甘蔗良种供应不足已成为影响贵州甘蔗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回顾贵州甘蔗选育历程,分析甘蔗选育工作滞后的原因,提出了加快选育进程、早出良种、快出良种的建议,对贵州甘蔗选育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简述麻栗坡县甘蔗生产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宣传甘蔗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出台优惠政策,加大蔗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改善蔗区基础设施条件;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甘蔗收购价格,提高种蔗效益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是我国甘蔗生产的主产区,是国家三大甘蔗优势区域之一,具有大力发展甘蔗产业的基础和条件。本研究利用SWOT-AHP法,从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4个方面,设置了甘蔗优势区域、国内食糖需求旺盛、生产成本提高、蔗糖体制落后等20个评价指标,对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战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应采取依靠自身优势和利用外部有利环境的SO发展战略,以实现其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甘蔗产业是龙陵县勐糯镇的传统支柱产业,目前全镇共有甘蔗产业面积33483亩,2013-2014榨季甘蔗入榨量为13万吨。近年来由于连续干旱致使甘蔗单产过低、劳动老龄化致使甘蔗砍运成本高等原因,给全镇甘蔗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全镇甘蔗产业出现了逐年下滑的状况。针对当前我镇甘蔗产业存在的问题,镇党  相似文献   

15.
探讨如何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稳定元江甘蔗种植面积,提高甘蔗单产和质量,实现蔗糖产业提质增效,实现蔗农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目的,对振兴元江蔗糖产业作了思考:充分调动山区群众种植糖料甘蔗的积极性;建立糖料甘蔗种植重点区;合理布局糖料甘蔗生产与各种粮经作物协调发展;强化科技措施,增强生产性服务,实施低产蔗园改造,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合理流转土地,稳定糖料基地.  相似文献   

16.
目前很多贫困地区都是通过农业发展实现脱贫,近年来,西盟县按照"良种推广、全膜覆盖、深耕深松、控缓释肥"的提质增效思路,逐步扩大甘蔗新植面积,鼓励低产蔗园换桩,加大蔗区道路建设力度,加快引种试验基地建设、糖料生产基地建设,实现甘蔗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针对甘蔗产业对西盟县扶贫工作的影响,从西盟山区甘蔗产业的现状出发,分析产业扶贫的整体效益,找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分析墨江县甘蔗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做好蔗区规划、品种布局、甘蔗抗旱种植和宿根蔗管理;抓好甘蔗产业扶持带动、奖惩推动,从而促进墨江甘蔗产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甘蔗产业是元江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在生产中存在种植品种单一、种植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程度低、糖料甘蔗种植收益不占优势、劳动力短缺情况加剧等问题,文章就此展开分析,提出做好糖料甘蔗生产协调服务、逐步降低劳动成本、推广良种良法、提高糖企经营效益等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元江县糖料甘蔗产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田娟 《云南农业》2013,(6):45-46
紧紧抓住扶持甘蔗产业的良好机遇,积极培育甘蔗专业村、组,搞好品种间的合理搭配,抓实栽培技术培训,提高甘蔗产业服务水平,完善和配套甘蔗产业政策,强化培训,提高蔗农素质,大力发展甘蔗产业。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普洱市甘蔗产业发展现状,对其发展优势和劣势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稳定甘蔗产业面积、保证蔗农增收、促进甘蔗产业发展的合理对策,以期促进普洱市甘蔗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