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对立木进行无损检测,探索了超声波在立木内的传播特性及影响因子。以小叶杨(Populus simonii)立木为研究对象,采用针式阻抗仪对30棵样本立木内部缺陷状况进行了初步估计,利用RSM-SYS5超声仪测试了超声波在立木内部的传播速度,分别统计了健康和含缺陷立木内的超声波传播速度,并对缺陷大小与传播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直径为30~55cm时,超声波在小叶杨健康样本立木中径向传播速度为1000~1616.766m/s,并且绝大多数大于1000m/s;小叶杨立木内部存在缺陷时,超声波径向传播速度均小于1000m/s。立木缺陷对超声波在小叶杨立木内的径向传播速度有较为显著的影响,缺陷大小与径向传播速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2=0.887。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杉木不同径向生长指标对气候因子的响应,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杉木径向生长敏感性与适应性的差别,采用树轮气候相关分析方法,以60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杉木整轮宽度、早材宽度和晚材宽度,并利用杉木树轮自回归年表(ARS)分析主要气候因子(月份水平温度和降水)对杉木径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杉木径向生长均受到温度和降水的显著影响,早材宽度与当年2月平均温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晚材宽度与当年10月平均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冗余分析量化了气候因子对杉木径向生长的影响,当年7月平均最高温度和当年10月平均降水量是限制该区域杉木径向生长的关键气候因子.滑动相关分析表明,气候因子变化在短时间尺度上对杉木径向生长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杉木径向生长对当年9月最高温度的响应稳定性最强.当年10月平均降水量对晚材宽度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杉木年轮生长对上一年气候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晚材生长对当年早期杉木生长气候因子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亚热带地区气候影响杉木径向生长的效应复杂,但ARS年表仍包含丰富的气候信号,研究结果对亚热带针叶树种年轮生态学、年轮气候学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红松木材结构缺陷对应力波传播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应力波测试仪对红松木材试件进行的检测试验,研究了木材轴向孔洞的分布、数量和端部孔洞的分布对应力波传播时间、传播速度的影响,并对孔径大小与应力波传播参数之间关系进行回归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应力波传播时间与孔径大小、数量呈正相关,而应力波传播速度与孔径大小、数量呈负相关。端部孔洞对应力波传播参数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完好、带有节子和孔洞(椴木、榆木和冷杉)的木材试件为研究对象,通过超声波检测手段,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提取不同缺陷试件的超声检测参数——波速与能量衰减率。结果表明:在同一树种和同一含水率下,节子与孔洞试件超声波能量衰减变化量比波速变化量大;不同缺陷状态下传播速度的分布界限不明显,相反,各种缺陷状态间能量衰减值差别较大。这表明能量衰减在不同缺陷状态的变化最明显,且含水率对能量衰减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因此利用能量衰减率作为检测木材缺陷的指标比其他参数更易于检测出木材缺陷。  相似文献   

5.
基于超声波频谱分析技术的木材孔洞缺陷无损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探讨现有木材无损检测分析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根据超声波在木材中的传播规律,提出了用超声波能量衰减和频率成分的改变表征木材缺陷信息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用频谱分析处理了超声波信号。通过对木材空洞缺陷进行了多种频谱分析方法对比研究,选用Welch功率谱分析法对红松标准试件进行超声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频谱分析能判断孔洞缺陷的大小和孔洞个数的变化规律,可见缺陷信号频谱丰富。频谱分析能够区分木材孔洞缺陷的大小和个数,而对缺陷的位置区分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对木材孔洞缺陷的定量检测,在室内常温下,用RSM-SY5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对50个孔洞缺陷的色木试件进行透射检测.通过对超声检测信号的小波变换特征分析,得到32个从低频到高频的小波包系数,提取其各频带内信号的能量变化量,构造一个32维特征向量,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最后将这些特征输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识别.结果表明:色木孔洞大小的总识别率达到88%;网络仿真的输出结果和目标输出做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的相关系数在0.8~0.9之间,训练结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7.
树木内部应力波传播速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应力波技术在活立木无损检测应用领域的可行性,分析了应力波在健康树木中的传播规律,并建立了应力波传播速度数学模型。针对银杏Ginkgo biloba等不同树种的健康树木进行了多组实验,并利用树木断层成像技术对提出的应力波传播速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健康树木中,方向角θ与传播方向速度vT和径向速度vR比值之间的关系为vT/vR≈-0.2θ2+1,与所提出的理论模型吻合,方向角θ与应力波传播速度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拟合度较高,决定系数高于0.95。提出的应力波传播速度模型不受树种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曲率模态的木制试件孔洞缺陷的定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有限元方法和试验模态分析技术分别获取了标准红松木材试件和含有不同大小孔洞试件的曲率模态,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两种方法均表明:曲率模态在试件的缺陷部位会产生突变,且突变程度与孔洞大小成正相关,从理论和实际上验证了模态分析技术对木材缺陷检测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同时还对模态试验得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曲率模态的最大变化率Vq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指标,能够对试件不同大小的孔洞进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9.
以6~14年生杉木短周期小径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直径结构进行统计分布检验,采用Weibull生长方程对林分直径累积分布进行模拟,并通过动态预测分析立地、林分密度、主伐年龄对培育目标的影响。结果表明:88.3%的样地其林分直径分布为左偏,林分直径分布峭度为负值的样地占所有样地的81.7%,林分平均直径对应的植株数量累积分布率为55.1%,直径结构为Weibull分布的林分占86.7%;两参数Weibull生长方程对各林分直径分布具有较好的适合度(R2>0.99),参数b、c具有明显生物学意义,分别与林分平均直径和直径变异系数呈紧密线性关系(R2=0.986 7、0.885 7)。采用回归法建立直径曲线1-1/e和拐点处参数回收方程,关键点处直径与林分平均直径呈紧密幂函数关系(R2≥0.95),由此构建的林分直径预测系统K-S检验通过率为85%。通过建立林分平均直径与年龄、立地指数和林分密度的多元非线性关系,在对不同关键要素组合模式下林分不同径级立木植株数量动态预测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不同要素对培育目标的影响,提出了杉木短周期小径材培育模式关键技术的理论参数。  相似文献   

10.
浸渍杉木吸湿滞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舒  魏洪斌  伊松林  周永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91-11593
[目的]对浸渍杉木的吸湿和解吸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浸渍木材加工过程中的木材尺寸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Hailwood-Horrobin吸附模型,拟合出20℃和30℃浸渍杉木与杉木对比材的吸湿及解吸曲线并进行对比。[结果]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相比杉木对比材,相对湿度对浸渍杉木吸湿和解吸过程影响较小;浸渍杉木的等温吸湿曲线与解吸曲线均低于杉木对比材。[结论]浸渍杉木存在吸湿滞后现象。在同样的大气环境下,浸渍杉木达到稳定的过程要快于杉木对比材,但浸渍杉木的吸湿滞后差值要小于杉木对比材的差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杉木是我国南方特有的用材树种,其具有良好的绿化效果,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本文主要对不同时间尺度上杉木径向生长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展开研究,为科学经营研究区杉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利用径向生长测量仪对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杉木进行了为期4年(2017年7月—2021年6月)的连续监测,对其径向生长量进行分析,确定生长季,同时进行偏相关分析及滑动相关分析探究温度、湿度、降水量等气候因子对杉木径向生长的影响。【结果】(1)杉木具有周期性的日径向改变,主要体现在3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收缩、第2个阶段是恢复、第3个阶段是增长);杉木径向变化的季节动态经历了低谷期、上升期和稳定期;杉木的径向变化年际间存在差异,但径增长的时间序列和累积变化趋势基本是一致的。(2)拟合并分析杉木累积径向生长曲线可以确定福建将乐杉木的生长季为每年2—9月。(3)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最低温度和平均温度是主要的影响因子,且杉木净增量与降水量具有显著正相关的关系,温度在适宜杉木径向生长的范围内越高越利于生长,但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均会起抑制作用;滑动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生长季时间的变化,相关系数呈现先增...  相似文献   

12.
冻结状态下应力波在长白落叶松立木中传播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行冬季活立木健康检测和伐后原木内部缺陷无损检测,该文在冻结状态下,研究了应力波在长白落叶松活立木中的传播速度,以及光照条件对含水率及应力波在活立木中传播速度的影响。在室外温度0℃以下,利用FAKOPP Microsecond Timer等仪器测试了应力波在30棵树干通直且无缺陷的长白落叶松活立木中的纵向和径向传播速度。经过软件包SPSS统计分析,得出阴阳两面应力波的纵向传播速度分别为4 238.7和4 210.6 m/s,径向传播速度均值为1 834.5 m/s。同时,利用成对t检验法分析了光照条件对含水率及应力波在活立木中纵向传播速度的影响,并建立了回归方程。结果表明:①光照条件对含水率和应力波纵向传播速度有一定的影响,阴面含水率均值比阳面含水率均值低约1.6%,阴面应力波纵向传播速度均值比阳面的高约28.1 m/s。②含水率与应力波纵向传播速度呈显著负相关,阴阳两面的负相关系数分别为0.90和0.91。含水率每增加1%,阴阳两面应力波的纵向传播速度分别减小25.1和 22.9 m/s。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对木材孔洞缺陷的定量检测,在室内常温下,用RSM-SY5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对50个孔洞缺陷的色木试件进行透射检测.通过对超声检测信号的小波变换特征分析,得到32个从低频到高频的小波包系数,提取其各频带内信号的能量变化量,构造一个32维特征向量,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最后将这些特征输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识别.结果表明:色木孔洞大小的总识别率达到88%;网络仿真的输出结果和目标输出做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的相关系数在0.8—0.9之间,训练结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4.
红松人工林木材解剖特征的径向变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采自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生态站的红松人工林内的试材为例 ,分析和探索了红松人工林木材解剖特征的径向变异模式。结果表明 :①管胞长度、长宽比、胞壁率的径向变异模式为 y =a +blnx ,该模型具有典型的生物学意义。②管胞径、弦向直径和壁厚的径向变异为略呈增加趋势 ,径向直径是早材大于晚材 ,弦向直径是晚材大于早材 ;管胞径、弦向壁厚均为晚材大于早材。③管胞径、弦向壁腔比的径向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开展木材内部孔洞的雷达检测研究,探讨该检测手段下孔洞成像的准度和精度,实现木材内部孔洞的雷达快速识别和定量表征。  方法  以古建筑木结构常用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材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木材为研究对象,采取人工模拟的方法在木段端部制作异型孔洞,并利用雷达扫描仪对带孔木段进行检测,比较分析直观成像技术与希尔伯特积算法、单路径数据提取合成以及成像轮廓多参数校正等处理方法之间的差异,提出基于雷达检测的木材内部孔洞面积测算与可行的修正方法。  结果  利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对马尾松和杉木木材内部孔洞的存在进行快速识别,但其直观成像技术在定量评估方面误差较大,需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和修正;未经修正的雷达图像其预估孔洞面积小于实际孔洞面积,通过希尔伯特积算法演算或介电常数修正的雷达图像其预估孔洞面积与实际孔洞面积仍存在一定的误差;木材边缘与孔洞边缘的距离应按s3c=(sr-a)k1k2进行修正,即实际应用中根据树种和含水率所得到的介电常数仅为多参数校正中的一个因素;无论是否进行数据处理和修正,雷达检测难以准确识别孔洞的具体形状,应开展进一步研究。  结论  该雷达检测及修正方法应用于木材内部孔洞探测,综合树种和含水率数值,可确保孔洞面积识别误差小于30%。图6表2参17  相似文献   

16.
人工林日本柳杉和杉木小径材干缩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工林日本柳杉和杉木小径材的弦向、径向和体积全干干缩率、气干干缩率及差异干缩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人工林日本柳杉和杉木小径材弦向干缩率明显大于径向干缩率,杉木木材的差异干缩大于日本柳杉木材的差异干缩.在干燥过程中,杉木木材要比日本柳杉木材易发生翘曲变形和开裂.人工林日本柳杉和杉木两种木材在含水率较高的阶段内,弦﹑径向干缩系数均较小,而在含水率较低的阶段内,弦﹑径向干缩系数均较大.  相似文献   

17.
基于ANSYS的木塑复合板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木塑复合板的振动特性,采用ANSYS软件分别构建了完好和含有不同大小孔洞缺陷木塑复合板的有限元模型,运用模态分析方法获取了其前8阶固有频率和位移模态,计算了其曲率模态,分析了孔洞对木塑复合板固有频率、位移和曲率模态等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ANSYS能够有效分析木塑复合板的固有频率、模态振型等;孔洞缺陷对木...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的叶籽银杏和普通银杏的大枝为试材,分析了管胞的双壁厚、径向直径、弦向直径和微纤丝角的径向变化趋势,并对叶籽银杏和普通银杏雌株间管胞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叶籽银杏管胞双壁厚、径向直径较普通银杏大,且差异达显著水平,叶籽银杏微纤丝角小于普通银杏;叶籽银杏同普通银杏一样早晚材间管胞各个特征指标(双壁厚、径向直径、弦向直径等)存在明显差别,且差异显著;叶籽银杏各管胞各形态指标径向变化趋势与普通银杏基本一致。对管胞特征综合分析后认为,叶籽银杏木材密度较普通银杏小,且质地较疏松,但叶籽银杏径向生长速度较普通银杏快。  相似文献   

19.
以泰山老君堂1300年生银杏和中国发现的第1株800年生叶籽银杏木材为试材,对其管胞性状指标的径向变异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叶籽银杏枝丫材的管胞双壁厚、径向直径、弦向直径、管胞长度均大于银杏,而银杏的壁腔比大于叶籽银杏,两者的微纤丝角相差不大;两者枝丫材自髓心向树皮的径向变异规律为:双壁厚、径向直径、弦向直径、管胞长度均呈增长趋势,应压木壁腔比为增长趋势,对应木壁腔比则为下降趋势,微纤丝角为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以水为介质对杨木进行超声波预处理,探究不同的处理功率、频率和时间对杨木的干燥速率、水分扩散系数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预处理能大大提高杨木的干燥速率。当频率为28 k Hz,功率为300 W时,处理时间越长,干燥速率越快。在本实验条件下,超声波处理功率为40 k Hz时,干燥时间更长;超声波处理后的试材尺寸稳定性有所提高,超声波处理材的弦向和径向湿胀率都要低于未处理材;在相同的功率条件下,杨木试材的水分扩散系数都随着预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