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敲片制片方法,结合显微摄影对金钱树(Zamioculcas zamiifolia)染色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金钱树的染色体数目为2n=34,核型公式为2n=2x=34=12 m+18 sm+4 st。主要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属于"3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2.94%。  相似文献   

2.
利用曼地亚红豆杉硬枝扦插产生的不定根,进行根尖染色体制片,并做核型分析。结果发现,曼地亚红豆杉染色体数目为2n=2x=24,核型公式为2n=24=20m+2sm+2st,曼地亚红豆杉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为10对,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为1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st)为1对,曼地亚红豆杉核型为2A型。  相似文献   

3.
芦荟属四种植物染色体核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国芦荟(Aloe vera var.chinensis)、木锉芦荟(A.humilis)、大蚣掌(A.arborescens)、开普芦荟(A.felox)4种芦荟进行了染色体观察与核型分析。4种芦荟染色体数目均为2n=14。染色体核型公式分别为K(2n=2x=14=8st 6sm,K(2n)=2x=14=6st 8sm,K(2n)=2x=14=6st 2t 2m 4sm,K(2n)=2x=14=10st 4sm,根据核型研究初步确定芦荟属的染色体基数为X=7。  相似文献   

4.
对芍药属Paeonia牡丹组(Sect.Moutan)9个野生种15个居群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研究发现,野生牡丹组的染色体数目均为10。除前人发现的2n=2x=10=6m+2sm+2st、2n=2x=10=8m+2st和2n=2x=10=8m+2sm三类核型公式外,还观察到了核型公式2n=2x=10=4m+4sm+2st及2n=2x=10=4m+6st;核型类别除“2A”型外,还有“2B”“3A”类型。在紫斑牡丹临洮居群中观测到了罗伯逊易位,在紫牡丹安南居群中观察到31.25%的细胞具染色体断片,在第一至第五对染色体上均观察到了程度不同的变异及杂合性,表现在长度及臂比值上。  相似文献   

5.
对腊梅属的山腊梅和浙江腊梅2种植物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植物的染色体基数都是11,其中山腊梅核型公式为2n=2x=22=18m+4sm,浙江腊梅核型公式为2n=2x=22=20m+2sm.山腊梅核型属于Stebbins核型分类中的“2A”核型,浙江腊梅属于“2A”核型.根据核型不对称系数,浙江腊梅在腊梅属中较山蜡梅属于较原始的物种.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秦岭野生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和野生蕙兰(Cymbidium faberi)的染色体形态及核型。研究结果表明,秦岭野生春兰和蕙兰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0,属于二倍体植物。秦岭野生春兰核型公式为2n=24m+10sm+4st+2t,染色体着丝点主要在中部和近中部区域,核型属于2B型,不对称系数为62.40%;秦岭野生蕙兰核型公式为2n=30m+8sm+2st,染色体着丝点主要在中部,核型属于2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8.58%。结合形态学特征和现有的核型文献资料,认为春兰和蕙兰染色体核型具有极度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7.
以红楠和凤凰润楠根尖细胞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红楠和凤凰润楠的染色体数均为2n=24,两者均为二倍体。红楠核型公式为2n=2x=24=16m+8sm,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组成为4L+6M2+10M1+4S;凤凰润楠核型公式为2n=2x=24=14m+10sm,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组成为6L+4M2+6M1+8S。按照Stebbins标准核型分类,红楠和凤凰润楠都属于"2B"核型,根据核型不对称系数,红楠为62.83%,凤凰润楠为61.96%。  相似文献   

8.
百合科4种植物染色体的核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植物染色体常规压片法[1],结合显微摄影技术[2],对百合科葱属4种植物:洋葱、大蒜、小根蒜、耐寒铁岭葱王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如下:洋葱、大蒜、耐寒铁岭葱王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16。其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16=12m+2sm,2n=2x=4M+8m+4st,2n=2x=14m+2st.小根蒜染色体数目为2n=4x=32,为典型的四倍体。洋葱,耐寒铁岭葱王,小根蒜的核型比较相近,均属进化程度较低的2A型。大蒜核型与它们的差异较明显,为进化程度较高的2B型。  相似文献   

9.
采用压片法研究黄花美冠兰[Eulophia flava(Lindley)Hpoker f.]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表明:黄花美冠兰的染色体数目2 n=54,染色体基数为X=27,核型公式为2 n=2 x=54=28 m+18 sm+8 st。主要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核型分类为2B型。  相似文献   

10.
对山楠(Phoebe chinensisChun)进行了染色体计数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山楠染色体数目为2n=24,染色体基数为x=12,核型公式为2n=2x=24=14 m+10 sm。核型属于Stebbins核型分类中的“2B”类型。  相似文献   

11.
浙江楠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染色体常规制片法,结合显微摄影技术对浙江楠染色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浙江楠染色体数为2n=24,核型公式是2n=24=18m+6 sm,全组染色体总长度为58.11 μm,长臂总长34.69μm,核型不对称系数(AS.K %)为59.70%,核型属于Stebbins核型分类中的"2B"类型.  相似文献   

12.
采用常规压片法制片,以里奥百脉根为对照组,研究不同取材时间、预处理方法、解离方法以及染色时间对迪庆野生型百脉根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优化制片技术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于900-1100时段取材,0.02%放线菌酮预处理24h,在V_(无水乙醇)︰V_(浓盐酸)=1︰1解离液中解离10min,以卡宝品红染色8min染色体制片效果较好。核型分析表明,迪庆野生型百脉根核型公式2n=2x=12=8m+4s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3%,为1A核型;栽培型百脉根核型公式2n=2x=24=16m+8s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2%,为2B核型。迪庆野生型百脉根的核型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3.
4种竹子的核型及其基因组大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竹类植物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竹种染色体数目差异较大,本研究旨在揭示不同竹种染色体核型特征及其基因组大小信息,进而从核型进化角度判断不同竹种的进化顺序,分析不同竹种基因组大小与其染色体数目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散生竹种雷竹、黄杆乌哺鸡竹,混生竹种日本矮竹及丛生竹种鱼肚腩竹为研究材料,采用传统压片技术对这4个竹种的核型特征进行研究,同时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这些竹种的基因组大小。【结果】1)4种竹子的核型参数分别为:雷竹核型公式为2n=48=40m+6sm+2st,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2.464%~6.269%,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比例为12.50%,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之比为2.554,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0.107,核型分类属于2B类型;黄杆乌哺鸡竹的核型公式为2n=48=24m+16sm+8st,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2.185%~9.091%,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比例为29.17%,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之比为4.161,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4.49,核型分类属于2C类型;日本矮竹的核型公式为2n=48=28m+18sm+2st,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2.080%~7.881%,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比例为20.83%,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之比为3.789,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1.505,核型分类属于2B类型;鱼肚腩竹核型公式为2n=69=40m+25sm+4st,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1.790%~4.382%,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比例为28.57%,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之比为2.448,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4.076,核型分类属于2B类型。2)雷竹、黄杆乌哺鸡竹、日本矮竹及鱼肚腩竹的2C DNA含量分别为(3.71±0.10)pg,(3.93±0.85)pg,(4.67±0.52)pg和(2.92±0.38)pg。【结论】根据核型不对称系数等指标判断,4个竹种的进化程度从原始到进化依次为雷竹、日本矮竹、鱼肚腩竹、黄杆乌哺鸡竹;在基因组大小方面,4个竹种中,丛生竹种鱼肚腩竹染色体数目最多,但是其2C DNA含量却是4个竹种中最小的,混生竹种日本矮竹2C DNA含量是4个竹种中最大的,所测竹种的基因组大小与其染色体数目并不是成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鸡足山地区4个多星韭种群的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多星韭1号和4号种群为二倍体,核型公式为:2n=2x=14-8sm(2SAT)+6m和2n=2x=14-10m(SAT)+4sm,多星韭2号和3号种群为四倍体,核型公式为:2n=4x=28-14m(2SAT)+14sm和2n=4x=28=18m(2SAT)+10sm。从植株形态、分布、生境、核型等方面分析表明,多星韭核型进化趋势是由二倍体向四倍体进化的,四倍体多星韭二倍化显著。  相似文献   

15.
采用幼叶压片法对‘重瓣玫瑰’和‘苦水玫瑰’两个玫瑰品种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14,核型都属于"1A"型,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14=12m 2sm、2n=2x=14=14m。  相似文献   

16.
2013年9月和10月,在浙江省杭州市采集芬芳安息香Styrax odoratissimus,越南安息香S.tonkinensis和赛山梅S.confusus种子,砂藏至翌年发芽,待根长至3~5 cm时,对3种安息香属植物的根尖进行染色体制片和核型分析。结果显示,3树种均为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n﹦2x﹦16。芬芳安息香核型公式为2n﹦16﹦10 m+6 sm(2 sat),核不对称系数为58.20%,染色体核型为2A型;越南安息香核型公式为2n﹦16﹦12 m(1 sat)+4 sm(2 sat),核不对称系数为53.27%,染色体核型为1A型;赛山梅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6﹦12 m(1sat)+4 sm,核不对称系数为56.54%,染色体核型为1A型。表明越南安息香和赛山梅核型较为类似,亲缘关系较近,与芬芳安息香之间差别较大,芬芳安息香比越南安息香和赛山梅进化程度较高。3种安息香属植物染色体核型均为A型,表明其进化地位较低,植物较为原始。  相似文献   

17.
张兰  王玉芳 《山东林业科技》2009,39(6):55-56,88
应用根尖压片法对栾树(无患子科栾树属)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栾树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32,核型公式为:K(2n)=32=16m+12sm+4st,属于“2C”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32=10L+6m^2+4M1+12S,染色体为小染色体,且为较进化的类型。  相似文献   

18.
大叶女贞染色体制片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叶女贞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和改良火焰干燥法,对影响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取材部位、取材时间、预处理、解离、染色等条件进行研究,并对大叶女贞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上午9:00-10:00取材,0.02%秋水仙素处理大叶女贞根尖6h,1mol/L HCl解离15min或省略低渗过程、37℃酶解120min-130min,醋酸洋红或卡宝品红染色15min,改良火焰干燥法制片,效果最好。大叶女贞的细胞染色体数为2n=46,主要由中部、近中部和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第1、2对染色体长臂具随体,核型公式为2n=2x=46=38m+4sm+4st,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0.17%,核型按分类标准属于"2C"型。  相似文献   

19.
以杏香兔耳风组培苗根尖为试验材料,对其核型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杏香兔耳风共有12对染色体,其核型公式为K(2n)=2x=24=10m 2sm,即核型主要以中部着丝点(m)为主,有10对;还有2对近中部着丝点(sm)。染色体总长度为51.18um,相对长度范围为1.11~3.80um,臂比幅度为1.40~1.61um,染色体长度比为3.14,属"2B"核型。  相似文献   

20.
6种蔷薇的核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蔷薇属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是其远缘杂交利用的细胞学基础.采用常规压片法对6个蔷薇原种根尖染色体制片中的预处理、解离、染色方法等进行了比较,并对其核形态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尖用0.002 mol/L 8-羟基喹啉在18~20 ℃下处理4 h、5 N HCl室温下解离25~30 min、改良卡宝品红染色2 h以上效果较好,染色体数目及形态分别为:多花蔷薇 (Rosa multifloraThumb)为2n=2x=14=14m,粉团蔷薇(Rosa multifloravar catheyensis)为2n=3x=21=15m+6sm,金樱子(Rosa laevigataMichx)为2n=2x=14=10m+4sm,日本无刺蔷薇(Rosa multiflora var)为2n=2x=14=10m+4sm, 硕苞蔷薇(Rosa bracteataWendl)为2n=2x=14=14m, 香水月季[Rosa odorata (Andr.) Sweet]为2n=2x=14=12m+2sm.其中,粉团蔷薇的核型类别为2A型,日本无刺蔷薇为2B型,其他品种均为1A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