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榆林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了解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衰退机制,选择榆林市4种不同林龄(40、33、27、20年)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取样法对土壤有机质、碱解N、速效P、速效K及土壤pH值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土壤养分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各养分元素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2)土壤中各养分元素含量与有机质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土壤pH值呈微碱性,都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差异不显著;(4)土壤速效K和速效P含量在27年达到最高,碱解N在33年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人工林土壤肥力指标的变化规律,对广西南宁老虎岭红锥幼林进行了定位跟踪,并对土壤的p 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红锥幼林同一林龄,除全磷随着土层的加深基本保持不变以及全钾随着土层的增加而升高外,其它土壤肥力主要指标基本表现出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随着林龄的增加,0~20 cm层土壤水解氮表现了不断降低趋势,0~20 cm层土壤全钾、速效钾、交换性镁、有效锌、有效铁表现出一定的增加趋势。除有效铁外,其它微量元素有效养分各林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全钾与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锌、有效硼、有效铁之间表现了显著负相关,其它各指标之间均表现了无显著相关或显著正相关关系。红锥幼林在地力维持方面表现较佳。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森林经营和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塞罕坝机械林场不同林龄(12a生幼龄林,27a生中龄林,40a生近熟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标准地的调查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林分生长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龄的增加,土壤pH值由5.76降到5.52,土壤酸性逐渐增强,速效磷含量变化范围为4.67~7.64mg/kg,与pH值变化一致,呈逐渐降低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以及全钾含量在中龄林中最高,分别为39.02g/kg、2.32g/kg、130.56mg/kg和17.6g/kg,近熟林次之,幼龄林最低。其中,全氮含量在各个林龄阶段差异显著(P0.05),全钾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土壤全磷含量和碱解氮含量随着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龄的增加而增加,且在各个林龄阶段全磷含量差异显著(P0.05)、碱解氮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总的来说,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土壤养分含量差异较大,幼龄林和中龄林对土壤养分的需求较高。  相似文献   

4.
甘肃小陇山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立地条件相对一致的情况下,应用时空互代的方法,探讨了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异性特征和动态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养分总体较为丰富,且土壤熟化程度高,但速效N和速效P俱缺。土壤养分含量变异系数较大,为4.0%~61.5%,土壤养分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空间变异性较为显著,反映了该区土壤性状不均一性。除全P外,其余土壤养分各指标(有机质、全N、全K、速效N、速效P、速效K)天然林都大于人工林。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速效N、速效P、速效K含量在定植后的4~8 a间均呈下降趋势,而在8~26 a间全P、全K、速效N、速效K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速效P含量呈下降趋势,但总体上地力有所恢复。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合理经营和地力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不同年龄(17a、27a和35a)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土壤化学性质在不同年龄阶段间及不同土层深度(0~10cm、10~20cm和20~30cm)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所设置的林龄内,随林龄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呈增加趋势,35a生华北落叶松林0~10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是同土层17a生和27a生林分的1.34倍和1.16倍;碱解氮含量也随林龄增加呈增加趋势;35a生林分的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17a生和27a生林分;27a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17a生和35a生林分;土壤pH随林龄增加呈减小趋势,由大到小依次为17a生、27a生、35a生;土壤有机碳、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在不同土层间有显著差异,随土层加深而逐渐降低;土壤pH值在不同土层间无显著差异,由大到小依次为20~30cm、10~20cm、0~10cm。研究认为,在所设置的林龄内,随着林龄的增加,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化学性质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6.
以内蒙古大青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群落为研究对象,探讨华北落叶松在生长过程中林下植被和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数量随着林龄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其大小为17 a10 a29 a40 a;相同深度的土壤容重随着落叶松林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孔隙度随林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林内土壤pH值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互关系中,物种丰富度与土壤容重呈显著正相关,与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给陕西渭北黄土高原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以尧山林场油松林、侧柏林、刺槐林等3种主要人工纯林为对象,利用常规测试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林地土壤肥力进行了测定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种林分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下降,腐殖质层pH值显著高于其他土层;刺槐林碱解N含量随土层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腐殖质层有效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土层;油松林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侧柏和刺槐林;刺槐林土壤pH值和碱解N含量显著高于油松和侧柏林,速效K含量显著低于油松和侧柏林;土壤有效P含量油松林>侧柏>刺槐林;3种林分土壤综合肥力差异较大,肥力综合分值油松林(1.01)>侧柏林(-0.34)>刺槐林(-0.99);油松林有机质含量高、刺槐林碱解N含量高;油松和侧柏林地土壤碱解N亏缺,刺槐林地速效K缺乏。  相似文献   

8.
《林业资源管理》2015,(6):130-136
对科尔沁沙地西南部种植时间为2000年、2004年及2007年的不同林龄黄柳灌丛0~60cm土壤9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种林龄黄柳灌丛各土层土壤全磷、全钾含量均表现为10a生含量最高,7a生次之,14a生最低;土壤p H表现为随林龄增加而降低;3种黄柳灌丛0~60cm土层全氮、速效钾、土壤有机质、土壤p H表现为随林龄增加而降低;全磷、全钾、速效磷及水分表现为10a生最高,7a生次之,14a生最低;碱解氮表现为7a生>14a生>10a生;土壤有机质与全氮达到了0.87的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了壤塘县对照地、露沙地、沙化耕地、固定沙地的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结果发现:1)0~20 cm和20 cm~40 cm土层中,p H值均随沙化程度的加重逐步升高,而有机质、全N、水解N、全P含量则逐步降低;2)不同土层之间同种类型沙化土壤p H值差异不明显;除对照土壤水解N外,有机质、全N、水解N、全P含量均表现为0~20 cm土层等于(近似等于)或大于20 cm~40 cm土层的特点。3)各种沙化类型中,土壤上层和下层全K含量变化不大,速效K和有效P含量均表现出对照沙化耕地露沙地、固定沙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连栽对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时空序列和定位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东门林场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连栽导致桉树人工林多数土壤养分含量不同程度的下降:(1) 土壤的pH值、土壤交换性Ca和速效K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不显著;土壤有机质、水解N和全K在0~20 cm土层显著下降,在20~40 cm土层,变化不显著;(2)全N在20~40 cm土层,显著下降,在0~20 cm土层变化不显著;有效P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无显著变化,全P在20~40 cm土层显著上升;交换性Mg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都显著下降;(3) 在0~40 cm土层,全N、水解N、交换性Mg显著下降,土壤pH值、有机质、全K、速效K及交换性Ca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以大鹤国有防护林场3种不同林龄(15、23、34 a)的湿地松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林龄湿地松林土壤酶活性及其养分含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pH值随着林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升高。随着林龄的增长,土壤有机质先增加后降低;土壤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逐渐降低。土壤中的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随林龄的增长逐渐降低;酸性磷酸酶活性仅在表层土随着林龄的增长逐渐降低,而随着土层的加深表现为先增长后降低。土壤养分和酶活性随土层深度的变化均存在显著性变化。相关分析表明,土壤脲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均与土壤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多酚氧化酶与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P<0.05)。滨海地区湿地松在林龄较低阶段土壤养分较为充足,随着林龄的增长,土壤肥力逐渐下降,不利于森林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不同林龄山杨天然次生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以辽河源地区山杨Populus davidiana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林龄的林分土壤理化特征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林龄的增加,山杨在0~100 cm各土层土壤容重(1.07~1.69 g·cm-3)和土壤全K含量(4.32~4.72 g·kg-1)均表现出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而土壤含水量(7.35%~24.39%)从高到低为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土壤全N含量(0.28~2.76 g·kg-1)、土壤全P含量(0.46~1.37 g·kg-1)先增加后降低,即近熟林成熟林中龄林,而土壤p H值(5.03~5.98)变化规律为先降低后增加,表现为成熟林中龄林近熟林。土壤有机质含量(2.64~31.99 g·kg-1)的变化规律较为波动,在0~20 cm土层为近熟林中龄林成熟林,但在20~100 cm土层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规律。(2)各林龄林地土壤容重、土壤全K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含量、N、P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土壤p H值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3)土壤理化性质各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全N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全N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p H值与土壤全K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质与全N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全K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全N与土壤全P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K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全P与土壤全K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相同立地条件下的不同人工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实现人工林养分的精确调控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在柳州沙塘林场马尾松采伐迹地上同为1987年营造的木荷、米老排、蓝果树和杉木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以未造林灌草地为对照,分层(0~15、15~30、30~50、50~70、70~100 cm)测定14个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结合KMO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同种林分内,随土层加深,土壤密度递增,孔隙度、土壤有机碳、全N、碱解N、有效P含量递减。不同林分间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明显,5种林地的土壤pH值变幅为3.94~5.12;土壤有机碳、全N、碱解N、有效P含量以及化学计量特征C:N、C:P、N:P比值均表现为:阔叶林>针叶林>灌草地;杉木林土壤的全P含量在所有林分中最低,杉木林生长可能消耗更多的磷元素;与对照灌草地相比,营造这4种人工林后使土壤全K含量明显减少,速效K(除米老排林外)也有相似规律,这种变化规律暗示了人工林对K元素的消耗量大;木荷林和杉木林土壤的p H值、全K、速效K及阳离子交换量的含量明显低...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滇东南毛花酸竹林土壤养分特征,在天然林和人工纯林以及有人工经营措施的天然林中分别设置土壤样地,分析其土壤p H值、全N、速效P、速效K、有机质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毛花酸竹林p H值较为稳定;天然竹林中林缘处养分含量更高;人工经营措施对天然竹林立地生产力有提升效果,尤其是施肥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P、速效K含量较为明显。研究结果可为云南毛花酸竹林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不同林龄湿地松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秀娟  黄成 《林业科技》2010,35(3):16-18
不同林龄(5、10、15及20年生)湿地松人工林土壤养分(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有效磷(P)、有机质及pH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随林龄增长,土壤速效N(NH4^+-N+NO3^--N)含量呈增加趋势;有效P及有机质含量则随林龄增加而降低,但后者在后期略有增加;土壤pH值随林龄增长先上升后降,几种土壤养分的层次差异均较为明显(上层含量高于下层),有必要施入磷肥和石灰进行土壤改良。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雷州半岛桉树 LH1 无性系林的土壤养分概况,探索不同整地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研究以全垦、开沟、挖穴 3 种整地方式造林,采用“5 穴综合法”进行土壤取样,分析评价了 LH1 无性 系林的土壤 pH 值、有机质、碱解 N、速效 P、有效 K 等 11 个养分指标,以及各指标与不同整地方式之 间的关系。结果表明,LH1 无性系碱解 N 较缺乏,土壤有机质,速效 P、有效 K 处于中等水平,交换性 Ca、Mg 含量皆低于临界值,微量元素 Zn 丰富,Cu、Mn 适中,B 较缺乏;不同整地方式对除土壤 pH 值 外的其它 10 种养分指标的影响显著(P<0.05),开沟方式土壤中有机质、主要营养元素 N、P、K,以及 中量元素 Ca、Mg 的含量,都要高于挖穴和全垦的整地方式,桉树经营上可以利用开沟的方式营林,以 增加土壤养分;整地方式对土壤中不同微量元素影响作用也很显著,并且在不同土层上表现不同。土壤 养分指标之间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拮抗作用,与整地方式紧密相关;生产上可以针对微量元素 B 缺乏的 现状,适量增加微量元素 Mn 或降低 Mg 来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7.
2014年8月,对内蒙古自治区霍林河煤业南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栽植不同年限的沙棘林Hippophae rhamnoides土壤肥力进行调查,通过采样分析,对排土场栽植沙棘林下、覆土植被天然恢复区边坡及天然草地不同土层土壤机械组成和化学性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各样地以砂粒含量最大,细粉粒最小,栽植沙棘7 a后可显著降低砂粒含量(P0.05),提高黏粒含量;随栽植年限增加,土壤有机质、碱解氮、表层速效钾含量逐渐增加,p H值趋于中性,速效磷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碱解氮、速效钾与土壤砂粒含量及p H值呈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速效磷与粗粉粒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在内蒙古森林草原向典型草原过渡地带矿区排土场栽植沙棘林可有效改善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18.
2013年7-8月,在杭州市余杭区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 cv.prevernalis)林产区共设置了292个样地,对其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研究长期覆盖及重施肥对雷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2.06 g/kg,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67.12、111.61和206.99 mg/kg;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很丰富的林地分别占51.4%、62.5%和40.7%;平均p H值为5.0,其中强酸性(p H4.6)的占34.7%;土壤p H值与4个肥力指标间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与碱解氮、有效磷达极显著水平(P0.01),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4个指标两两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高含量的氮、磷、钾和土壤酸化导致林地养分不平衡,影响雷竹生长,存在面源污染风险。建议雷竹林经营过程中使用配方施肥技术,平衡土壤养分,适量施用石灰,减轻土壤酸化。  相似文献   

19.
秦岭南坡不同海拔土壤肥力的空间分异规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秦岭南坡土壤肥力状况、空间分异规律及其与海拔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秦岭南坡土壤肥力指标在整个土壤剖面空间分异范围分别为:土壤pH值5.97~6.89,有机质含量6.6~50.1 g·kg-1,土壤全N含量0.5~3.8 g·kg-1,碱解N含量33.6~257.3 mg·kg-1,速效P含量0.81~5.8 mg·kg-1,速效K含量38.9~262.4 mg·kg-1,粘粒含量11.3%~18.1%,阳离子代换量68.5~310.2 mmol·kg-1;其空间分异程度以速效P、有机质和土壤全N含量较大,土壤粘粒含量和土壤pH值较小;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P、土壤粘粒含量和阳离子代换量空间分异程度减小,而土壤全N、碱解N和速效K含量空间分异程度增大.土壤速效K、速效P含量和阳离子代换量水平空间分异程度受海拔的影响较大,而土壤pH值和粘粒含量水平空间分异程度受海拔影响较小.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pH值降低,有机质和速效P、K含量增大,土壤肥力空间分异程度减小,这可能与随着海拔升高人为干扰强度降低及林分类型趋向单一有关.  相似文献   

20.
《林业资源管理》2013,(6):137-143
对冀北山地黑桦(Betula dahuric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山杨(Populus davidilana)、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和五角枫(Acer elegantulum)等6种天然林分类型的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变异以及养分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pH值介于5.046.47之间;有机质、速效钾、全氮、碱解氮、全磷的含量均为油松纯林最低,速效磷以蒙古栎纯林最低,养分整体上有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2)表层土壤pH值的变异系数为0.107,其他土层的pH值变异系数均小于0.1,属于弱变异性。土壤养分指标中406.47之间;有机质、速效钾、全氮、碱解氮、全磷的含量均为油松纯林最低,速效磷以蒙古栎纯林最低,养分整体上有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2)表层土壤pH值的变异系数为0.107,其他土层的pH值变异系数均小于0.1,属于弱变异性。土壤养分指标中4060cm的变异系数最大,其中,速效磷的变异系数最大,为强变异性,其他养分含量各层均为中等变异。3)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与速效钾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碱解氮、速效磷与全磷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H值与有机质、碱解氮有显著相关关系,全磷与有机质、速效钾有显著相关关系;速效磷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之间关系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