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出生日期5~8 d,5 d初乳期后的荷斯坦母犊牛20头,按照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头,记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饲喂代乳粉,对照组饲喂全乳,其精料、粗料两组均相同,哺乳期45 d,断奶。1月龄和2月龄两组牛平均日增重,第一个月分别为513 g、611 g;第二个月分别为823 g、812 g。试验组生长发育正常,第二个月试验组比对照组饲料转化率稍有提高,表明代乳粉可用来代替全乳饲养犊牛。  相似文献   

2.
黄粉虫蛋白用于犊牛代乳料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黄粉虫蛋白代乳料代替50%全乳饲喂3~9周龄荷斯坦犊牛,测定其腹泻率和增重。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腹泻率分别为6.90%和6.35%,试验期增重分别为15.95 kg和16.35 kg,体增重无显著性差异,且代乳料组在试验阶段节约乳品成本207.76元/头。表明黄粉虫蛋白可代替50%乳蛋白培育犊牛,在不影响犊牛健康生长的条件下,大大降低成本,生产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选取体重接近的海南黑山羊36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12头,其中一组为对照组,正常断奶,不补充精料,另外两组分别饲喂代乳料Ⅰ和代乳料Ⅱ,试验期为50 d。结果表明:早期断奶补饲会明显增加海南黑山羊的体重,但与正常断奶羔羊比较,体重和日增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在海南对黑山羊实施早期断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补饲代乳料提高夏南牛犊牛生长发育速度,培育优质健康犊牛,实现犊牛早期断奶。[方法]犊牛随机挑选并随机分成2个组,试验组使用B配方的饲料,对照组使用A配方的饲料,两组牛分圈饲喂,犊牛与母牛隔离饲养。代乳颗粒料自由采食,采取少给、勤给、逐渐增多的饲喂方法。试验期内测量犊牛体尺、体重,观察不同代乳料的适口性,记录疾病发生种类、次数和频率。[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提高17.78%,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体高、体斜长、胸围3项体尺分别增加了0.67 cm,1.04 cm和2.05 cm,差异不显著(P>0.05)。腹泻发病率试验组23.08%,对照组22.22%,两组均没有发生其他疫病和死亡。[结论](1)A、B两种代乳颗粒料均可以取代代乳粉,作为夏南牛犊牛的补饲料。(2)较高营养水平的代乳颗粒料,可以提高夏南牛犊牛日增重。试验用代乳颗粒料优于犊牛精料补充料。(3)B配方的代乳颗粒料适口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旨在评价饲喂代乳粉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及培育成本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新生犊牛45头,随机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试验1组饲喂A品牌代乳粉,试验2组饲喂B品牌代乳粉,对照组饲喂牛场产鲜牛奶;测定各组实验犊牛的出生体重、1月龄体重和50日龄断奶体重;计算并比较各组犊牛培育成本。结果表明,各组犊牛的出生体重和1日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犊牛的50日龄断奶体重分别比对照组增加5.12、2.86 kg,且试验1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犊牛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增加0.14、0.07 kg,且试验1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1组与试验2组平均每头犊牛分别比对照组节约饲养成本198.8、222.0元。综上提示,使用代乳粉能够促进犊牛生长,降低犊牛的培育成本,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源代乳料对肉用犊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试验设计,将20头新生黑安格斯犊牛按体重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CK组(对照组)、A组(发酵豆粕组)、B组(膨化大豆粉组)和C组(大豆蛋白粉组),每组5头,试验期45d。结果表明:在30~45日龄期间,试验组犊牛日增重均显著低于CK组(P0.05),营养物质消化率低,犊牛腹泻率处于整个试验期的最高水平,在血清生化指标方面,45日龄时不同蛋白源代乳料对犊牛血清中尿素氮、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脂和钙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在45~60日龄期间,试验组犊牛日增重明显增加,各组犊牛腹泻率开始降低,60日龄时试验组犊牛血清生化指标受不同蛋白源代乳料的影响减小;在60~75日龄期间,试验B组和C组犊牛日增重与CK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犊牛营养物质消化率明显提高,腹泻率大幅降低,甚至无腹泻情况发生,75日龄时各组犊牛血清生化指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不同蛋白源代乳料的饲喂效果差于母乳,但随着犊牛日龄增加有所改善,其中膨化大豆粉为最佳代乳料蛋白源。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择40头30日龄荷斯坦母犊牛,随机分为2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犊牛40日龄早期断奶试验,试验组犊牛40日龄断奶后完全用代乳料喂至100日龄,对照组按常规饲养,正常喂奶至100日龄。结果表明:对照组60日龄时犊牛体质量高于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100日龄时2组间体质量和体尺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束后,试验组犊牛的培育成本比对照组下降36.67%,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正>代乳粉是一种含有一定乳成分、无菌生产的,饲喂成本比全乳低的代乳饲料,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1传统的饲喂方式培育犊牛是奶牛养殖业的关键环节,加强犊牛的培育是提高牛群质量和生产水平的重要措施。我国在犊牛的的培育上多采用传统的饲喂模式,即用鲜牛奶饲喂犊牛,犊牛60日龄断奶。培育1头犊牛需消耗牛  相似文献   

9.
正断奶前犊牛饲养的日劳动力成本和单位增重成本均高于其他阶段;此阶段的重要目标是在不影响犊牛健康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早期断奶(21~35日龄)可降低饲料和劳动成本。因此,在喂足初乳的前提条件下,需要给断奶前犊牛饲喂代乳料。合格的代乳料可保证犊牛健康生长和发育,为早期断乳做好准备。本文还将介绍代乳料的成分和应达到的质量标准。1哺喂初乳初乳富有营养,但对犊牛的免疫效应(抗体保护)仅限于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通过探索过渡期乳不同饲喂天数及断奶日龄对荷斯坦母犊健康状况和生长性能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过渡期乳饲喂天数及断奶日龄。试验共选取60头初生荷斯坦母犊,平均分为N(未饲喂过渡期乳组)、L(饲喂3d过渡期乳组)、H(饲喂6d过渡期乳组)三大组,每大组均分为2个小组(N1、N2;L1、L2;H1、H2)。N组第2~15天饲喂常乳;L组第2~4天饲喂过渡期乳,第5~15天饲喂常乳;H组第2~7天饲喂过渡期乳,第8~15天饲喂常乳。N1、L1、H1组均为60日龄断奶,N2、L2、H2组均为75日龄断奶。在试验期间统计分析犊牛的体重、体尺、血液生化指标等。结果表明:(1)与N组相比,H组犊60日龄内腹泻率降低5%,90日龄内体斜长平均增长量显著提高(P0.05),10日龄及90日龄血清中甲状腺素(T4)含量显著上升(P0.05);与L组相比,H组犊牛60、90日龄内的平均日增重及部分体尺的平均增长量均显著提高(P0.05),90日龄血清中T4、白介素-2(IL-2)含量显著上升(P0.05)。(2)75日龄断奶较60日龄断奶更有利于提高犊牛的抗应激能力。故犊牛在哺乳期饲喂6d过渡期乳并于75日龄断奶,能够提高其生长状况和抗应激能力,可为其后期的生长发育和乳用潜能的发挥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选9窝约长北3元杂交仔猪(116头)随机分成3组、第1、2组3周龄断奶,分别饲喂试验日粮和代乳料日粮。第3组6周龄断奶作为对照。6周龄到20公斤体重阶段饲喂同一营养水平的仔猪料,以比较3者的生产性能。试验结果表明:21—42日龄阶段,由于断奶应激,试验组日增重(ADG)明显低于对照组。42日龄以后至达20公斤体重阶段试验组的日增 重与对照组和代乳料组已无明显差异。早期断奶仔猪在度过断奶应激后,有补偿生长反应。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断奶时间及代乳料对放牧羔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设计3个不同断奶时间(30 d,45 d,60 d)和3个不同营养水平的代乳料,研究这两个因素对放牧条件下甘肃高山细毛羊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5 d断奶时,饲喂代乳料Ⅲ的羔羊在60 d时体重比对照组高4.35 kg,差异极显著(P<0.01),该组平均每只羔羊比对照组的经济效益高27.58元;60 d断奶时,饲喂代乳料Ⅲ的羔羊在75 d时体重比对照组高5.26 kg,差异极显著(P<0.01),该组平均每只羔羊的经济效益比对照组高29.51元。  相似文献   

13.
作者研究了豆乳替代部分母乳对断奶前犊牛生产性能和断奶成本的影响。试验选用27头新生荷斯坦犊牛(18头公,9头母)作为试验动物(体重:41.6±1.6 kg)。所有犊牛出生后3 d内饲喂初乳而后转为过渡期哺乳。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3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全母乳)、75%母乳 25%豆乳组(S25)和50%母乳 50%豆乳组(S50),哺乳量为犊牛体重的10%(湿重基础)。犊牛日采食开食精料量达到900 g时,视为断奶标准。试验期前2周,各处理组犊牛采食开食料量和粪值间无显著差异,此时S25日粮组,犊牛体重接近于全母乳犊牛体重。在犊牛49日龄时,S25日粮组犊牛体重仍与对照组相似。S25和S50日粮组分别提前对照组10 d和12 d达到断奶标准。犊牛饲喂豆乳促进了犊牛对开食精料的采食量,因此相对于对照组哺乳量有降低现象。由于牛奶成本高于豆乳和开食精料50%之多,因此犊牛饲喂豆乳代替部分母乳可降低断奶成本近35%。虽然新生犊牛对非乳蛋白和植物抗营养因子及其敏感,但本试验中,犊牛在2至4周龄时,即便豆乳替代母乳高达50%,仍维持了犊牛的生理健康。研究结果显示,豆乳可作为经济有效的代乳料,益于提高犊牛饲养效价。  相似文献   

14.
幼龄犊牛在刚出生时消化蛋白质的系统尚未发育成熟,难以消化非乳蛋白,年龄稍大的犊牛才能逐步消化非乳蛋白.研究目的是研制适合早期断奶犊牛饲喂的代乳粉,符合犊牛消化系统的发育特点,不添加抗生素,且降低犊牛培育成本.试验将24头出生体质量相近的荷斯坦公犊牛按出生顺序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A组和试验B组.3组犊牛1~3日龄饲喂初乳,对照组4~40日龄饲喂全乳,试验A组饲喂2阶段代乳粉,即4~21日龄饲喂一号代乳粉,蛋白全部为乳源蛋白;22~40日龄饲喂二号代乳粉,用小麦水解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替代部分乳源蛋白.试验B组4~40日龄饲喂二号代乳粉.测定3组犊牛出生质量、出生体尺、40日龄体质量和体尺,记录犊牛腹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采取2阶段代乳粉饲喂的试验A组,犊牛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良好,与饲喂全乳的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一试验的前提与目的当前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在缩短犊牛哺乳期,采取早期断奶,利用人工乳、代乳料最大限度地节约商品奶,降低犊牛的培育成本,同时又不影响犊牛生长发育和今后生产力方面的研究均已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为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为中国荷斯坦犊牛的早期断奶人工培育提供参考。选择品种来源一致、体重(38.00±2.83)kg、平均出生时间1.83 d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公犊36头,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代乳料中添加以甘露寡糖为主的非抗生素营养调控剂、补充以消化酶为主的外源复合酶制剂、以大豆浓缩蛋白为主的非乳源性蛋白不同替代比例以及代乳料-犊牛料不同哺育方案对早期断奶犊牛初生~2月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4因子对犊牛初生~2月龄平均日增重(ADG)调控效果的最佳优化组合为:非抗生素营养调控剂0.36%、非乳源性蛋白85%、复合酶制剂0.20%以及哺育方案代乳料7周+犊牛料1周过渡,对ADG的影响分别为802、779、754和770 g。初生~1月龄以非乳源性蛋白为主效因子,1~2月龄以非抗生素营养调控剂为主效因子。中国荷斯坦公犊初生~2月龄体尺与体重的回归公式为:体重(kg)=胸围(m2)×体斜长(m)×96.08-10.80。结果表明,在合理添加以甘露寡糖为主的非抗生素营养调控剂与补充外源复合酶制剂的条件下,代乳料中使用85%的非乳源性蛋白对初生~2月龄中国荷斯坦公犊可取得良好的增重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羔羊代乳料对雷州山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和菌群结构及健康状况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出生20日龄的健康雷州山羊公羔48只,分为代乳料组(饲喂代乳料+开食料)和母乳组(饲喂母乳+开食料),每组2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羔羊。预试期10 d,正试期40 d。结果表明:1)代乳料组羔羊40日龄平均个体重、21~40日龄平均日增重及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低于母乳组(P<0.05);21~40日龄,代乳料组开食料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母乳组(P<0.05),但平均日总采食量却显著低于母乳组(P<0.05),且腹泻率极显著高于母乳组(P<0.01)。2)代乳料组羔羊60日龄平均个体重、41~60日龄和21~60日龄平均日增重及各养分表观消化率均与母乳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代乳料组41~60日龄和21~60日龄开食料平均日采食量均极显著高于母乳组(P <0.01);代乳料组41~60日龄平均日总采食量显著高于母乳组(P<0.05),但21~60日龄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代乳料...  相似文献   

18.
选择巴音布鲁克羊健康羔羊20只,分别在40和60日龄实施早期断奶,同时饲喂2种不同粗蛋白质水平(20%、22%)的代乳料,测定血清中生长类激素水平,研究早期断奶对羔羊生长的影响。试验分为4个试验组(A、B、C、D组,2种断奶日龄分别对应2种粗蛋白质水平代乳料)和1个对照组(哺乳羔羊)。结果表明:①平均日增重,试验组羔羊均高于对照组,其中饲喂22%CP代乳料的2种断奶日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2%CP的2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20%CP的2组(P0.05);同一营养水平的代乳料,2种断奶日龄间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差异。②血清中4种生长类激素的水平,试验组羔羊血清中IGF-Ⅰ、IN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中B组(40日龄断奶,22%CP)IGF-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D组(22%CP)IN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组IGF-Ⅰ显著高于A、C、D组(P0.05)。试验组羔羊血清中T3、T4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本试验条件下,巴音布鲁克羊羔羊40和60日龄断奶可行,且以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22%的代乳料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饲料工业》2017,(9):48-54
为研究中国荷斯坦犊牛早期断奶不同哺育方案对断奶后2~6月龄生长发育与DMI的影响,选择品种来源一致、初生~2月龄(61日龄)阶段采用代乳料-犊牛料不同过渡时间哺育方案、实测平均体重(81.96±9.06)kg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公犊36头,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9组,以前期哺育方案、能量饲料构成,以及甘露寡糖、微生态制剂不同添加水平为试验因子,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探索犊牛早期断奶代乳期代乳料-犊牛料不同过渡时间哺育方案对2~6月龄生长发育及DM采食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犊牛2~6月龄的生长强度依次为体重>胸围≈体斜长>管围>体高,以体重为最大,其次为胸围和体斜长;体重估测回归方程为:体重(kg)=胸围2(m)×体斜长(m)×84.06+13.48。对ADG的调控效果,2~4月龄以0.08%甘露寡糖最佳,"7+1"过渡与之相近,比设定水平可提高ADG 10.95%(P<0.05)以上;4~6月龄以"7+1"过渡为优,0.08%甘露寡糖与之相近,比设定水平可提高ADG 11.12%(P<0.05)以上。对DMI的调控效果,2~4、4~6月龄均以"7+1"过渡最优,比设定水平相对提高DMI 10.00%以上;0.08%甘露寡糖与之相似。以能量饲料构成的调控效果相对为小。结果表明,中国荷斯坦犊牛早期断奶代乳期采用7周代乳料+1周犊牛料过渡的前期哺育方案,断奶后犊牛料添加0.08%甘露寡糖、0.10%复合微生态制剂,犊牛料能量饲料构成采用普通玉米可显著提高ADG和增强青粗饲料采食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探索适宜当地的犊牛早期断奶时间,促进犊牛早期生长发育和使母牛尽快恢复体况,进入下一个繁殖周期。[方法]选择体格大小一致、健康无疾病、体重接近,父本相同,3月龄西杂犊牛20头作为试验牛,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10头(公、母数量相同)。A组经过1个月断奶精料、粗料和多汁饲料的过渡性适应,4月龄断奶,并根据犊牛生长发育逐渐增加精料、多汁饲料,B组按照养殖场饲喂方法饲养,并于6月龄断奶,A组与B组犊牛6月龄断奶后自由采食粗饲料、按体重1%饲喂精饲料,分别在犊牛6,12,18月龄称重。[结果]结果表明:肉牛18月龄时A、B组犊牛的平均体重分别为638 kg,546 kg,A组高于B组92.00 kg(P0.01),表明犊牛早期断奶、在满足营养需要的前提下,后期的生长速度比6月龄断奶高。[结论]犊牛早期断奶技术是一项实用技术,值得在养殖场和规模养殖户中大力推广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