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采用营养液水培法研究了外源脯氨酸对盐胁迫下萝卜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mol/L的NaCl胁迫抑制了萝卜幼苗尤其是地上部的生长,提高了SOD、POD、CAT等抗氧化酶的活性,促进了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等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在盐胁迫下施加外源脯氨酸则缓解了盐胁迫对萝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抗氧化酶的活性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从而增强了萝卜植株对盐胁迫的抗性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营养液水培法研究了外源脯氨酸对盐胁迫下萝卜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mol/L的NaCl胁迫抑制了萝卜幼苗尤其是地上部的生长,提高了SOD、POD、CAT等抗氧化酶的活性,促进了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等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在盐胁迫下施加外源脯氨酸则缓解了盐胁迫对萝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抗氧化酶的活性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从而增强了萝卜植株对盐胁迫的抗性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龙葵(Solanum nigrum L.)幼苗对不同盐碱胁迫的适应性差异,从而合理高效地利用龙葵资源,以龙葵幼苗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中性单盐NaCl、中性混合盐(NaCl、Na_2SO_4的浓度比为1∶2)和碱性混合盐(NaCl、Na_2SO_4、NaHCO_3、Na_2CO_3的浓度比为5∶23∶9∶3)进行胁迫处理,研究龙葵幼苗抗氧化酶与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中性盐与碱性盐的作用下,龙葵幼苗都会遭受氧化胁迫。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叶片中的丙二醛含量增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也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在碱性混合盐的作用下,抗氧化酶活性在盐浓度为100~150 mmol/L时达到最大值,然后开始下降;在中性混合盐胁迫下,只有POD活性上升,SOD、CAT活性均表现出先上升然后下降的趋势;在中性单盐NaCl的胁迫下,只有CAT活性在盐浓度200 mmol/L时下降,而其他2种酶活性持续上升。在碱性混合盐作用下,龙葵幼苗会积累更多的丙二醛,在盐浓度为300 mmol/L时达到最高值,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的含量也在一定范围内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不同盐度和重金属镉浓度交互胁迫下互花米草主要生长指标的变化规律,为找出互花米草在不同盐浸环境下生长的耐盐阈值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采集的互花米草幼苗为试验材料,在室内进行长达6个月的NaCl、CdCl2及其交互胁迫试验,并测定其主要的生长指标。【结果】在CdCl2浓度0.2~0.8 mmol./L的胁迫下,加大了NaCl对互花米草幼苗的毒害,各生长指标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大而不断下降;当NaCl浓度大于500 mmol/L时,各处理组互花米草均出现脱水枯死现象,当NaCl浓度在0~100 mmol/L时,株高、茎粗均达到最大值,NaCl浓度在100~300 mmol/L时,叶片大小、生物量均达到最大值;生物量分配规律为:叶生物量根生物量茎生物量;相关性分析显示互花米草各生长指标之间均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P0.05),盐度与各生长指标间均表现出负相关,CdCl2浓度与株高、叶长和叶面积呈正相关,与叶宽、生物量呈负相关。【结论】在CdCl2浓度(0.2~0.8 mmol/L)胁迫下,互花米草各主要生长指标随着NaCl盐度(0~900 mmol/L)的增大呈下降趋势;不同盐浸环境下各主要生长指标耐盐阈值存在差异,其中株高、茎粗最佳耐盐范围为0~100 mmol/L,叶片大小、生物量最佳耐盐范围为100~300 mmol/L;当NaCl浓度大于500 mmol/L时,互花米草出现脱水枯死现象。  相似文献   

5.
盐胁迫下绿豆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绿豆幼苗,研究在盐胁迫下绿豆幼苗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和抗氧化酶(SOD、CAT和POD)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盐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都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且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SOD、CAT和POD活性也比对照有明显的增加。对胁迫下的丙二醛(MDA)和电导率进行测定发现,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和时间延长,二者均比对照显著提高。这些结果说明绿豆幼苗对盐胁迫有一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水杨酸对低温下棉花耐寒性的影响,采用水杨酸浸种和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低温胁迫下外源施加水杨酸对中棉所36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0.25 mmol/L和0.5 mmol/L水杨酸浸种处理可以提高中棉所36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浸种浓度大于0.5 mmol/L时反而不利于低温种子萌发。叶面喷施水杨酸后,棉花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随水杨酸浓度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水杨酸喷施浓度为0.5 mmol/L时,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最低,同时SOD活性、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可见,采用0.5 mmol/L水杨酸处理棉花种子和幼苗,最有利于促进种子低温萌发,减轻低温下叶片细胞膜损伤,抑制叶片MDA含量的增加,提高SOD、POD活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NaCl胁迫下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幼苗的叶片氧化损伤的影响,对番茄幼苗叶面喷施不同浓度SA(0,100,300,500mg·L-1),研究了SA对NaCI(100mmol·L-1)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中的SOD,PoD,CAT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上升,SA处理显著提高了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SOD、CAT和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其中500mg·L-1SA处理效果最好,其最高值分别比单独NaCl处理植株增加了27.83%、29.52%、27.83%、 32.39%、51.39%和13.57%;SA处理显著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其中500mg·L-1SA处理效果最好,其最高值比单独NaCl处理植株降低了11.41%.外源SA可以通过提高植株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维持植株水分平衡,保护膜结构和功能,减轻NaCl对番茄幼苗的胁迫伤害.  相似文献   

8.
2年生酸枣移栽苗生理变化及其耐盐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2年生酸枣移栽苗进行耐盐性评价,为其在新疆盐渍化地区扩大种植面积提供依据.[方法]以2年生酸枣移栽苗为材料进行不同程度的NaCl胁迫处理,研究其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将2年生酸枣幼苗移栽后第80 d(CK1),其叶片细胞膜透性、SOD、POD、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2年生酸枣实生苗(CK) (P <0.05);MDA、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含量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NaCl胁迫下,浓度为0~200 mmol/L,2年生酸枣移栽苗叶片中细胞膜透性,SOD、POD、CAT活性显著高于2年生酸枣实生苗(CK)(P<0.05);浓度为250、300 mmol/L时,SOD、POD的活性下降,而CAT活性处于稳定状态.随之NaCl浓度的加重,2年生酸枣移栽苗叶片中脯氨酸的含量成倍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的含量均呈增加趋势.[结论]对于酸枣移栽苗来说,在NaCl浓度为0~200 mmol/L,其叶片中的活性氧清除酶开始启动,解除活性氧的毒害,脯氨酸起着重要的渗透调节作用,因此,在此范围内的酸枣移栽苗受到盐害较轻;而在250~300 mmol/L的NaCl胁迫下,酸枣移栽苗受到的伤害比较高.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青稞幼苗光合机构、渗透调节物质与抗氧化酶系统对干旱、盐胁迫及盐旱复合胁迫的适应机制,采用营养液水培法培养幼苗,研究30%聚乙二醇(PEG)、250 mmol/L NaCl及PEG与NaCl复合处理下青稞幼苗光合参数、可溶性糖及蛋白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种条件胁迫对青稞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光合特性、可溶性糖与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且盐旱复合胁迫影响最显著,随胁迫时间延长,胁迫效应越显著。3种胁迫条件下,相对含水量降低;叶绿素含量升高,由气孔限制造成光合能力下降,光合效率降低;可溶性糖与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迅速累积,以抵御外界环境胁迫,缓解自身所受到的伤害;MDA含量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抗氧化酶系统在3种胁迫条件下应答方式基本一致,随胁迫时间延长,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而POD与CAT活性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0.
以一年生桔梗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浇灌,通过盆栽试验探究100 mmol/L NaCl胁迫下,外源水杨酸对桔梗幼苗抗氧化能力、光合作用、渗透调节物质等的影响.本实验设NaCl胁迫、单独SA处理为实验组,又在相同浓度的NaCl胁迫下,设置0.1、0.3、0.5、0.7 g/L SA 4个浓度梯度,并设蒸馏水为对照组,研究外源水杨酸对NaCl胁迫下桔梗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抑制了桔梗幼苗的生长,通过根施外源物质水杨酸,能够有效减轻NaCl胁迫对桔梗幼苗生长的抑制程度,0.5 g/L SA处理的效果最显著,主要表现在叶片中的SOD、POD、CAT活性显著提高,增幅分别达到34.65%、19.78%、21.39%;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增加,增幅分别达到71.49%、52.68%;MDA含量减少,降幅为18.56%.综上所述,外源水杨酸对NaCl胁迫下桔梗幼苗有较明显的缓解作用,且水杨酸浓度为0.5 g/L时缓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以一年生桔梗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浇灌,通过盆栽试验探究100 mmol/L NaCl胁迫下,外源水杨酸对桔梗幼苗抗氧化能力、光合作用、渗透调节物质等的影响。本实验设NaCl胁迫、单独SA处理为实验组,又在相同浓度的NaCl胁迫下,设置0.1、0.3、0.5、0.7 g/L SA 4个浓度梯度,并设蒸馏水为对照组,研究外源水杨酸对NaCl胁迫下桔梗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抑制了桔梗幼苗的生长,通过根施外源物质水杨酸,能够有效减轻NaCl胁迫对桔梗幼苗生长的抑制程度,0.5 g/L SA处理的效果最显著,主要表现在叶片中的SOD、POD、CAT活性显著提高,增幅分别达到34.65%、19.78%、21.39%;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增加,增幅分别达到71.49%、52.68%;MDA含量减少,降幅为18.56%。综上所述,外源水杨酸对NaCl胁迫下桔梗幼苗有较明显的缓解作用,且水杨酸浓度为0.5 g/L时缓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探究NaCl胁迫对油茶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提高油茶种苗耐盐能力和耐盐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18月生盆栽油茶幼苗为研究材料,考察不同浓度(0、100、200、400和800 mmol/L) NaCl胁迫对其生长、质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MDA)、SOD和POD活性及离子吸收与分配的影响,分析油茶幼苗耐盐性能。结果表明,不同NaCl浓度对油茶幼苗生长有不同的影响,较低浓度NaCl处理的油茶幼苗株高增加量、全株干质量、根冠比均增加,高浓度NaCl处理的株高增加量和全株干质量显著下降;随着NaCl浓度增加,油茶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MDA、H_2O_2含量、质膜透性和SOD、POD活性均呈增加趋势,相对含水量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NaCl胁迫下,油茶幼苗积累了大量Na~+,不同部位Na~+含量表现为叶茎根;根和茎中K~+含量呈先降低再增加趋势,叶片中K~+积累较高,而Ca~(2+)仅在100、200和800 mmol/L NaCl处理下的茎中含量比CK高。轻度盐胁迫(100 mmol/L NaCl)下,油茶幼苗株高增加量、全株干质量、根冠比、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叶片SOD、POD活力增强,叶片中K~+含量大幅提高,进而抵御盐胁迫对幼苗的伤害,维持植株的正常生长。油茶幼苗对较低浓度的NaCl胁迫有一定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幼苗为材料,采用200 mmol/L Na Cl并添加不同浓度水杨酸(SA,0.2、0.4、0.6、0.8、1.0 mmol/L)的处理方法 ,通过测定沙打旺幼苗耐盐生理指标,确定外源SA对沙打旺幼苗耐盐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SA能明显提高盐胁迫下沙打旺幼苗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强盐胁迫下沙打旺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提高盐胁迫下沙打旺幼苗的根系活力。0.6 mmol/L SA处理效果最为明显。说明外源SA能够调节沙打旺幼苗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系活性以及根系活力,缓解盐胁迫对沙打旺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盐胁迫下,种子引发处理对高粱幼苗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用100 mmol.L-1NaCl溶液,对高粱种子进行引发处理,并对高粱幼苗进行模拟盐胁迫,分析盐胁迫下幼苗SOD、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引发处理提高了盐胁迫下4个品种幼苗SOD活性,而POD活性未见有规律性变化。在盐胁迫后期(36h),引发处理还提高了4个品种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MDA含量;在盐胁迫初期,多数品种,无论引发还是未引发处理,幼苗保护酶SOD、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MDA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随着盐胁迫的加剧,保护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说明,引发处理通过调节幼苗体内一些抗氧化酶的活性来调节幼苗对盐逆境的适应性,从而增强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5.
NaCl和Na_2CO_3胁迫对甘草叶片SOD、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沙基培养法培养甘草幼苗,以含有不同浓度NaCl或Na2CO3的营养液对其分别进行不同强度的盐胁迫或碱胁迫处理,分析甘草叶片SOD、POD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甘草幼苗在NaCl浓度<350 mmol/L、Na2CO3浓度<50mmol/L条件下可全部存活,NaCl浓度≥150 mmol/L时对甘草生长无明显影响;当NaCl浓度>150 mmol/L、Na2CO3浓度>50 mmol/L时,甘草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OD、SOD两种保护酶的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呈规律性变化。在相同Na+胁强下,碱胁迫的胁变反应比盐胁迫更强烈。  相似文献   

16.
NaCl胁迫对不同品种辣椒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NaCl胁迫下2种辣椒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2个辣椒品种对盐胁迫响应的生理生化机制。【方法】以"强丰7301"和"秋艳"2个辣椒品种为材料,采用沙培法研究不同浓度NaCl(0(CK),50,100,150,200,250mmol/L)胁迫对辣椒幼苗叶片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当胁迫时间相同时,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2个辣椒品种幼苗叶片中的MDA和Pro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结论】高浓度(200,250mmol/L)NaCl处理会使辣椒植株逐渐表现出盐害症状;在相同浓度NaCl处理下,"秋艳"的盐害程度较"强丰7301"重。  相似文献   

17.
外源褪黑素对盐胁迫下芦苇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揭示外援褪黑素提高芦苇抗盐胁迫能力的生理机制,以芦苇幼苗为试验材料,探究叶片喷施外源褪黑素(0.01 mmol/L)对盐胁迫下(150 mmol/L NaCl)芦苇幼苗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渗透物质含量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了芦苇幼苗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对幼苗造成严重的生理伤害。喷施外源褪黑素通过增加芦苇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提高光合性能,提高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增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活性氧和MDA含量,缓解盐胁迫对芦苇幼苗的生长抑制。因此,叶面喷施褪黑素通过提高盐胁迫下芦苇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积累量,有效清除过量的活性氧,缓解氧化损伤,来增强幼苗的抗盐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土沉香幼苗对硝普钠(SNP)—酸铝(AlCl3)互作的生理响应,为探讨土沉香的耐AlCl3胁迫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以不同浓度AlCl3胁迫土沉香幼苗并进行SNP-AlCl3互作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幼苗的光合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同时采用隶属函数模糊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土沉香幼苗叶片的光合色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0.2 mmol/L AlCl3胁迫下均出现最大值,在0.8 mmol/L AlCl3胁迫下均出现最小值;丙二醛(MDA)含量在0.2 mmol/L AlCl3胁迫下最低,在0.8 mmol/L AlCl3胁迫下最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反.添加SNP后,土沉香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等均明显高于未添加SNP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等指标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低浓度(0.2 mmol/L)AlCl3胁迫可促进土沉香幼苗生长,外源添加SNP对高浓度(0.8 mmol/L)AlCl3胁迫土沉香幼苗产生的毒害具有一定缓解作用,可在土沉香幼苗培育及抗性研究等相关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将NaCl和NaHCO3按同比例混合,模拟4种不同浓度,研究盐碱混合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及主要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和NaHCO3混合胁迫抑制了黄瓜幼苗的生长,降低了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的含量,提高了抗氧化酶SOD、POD的活性,增加了MDA和可溶性糖的含量。30mmol/L NaCl+30mmol/L NaHCO3浓度的盐碱混合胁迫处理,黄瓜植株生长和生理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当处理浓度大于60mmol/L NaCl+60mmol/L NaHCO3时,黄瓜植株生长和生理指标与对照差异显著,处理浓度升高至90mmol/L NaCl+90mmol/L NaHCO3后,黄瓜植株膜系统已受到破坏,对植株造成了不可逆损伤,且随浓度的升高,黄瓜植株受伤害越严重。可以得出,60mmol/L Nacl+60mmol/L NaHCO3是黄瓜在盐碱混合胁迫下生长的临界浓度。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培方式,设置150 mmol/L Na Cl和不同质量浓度(0、25、50、100和200 mg/L)ALA溶液进行组合处理栀子幼苗,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下栀子叶片的光合色素、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量以及保护酶系统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150 mmol/L Na Cl溶液处理下的栀子幼苗叶片中相对含水量、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以及保护酶系统SOD、POD、CAT活性显著下降,经过一定质量浓度ALA的处理,各生理指标以不同程度地提高,且ALA在25~50 mg/L处理下数值达到最大;同时在一定质量浓度ALA处理下,降低了电导率、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且脯氨酸、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显著增加,提高栀子幼苗渗透调节能力。研究结果显示盐胁迫显著抑制栀子幼苗生长,ALA在25~50 mg/L时能够有效缓解盐胁迫对栀子幼苗造成的生理伤害,提高其抗盐性,而ALA在100~200 mg/L处理则有可能加剧盐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