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个阔叶树种绿化苗木的施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连香树、榉树和枫杨3树种进行尿素、核能素和磷酸二氢钾不同配方追肥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3树种苗木生长的促进作用均十分明显,采用尿素每15d追肥1次,苗木生长正常的安全使用量为每次20g/m^2。以处理B(15d施1次尿素,用量为20g/m^2)和D(15d施1次尿素,用量为10g/m^2,并用核能素10mL/15kg+磷酸二氢钾0.1%混合喷施)对苗木生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连香树和枫杨以处理D的效果最佳,榉树以处理B的效果最佳。处理D,连香树的苗高、地径和冠幅分别比对照高173.00%,39.26%和48.53%,枫杨的苗高、地径和冠幅分别比对照高50.56%.36.67%和38.40%;榉树处理B的苗高、地径和冠幅分别比对照高46.73%,18.14%和72.22%。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优良藤苗的生长,采用L9(34)正交设计开展施肥试验,探讨其对小省藤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合的地径、苗高、叶片数和冠幅分别为0.28~0.51 cm、13.5~16.9 cm、1.5~3.4片/株和11.8~16.7 cm,处理组合间呈现极显著或显著差异(P0.01或P0.05);正交9个处理组合的4个指标均极显著地优于对照(P0.01),遮阴90%与施3 g/株过磷酸钙和0.7 g/株尿素生长最优。遮阴是影响苗高和叶片数的主导因子(RARCRB),影响地径和冠幅的主导因子则是尿素(RCRARB),即小省藤对遮阴和N肥的需求较高。  相似文献   

3.
以泥炭土为主要材料,按不同比例混合锯木屑、腐殖土、鸡粪/羊粪配制轻基质,研究不同轻基质配比对紫叶矮樱苗生长的影响,观测苗高、地径、生物量及主根长度等生长指标,并采用DTOPSIS法对各轻基质配比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适宜紫叶矮樱苗培育的最佳配比轻基质。结果表明:不同轻基质配比对紫叶矮樱苗的生长发育影响显著(P<0.05),其中成分配比为w(珍珠岩)∶w(锯木屑)∶w(鸡粪)∶w(泥炭土)=10∶10∶5∶75的轻基质最适宜紫叶矮樱苗生长,苗高增长量为14.67 cm,地径增长量为1 cm,根冠比为0.30,生物量为37.15 g,主根长度为10.17 cm。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肥处理对福氏紫薇粗生长和冠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田间栽培条件下,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福氏紫薇粗生长和冠幅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处理组合8对福氏紫薇胸径和地径生长效果最好.该处理下,5年生福氏紫薇扦插苗胸径达到4.33 cm,生长量为2.33 cm;地径达到7.72 cm,生长量为4.94 cm.(2)处理组合7最有利于福氏紫薇米径和冠幅生长.该处理下,米径达到5.16 cm,生长量为2.83 cm;冠幅达到2.79 m,生长量为1.29m.(3)不同的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福氏紫薇粗生长量的影响效应大小为氮>磷>钾,对福氏紫薇冠幅生长的影响效应大小为氮>钾>磷.根据租生长综合指标和冠幅k值分析,确定最有利于福氏紫薇粗生长和冠幅生长的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300 g/株、100 g/株和100g/株.  相似文献   

5.
以桢楠实生苗为材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容器规格、基质配比、缓释基肥施入量、幼苗移入容器前真叶数量对桢楠容器苗的苗高与地径生长的影响,并建立桢楠容器育苗技术。结果表明,容器规格对桢楠容器苗的地径苗高增长量及高径比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基质配比对容器苗的地径增长量有显著影响,但对苗高增长量与高径比影响不显著;缓释基肥量对容器育苗的地径苗高增长量与高径比影响均不显著;幼苗移入容器前真叶数量虽然对地径苗高增长量影响不显著,但能显著影响高径比;持水量大并且孔隙度高的基质有利于容器苗地径的生长。结果显示,采用容器规格10 cm×12 cm,基质配比椰糠∶泥炭∶油樟叶∶农林废弃物体积比为4∶2∶4∶3,不添加缓释肥基肥,选用长出3对真叶的桢楠幼苗进行容器育苗效果最好。本研究为后续桢楠人工林的建设与桢楠资源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研究6种轻型基质对红花油茶嫁接苗的地径和抽梢长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一年生红花油茶嫁接苗的最佳轻型基质培养基是椰糠∶菌渣为2∶1,其苗木地径0.277 cm、梢长4.20 cm;对于二年生红花油茶苗,椰糠∶泥炭土为4∶1是最佳轻型基质培养基,其苗木地径0.413 cm、梢长20.10 cm。  相似文献   

7.
试验表明,不同叶面施肥试验对枫香苗的平均苗高、平均地径、Ⅰ级苗比率影响较大,差异显著。其中,以间隔10d,喷施3次磷酸二氢钾0.3%溶液为宜。结合多年来生产实践,枫香育苗应该参照有关技术规程进行,除了施足基肥,加强苗期管理之外,叶面施用磷酸二氢钾,有利于苗木生长,成本低,容易控制施肥量,不会造成肥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施肥对核桃楸床播育苗的影响,达到培育优质壮苗的目的。[方法]研究不同施肥种类及施肥量对核桃楸苗木的茎干、根系生长等特性的影响。[结果]当施尿素15 g/m2+磷酸二氢钾15 g/m2时,苗木在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等指标均高于不施肥和其他施肥处理,有利于优质壮苗的培育。[结论]在生长季以施尿素15 g/m2+磷酸二氢钾15 g/m2或磷钾复合肥时,苗木的整体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9.
油茶实生苗叶面施肥方式及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油茶实生苗叶面施肥方式及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间隔10 d,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3次,能有效促进油茶实生苗生长,明显提高一年生油茶实生苗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和Ⅰ级苗比率。油茶苗木生产者应该按照相关技术规程实行标准化生产,以产出更多的优质苗。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1年生多穗柯容器苗最优培育组合,采用基质配比、缓释肥用量、容器规格三因素析因试验设计,测定各处理多穗柯全部苗木株高、地径、高径比,计算苗木根、茎、叶和整株生物量,检测苗木氮、磷质量分数和苗木根系生长指标,依据试验数据分析不同因素及交互作用对多穗柯幼苗生长、根系发育、各器官氮、磷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容器规格、缓释肥用量、基质配比×缓释肥用量对多穗柯容器苗生长影响最大,三者除对苗木根冠比无显著影响,对其它所有生长指标影响均达显著水平;缓释肥用量×容器规格次之;基质配比、基质配比×容器规格对多穗柯容器苗生长影响最小.基质配比是影响多穗柯容器苗根系发育的最主要因素,对全部根系指标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缓释肥用量、容器规格次之;三者交互作用对全部根系指标的影响最小.基质配比是影响苗木组织N、P质量分数的最主要因素,其对苗木根、茎、叶中N质量分数和整株全N、P质量分数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容器规格、缓释肥用量次之;各主因素交互作用最弱.基质配比A2(V(泥炭):V(稻壳、木屑):V(黄心土)=3:6:1)、缓释肥用量B3(4.0 kg·m-3)、容器规格C3(15.0 cm×20.0 cm)组合的平均隶属函数值最大为0.763,是育苗效果最佳组合,可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U~*_(15)(5~8)均匀设计开展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GA_3)和吲哚乙酸(IAA)的混合溶液浸种及其与基质、缓释肥的不同水平组合对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苗木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苗龄160 d时,处理组合的平均地径、苗高和胚轴长分别达0.99~1.36 mm、3.9~5.7 cm和2.76~3.86 cm,处理组合间地径和苗高均呈现极显著的差异(P0.01);0.05 g/L的GA_3溶液显著地促进地径的生长(P0.05),0.15 g/L的IAA浸种极显著地促进苗高生长(P0.01);基质是影响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其次是缓释肥种类。平均地径和苗高的最优处理组合均为0.15 g/L的IAA浸种后播种于V(森林土)∶V(腐殖土)=3∶1的混合基质中,并施1.0 g/容器(2株/容器)奥绿颗粒缓释肥5号,生产中可采用此处理组合的方式进行壮苗培育。苗高、地径、胚轴长两两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且此3指标与试验因素间呈线性相关,即苗木出现协同生长,采用以上最佳的苗木培育措施可解决云南松的蹲苗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降香黄檀最佳的容器育苗方法.[方法]对降香黄檀容器苗培育过程中以不同的容器规格、不同的基质配比、不同的肥料为因素开展正交试验,初步研究容器规格、基质组合、肥料种类对当年生长的降香黄檀容器苗的苗高、地径、根系长及冠幅影响.[结果]容器苗各生长性状受到不同容器规格×基质组合×肥料种类交互作用影响,使得不同处理之间生长差异十分显著.[结论]综合比较认为,容器规格40 cm×50 cm、基质配比为椰糠∶蔗糠∶大田土=1∶1∶1以及含N为3%的复合肥的组合最适合降香黄檀容器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研究氮、磷、钾不同配方施肥组合对油梨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油梨优质苗木的生产提供理论基础。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通过综合苗高、地径、根系活力以及干物质质量等测定结果来确定最佳的配方施肥组合。结果表明,各个配方组合对油梨幼苗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油梨幼苗干物质积累、地径和根系活力等促进效果最好的组合为N_2P_3K_2,即尿素1.0 g/kg,过磷酸钙1.0 g/kg,硫酸钾0.25g/kg;对油梨幼苗苗高促进作用最好的组合为N2P3K1,即尿素1.0 g/kg,过磷酸钙1.0 g/kg,硫酸钾0.125 g/kg。综合考虑各项指标,试验得到的最优配方施肥组合为N_2P_1K_1,即尿素为1.0 g/kg,过磷酸钙0.25 g/kg,硫酸钾0.125 g/kg,N∶P_2O_5∶K_2O约12∶1∶2。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氮、磷肥不同配比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本试验以2年生云南松苗木为研究对象,采用氮、磷2因素3水平的3×3回归试验设计,分析氮磷配施后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氮磷配施显著促进苗木的生长。N、P配施对云南松苗高、地径的生长和各器官生物量积累的效果好于单施N、P。施肥各处理的苗高、地径、根、茎、叶、单株生物量均高于处理1(CK),其中处理5N1P1(N:0.4 g/株,P:0.8g/株)显著促进苗高、地径的生长和各器官生物量积累。建立回归模型得出苗高、地径及各器官生物量随N、P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对N、P肥效而言,整体为:+NP>+N>+P。氮磷配施显著促进2年生云南松苗木生长,苗木生长最佳施肥理论认为2年生云南松苗木适宜N:0.47~0.59 g/株,P:0.37~0.84 g/株,适宜的氮磷配比范围为1∶0.63~1∶1.78。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不同氮磷配施量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合云南松苗木生长的氮磷施肥配比。【方法】以2年生云南松播种实生苗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氮磷配比根系施肥连续追踪1.5 a,测量云南松幼苗施肥当年和施肥次年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并对其生长节律和异速生长进行分析。【结果】云南松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节律表现为慢—快—慢的S型生长曲线,施肥改变了云南松苗木的生长节律,可延长其苗木速生期;也改变了苗木生长轨道,可缓解云南松幼苗苗期生长缓慢的现象,促进苗木生长。中氮中磷(氮0.4 g/株,磷0.8 g/株)处理的云南松苗高生长最佳,高磷(磷1.6 g/株)处理的云南松地径长势最好。【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云南松幼苗在施肥当年和次年的生长节律对不同肥料用量的响应,为云南松苗期氮磷施肥量和培育优质健壮苗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基质施肥对西南桦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有机肥和复合肥2因素各含4个水平的试验,了解其对西南桦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苗龄150d和210d时,有机肥、复合肥和二者的交互作用均极显著地影响西南桦苗木地径和苗高的生长。有机肥和二者的交互作用对苗木生长呈现极显著的负效应,单施复合肥即可达到促进西南桦苗木生长的目的;(2)有机肥和复合肥的16种配施中,单施复合肥50g/m2的平均地径和苗高在2个苗龄时均极显著地较其他配施的大,分别为0.96mm(210d)和6.7、9.8cm;(3)影响苗木生长的最佳配施为A1B(2有机肥0kg/m2、复合肥50g/m2),即单施50g/m2的复合肥是促进西南桦生长的最优配施,最优的理论配施和实际试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不同类型及不同规格育苗容器对杜鹃红山茶2年生嫁接苗生长的影响,以V(黄心土)与V(泥炭土)为1:1作为栽培基质,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比较18种不同容积、不同材质、不同形状和不同排水类型育苗容器栽培杜鹃红山茶苗高、冠幅、接穗直径、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6月生杜鹃红山茶不同容器间苗高没有显著差异,冠幅存在显著差异;34月生接穗和砧木直径生长变化差异小,苗高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接穗高生长,成活率、苗高和冠幅生长存在显著差异,但冠幅差异缩小;34月生杜鹃红山茶成活率88.89%以上,平均苗高64.99 cm,平均冠幅45.88 cm,苗高和冠幅平均生长量分别为9.57 cm和13.36 cm,综合生长量Wi在8.34~13.95 cm,平均为11.47 cm;36月生不同容器间叶绿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综合生长最优的容器是以底部和侧1排排水,四方体或六方体,木料和硬塑料的容器。经综合评选,改制的底部和侧1排排水的多棱盆1和六角盆1,自制的四角木箱为苗圃生产用的优良栽培容器。  相似文献   

18.
喷施不同叶面肥对棉花前期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棉生长前期合理施用叶面肥的方法,研究了喷施不同质量浓度及配比尿素、硝酸铵和磷酸二氢钾对棉花前期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喷施清水),喷施叶面肥可加快植株生长速率,提高生物量积累量,增大叶面积。苗期喷施10 g/L尿素处理的棉株生长状况优于喷施等氮含量硝酸铵处理的棉株,但蕾期两处理差异不显著。根据喷施尿素质量浓度与棉株总干质量的函数关系,获得苗期最佳喷施尿素质量浓度为11.1 g/L,蕾期理论最佳喷施尿素质量浓度为49.1 g/L;虽然单一喷施5 g/L磷酸二氢钾效果逊于喷施10 g/L尿素,但是二者配合喷施效果最佳。综上,棉花前期配合喷施10 g/L尿素+5 g/L磷酸二氢钾的叶面肥能够为棉株生长提供更多的养分,增大光合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促进生长,为后期开花结铃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细叶香桂轻基质网袋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PSS正交试验法优选细叶香桂幼苗生长最佳育苗轻基质配比,同时对各基质配比苗木苗高、地径、叶面积等生长情况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细叶香桂容器苗最佳培养基比例为木糠∶杉木皮∶稻谷壳=3∶2∶1。3种基质中,对幼苗苗高生长影响最显著的是木糠,对地径生长影响最显著的是杉木皮,对叶面积生长影响最显著的是稻谷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激素组合浸种对滇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oides)苗木生长、生物量积累和水含率的影响,为培育滇青冈壮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L16(43)正交设计开展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和6-苄氨基腺嘌呤(6-BA)组合浸泡4个滇青冈家系种子(家系1~家系4)试验,分析各处理组合滇青冈家系苗木的地径、苗高及根、茎、叶、全株生物量和水含率差异.[结果]以1.5 g/L GA3+25.0 mg/L 6-BA浸泡滇青冈家系1种子,其苗木的地径最粗,为2.39 mm;以1.5 g/L GA3浸泡滇青冈家系2种子,其苗木的苗高最高,为14.3 cm;以1.5 g/L GA3+25.0 mg/L 6-BA浸泡家系1种子及以2.5 g/L GA3+50.0 mg/L 6-BA浸泡家系2种子,其苗木根和叶的生物量较高,分别为0.198、0.255 g/株和0.199、0.260 g/株;以2.5 g/L GA3+50.0 mg/L 6-BA浸泡家系2种子,其苗木茎和全株的生物量最高,分别为0.164和0.622 g/株.[结论]家系是影响滇青冈幼苗生长及生物量积累的主要因子;1.5和2.5 g/L GA3浸种可有效促进滇青冈苗木生长和生物量积累,25.0和50.0 mg/L 6-BA浸种可分别促进滇青冈苗木地径生长及全株和茎的生物量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