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滇池流域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骏  阚丹妤  沙敏  尹江  杨志勇  王飞  杨云丽  宋升治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782-11783,11807
选用云南松、华山松、云南油杉、旱冬瓜、川滇桤木、滇青冈、麻栎、冬樱花、球花石楠、黄连木、三角枫、藏柏、墨西哥柏、滇合欢、刺槐、清香木、火棘、车桑子、马桑、苦刺、金银花、野蔷薇、地石榴23种乔、灌、藤树种,2年苗龄容器苗,按照乔-灌-藤点状不规则混交模式,并采取大穴深栽、适当密植、客土、滴灌、树盘覆盖等技术提高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2.
广西热带岩溶区苹婆幼树光合蒸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北热带岩溶区主要树种苹婆幼树的光合蒸腾特性。[方法]利用1年生苹婆实生苗,经盆栽和控水试验,研究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变化。[结果]长期干旱胁迫和正常供水的苹婆幼树,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有极显著差异,干旱胁迫将导致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降低,而水分利用效率有所提高。[结论]苹婆属于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较低的树种。  相似文献   

3.
水涝对转SOD和POD基因烟草光合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2叶龄盆栽转Mn-SOD和POD基因烟草及非转基因的近等基因系进行淹水处理,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其在淹水处理的第1、3和5天及处理6d后恢复的第1和5天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2浓度,并计算出气孔限制值、羧化效率及水分利用效率。发现转基因烟草和非转基因烟草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气孔限制值、羧化效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一致。结果表明,淹水对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烟草的光合损伤相同,导入外源SOD和POD基因对保持烟草在淹水逆境下的光合功能没有产生预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北热带岩溶区优势树种蚬木幼苗的光合与蒸腾特性。[方法]利用野外生长正常的1~2年生蚬木实生苗,经盆栽和控水试验,研究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正常供水和长期干旱处理的幼苗,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存在极显著差异,长期干旱将显著降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结论]蚬木具有光合、蒸腾速率较低,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抗旱性较强的生态特性。  相似文献   

5.
昆明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粗死木质残体的燃烧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外业调查和实验室测定,利用载量和单位面积热量2个关键指标,研究了昆明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华山松、云南油杉、滇青冈、地盘松、麻栎和旱冬瓜6个主要林型粗死木质残体(CWD)的燃烧性。结果表明,粗死木质残体燃烧性最强的是地盘松,最弱的是云南油杉,华山松、滇青冈和麻栎的燃烧性很接近,旱冬瓜的燃烧性仅微大于云南油杉,因此,燃烧性从强到弱依次为地盘松、麻栎、滇青冈、华山松、旱冬瓜和云南油杉。  相似文献   

6.
3个绿化树种的光合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IRAS-Ⅰ型光合测定系统,于2004年9月和2005年5月对宁夏地区的绿化树种紫藤、紫丁香、紫叶李的净光合速率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个树种的光合特性有一定差异,且随生长季节具有一定的变化.在5月初与9月底,紫叶李的净光合速率最大,9月初紫藤的最大;紫叶李蒸腾速率较高,但瞬间水分利用效率较低;紫藤的蒸腾速率较低,瞬间水分利用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以核桃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运用LI-6200便携式光合仪、美制LI-1600稳态气孔计分别测定核桃苗木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水分生理指标,并计算树种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初步分析了不同浓度叶面肥处理下核桃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处理下,核桃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存在光合"午休"现象。核桃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在8:00左右最大,18:00达到一天中的最低水平。方差分析表明,叶面肥浓度稀释1 200倍时,核桃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最大,清水(对照)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最小。  相似文献   

8.
滇重楼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对生态因子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名贵的药用植物滇重楼光合作用特征是指导其人工栽培的关键。通过Li-COR6400型光合测定系统对滇重楼净光合速率及相关因子的日变化进行测定,并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滇重楼净光合速率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滇重楼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出现在11:00、14:30左右,峰值分别为6.63、5.87μmol/(m2·s);在11:00—14:30时间段出现"光合午休",但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则出现全天的较高值,范围分别为0.09~0.10、3.16~4.14 mmol/(m2·s),水分利用效率在此阶段较低,在0.71~1.77之间,说明滇重楼为避免中午高光合有效辐射及高温条件的损害,增大气孔导度,保持旺盛的蒸腾速率,以降低叶面温度、降低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净光合速率等生理过程,积极适应高温高光强的环境。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温度是直接影响滇重楼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理因子,相关系数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嫁接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为材料,在不同天气下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其结瓜期净光合速率,并分析其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无论晴天还是阴天,大棚嫁接黄瓜的净光合速率、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呈单峰型变化,胞间CO2浓度无论晴天还是阴天均呈"U"型变化,叶温无论晴天还是阴天均呈倒"U"型变化。晴天嫁接的黄瓜,其净光合速率的最优化多元回归方程为y=26.077 5+0.000 6x1+15.809 0x3-0.080 4x4,阴天为y=72.594 6+0.043 6x1+2.812 9x3+0.187 6x4;偏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晴天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顺序为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阴天为光合有效辐射胞间CO2浓度叶温。  相似文献   

10.
不同年龄沙地柏生理生态特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正常供水条件下,对1、3、5 a生沙地柏的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保水力、细胞膜透性、水分利用效率、羧化效率在各年龄段间差异显著(p<0.05)。随着苗龄的增加,沙地柏枝叶保水力逐渐增强;而细胞膜透性和羧化效率表现出降低的趋势。瞬时水分利用效率以3 a生沙地柏最高。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表观量子效率等指标在各年龄段间无显著差异,表明正常供水条件下,3个年龄的沙地柏幼苗的光合物质积累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不同天气下甘蓝型油菜光合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天气下甘蓝型油菜秦优33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等的日变化,结果表明:晴天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日变化都表现为双峰曲线,并出现"光午休"现象,而阴天则都表现为单峰曲线,晴天和阴天的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均呈先降低后升高;晴天和阴天的净光合速率都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晴天出现"光午休"主要是气孔因素引起的,而在阴天由于光强和温度较低不会发生"光午休"。  相似文献   

12.
混交林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的抗虫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锋  冯丹  周希伟  杨斌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85-86,110
在云南省纵坑切梢小蠹危害严重的地区,通过调查云南松与板栗、油杉、华山松、旱冬瓜、麻栎等树种以块状混交、行间混交、株间混交的混交林,研究纯林和不同混交林对纵坑切梢小蠧的抗虫性.结果表明:与纯林相比,混交林对纵坑切梢小蠧的抗性强;云南松与板栗、华山松混交林抗虫性好;不同混交方式的抗虫性,株间混交最好,行间混交次之,块状混交较差.  相似文献   

13.
不同天气条件下南瓜苗期的光合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4个南瓜品种为材料,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不同天气条件下各南瓜品种苗期的净光合速率及其影响因子日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南瓜苗期无论晴天还是阴天,4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呈单峰型变化.晴天均于中午12:00达到高峰,阴天均于下午14:00达到高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最大值均是印度品种旋复;此外,无论晴天还是阴天,4个品种的胞间CO2浓度均呈"U"型变化,叶温均呈倒"U"型变化,且同一时间各品种的叶温几乎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14.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自然条件下淮北相山同一生境中的优势物种构树的光合日进程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构树具有相对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反映了构树对旱生条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以野外环境条件下的半夏为对照,研究三峡库区柏木林下半夏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柏木林下和野外2种环境条件下的半夏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不明显的"双峰"曲线,林下半夏各时段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总体均低于野外半夏,但林下半夏的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大于野外半夏.拟合2种环境条件下半夏的Pn-PAR和Pn-CO_2响应曲线得出:在相同光照条件下林下半夏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野外半夏,林下半夏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暗呼吸速率均明显高于野外半夏,林下半夏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明显低于野外半夏;在相同CO_2浓度条件下林下半夏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野外半夏,林下半夏CO_2饱和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CO_2羧化效率、光呼吸速率及CO_2饱和点均明显高于野外半夏,而林下半夏的CO_2补偿点明显低于野外半夏.柏木林冠层可以阻挡夏季强光对林下半夏的照射,同时减少了林下的光合有效辐射,但林下半夏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生理代谢来提高自身光能利用效率、水分利用效率和CO_2利用效率,进而保证其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6.
利用英国Lcpro+光合仪研究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白三叶、高羊茅、菊苣、饲用玉米等4种牧草晴天的光合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石漠化地区白三叶、高羊茅、菊苣、饲用玉米的净光合速率日均值分别为10.01,6.23,6.16,7.64μmol CO2·m-2·s-1;蒸腾速率日均值分别为5.11,5.44,4.35,3.36 mmol H2O·m-2·s-1;日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1.94,0.98,1.40,2.09μmol CO2·mmol-1H2O。白三叶表现出高光合、高蒸腾的特点,其Pn值在4种牧草中最高,蒸腾速率仅次于高羊茅,水分效率稍低于饲用玉米;高羊茅表现出低光合、高蒸腾的特点,水分利用效率最低;菊苣的净光合速率在4种牧草中最低,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介于其他3种牧草之间;饲用玉米的净光合速率仅次于白三叶,蒸腾速率最低,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从牧草应充分利用石漠化地区稀缺的光能和土壤水分的角度考虑,建议饲用玉米同菊苣、白三叶、高羊茅间作套作,以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壤水分,增加土壤N素,提高地表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7.
不同水分灌溉下的水稻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大田水分控制方法设置4个不同的灌溉水分处理,旨在探究不同水分条件对水稻光合作用、蒸腾作用以及冠层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光合作用的的日变化规律表现为晴天天灌的“长蜂距”特点,光合速率以淹灌最强,天灌最弱;光合“午睡”现象因日照条件而变化,晴天较阴天严重,但晴天和阴天有不同的特点,晴天天灌上午的峰值提前,下午推后,阴天不出现峰值的移动.蒸腾速率以淹灌的最人,天灌最小;晴天蒸腾速率日变化有“午睡”现象,阴天为单峰型,4处理中以天灌的冠层温度最高,淹灌最低,湿灌和配灌区别甚微;早晚时分温度趋同,中午时分温差拉大。  相似文献   

18.
绒毛白蜡不同无性系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2个绒毛白蜡无性系4a生苗木为试材,进行光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2个绒毛白蜡无性系间光合特性差异较大,其中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光合指标间的相关性也存在差异。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正相关性较强,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的遗传和环境具备正相关性;水分利用效率与净光合速率存在一定正相关性,与蒸腾速率呈一定负相关性;细胞间隙CO2浓度与气孔导度存在正相关性,与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呈一定负相关。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指标与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呈负相关。光合指标作为绒毛白蜡无性系良种早期选育指标是否适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26种园林树种光照及水分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疆北部地区城市园林绿化中应用最多的26种园林树的光合作用、水分生理等生理指标的测定及对测定结果的比较分析表明:白榆和紫穗槐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出其它24种树木;榆叶梅和夏橡在光能利用效率方面与其它树种相比显得非常显著;紫穗槐的蒸腾速率远高于其它树种;白柳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大部分园林树种的净光合速率与光能利用效率之间存在正相关;蒸腾效率与水分利用效率之间存在明显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20.
晴天采用英国Lcpro+光合仪测定贵州花江喀斯特石漠化地区C_4植物皇竹草和类芦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皇竹草的日均净光合速率为(12.78±7.40)μmol/(m~2·s),蒸腾速率为(5.05±2.15)mmol/(m~2·s),水分利用效率为(2.38±0.85)μmol/mmol;类芦的净光合速率为(8.10±4.69)μmol/(m~2·s),蒸腾速率为(1.87±0.53)mmol/(m~2·s);水分利用效率为(4.32±2.64)μmol/mmol。2种C_4植物的光合特性显著高于该地区C_3植物,具备充分利用石漠化地区稀缺水分资源的植物生理条件。同时,结合光合特性对皇竹草发展庭院养殖经济与类芦的水土保持优势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