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我省勃利、海林、嫩江、穆棱富储沸石,并已开采。为充分开发利用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促进我省畜牧业和饲料业的大发展。我们于1988年应用勃利吉兴矿所产沸石和膨润土(沸石矿的伴生物)在省畜研所试验牧场进行了饲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相似文献   

2.
牦牛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我省某种牛场的156份牦牛血清样品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检出阳性血清30份,血清学阳性率为19.23%。(30/156)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省的生猪防疫,一般需要注射猪瘟、猪丹毒、B 型(群)猪肺疫菌苗,有的地方还要注射猪链球菌苗。1984年我们进行 A 型(群)猪肺疫 CA 株弱毒菌苗的大田试验时,基层兽医要求我们进行联合菌苗试验。我们用小白鼠进行了 A 型(群)猪肺疫(CA 苗)、B 型(群)猪肺疫菌苗(目前全国广泛使用的  相似文献   

4.
发展瘦肉型猪,必须进行品种改良,为了进一步了解我省现有品种及不同杂交组合的生长性能和饲养的经济效益,我们做了本试验,现总结如下。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的时间和地点试验从1988年4月20日开始—9月3  相似文献   

5.
七十年代以来,我省先后选育出北-×伦_(540)、圹_(10)×伦_(109)、沙=×伦_(109)等一批优良杂交组合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由于采用种子繁殖,省工,成本低,繁殖快,适合我省速成高产密植桑园的栽培技术要求,受到广大蚕区蚕农的欢迎,对我省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七五”期间,我们又选育出69×851新杂交组合。其在叶质、产量、抗性等方面均比现行推广的圹_(10)×伦_(109)有所提高。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一、育成经过 1986年从150多个材料中评选出杂交性  相似文献   

6.
串叶松香草引种栽培与饲喂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三个不同水肥条件的区域栽培串叶松香草并以此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 ,串叶松香草在我省中部干旱地区适应性强、产草量高、抗病力强。栽种当年产草量不高 ,第二年鲜草量可达974 49kg/hm2 ,高于同区域紫花苜蓿 ;饲喂试验 ,试验 1组 (串叶松香草添加组 )与对照组比较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试验 2组 (添加甜菜组 )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 (P <0 0 1) ,试验 1组与 2组差异极度显著 (P <0 0 1)。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利用昆虫病毒作为防治害虫的手段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我省于七十年代初期发现马尾松毛虫的多角体病毒后,经鉴定有质型多角体病毒(CPV)和核型多角体病毒(NPV)两型,通过室内及林地的毒杀试验,对马尾松毛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室内试验毒杀率达95%以上,林地试验毒杀率  相似文献   

8.
东北民猪(简称民猪)是我省的优良地方猪种;哈尔滨白猪(简称哈白猪)是我省和我国第一个育成的肉脂型新猪种。研究这两个品种和及其杂种猪肌肉生长的特点,可为我省当前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决策提供重要依据。1982年进行了这一研究,现报告如下。方法1.试验猪来源、分组、饲养管理、屠宰测定略(见《东北养猪》1986年创刊号)。2.将左半胴颈肩胸、腰和腿臀部切段骨皮肉脂剥离开来,在剥离肌肉同时,先剥离和称量  相似文献   

9.
桑赤锈病是我省桑树的主要病害之一。我们于85年和86年春进行应用“灭病威”防治桑赤锈病试验,取得一定效果(试验情况已刊于《广东蚕丝通讯》86年第2期)。86年10月,我们再次在大田进行示范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一、试验材料及方法1.供试药物及浓度灭病威(40%多-硫胶悬剂,广州珠江电化厂生产)400倍、600倍;清水对照(CK)。  相似文献   

10.
鸡马立克氏病(MD)的血清学诊断,目前大家常用的有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间接萤光抗体试验及间接血球凝集试验。在这些方法中,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比较简便,易于推广应用。我们应用这一技术对我省某鸡场进行了MD病的诊断性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农牧渔业部兽药监察所直接指导下,应用免疫酶技术(直接法)对我省进行猪瘟诊断试验,证明此法是目前对猪瘟较好的快速诊断手段。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被检样品的选择及处理:1.猪瘟病猪  相似文献   

12.
我省于1986年开始从湖南省引进“芙蓉”“湘晖”,其一代杂交种在一些县经过试养,经济效益较好,已在我省逐步扩大试养,但在原种繁殖过程中,“湘晖”的即时浸酸或冷藏种容易发生死卵,影响了蚕种质量。为了探讨这一问题进行了本试验。试验材料及方法 (一)试验日期:1988年4月17日和1989年6月9日。 (二)试验材料及方法: 供试材料为我场制的“湘晖”原种。试验方法 (1)供试蚕种采用常温即时浸酸(盐酸比重1.100,液温25℃,浸渍30′,40′,50′,液温58℃。浸渍40′,50′,60′)与加温即时浸酸(蚕种保护积温480°F,盐酸比重1.073,液温46℃,浸渍3′。4′,5′)处理,催青调查死卵发生情况。 (2)在常规产卵杀蛾时间内(下午1时投蛾至翌日早上4:30时),待母蛾产卵至  相似文献   

13.
猪链球菌病病原分群鉴定和药敏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新郑、洛阳、中牟、新乡等16个县(市)猪场病料中,检出并分离到16株链球菌,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生化分群鉴定试验和药敏试验。生化分群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我省发生的猪链球菌病是由E群链球菌(6/16)、D群猪链球菌(4/16)、C群兽疫链球菌(3/16)、L群链球菌(2/16)和未知群(1/16)链球菌引起的,其分布无明显的区域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菌株对利复平、氧氟沙星、青霉素敏感;对头孢唑啉、卡那霉素次之;对杆菌肽、复方新诺明等耐药。  相似文献   

14.
野生动物的疫病是贮存病原的基因库,成为危害人、畜的自然疫源,使畜、禽疫病的流行。无疑,人与畜、禽(包括野生动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其间必然会接触到动物疫源的病原体受其感染,造成人间疫病的发生。通过对野生动物疫病的研究,了解到我省人、畜(禽)疫病流行的自然疫源,才能有效防治(制)人、畜(禽)传染病的发生。近年来,我省广大兽(人)医工作者的努力,对野生动物一些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试验、病理诊断、动物接种、病  相似文献   

15.
为发展瘦肉型猪,我省于1982年从国外引进杜洛克种猪42头,经两年多时间的繁殖,推广1,200头,但因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下称萎鼻)病而使推广受到影响。根据本病的特点和在我省仅局限在为数不多的种畜场内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现场净化的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猪弓形虫的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采自我省11个地区定点屠宰厂,养殖场及散养户的1300份猪血清进行了弓形虫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阳性464份,阳性率为35.69%。  相似文献   

17.
“芙蓉×湘晖”是一个优良的复秋蚕品种,我省通过引进在大田饲养获得了较大的成功,提高了蚕茧产量和质量,深受广大蚕农及丝厂外贸等部门的欢迎。为了探讨和解决我省目前该品种在制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该品种的繁育系数及蚕种产量和质量,我们于今春第二造试养了50张原种,进行了初步试验。现将试验的结果报告如下: 一、试验材料 (一)、蚕品种:芙蓉、湘晖、新九、7532原种。均由广东省石牌蚕种繁殖试验所  相似文献   

18.
一、试验的目的要求为了适应当前全国种草养畜,发展畜牧业的需要,据农牧渔业部畜牧局(84)农牧(科)字第151号文件精神,为解决全国栽培牧草的草种和确定全国多年生牧草“当家”草种区划问题,在省农业厅的主持下,我所今年开始把几年来引种和野生种驯化选育表现较好的10个牧草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合我省不同地区的当  相似文献   

19.
我省牦牛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相当普遍,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严重的,而对牦牛布病的预防,目前尚无适用的菌苗。为了解决牦牛布氏菌病的免疫问题,我们用由我省牦牛体中分得的强毒菌进行了培育,并对其低代菌株(MB3)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证明其效力尚好,一年免疫期有效。但菌种毒力稍强,通过牦牛、绵羊、豚鼠数代后其毒力基本稳定。鉴于菌种残余毒力稍强时,作气雾免疫,对人体有影响。因此我们在此基础上,通过继续培育选用高代菌种,为与低代菌株区别定名为MB32号(以下简称本菌)。试验表明,这株菌种毒力相当低,而且稳定性良好,对实验动物有较好的免疫力。现将试验情况简结于后:  相似文献   

20.
一、试验目的意义通化地处我省东南部,工矿林区多、肉食消耗量大。养猪粗放,饲料单一。为了充分利用山区饲料资源,提高科学养猪水平。我们以某公司生产的808浓缩料、自制的通化1、2号料为试验组,农家自配的料为对照组,进行了猪的育肥对比试验。二、试验时间、地点 (一)时间:1987年12月5日至1988年5月23日。 (二)地点:通化县二密畜牧兽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