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芯栽培平菇培养料配方优化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玉米芯替代棉籽壳栽培平菇,分析不同配方对平菇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生物学效率、产出投入比和纯收入的影响,以优化平菇栽培配方。结果表明,用玉米芯和棉籽壳的混合培养料栽培平菇的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试验获得优化配方为棉籽壳52.2%、玉米芯34.8%、麸皮10%、石灰2%、石膏1%。中试示范表明,利用该配方栽培平菇,较目前普遍应用的纯棉籽壳配方生物学效率提高11.24%,产出投入比提高0.42,纯收入增加1.06元/袋。  相似文献   

2.
以棉籽壳、玉米芯、锯末、麦草等为主料栽培平菇,试验结果表明,四种培养料栽培平菇的产量差异极显著,但棉籽壳培养基生物学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以木屑、棉籽壳、玉米芯及麦草为基质材料,采用单纯形格子试验设计方法,通过分析不同基质对平菇菌丝生长速度、生物学效率和投入产出比的影响,优化平菇栽培配方。结果表明,4种原料对菌丝生长速度、生物学效率和投入产出比的影响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棉籽壳和玉米芯互作与平菇生物学效率和投入产出比具显著正效应。获得优化的栽培基质配方为棉籽壳53%、玉米芯34%、麸皮10%、石灰2%及石膏1%。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配方的增产效果显著,较目前普遍应用的纯棉籽壳配方平均增产25.14%。  相似文献   

4.
用玉米芯栽培平菇,成本低、产量高、经济效益好,与用棉籽壳培养基栽培平菇产量相比,统计结果表明,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玉米芯添加量对平菇综合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添加量的玉米芯和棉籽壳、麦麸组成的培养基栽培平菇,以菌丝生长势、菌袋污染率、出菇时间、生物学效率等为评价指标,调查玉米芯添加量对平菇综合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芯40%、棉籽壳50%、麦麸7%、石膏1%、石灰2%的配方处理生物学效率最高,综合农艺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6.
5种培养料对平菇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5种常用的培养料对平菇进行栽培,并测定分析了5种栽培料及其栽培的平菇子实体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5种培养料营养成分差别较大,纤维素含量最高者为棉籽壳,半纤维素含量最高者为玉米芯,灰分含量最高者为大豆秸,氮源含量最高者为棉柴屑,碳源和木质素含量最高者为木屑。5种培养料栽培的平菇子实体营养成分也存在显著的差别,就常规成分而言,棉籽壳栽培的平菇中总糖含量最高(49.10%),玉米芯栽培的平菇中粗脂肪(2.28%)及灰分含量最高(7.73%),大豆秸栽培的平菇中粗纤维含量最高(6.91%),棉柴屑栽培的平菇中蛋白质含量最高(23.30%);就氨基酸含量而言,木屑栽培的平菇氨基酸含量最高(16.82%),其次为玉米芯(16.64%)、棉柴屑(16.61%)、大豆秸(14.44%)和棉籽壳(12.37%)。由此可见,培养料的营养成分显著影响平菇子实体的营养成分。因此,今后可根据消费者对平菇营养成分需求的不同,选用相应的培养料进行平菇栽培。  相似文献   

7.
平菇比较耐寒,从11月份到翌年1月份都可直接由生料进行栽培,比较省事. 1配制培养料 平菇的栽培料种类较多,棉籽壳、玉米芯、稻草、麦秸、花生壳等都可以,但不同用料出菇率不一样,出菇率最高的是棉籽壳.  相似文献   

8.
高海拔区利用蚕豆、豌豆、油菜、小麦秸秆各按 2 5 %混合粉碎后配以适当的棉籽壳和玉米芯进行平菇栽培的试验结果表明 ,以棉籽壳 4 0 %、混合草粉 35 %、麦麸 1 0 %、玉米芯 8%为最佳配方 ,其菇产量平均每袋 3.88kg,产投比 3.9∶ 1 .0 ,生物学效率为 31 0 % ,均高于棉籽壳 93%的配方 ,在当地平菇栽培中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不同原料产区平菇丰产高效培养料配方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立足甘肃省生物质原料特点,本着就地取材原则,开展平菇丰产高效培养料配方的筛选.【方法】将棉籽壳、玉米芯、麦草、木屑为原料,共设56组配方栽培平菇.综合菌丝生长、生物学效率、投产比等,以经济效益为主要评价标准判断配方性状优劣.【结果】在棉籽壳产区,首选棉籽壳80%+玉米芯20%的配方,生物学效率175.68%,投产比1∶2.7;其次选择棉壳60%+玉米芯20%+木屑20%的配方,生物学效率136.88%,投产比1∶2.4.在玉米芯产区,首选玉米芯60%+棉籽壳40%的配方,生物学效率109.6%,投产比1∶1.8;其次选择玉米芯60%+棉籽壳20%+木屑20%的配方,生物学效率106.34%,投产比1∶1.8.在麦草产区适宜配方中麦草添加量不易超过60%,宜选择麦草20%+棉籽壳40%+木屑40%的配方,生物学效率125.24%,投产比为1∶2.1.在木屑产区宜选择主料中木屑60%+玉米芯40%的配方,生物学效率122.72%,投产比1∶2.1.【结论】56组配方均可进行平菇栽培,在棉籽壳产区、玉米芯产区、麦草产区和木屑产区都有效果较好的推荐配方.  相似文献   

10.
以棉籽壳、玉米芯2种基质发酵料栽培平菇(对应的C/N分别为34∶1和45∶1),测定不同生长阶段平菇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CMC)、木聚糖酶、中性蛋白酶、漆酶的活性,分析2种基质对平菇酶活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方不影响平菇胞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影响酶活性的高低;棉籽壳配方的平菇CMC、漆酶、中性蛋白酶活性均高于玉米芯配方,中性蛋白酶活性最大值是玉米芯配方的5.7倍。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棉籽壳配方平菇氨基酸总量为152.2 mg/g,高于玉米芯配方4.7 mg/g,灰分含量(59.0 mg/g)低于玉米芯配方19.0 mg/g,粗蛋白含量(204.0mg/g)、粗脂肪含量(30.0 mg/g)、粗纤维含量(77.9 mg/g)与玉米芯配方差异不显著。棉籽壳配方两茬鲜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分别为878.0 g/袋、58.5%,较玉米芯配方分别高250.5 g/袋、16.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玉米芯栽培平菇以成本低、效益高而深受广大菇农欢迎。几年来的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芯是代替棉籽壳进行食用菌生产的一种不可多得的资源,只要培养料处理适宜,品种得当,其生物学转化效率并不低于棉籽壳。  相似文献   

12.
玉米芯栽培平菇以成本低、效益高而深受广大菇农欢迎。几年来的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芯是代替棉籽壳进行食用菌生产的一种不可多得的资源,只要培养料处理适宜,品种得当,其生物学转化效率并不低于棉籽壳。  相似文献   

13.
玉米芯栽培平菇以成本低、效益高而深受广大菇农欢迎。几年来的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芯是代替棉籽壳进行食用菌生产的一种不可多得的资源,只要培养料处理得当,品种适宜,其生物学转化效率并不低于棉籽壳。一、选用优良品种菇农在选种时,要选用适应当  相似文献   

14.
阿魏菇是一种腐生菌,有时也兼有寄生的性质。经驯化,目前利用木屑、棉籽壳、甘蔗渣、玉米芯、麸皮等为原料均可栽培。一、栽培材料1.主要材料为阔叶树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等。  相似文献   

15.
设计玉米芯与棉籽壳栽培料的几种配比,采用发酵法预处理后,袋式立体栽培平菇,进行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分析,认为二者以6:4的比例混合是本地区可行的平菇栽培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玉米芯栽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小型试验结果较好而实际生产上不被采用的原因,在金针菇主产区(河北省灵寿县)开展了伴随生产进行的玉米芯部分替换棉籽壳栽培金针菇试验。结果表明:与棉籽壳相比,玉米芯用于栽培金针菇菌株苏6存在生物转化率低、效益低的问题;建立的玉米芯与棉籽壳栽培金针菇的等效益关系式揭示了玉米芯的利用效益受当年度鲜菇售价、玉米芯价格以及委托加工用工支出等影响,若棉籽壳实际购买价格高于临界价格(等效益时棉籽壳的价格)时,宜利用玉米芯部分替换棉籽壳,反之则不宜替换。  相似文献   

17.
平菇栽培料配方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10个平菇栽培料配方,以平菇生产中习惯用单纯棉籽壳的配方为对照,筛选出适宜平菇高产且产出/投入比高的栽培料配方。通过对产量的分析,配方2:棉籽壳48%,玉米芯40%,麸皮10%,石灰1%,石膏1%优于对照;通过产出/投入的比值分析,添加玉米芯的配方3、配方4、配方2和配方1均优于对照。通过对虫害发生率的调查,栽培料中加入杂木屑的配方,虫害发生率仅为5%,大大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8.
选取10个平菇栽培料配方,以平菇生产中习惯用单纯棉籽壳的配方为对照,筛选出适宜平菇高产且产出/投入比高的栽培料配方。通过对产量的分析,配方2:棉籽壳48%,玉米芯40%,麸皮10%,石灰1%,石膏1%优于对照;通过产出/投入的比值分析,添加玉米芯的配方3、配方4、配方2和配方1均优于对照。通过对虫害发生率的调查,栽培料中加入杂木屑的配方,虫害发生率仅为5%,大大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江苏省滨海市东坎食用菌生产基地,利用当地丰富的稻草、麦秸、棉籽壳、花生壳、玉米芯等资源.大力推广平菇仿野生周年栽培技术,既使平菇味似野生品种鲜美,义比常规栽培增产50%,生物效率达250%以上,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20吨,实现了平菇的生态优质和周年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江苏省滨海市东坎食用菌生产基地,利用当地丰富的稻草、麦秸、棉籽壳、花生壳、玉米芯等资源.大力推广平菇仿野生周年栽培技术,既使平菇味似野生品种鲜美,义比常规栽培增产50%,生物效率达250%以上,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20吨,实现了平菇的生态优质和周年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