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鸡产蛋下降综合症也称鸡减蛋综合症。此病是由腺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以产蛋鸡产蛋率下降为主要的特征。产蛋异常、蛋体畸形、蛋质低劣等症状是本病患鸡的主要表现。35周龄以上鸡较少发病。病初1~2周轻度呼吸困难,排稀便.冠发紫,典型的症状是病鸡群突然出现产蛋下降,2~3周产蛋牢比正常下降10~30%甚至50%左右,同时伴有软壳蛋、无壳蛋,薄壳蛋和脱色蛋蛋壳表面粗糙,蛋白质质量下降,蛋黄色淡,蛋白稀如水等。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蛋鸡在冬季提高产蛋率,延长产蛋高峰,必须提供适宜的产蛋环境,减少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一、鸡舍保持适温产蛋鸡要求温度范围是8~27℃,最适温度是13~24℃,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产蛋,每升高或降低1℃都会使产蛋下降1%。冬季外界气温低,应提高鸡舍温度,可采取保温措施,生火炉、封堵鸡  相似文献   

3.
蛋鸡产蛋性能低下,主要表现为高峰期没有出现产蛋高峰,饲养至200日龄左右时,日产蛋率还在60%~80%徘徊或者虽上了高峰期,但维持的时间太短。  相似文献   

4.
当鸡群产蛋率由高峰降至80%以下时,就转入产蛋后期(48周~淘汰)的管理阶段。这个阶段鸡群产蛋性能逐渐下降,蛋壳逐渐变薄,破损率逐渐增加;产蛋所需的营养逐渐减少,多余的营养有可能变成脂肪使鸡变肥。同时由于产蛋后期抗体水平逐渐下降,对疾病抵抗力也逐渐减弱,并且对各种应激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5.
任春庆 《油气储运》2005,(11):46-46
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冬季高发。该病多发于160~300日龄高峰期鸡群,其他日龄段也有发病,未达到高峰的鸡群,产蛋徘徊不升或上升缓慢,高峰鸡群产蛋下降20%~40%,个别鸡群下降至10%~20%,病鸡出现咳嗽、呼噜、甩鼻、稀绿粪。产蛋下降初期蛋壳变化不大,恢复期出现畸形蛋、小蛋、沙蛋、软壳蛋等,  相似文献   

6.
蛋鸡产蛋下降综合症多在冬春季节发生。常见于突然起风、气温突然变化等情况下,鸡群产蛋率突然下降,且一般不见其它症状,但有的鸡并发呼吸道症状或消化道疾病症状。1.主要症状主要集中在26~43周龄鸡发病。刚进入产蛋期的青年鸡染病后不能于开产后2~4周达到产蛋高峰。染病鸡群以突然发生群体性产蛋下降为特征,但行动、采食、饮水无明显变化,偶见拉稀现象,产蛋率下降20%~50%,经4~10周后逐渐恢复,但很难达到正常水平。在减产的同时还伴有蛋壳褪色及较多的薄壳蛋、软壳蛋、无壳蛋、粗壳蛋和畸形蛋。异常蛋蛋黄周围的蛋清浓稠混浊,其余的蛋清…  相似文献   

7.
产蛋鸡在一个饲养周期内,由于防疫、饲养管理、疫病、天气突变和饲料更换等原因,可能会出现产蛋率上升缓慢,没有产蛋高峰期,产蛋高峰期高峰维持时间短,产蛋高峰期产蛋率突然大幅下降,蛋壳颜色变浅,出现破皮蛋、血斑蛋及薄皮蛋,破损率增加,出现病弱鸡、低产鸡及停产鸡,啄肛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直接造成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下降。  相似文献   

8.
一、适当减料降消耗。当鸡群产蛋高峰过后、产蛋率有下降趋势时,可适当进行减料,以降低饲料消耗。按每鸡日减料2.2克,观察3~4天,看产蛋率下降是否正常(正常每周下降1%~2%),如正常则可再减1~2克,若仍无异状还可再减3克,这样既不影响产蛋,又可减少饲料消耗,防止鸡体过肥,减少换羽和就巢母鸡的数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正>高效益是我们饲养蛋鸡追求的目标,饲养的经济效益高低主要取决于蛋鸡产蛋率和市场价格。经多年基层实践中,经调查观察、分析归纳,初步掌握了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及应对措施。1疾病方面因素1.1鸡群感染传染病后会引起产蛋量突然下降等异常现象,如蛋鸡遇产蛋下降综合症病侵害时,鸡群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产蛋率急剧下降,蛋壳异常变薄、畸形蛋、软壳蛋、  相似文献   

10.
很多养鸡户在生产实践中可能都曾碰到这样一种情况,鸡群不表现临床症状,表面健康状况良好,采食无明显变化,饮水正常或稍多,粪便正常或稍软,个别粪便出现绿色或咖啡色:但鸡群整体表现生产.眭能下降,有的在产蛋高峰后突然产蛋下降10%~50%,随后产蛋逐渐上升,但常常恢复不到原水平;有的根本不出现产蛋高峰,高峰期维持在85%左右,并且维持时间不长,鸡群不得不提前淘汰。产蛋下降期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产蛋率的高低决定着养鸡户的效益 ,实际生产中造成产蛋下降的因素有很多。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来对鸡产蛋下降的调查研究 ,并结合众多同行的宝贵经验 ,对鸡产蛋下降的防制措施提出四点意见 ,以供广大养鸡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懿  李丽 《农村科技》2005,(2):30-30
12月至次年4月为流行期,雏鸡群在4日龄就开始死亡。7-15日龄死亡达到高峰。成年蛋鸡群在流行期间表现为产蛋率下降和死亡增加。月死亡率是正常死亡率的2-3倍。产蛋可下降5%-30%。如在开产早期发病,在产蛋率上升到70%左右即开始下降,一般降到60%-65%,有的甚至可以降到50%,大部分停产鸡不再恢复产蛋。与此同时,种鸡孵化率也出现大幅度下降.从发病前的88.31%下降到64.93%。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蛋鸡在冬季提高产蛋率,延长产蛋高峰.必须提供适宜的产蛋环境。减少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河北省优秀地方家禽品种资源坝上长尾鸡不同羽色群体及不同羽速群体在30~45周龄间产蛋性能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快羽中麻羽具有产蛋率高的优势,在慢羽中白羽和黑羽更具产蛋优势;快、慢羽群体中相同羽色的产蛋率变化趋势也不尽相同,说明快、慢羽群体间存在差异。在后期突发腹泻期间,在不同羽色间,白羽鸡比黑羽鸡、麻羽鸡产蛋率下降快。在不同羽速间,慢羽鸡产蛋率下降较快,快羽鸡产蛋率有较低的升高,产蛋率差距缩小。在抗病能力方面,白羽比麻羽、黑羽性能差,快羽比慢羽性能差。  相似文献   

15.
试验观察蛋鸡生长期限制饲养对产蛋性能的影响。白来航鸡8~20周期间接受低能高纤维饲粮,3个处理日采食能分别比对照(A)低7.1(B)、12.7(B)和20.3%(C),20周体重低12.1,16.2和17.5%,开产日龄(50%产蛋率)晚15天。限制饲养较晚的性成熟影响前期产蛋率(21~32周)(P<0.01),45周后产蛋率的下降速度低于对照组,这期间表现的产蛋优势弥补开产晚的缺陷,使平均产蛋率不受限食处理的影响(A、B、C和D的产蛋率分别为67.5,68.1,67.7和67.2%)。限食处理明显提高蛋重(P<0.01),平均比对照高3.1,2.3和2.5克,日产蛋量高2.5,1.7和1.6克,21~72周每只鸡多产蛋910,619和582克。产蛋期饲料效率明显受限制饲养的影响(P<0.05),饲料效率的改进归于蛋重的提高和蛋期采食量的降低,产蛋全期限食鸡平均每只节省饲料1.7,2.7和1.8千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宁夏固原市彭阳县朝那鸡良种繁育中心所饲养的固原鸡种鸡群5232个母鸡151日龄到365日龄间的群体产蛋数据为依据,对固原鸡种鸡群产蛋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固原鸡开产日龄在22周龄,到27周龄时产蛋率仍在50%左右浮动,到32周龄时产蛋率才达到61.89%,仅到35周龄时产蛋率下降到52.9%,到365日龄时产蛋率到了44.7%,说明固原鸡的群体产蛋水平比较低,而对其产蛋等生产性状等没有进行选育可能是产蛋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另外营养水平和低温因素也是产蛋率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 鸡缺乏维生素E,除了会引起脑软化,肌肉营养不良,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外,还会造成鸡的产蛋率下降,蛋的受精率及苗鸡出壳率降低。因此,对缺乏维生素E的蛋鸡,适量补喂维生索E很有必要。 根据一些养鸡户的试验,蛋鸡如果缺乏维生素E,在产蛋高峰期,产蛋率只能达到50%左右,最高也仅有62%。若对这些蛋鸡适量补喂维生素E,即对每只母鸡,日服维生素E10mg,连续服用3天,从服后的第5天或第6天开始,产蛋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蛋鸡在冬季提高产蛋率,延长产蛋高峰,必须提供适宜的产蛋环境,减少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1鸡舍保持适温产蛋鸡要求温度范围是8℃ ̄27℃,最适温度是13℃ ̄24℃,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产蛋,每升高或降低1℃都会使产蛋下降1%。冬季外界气温低,应提高鸡舍温度,可采取保温措施  相似文献   

19.
费凤明 《农家致富》2009,(14):43-43
一、供足蛋白质当产蛋率 从产蛋前期(78%左右)上升到产蛋高峰期80%以上时.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应从17%上升到19%。实际生产中当养殖户预见产蛋率要上升时.应提前1周喂给蛋白质较高的日粮.促使产蛋高峰期的剖来。蛋白质添加的规律是:产蛋率提高10%,日粮中的蛋白水平提高大约1%。当产蛋率开始下降时.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要推后1周左右的时间下降.这样可使产蛋率下降缓慢些.  相似文献   

20.
庄进福 《油气储运》2001,(15):23-23
良种蛋鸡开产后,产蛋率逐渐上升,当产蛋率达80%以上即进入产蛋高峰期。现就如何延长并稳住鸡群产蛋高峰的科学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