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洲猪瘟病毒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 virus,ASFV)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以高热、网状内皮系统出血和高死亡率为特征~([1])。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ASF列为法定报告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2])。ASFV是非洲猪瘟病毒科(Asfarviridae)非洲猪瘟病毒属(Asfivirus)的唯一成员,  相似文献   

2.
<正>自2018年8月3日报告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至今已迅速蔓延至我国全部省份~([1])。非洲猪瘟(ASF)是最严重的跨国界猪病之一,不仅能引起猪群高死亡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而且传播迅速、传播无国界,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或者防疫用疫苗。非洲猪瘟对我国的现场种猪育种工作也造成  相似文献   

3.
正非洲猪瘟是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发生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非洲猪瘟不感染人只感染猪和野猪,但软蜱虫带毒传播。该病的致死率可达到100%。正常猪与病猪或其排泄物的接触是导致非洲猪瘟的主要传播途径,目前缺乏相应的疫苗及药物进行预防与治疗。从2018年以来非洲猪瘟首次出现在辽宁省之后,对我国的生猪增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4.
<正>非洲猪瘟多出现在家猪或野猪群中,该病染率高,传播范围较广,传播速度也较快。但非洲猪瘟病毒不耐热,在60℃左右即可被杀死,一般的消毒液也可杀死病毒。1流行病学非洲猪瘟主要是个别猪感染病毒引发猪群传染的。间接  相似文献   

5.
正非洲猪瘟(简称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情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非洲猪瘟的传染源为病猪、隐性感染猪、康复猪、软蜱。该病为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健康猪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软蜱叮咬、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感染。短距离也可通过空气传播,导致呼吸道感染。该病可常年发病,无明显季节性。  相似文献   

6.
2018年非洲猪瘟的传入给中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切断传播途径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和消毒方式,是切断非洲猪瘟传播的有效手段。笔者结合非洲猪瘟的病原特点,阐述养猪场消毒剂选择和应用的关键,为广大养猪场户提供参考。1非洲猪瘟的特点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强毒力毒株对生猪致病率高,死亡率可达100%。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主要通过接触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的猪或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物(泔水、饲料、垫草、车辆等)传播,消化道和呼吸道是其最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经钝缘软蜱等媒介传播。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猪是非洲猪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除家猪和野猪外,其他动物不感染该病毒。非洲猪瘟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只能采取扑杀净化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非洲猪瘟也称东非猪瘟、疣猪病、Montgomery氏病。资料报道表明,非洲猪瘟病毒可感染家猪和野猪,没有人感染非洲猪瘟的报道。Montgomery最先在肯尼亚报道了非洲猪瘟,非洲猪瘟最先仅在非洲流行,1957年在葡萄牙发现发病病例,1959年在西班牙、1964年在法国等先后发现非洲猪瘟。1971年该病传至古巴,1981年该病在中南美、巴西也有发生。2007年非洲猪瘟传入高加索地区和俄罗斯,  相似文献   

8.
王亚辉 《中国猪业》2013,8(10):71-71
非洲猪瘟是一种对猪具有高度致病性的病毒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来预防该病。因此控制非洲猪瘟爆发主要依靠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例如扑杀受感染的猪群、隔离封锁疫区等。了解非洲猪瘟的传播参数有助于制定有效的疫病防控措施。本文进行了3组试验以评价Malta’78株(2种攻毒剂量)和Netherlands’86株这两株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参数。使用了不同的标准来定义猪只发病后开始具有传染性以及猪群间接触感染的条件和时机。利用广义线性模型确定的传播速率(β)范围在0.45/天~3.63/天。就受感染的猪在第二个排毒峰期是否仍具备传染性这个不确定性问题,分  相似文献   

9.
非洲猪瘟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该病于2007年传入俄罗斯,并在其境内蔓延。非洲猪瘟感染家猪和某些品种的野猪,钝缘软蜱属软蜱是储藏宿主和媒介。非洲猪瘟的传播模式可分为四种,在不同流行地区,传播模式不同。深入了解其流行病学特性,有助于更好地开展非洲猪瘟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
1 非洲猪瘟的特征 非洲猪瘟,是猪身上的出血性疾病,该病具有着高传染率与死亡率,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和贮藏宿主为软蜱,且家猪与野猪都非常容易感染 [1].一旦发病,就会造成恶性循环传播,无论哪一生长阶段的猪,都非常容易感染上非洲猪瘟.在发病时,通常会表现为特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四种,每一种临床...  相似文献   

11.
<正>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对仔猪危害较大~([1])。在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猪群中均有TGEV感染的发生,发病猪和带毒猪在TGE的传播过程中是主要的传染源~([2])。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3])。TGE感染的患猪在临床上的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严重者会因脱水而引发死亡。TGE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4]),但接种疫苗可切实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8月非洲猪瘟的传入,不仅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打击,猪肉市场的价格波动也给百姓的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对此,有必要认真研究非洲猪瘟的传播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以减轻该病对养猪效益的影响。1非洲猪瘟的传播特点1.1传染源非洲猪瘟的传染源是染病猪和携带非洲猪瘟病毒的猪。非洲猪瘟病毒会随病猪的粪便、体液等排到体外污染环境。被病毒污染过的喂食器皿、餐具、饮水、饲料等也会传播病毒。而软蜱在叮咬病猪和带毒猪后,再叮咬其他猪会造成非洲猪瘟传播和扩散。  相似文献   

13.
据公开资料显示,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以高热、网状内皮系统出血和高死亡率为特征。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家猪、野猪(包括病猪、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和钝缘软蜱为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接触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或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物——泔水、饲料、垫草、车辆等传播,消化道和呼吸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经钝缘软蜱等媒介昆虫叮咬传播。  相似文献   

14.
<正>生猪感染非洲猪瘟后基本都会死亡,非洲猪瘟病毒发病率、死亡率极高,传播迅速,因此,要做好非洲猪瘟流行与防控研究,才能尽量降低损失。1非洲猪瘟简谈1.1病原学研究非洲猪瘟病毒仅仅会感染猪,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后会在猪体内快速扩散,直至猪死亡。该病毒主要利用空气、粪便进行传播,而且大量的非洲猪瘟毒株能通过猪白细胞、骨髓细胞、肾细  相似文献   

15.
1流行病学1.1传染源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家猪、野猪(包括病猪、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和钝缘软蜱为主要传染源。1.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或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物(餐厨剩余物、饲料、饮水、圈舍、垫草、衣物、用具、车辆等)传播,消化道和呼吸道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经钝缘软蜱等媒介昆虫叮咬传播。  相似文献   

16.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家猪、野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所有品种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达100%。非洲猪瘟病毒具有耐酸不耐碱、耐冷不耐热的特点,健康猪与患病猪或污染物直接接触是非洲猪瘟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猪被带毒的蜱等媒介昆虫叮咬也可传播。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7.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发的猪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旅游及国际商业贸易往来等因素促进了非洲猪瘟迅速传播。许多无非洲猪瘟暴发的国家也面临着该病随时可能侵入的危险局面。猪科动物在非洲猪瘟传播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从比较猪科不同宿主生态习性入手,对其在非洲猪瘟传播中的作用及不同宿主中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比较,揭示非洲猪瘟的传播生态学,从而为非洲猪瘟的防控奠定基础。虽然中国境内从未发生过非洲猪瘟,但从宿主角度,特别是野猪宿主出发,加强预防,目前来看是较为可行和必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非洲猪瘟是当前重要的猪病之一。非洲猪瘟高度传染以及传播距离远的特点也使得其成为世界各国最害怕出现的猪病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非洲猪瘟的流行史及其传播与扩散,并简要介绍了防控的方法,同时对该病传入我国的风险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目前发现只感染猪,未见有其他动物感染的报道。该病发病快,传播迅速,致死率高,几乎100%。2018年8月传入我国后,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为了降低非洲猪瘟的发生几率,应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0.
非洲猪瘟是当前重要的猪病之一。非洲猪瘟高度传染以及传播距离远的特点也使得其成为世界各国最害怕出现的猪病之一。文章主要介绍了非洲猪瘟的流行史及其传播与扩散,并简要介绍了防控的方法,同时对该病传入我国的风险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