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2014年在昌吉州开展了理化诱控集成技术综合防控棉田棉铃虫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理化诱控技术集成应用防控棉铃虫,田间百株卵量平均降低58.9%,百株幼虫量平均降低55.3%,平均防效为66.3%。与不防治田块相比,籽棉平均增产23.9 kg/667m2,净收益增加120.1元/667m2。  相似文献   

2.
2017年,驻马店市开展了综合应用抗性品种、健身栽培、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花生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示范结果显示,对花生茎腐病、白绢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2.96%和78.37%;对地下害虫的防效达83.53%,对2代和3代棉铃虫的相对防效分别为81.94%、76.92%;对田间自生麦苗、马唐、马齿苋等杂草群体有较好的防控效果。测产结果显示,绿色防控区花生果单产347.87 kg/667m~2,比常规防治区增产13.23%;花生售价高于常规防治区,总收益2087.22元/667m~2,比常规防治区提高27.21%。示范区减少使用农药2次,减少农药折百量189 g/667m~2。  相似文献   

3.
2017年,在贵州玉屏针对黄桃主要病虫害开展了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在统一进行农业防治、灯诱和科学用药的基础上,开展了黄板、套袋、食诱、性诱等绿色防控技术试验。不同集成模式的示范对黄桃缩叶病、流胶病、褐腐病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示范区缩叶病病叶防效和病梢防效均在76%以上,流胶病防效在74%以上;应用套袋技术的示范区褐腐病相对防效达100%。不同集成模式示范对潜(卷)叶蛾和桃(梨)食心虫相对防效均在90%以上,显著高于农民自防区。其中含套袋的2种模式对桃(梨)小食心虫的相对防效均达100%。不同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模式均能有效减少农药用量,保护天敌,提高单产和优果率,实现优质优价,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集成技术不断受到重视,并在全国范围内多种作物上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四川省乐至县自2016年以来开展油菜蜜蜂授粉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结果显示,示范区油菜有效角果率、结实率、产量和质量等均比仅靠风媒自花授粉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667m2产量提高10%~15%,净收益提高194.40元;在病虫害控制与农药使用方面,化学农药使用量比常规防治区减少50%左右,对菌核病的防效59.58%,有效保护了蜜蜂安全,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总体收益提高.  相似文献   

5.
2007年3月5日~3月10日用3.6%阔世玛WG 25 g/667m2+伴宝80 ml/667m2防治麦田杂草有良好的效果,药后40 d对禾本科杂草株防效达90.8%~94.9%,鲜重防效达92.4%~96.9%,对阔叶类杂草的株防效为69.8%~75.0%,鲜重防效为75.6%~78.6%,对小麦生长安全,小麦增产24.4%~29.9%.  相似文献   

6.
关口葡萄病虫害的发生总体上是病害重于虫害,特别是葡萄霜霉病常年偏重发生,因此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化学防控等相结合的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制定周年综合防控方案,对实现保证防控效果、化学农药减量增效及提高果实品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选用16%井·酮·三环唑WP、20%三唑酮EC和20%井冈霉素DP对中稻稻曲病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抽穗前5~7 d和齐穗期施用16%井·酮·三环唑wp,对稻曲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制剂用量150 g/667m2、200 g/667 m2的防效均在85%以上,与20%三唑酮EC制剂用量200 g/667m2的防效相当;16%井·酮·三环唑WP制剂用量200 g/667m2的防效显著优于20%井冈霉素DP制剂用量50 g/667m2的防效,当其制剂用量150 g/667m2和100 g/667m2时,与20%井冈霉素DP之间的防效无显著差异,可作为生产上用于防治中稻稻曲病的选用药剂。研究结果为山区中稻稻曲病的药剂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潘文勤 《广西植保》2007,20(Z1):18-19
通过25%扑虱灵WP、10%吡虫啉WP、25%吡蚜酮WP和80%敌敌畏EC 4种农药对在超级稻上为害的稻飞虱防效表明:扑虱灵75g/667m2和吡虫啉30g/667m2对稻飞虱的防效好,达97%以上;其次为25%吡蚜酮24g/667m2防效为89.1%;敌敌畏EC 150ml/667m2防效为77.5%。  相似文献   

9.
防除油菜田早熟禾药剂筛选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快捕净、草长灭对早熟禾都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而以快捕净防效更好。用10%快捕净EC 35 m l/667m2和45 m l/667m2,药后45 d对早熟禾的株防效分别达86.03%和90.27%。70%草长灭WP 200 g/667m2株防效为63.59%;药后60 d,10%快捕净EC 35 m l/667m2和45 m l/667m2对早熟禾的株防效分别达94.27%和97.13%,70%草长灭200 g/667m2为87.50%;药后60 d对早熟禾的鲜重防效依次为96.96%、98.34%和95.15%。在本试验条件下,快捕净对油菜安全,草长灭对油菜有轻微药害。  相似文献   

10.
魔芋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晒种、精选种芋、浸种及生长期药剂连续防治等综合措施对魔芋主要病害进行防治研究 ,结果表明 :魔芋主要病害综合防治线路以H -Ⅲ、I-Ⅲ、G -Ⅲ防治效果较好 ,综合防效达 6 4 35 %~ 93 6 4 % ,增产幅度达 4 96 4 8%~ 5 5 4 93% ;其次以D -Ⅱ防效较好 ,综合防效达 4 8 0 4 %~ 79 6 % ,增产幅度达 35 5 6 3%。并提出魔芋主要病害防治还应从抗病品种、种芋安全贮藏新技术、健身栽培等措施入手  相似文献   

11.
为完善丹阳市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基于种子处理的3种绿色防控方案与常规防治方案的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及秧苗素质,以及对主要病虫的防效及效益。结果表明,基于种子处理的防控方案的种子发芽及出苗率略有下降。种子处理对水稻前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防效良好;水稻生长中期可通过稻鸭共育减少病虫为害,后期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可减少穗期病虫为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因此,丹阳市水稻病虫可通过种子处理+生态调控+科学用药技术集成新的病虫防控技术方案,在保证病虫防效的前提下减少防治次数,达到绿色防控目标。  相似文献   

12.
利用意大利蜜蜂在怀宁县蓝莓主栽品种奥尼尔、巴尔德温、杰兔上进行蜜蜂授粉与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融合大面积示范。结果显示,示范区蓝莓的坐果率、平均单果重、单株平均产量等比仅靠风媒自花授粉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单位面积蓝莓鲜果产量比自然授粉(不放蜂)、病虫害常规防治对照区增加65.8%,示范区绿色防控技术能有效地防治蓝莓病虫害并保护天敌,病虫害总体防效87.5%,鲜果损失率3.4%;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区比常规防治区减少农药制剂使用量41.3%,其效益比自然授粉(不放蜂)、病虫害常规防治对照区增加约1倍、投入产出比高出50.9%。  相似文献   

13.
天水市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麦积区苹果进行多种绿色防控措施应用示范,主要绿色防控技术到位率达80%以上。结果表明,示范区绿色防控技术实施效果优于传统防治区,病虫害防治效果达96.57%以上;全年化学农药用药品种减少3~4种,使用量减少20%~30%,施药次数减少2~3次;生产成本降低,全年农药投入费用减少100元/667m~2左右:优质果品率得到提高,商品果率达88.89%;绿色防控示范区病虫害发生种类、发生程度均低于常规防治区。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进行了植保无人机防治水稻稻飞虱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噻虫胺EC 50 ml/667m2、30%噻虫嗪SC 4g/667m2、50%丙威·噻虫胺WP 24 g/667m2、25%吡蚜酮WP 24 g/667m2、11.5%吡·噻EC 100 ml/667m2施药后1 d,5种药的防效均在84%以上,速效性都较好;药后3~10 d,防效都在94%以上,7 d达到高峰,防效在97%以上;药后15 d,几种药剂的防效均保持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5.
2013年~2014年,在湖北省枝江市柑桔主产区开展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有效控制了柑桔病虫害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示范区与农民习惯防治比较,每667m2农药使用减少了50%以上,优质果率提高5%以上,产量增加6%以上,柑桔卖价平均高出0.2元/kg,平均增收808元,受到了广大橘农的认可和欢迎。  相似文献   

16.
使用1%联苯·噻虫胺GR 3.5kg/667m2、20%氯虫苯甲酰胺SC 20ml/667 m2、40%氯虫·噻虫嗪WG 50 ml/667 m2、5%杀单·毒死蜱GR 5kg/667 m2进行防治甘蔗螟虫试验,药后60d的防效达90.3%~94.3%,药后90d的防效为80.1%%~90.0%。  相似文献   

17.
不同药剂防治稻水象甲幼虫田间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防治稻水象甲幼虫的药剂;2011年6~7月间在修文县久长镇进行药剂筛选试验;丁硫克百威5%颗粒剂3 000g/667m2处理对稻水象甲幼虫较好的防效,药后5、10、20d的防效分别为54.20%、71.57%、78.53%。其次为氯虫.噻虫嗪40%水分散粒剂25g/667m2处理,药后5、10、20d的防效分别为45.44%、62.47%、66.02%,建议生产使用丁硫克百威5%颗粒剂2 500~3 000g/667m2、氯虫.噻虫嗪40%水分散粒剂25g/667m2。  相似文献   

18.
冬季用7.5%金马EW 60~100 m l/667m2,对看麦娘的株防效达96%以上,鲜重防效达98%以上,对野燕麦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均在98%以上。春季用7.5%金马60~80 m l/667m2,对看麦娘的株防效在93%以上,药后25 d的鲜重防效在80%左右。金马对小麦无不良影响,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氰氟·精噁唑防治水稻直播田杂草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0%氰氟·精噁唑乳油防治水稻直播田主要杂草千金子、稗草、旱稗﹑碎米莎草等。制剂用量40~100 m L/667m2,1次性喷施。药后20 d对千金子的株防效95.5%~100%,药后40 d对千金子的防效仍保持在94.4%~100%。药后40 d该药对总草综合株防效达85.62%~95.56%,,50、60、100 m L/667m2处理的防效均显著高于两种对照药剂69g/L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30 m L/667m2处理和100 g/L氰氟草酯乳油50 m L/667m2处理的防效。  相似文献   

20.
丙环·咪鲜胺36%悬浮剂,是一种新型杀菌剂,对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水稻病害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据试验在水稻破口抽穗期用药1次,丙环·咪鲜胺36%悬浮剂50mL/667m2对纹枯病的穴防效、对稻曲病的粒防效、对稻瘟病的枝粳防效,分别为46.71%、72.66%、89.62%。可见丙环·咪鲜胺36%悬浮剂50mL/667m2对纹枯病、稻曲病的防效,均好于井冈霉素5%水剂200mL/667m2的效果;对稻瘟病的防效,与三环唑20%可湿性粉剂100g/667m2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