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于2015年4月在四川省凉山科华水生态工程有限公司水产良种场使用LRH-A2+DOM分2批对来自黄河水系的24尾(以雌鱼计)野生花斑裸鲤亲鱼进行人工催产。雌鱼在挤卵前死亡5尾,1尾未产卵,平均催产率为75.5%;18尾雌鱼共产卵14.3万粒,受精卵13.1万粒,受精率为91.6%;获初孵仔鱼10.2万尾,孵化率77.9%。研究结果表明,在非产区进行花斑裸人工繁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于2015年4月在四川省凉山科华水生态工程有限公司水产良种场使用LRH-A2+DOM分2批对来自黄河水系的24尾(以雌鱼计)野生花斑裸鲤亲鱼进行人工催产。雌鱼在挤卵前死亡5尾,1尾未产卵,平均催产率为75.5%;18尾雌鱼共产卵14.3万粒,受精卵13.1万粒,受精率为91.6%;获初孵仔鱼10.2万尾,孵化率77.9%。研究结果表明,在非产区进行花斑裸人工繁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红白锦鲤的胚胎发育形态特点及发育特点的研究,红白锦鲤成熟卵为黏性卵,卵径1.8 mm。发育期间水温为18~23℃。30 min受精后,受精卵吸水膨胀到最大,胚盘隆起,55 min后进入卵裂期,6 h后进入囊胚期,11 h后进入原肠胚期,15 h 22 min胚孔封闭,30 h 29 min后肌节收缩,31 h 21 min后心跳开始,43 h54 min出膜。初孵仔鱼长7 mm,出膜后2~3 d,胸鳍、鳃、口、体内血管等器官和色素相继发育完全,99 h后鳔充气,鱼苗开始平游和进食。红白锦鲤胚胎整个发育期,卵裂期、原肠期、尾芽期发育较慢,而在尾芽出现后发育较快。通过试验发现红白锦鲤自然产卵产生的卵质量优于人工催产。胚胎发育最适温度在20~23℃,出苗数目1~1.3万条/m3,与尼罗罗非鱼、盘丽鱼比较,在神经胚期、眼基形成期及出膜仔鱼体色上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4.
家蚕雌蛾冷藏产卵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养蚕制种时雌雄蛾交配往往会出现对交亲本羽化时间不同步的情况.生产上主要依靠在种茧保护期通过对温湿度的调节或对雄蛾进行冷藏来达到对交目的,但有时由于对交批次在数量和时间上相差太大,形成雌蛾提前大批涌出无雄蛾可用或因雄蛾交配能力差不能二交而缺乏雄蛾,给蚕种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对此一般蚕种场的做法是将雌蛾静置待第二日交配产卵,这样做会出现雌蛾未交配大量产不受精卵和产卵前死亡.针对上述情况,2005年春季我们进行了雌蛾的冷藏产卵试验,结果表明雌蛾冷藏完全可行,并有部分品种在产卵上较正常雌蛾交配产卵优.  相似文献   

5.
2010年以来利用三个春季制种期对不同成熟度菁松雌蛾交配产卵情况及受精情况进行了试验调查。A、B、C所代表的三类不同成熟度的雌蛾,尽管所交配用的皓月雄蛾成熟新鲜度相近,交配时间相同,交配环境条件一致,但蚕卵产出率及不受精卵率相差较大。只有发育成熟的母蛾交配产卵,才能增加单蛾的产卵量,降低不受精卵率。  相似文献   

6.
黄鳝生态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黄鳝在自然环境中繁殖习性 ,并依据黄鳝的自然繁殖特性 ,于 2 0 0 2年用人工方法对亲鳝进行催熟催产 ,诱使雌、雄亲鳝在仿自然生态环境中自行进行交配繁殖 ,一次性获得黄鳝苗种 33 5万尾。克服了雌、雄黄鳝性腺发育难以同步 ,怀卵量低 ,人工授精率极低等因素 ,为开展黄鳝的规模化育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催产选择成熟度较好的雌泥鳅后,就可进行人工催产。催产药物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鱼剂量为每g体重20~40IU,雄鱼减半,注射方法为背鳍基部肌肉一次注射。雌雄比例一般为1:2或1:3。注射时间一般选择在晚上7~8时,注射后的鱼  相似文献   

8.
<正>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申报的发明专利"大鳞副泥鳅人工繁育方法"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号CN102047855B。该方法是由准备、催熟、催产、孵化、育苗所组成。准备:包括漏卵网片、孵化网箱、催熟网箱、凤眼莲漂浮带及繁育所需设施设备的准备工作;催熟:按雌雄分别放入两只催熟网箱中,进行单性催熟;催产:采用两种催产素混用,注射剂量雌鳅在0.2m L,含催产素的剂量为催产素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400IU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1μg,雄鳅减半0.1m L,雌雄比控制在1:0.85;孵化:  相似文献   

9.
1亲鱼的选择和饲养 雌鲤鱼应选择2龄以上,体重1千克以上,雄鲤鱼略小体重为0.5千克左右。选择的亲鱼应体高、背厚,身体健康、强壮,体形好,活动力强而无伤。亲鱼池面积一般为1-3亩(每亩667平方米),水深1.5米左右,每年要清塘1次。亲鱼的放养密度一般100-150千克/亩,也可以混养少数鲢、鳙鱼,以控制浮游生物的过量繁殖。在越冬后产卵前雌雄亲鲤必须分开饲养,以免温度突然升高时鲤鱼自然繁殖而产卵,平时则可以雌雄分养或混养一塘。鲤鱼为杂食性,含量较大,饲养期间应给予足够的食物,同时也可适当施肥使水质肥沃,天然饵料充足。注意产卵前10-15天用优质饲料进行强化培育,有利于性腺的发育。  相似文献   

10.
许多动物由于性别不同,生长速度、形态、风味等各不相同,有时为了繁殖、饲养、观赏等需要对饲养的动物要进行准确的雌雄鉴别。如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雄鳖比雌鳖生长速度高10%~20%,且雌雄比例为3:1,过高不但浪费饲料,且影响雌鳖的正常繁殖。所以准确地鉴别雌雄在养殖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1998~ 2 0 0 0年 ,笔者对莱阳市桃园主要蚧类及其天敌进行了调查与观察 ,并对蚧类的防治做了初步探讨。1 主要蚧类及其生物学特性1 1 朝鲜球坚蜡蚧。在本市一年发生 1代。以二龄若虫固着在枝条上越冬。翌年 3月上中旬从蜡堆里的蜕皮中爬出 ,此后雌雄分化。 4月上旬雄若虫羽化并与雌成虫交配 ,5月上旬雌虫产卵 ,卵期 2周 ,平均每雌虫产卵 10 0 0粒左右。 5月中旬为若虫孵化盛期。 6月中旬后雌雄难分 ,越冬前蜕皮一次 ,蜕皮包于二龄若虫体下 ,至 10月中旬越冬。1 2 桑盾蚧。又称桑白蚧。在本市一年发生 2代。以第 2代受精雌虫于枝条上越冬…  相似文献   

12.
桑白蚧在四川一年发生3代,各代经过两月左右。1~3代一龄若虫期分别是4、6、8月下旬或5、7、9月上旬,这段时间无介壳保护。药剂防治效果最佳。卵色与性别的关系是:橙色卵为雌,白色卵为雄,中间色卵如黄色卵、水红色卵等绝大多数为雄。未交尾的雌成虫有脱蚧现象,且不产卵,寿命延长。始脱蚧者,交尾后虫体能重新缩入蚧壳内,但推迟产卵期,减少产卵量。当雌虫脱蚧1/2时,分泌白色腊质覆盖虫体,直至全部脱蚧。人工除雄虫与雌成虫交配,可见针状交尾器在蚧壳四周试探,交尾时,头昂、竖翅、呈坐式,持续4分钟左右。雌、雄混养,其成虫发生期比较一致,没有脱蚧现象,能繁殖后代,故桑白蚧为两性生殖,对此,可设想在成虫羽化期,即5、7、9月底左右喷药防治雄成虫,对抑制后代繁衍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亲贝选择虾夷扇贝亲贝的选择标准是:满2龄、壳高≥10厘米、湿重≥120克,肥满度在 40%以上的个体.壳表要干净,无损伤、无病害,外套膜伸缩敏捷.挑选时将♂(雄)♀(雌)分开,严防将♂性的放入♀的里面,以防将来产卵时精液过多而影响受精孵化.一般♂∶♀不应超过10%.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稻田养鳅的苗种成本,武隆县沧沟乡一位村民在今年5月首次获得泥鳅人工繁殖成功的基础上,又于最近喜获秋季繁殖成功。据悉,该村民今年9月底进行泥鳅秋季繁殖,共催产3批:第一批催产亲鳅70组,获泥鳅水花10万尾;第二批催产亲鳅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野桑蚕人工饲料育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解决野桑蚕作为试验昆虫在室内饲养难的问题,以江苏启东野桑蚕为材料,用家蚕低成本饲料进行了饲育研究。在催青期温度25℃、饲育温度27~25℃以及光照条件1~2龄12 L 12 D、3~5龄15 L 9 D的条件下,野桑蚕人工饲料育的2龄起蚕率为31.3%,幼虫期20~48 d,雌、雄蛹体质量分别为0.45、0.25 g,蛹期17~23 d,雌蛾平均产卵266粒,产滞育卵的母蛾占45.0%。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饲料育能够使野桑蚕顺利完成世代发育。  相似文献   

16.
1 苗种繁殖:1.1 亲鳅选择 泥鳅一般2冬龄(经过2个冬天)可达性成熟。性成熟的亲鳅在4~9月分批产卵,以5~7月为最盛,因此人工繁育鳅育宜在这段时间进行。当水温稳定在22℃时,选择体质健康,无病无伤,体表年液多的泥鳅作亲鳅,雌鳅要体长10cm、体重18g以上,雄鳅体长8cm、体重12g以上。雌  相似文献   

17.
以诱发蚕的生殖细胞突变为目的,在蛹期进行丝裂霉素C注射,知依处理时期,生殖能力受显著阻害.实验材料是华108×青熟F_1的雌及雄.在此根据不同,蛹龄,每天注射丝裂霉素C(mitomycinC),将羽化的个体交配pere雄或雌,产卵.丝裂酶素注射量,每条雌是0,2.0,5.0雄是0,5.0,10.0μg,溶于生理食盐水中注射.在雌①0日龄、1日龄处理,不能羽化脱皮.②0日龄处理,卵管中就看不到完成  相似文献   

18.
对乳鸽雌雄的识别,可掌握四条:一是在同窝乳鸽中,生长快、身体粗大的多为雄鸽;二是在亲鸽哺喂时,争先受喂的是雄鸽;三是在出壳4~5日龄时,从侧面看肛门,肛门下缘短,上缘覆盖下缘的为雄鸽,肛门上缘短,下缘覆盖上缘的是雌鸽;从正面看,雄鸽肛门两端向下弯,雌鸽肛门两端向上弯。但到5日龄以后,就无法用肛门识别;四是在10日龄时,把手指伸到乳鸽的面前,反应敏感、羽毛竖起,并以嘴啄手指者为雄鸽。对成鸽雌雄的识别,可从鼻瘤、抱蛋、形态、发情四方面进行区别:一是鼻瘤,同龄一对成鸽,雄鸽鼻瘤大而阔,雌鸽鼻瘤小而窄;二是抱蛋,下午17时至次日上午9时…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家蚕的耐氟性机制以及耐氟性在不同性别蚕体间的差异,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氟化物敏感品种734为材料,自5龄起蚕开始分雌雄喂食清水和200 mg/kg NaF溶液浸泡后的桑叶,检测幼虫中肠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头部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变化。添食氟化物后耐氟和敏感家蚕品种5龄幼虫中肠的GST活力随添氟时间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组比较一致,且与对照组相比酶活性均呈增高趋势;敏感品种734添氟组5龄雌蚕的GST平均活力为雄蚕的1.486倍,耐氟品种T6添氟组5龄雌蚕的GST平均活力为雄蚕的1.529倍。敏感品种734对照组5龄幼虫在试验第3天头部的AChE酶活性显著升高,但添氟组雄蚕在试验第2天AChE酶活性即显著升高,而雌蚕的AChE酶活性在整个5龄试验期均呈平缓下降趋势;耐氟品种T6添氟组5龄雌、雄幼虫的AChE活力与对照组差异不大,酶活力随添氟时间的变化趋势也与对照组较为一致,均在第3天出现最低值;2个品种添氟组AChE酶活性的性别差异与GST相反,即雄蚕的AChE平均活力大于雌蚕。推测氟化物处理后耐氟家蚕品种仍然能够保持AChE酶活性水平,从而呈现对氟化物的耐受性;2种类型解毒酶活力在雌雄家蚕间的差异可能暗示同一品种雄蚕的耐氟能力较多涉及靶标抗性,而雌蚕的耐氟能力较多依赖于代谢抗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氟离子在雌雄家蚕中肠和头部的吸收累积情况,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氟化物敏感品种734为研究材料,按照常规方法饲养到5龄起蚕时,对2品种家蚕进行雌雄鉴别,并将其分区饲养.添氟组喂食经200mg/kg NaF溶液浸泡后的桑叶,另设清水对照组,检测不同性别家蚕中肠和头部氟离子浓度的积累情况.结果表明,在中肠中,对照组734和T6雄蚕氟离子浓度分别高雌蚕1.20倍和1.03倍,添氟组734和T6雄蚕均是雌蚕的1.05倍.734雄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67倍,而雌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58倍.T6雄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22倍,而雌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20倍.在头部,对照组734和T6雄蚕分别是雌蚕1.39倍和1.08倍,添氟组734和T6雄蚕分别约是雌蚕的1.10倍和1.03.734雄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10倍,而雌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39倍.T6雄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10倍,而雌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03倍.两种组织中,均表现出雄蚕中的氟离子浓度高于雌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