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繁殖方法。韭菜繁殖方法可分为有性和无性繁殖两种。前者是用种子繁殖,繁殖系数高、植株生活力强、分蘖旺、寿命长、产量高;后者是用分株繁殖,可随时进行,但繁殖系数低,生活力、分蘖力弱,寿命短、产量低。生产上主要采用有性繁殖法。  相似文献   

2.
牡丹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的繁殖方法可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也称种子繁殖;无性繁殖是利用植物体的一部分(如根、茎、叶等),用扦插、压条、嫁接以及组织培养等方法再生出新的有机体,保持原种性的繁殖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岩桐的繁殖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大岩桐的有性及无性繁殖做了一些实验,有性繁殖以紫红色单瓣品种为实验材料。单瓣大岩桐在自然条件下很少结实,但经人工授粉后座果率可达100%;无性繁殖在上扦插有两点突破,一是用同一个叶柄扦插2-3次,得到2-3棵苗,二是用花柄扦插也有成活的,成苗率20%左右。  相似文献   

4.
生物多样性与我国的农林业复合经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节白蜡繁殖方面的问题迄今未见报道。经大量调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节白蜡有其自身的繁殖规律和独特的繁殖能力,在正常情况下,能通过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方式,完成其生活史,使其种质资源得以保存,稳定其生物的多样性,并世代繁衍下去。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0,18(2):207-209
2010年1月22日出版的杂志,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程祝宽课题组和薛勇彪课题组、以及扬州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发表了3个自然发生的水稻生殖突变体,phoenix(pho)、degenerative palea(dep)和 abnormal floral organs(afo).相关研究揭示了转录因子OsMADS1和OsMADS15在水稻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模式转变中的调控作用,阐明了水稻成花逆转的分子机制(Wang et al,2010).  相似文献   

6.
罗布麻的开发利用价值及栽植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罗布麻是一种耐旱、耐盐碱、耐严寒酷暑、抗风力强,具有纤维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野生优良水土保持植物,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其繁殖方法可采取播种育苗和根切段繁殖,管理上应注意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采收。  相似文献   

7.
优良护坡植物假俭草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俭草匍匐生长性能强,具有植株低矮、耐贫瘠、耐粗放管理等显著优点,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护坡目标草种。在介绍假俭草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习性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假俭草有性繁殖及无性繁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重点评述,并对接下来需要进行的工作进行了展望,指出如何提高草茎生长速度促进尽快成坪、提高操作便利性和降低施工成本是目前假俭草大面积应用面临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两方面介绍了木兰科植物的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9.
龙牙百合快速繁殖与脱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牙百合以球茎的无性繁殖为主,此繁殖方式虽可保证龙牙百合的顺利繁衍,却使品种出现了明显的退化,抗病性也随之降低。目前,龙牙百合的脱毒主要以茎尖脱毒为主,研究其快速繁殖及脱毒技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无性繁殖技术是林业生产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效地利用无性繁殖技术,可以改良林木遗传的效果、提高林木复幼的质量,扩大林木生产的产量,促进林木业的发展。无性繁殖技术的应用有利有弊,目前仍没有统一的定论。无性系繁殖技术的发展与遗传学、生理学、森林学、生态学等学科都密切相关。因此,想要更好地把无性繁殖技术应用与林业生产中,就要对相关的学科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掌握。  相似文献   

11.
<正> 在开花作物的有性繁殖过程中,花粉粒经常受到潜在的环境和大气污染的影响.为了测定模拟酸雨处理在玉米(Zea mays  相似文献   

12.
花粉的保存及生活力测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芳  周蕴薇 《南方农业》2007,1(3):70-71
花粉在有性繁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集和贮存的花粉,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生活力的鉴定。本文介绍了花粉的采集、保存及花粉生活力的测定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秦州区水土保持林建设生态效益价值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效益的评价和核算对评价生态工程的建设效果至关重要。综合运用专家咨询、理论分析和频度分析3种方法,建立了秦州区水土保持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市场价值法、碳税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和替代法等方法,对该区水土保持林年生态效益进行了价值核算。结果表明:秦州区水土保持林建设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核算后的总生态价值约为224197.48万元,其中,水圈生态效益9806.27万元,土圈生态效益65676.65万元,气圈生态效益137889.25万元,生物圈生态效益10825.31万元。该评价方法可为相似类型区水土保持林建设效益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蚜虫是以植物的韧皮部流体为食物的小型昆虫,以群体形式吸取植物的养分并传播植物病毒,给全世界农作物带来巨大灾害.蚜虫对环境条件的变化适应性强,不断在单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之间切换产生出各种表观形态.因其非常奇特的生物学特性成为基础生物学研究重要的模式生物.  相似文献   

15.
以耤河示范区水土保持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专家咨询法、理论和频度分析法,建立适于该研究区生态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价值核算方法,并利用市场价值法、碳税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和替代法等方法,对项目区生态效益进行了价值核算。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区年生态效益总价值为17.6088亿元,其中水圈3.0150亿元,土圈9.4522亿元、大气圈2.3826亿元、生物圈2.7590亿元。由此看出该项目生态效益十分显著,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目区植被将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耤河示范区闫家河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专家咨询、理论分析和频度分析3种方法,并使用市场价值法、碳税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和替代法等方法,对天水市耤河示范区闫家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进行了计算与评价。闫家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年生态效益总价值为7 684.48万元,其中水圈生态效益501.02万元、土圈生态效益1 655.15万元、气圈生态效益5 322.02万元、生物圈生态效益206.29万元;社会效益大部分仅局限在定性评价方面,这方面评价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介绍重庆市渝北区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概况和工程中采取的主要水土保持措施,并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了水土保持措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8.
杨树是我国的主要经济树种之一,用途广泛,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杨树生长快,成材率高,通过营造用材林,采用丰产栽培方式繁殖杨树速生品种,缩短杨树的成材时间,可有效解决我国木材短缺的问题.为了提高杨树的营林生产管理水平,保证杨树的健康生长,从苗地选择、整地、种条采集及插穗制作等方面对杨树育苗繁殖过程进行了...  相似文献   

19.
陕西黄河湿地的保护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黄河湿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河流湿地之一,是多种鸟类栖息与多种候鸟迁徙中转、繁殖的重要区域。如何妥善处理湿地保护与农业开发之间的矛盾,如何开发利用湿地资源,引导当地农民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应解决的主要问题。笔者就陕西黄河湿地开发利用提出自己的见解,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重视科学研究,拯救珍稀濒危物种,发展生物资源,在实验区内有控制地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在保证生态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沙棘是山西省的主要乡土灌木树种,长期以来,一直处于野生状态,生态效益良好,但经济效益却得不到充分发挥。根据定位试验资料,介绍了同朔地区沙棘林改造技术,主要为:适当疏伐,调整密度;合理修剪,增强树势;嫁接繁殖,改良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