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6个早实核桃良种遗传多样性的FISH-AFLP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FISH-AFLP技术,筛选9对E+3和M+3引物组合,对我国首批16个早实核桃良种进行了基因组DNA水平上的检测,结果表明:共获得1 072条可统计的条带,其中946条呈多态性,平均的多态性带百分率达88.12%;经9对引物检测的16个品种基因型各不相同,均得到数目不等的特征带,并能将16个早实核桃良种完全区分开。研究分析了早实核桃良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并建立了它们的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2.
采用FISH-AFLP技术,选取8对EcoRⅠ+3和MseⅠ+3引物组合,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24个核桃品种(无性系)、2株实生古树及4个农家类型在DNA水平上进行了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在获得的1 011条谱带中,981条呈多态性,多态性百分率达97.5%;不同引物组合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188 7~1.234 7,平均为1.208 5;基因多样度为0.118 3~0.141 2,平均为0.129 7;Shannon信息指数为0.184 6~0.225 8,平均为0.206 6。总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为中等。经8对引物检测的30个品种及类型均得到数目不等的特异带型,能将30个核桃良种及类型完全区分,建立了它们的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核桃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今后新品种的培育和种质创新提供理论依据,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苗圃的18个核桃品种(包括3个实生优系)嫩叶做材料,选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建立了最适PCR反应体系,从27对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强重复性好的12对引物,共检测出174条条带,其中91条呈现多态性,多态性条带的比例平均为67.82%,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多态性位点9.8个。新疆2号与辽宁4号的相似系数最大(0.803 6),青林和西林2号最小(0.159 4)。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在0.742 2~0.896 2,平均值为0.815 0,其值均大于0.500 0。基于遗传相似性系数的UPGMA聚类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阈值为0.39左右可将供试品种分成4大类。以上说明12条引物扩增的位点均表现出高度多态,同时表明供试样品遗传资源非常丰富,可作为育种来源。  相似文献   

4.
云南主要核桃品种的ISSR分子鉴别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以核桃当年萌发的新叶为材料,在建立了良好的反应体系基础上,筛选出8条引物对云南省11个主要栽培和推广的核桃品种进行了ISSR分子标记研究。结果表明:8个ISSR引物共检测出位点102个,其中多态性位点62个,占60.78%,参试样品具有较高的多态比率;用其中的两条引物建立了11个品种的指纹图谱,并可用之鉴别参试品种;POPGENE 32软件的计算结果有效等位基因数、基因的多样性和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1.370 7,0.214 3和0.321 6,供试的云南核桃品种在分子水平上存在比较丰富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5.
为确立按树SRAP-PCR反应体系,并对桉树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巨尾桉GL -9号嫩叶提取的DNA为模板,进行Mg2+、dNTP、引物和Taq DNA聚合酶4个因素3个水平L9(34)正交试验,并比较了不同浓度模板DNA对PCR扩增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桉树的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Mg2+2.5 mmol/L、dNTP 0.20mmol/L、引物0.4μ mol/L、Taq DNA聚合酶1.5U,DNA模板最佳浓度为10ng.利用最佳反应体系对桉树品种进行引物组合多态性筛选,从40个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多态性引物组合17个.挑选12个多态较高的引物组合对11个按树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PCR扩增,得到109个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5条,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7.92个多态性条带,显示了相对较高的多态性.表明SRAP标记可应用于按树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结合实施2014年云南省科技创新项目"云南核桃遗传资源调查编目",历经3年时间,对大理州12县市核桃集中分布的42个乡镇开展核桃遗传资源调查,共标定核桃样树416株。经过实地核对、专家鉴别、定名,共查清大理州核桃遗传资源计61个栽培品种,包括地方品种45种、杂交品种7种和引进品种9种,其中审(认)定品种14种。据本地区入选省级核桃种源坚果主要经济性状检测统计结果,有20.83%的核桃种源坚果出仁率达到国家特级标准(15份),23.61%达到国家Ⅰ级标准(17份),27.78%达到国家Ⅱ级标准(20份)。  相似文献   

7.
云南核桃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和ISSR标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1份云南核桃(Juglans silillata Dode)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8条RAPD和8条ISSR引物分别产生86和102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分别为53和62条,分别占总数的61.63%和60.78%。用POPGENE对两种标记方法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计算,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3552和1.3707,基因多样性为0.2110和0.2143,Shannon信息指数为0.318 8和0.3216。以Nei氏遗传距离矩阵按UPGMA方法聚类分析结果RAPD和ISSR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355~0.4113和0.1423~0.4011,平均值各为0.2288和0.2338,以上数据表明分析品种具有比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同时也说明尽管Mantel相关性检测两种标记方法相关性较低(r=0.543 9,P<0.05),但都可以有效地揭示核桃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状况。  相似文献   

8.
刘莉  高本旺 《经济林研究》2012,30(1):129-132
为给品种(系)适应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温室栽培17个核桃品种(系),人工接种核桃黑斑病、核桃褐斑病等病原物,调查统计叶片感病指数,比较不同核桃品种(系)抗病能力大小。结果表明,品种间抗病性间差异显著。17个品种(无性系)叶片抗病性从低到高依次是鲁果1号、鲁果3号、重庆、泰勒、岱香、云新7926、云新7914号、元丰、京746、香玲、中林5号、鲁光、辽宁1号、清香、自选45号、云新8064号、泡核桃。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鲁果1号与中林5号、鲁光、辽宁1号、清香、自选45号、云新8064号、泡核桃的抗病性间存在显著差异;鲁果3号与云新8064号、泡核桃的抗病性间存在显著差异;泡核桃分别与鲁果1号、鲁果3号、重庆、泰勒、岱香、云新7926号、云新7914号、元丰的抗病性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主栽的‘漾濞大泡'、‘鲁甸大麻1号'2个核桃品种的油脂为原料,添加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茶多酚、迷迭香油等3种抗氧化剂,测定其过氧化值(POV)及酸值(AV),比较其油脂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以POV值为指标,漾濞泡核桃的3种抗氧剂最佳配比是,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0.01%+油溶性茶多酚0.08%+迷迭香0.06%,鲁甸大麻1号核桃的3种抗氧剂最佳配比是,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0.01%+油溶性茶多酚0.06%+迷迭香0.06%。以AV值为指标,漾濞泡核桃的3种抗氧剂最佳配比是,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0.015%+油溶性茶多酚0.04%+迷迭香0.06%,鲁甸大麻1号核桃的3种抗氧剂最佳配比是,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0.005%+油溶性茶多酚0.02%+迷迭香0.04%。该研究寻求抗氧化效果最佳的天然复合抗氧化剂,为核桃油产品的贮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96条S系列RAPD引物中筛选出能稳定扩增并具有多态性的13条引物,对25个李品种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只用S17、S459和S1169等3条引物就能鉴别出所供试的25个李品种.利用PopGene软件中的UPGMA方法对供试25个李品种进行分子聚类分析,取LD=0.45,可将这25个李品种分为8类.  相似文献   

11.
锥栗农家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ISSR技术对37个锥栗农家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从65条通用引物中筛选出13条扩增效果较好的引物进行扩增,每条引物的扩增谱带从9(引物828) 16条(引物821)不等,平均每个引物产生12个ISSR片段,共扩增出156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9条,占82.69%,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多态性条带为9.9条。结果表明:锥栗农家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供试农家品种的观测等位基因数1.826 9,有效等位基因数1.509 7,Nei's基因多样度(He)为0.292 3,Shannon信息指数为 0.434 4;13条引物可区分37份农家品种及其优株。根据遗传一致度构建反映品种间亲缘关系的UPGMA聚类图,37个锥栗品种可划分为2大类群7个亚类。  相似文献   

12.
云南河谷构树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云南省境内金沙江、元江、红河和怒江流域自然分布的构树为试材,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90份构树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7对引物组合共扩增获得786条清晰可辩的条带,其中,多态性带632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80.4%,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检测出90.3个多态位点.分布于4条水系流域的构树居群间,金沙江流域构树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45 5,而元江流域构树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129.4个构树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038 6,表明构树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不同个体之间.在遗传距离为0.003时,4个构树居群可分为2组,第1组由金沙江流域的构树居群构成,第2组包含分布于红河、怒江和元江流域的3个构树居群.  相似文献   

13.
23个油橄榄品种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RAPD技术对23个引种的油橄榄品种进行分类和鉴定研究.从80个10 bp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1个扩增效果较好的引物进行扩增,共产生127条带,其中78条为多态性带,占61.4%,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多态性带数为7.09条.4个品种具有特异的位点,可作为种质鉴定的依据.根据扩增结果构建反映品种间亲缘关系的UPGMA聚类图,23个品种可划分为2大类.  相似文献   

14.
金花茶组物种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广西南宁金花茶公园29份金花茶组物种进行遗传关系分析。筛选出的14条引物扩增得到133条清晰条带,其中126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位点百分比为94.74%。29份金花茶种质材料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60 6,Shannon’s 信息指数为0.531 4,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481 0.835,金花茶组物种的遗传基础较宽。用NTSYS软件对样品进行UPGMA聚类分析,29份金花茶样品聚为3大类群,其中扶绥中东金花茶单独为一类,顶生金花茶和龙州金花茶聚为一类,其它金花茶聚为一类。分析结果表明:夏石金花茶和小花金花茶的遗传相似系数最高,支持将两者归并到柠檬黄金花茶;弄岗金花茶和毛籽金花茶亲缘关系很近,支持合并到同一个种;龙州金花茶和薄叶金花茶分别归为单独的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广元市9个核桃良种的生长表现及坚果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广元现有良种具有生长势中等偏强,具备丰产、稳产特性。同时,本地核桃品种多样性丰富,在特色品种开发方面,仍然有较大空间。(2)广元现有良种果形端正,果壳厚薄适中,坚果内褶壁基本退化,隔膜膜质,稀有革质,多数取仁易,出仁率高。在以后的品种推广中,应大力发展蜀朝2号、青川1号、旺核1号等品种果型大、出仁率高、耐储运的良种。(3)根据变异分析得出,三径均值、粗脂肪含量、出仁率变异系数较低,说明这些指标的遗传稳定性较高。(4)单果重、三径、壳厚、出仁率、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两两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些相关性结果对于研究区域内核桃性状变异、性状指标间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Betel vine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n important cash crop in India. It is a vegetatively propagated plant and more than 100 landraces (cultivars) are cultivated in India. They are often named after the localities where they are grown. To assess the molecular genetic diversity among 10 betel vine cultivars,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 markers were used. Five AFLP primer combinations produced 323 bands of which 155 were polymorphic, leading to a 47.99% polymorphism. Average polymorphic information content (PIC) was 0.14 over all primer combinations. Genetic similarity was calculated from the Jaccard's similarity coefficient (r) value for all accessions which varied from 0.39 to 0.81, with an average of 0.60 implying a medium level of genetic variation between investigated cultivars. Cluster analysis divided the cultivars into two main clusters where M2 and M3 were closely related but F3 was separate from all others. The cluster analysis based on AFLP data indicated that cultivars were not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ir geographic place of collection but rather by genetic relatedness. The principle coordinate analysis (PCA) of the markers was linked to the dendrograms generated by employing UPGMA.  相似文献   

17.
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分布于我国西南3个藏族地区山杨9个居群13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7对引物组合共检测到多态性条带(AP)99条,多态性条带百分比(PPB)为59.28%。采用POPGENE软件分析,山杨9个居群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33.8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130 9和0.213 7,较东北地区山杨具有偏低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系数Gst=0.325 5,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个体间。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之间具有弱相关关系(r=0.349,P=94.5%),山脉阻隔效应是导致西南藏族地区山杨居群间遗传分化的主要因素。UPGMA聚类表明,甘孜地区4个居群与迪庆地区的维西居群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迪庆地区的德钦、香格里拉居群和昌都地区2个居群的遗传相似度较高。基于西南藏族地区山杨遗传结构分析,建议实施就地保护的同时,建立山杨种质资源库,促进不同居群间的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18.
白皮松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EST-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白皮松群体间遗传变异规律,使用7对EST-SSR引物对分布区内21个白皮松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对引物在21个白皮松天然群体的663个单株中共检测到14个多态性位点。各群体间有效等位基因数(Ne)、Shannon’s信息指数(I)、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Nei’s期望杂合度(Nei’s)分别为1.156 5 1.601 9、0.133 5 0.492 5、0.138 4 0.397 3、0.0860 0.342 8、0.084 6 0.337 4。白皮松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平均为0.215 2,基因流(Nm)值平均为0.911 9,群体间基因交流总体较少,遗传分化较大。白皮松多样性水平在分布区内呈规律性变化,多样性分布的中心区域主要在西部、南部,具有从西向东,从南向北依次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基于芭蕉属EST序列的地涌金莲SSR引物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31 308条来自NCBI的芭蕉属(Musa)EST序列进行拼接得到全长为13.51 Mb的21 129条无冗余EST序列(含3 818条contigs及17 311条singletons),其中,4 944条(23.40%)EST序列含有5 416条SSRs,SSR的出现频率为25.63%,平均分布距离2.49 Kb,有234条(1.11%)含有1个以上的SSR。在所检测的SSR中,二、三、四核苷酸重复是主导重复类型,分别占EST-SSR总数的21.80%(1 181条)、52.55%(2 846条)和14.55% (788条)。AG/CT、AAG/CTT与AGG/CCT和AAAG/CTTT与AAAT/ATTT分别是二、三、四核苷酸的优势重复基元。随机设计了238对EST-SSR引物在24个地涌金莲个体中进行筛选,116对有扩增产物,其中,78对EST-SSR引物扩增出清晰稳定的目的片段,49对引物表现出多态性。本研究检测的15对引物扩增等位基因数范围是2~7个,平均3.067个;表观杂合度(Ho)范围是0.042 0.750,平均0.250;期望杂合度(He)范围是0.232~0.823,平均0.5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